中學數學論文參考范文(2)
中學數學論文參考范文
中學數學論文參考范文篇2
淺談提高中學生的數學素養
【摘要】現代教育是面向未來的教育。當今科技和社會的發展,要求每一個公民都必須具備一定的數學素養。然而,由于中學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謹的邏輯性,以及應用的廣泛性,在實際的初中數學教學中,還存在著相當比例的數學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本文將從學習興趣的養成教育,課堂效率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三個方面來談談中學教師該如何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關鍵詞】數學素養 學習興趣 課堂效率 創新思維
提高數學素養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在社會高度文明的今天,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只有通過量化才能達到完善的展示,而數學正是這一高超智慧成就的結晶,它已滲透到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那么作為21世紀的中學數學教師應該如何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呢?本人將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從以下幾點進行分析。
1.重視學習興趣的養成教育是基礎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而我卻認為:“興趣是成功的一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就會自覺主動地花時間去學習,去鉆研,那么再難的學科都能學好。而新教材內容安排新穎合理、生動活潑,對學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師教法得當,就能比較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面對新教材應該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經過我的不斷探索和實踐,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1 首先要充分把握起始階段的教學
學生翻開剛拿到的中學數學課本后,一般都感覺新奇、有趣,想學好數學的求知欲較為迫切。因此,教師要不惜花費時間,深下功夫,讓學生在學習的起始階段留下深刻的印象,產生濃厚的興趣。 如在教學第一章時,可讓學生參與部分實驗。又如在教學第一章中“展開與折疊”時,讓學生倆倆一組互相制作,同學們積極的認真畫、剪、疊,又互相驗證:畫的時候要注意邊與邊之間的關系。再如在教學截一個幾何體時,可利用切豆腐的方法,化難為易,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 2 教師要充分備課 、創設問題情境
創設適當的問題情境能幫助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因為學生(特別是未成年學生)很容易對帶有刺激性的問題發生興趣。所以在教學設計時,不僅考慮到利用直觀道具、學具、影像資料、彩色圖片等,而且還巧妙地利用語言藝術、肢體藝術去創設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濃濃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發揮教具和學具的直觀作用,有意識地安排一些“折一折”、“拼一拼”、“滾一滾”、“擺一擺”、“畫一畫”、“剪一剪”、“搖一搖”等活動,學生通過實際操作,使動手與思維活動緊密結合起來。
1.3 開辟第二課堂,展示閃光點,激活學生的求知欲
中學數學的自然性、實用性,決定了開辟第二課堂的重要性。根據新教材的提示與要求,我經常利用課余時間開展數學興趣小組活動,舉辦數學知識猜謎、小制作比賽、拼圖游戲等等。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生動有趣、吸引力強,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發展他們的個性特點和創造力,也可以挖掘學生的潛能,在他們的閃光點上做文章,讓他們領略成功的喜悅,感覺路就在腳下。這樣他們就會興趣盎然、信心百倍地去繼續追求成功。
2.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是關鍵
“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然而它又確實是提高中學生數學素養的關鍵。一個好的數學教師關鍵就是在那每天的45分鐘課堂里做文章。那么應該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呢?怎樣讓你的學生在課堂上喜歡聽你的課,聽得懂你的課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2.1 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問題
我們知道同樣一個問題,你用不同的方式說出來,它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有時候同一個問題,你換一種問法學生就能夠接受。所以,我們應在備課時除備常規的內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備“學生”,多思考如何才能用更精煉的語言,更準確的語氣調動學生的思維,考慮怎么問讓學生更有興趣,更容易聽懂。讓他們成為課堂大多數時間的主人,讓他們有更多、更充足的時間去思考、交流與探討,促進其主動發展。
2.2 要珍惜課堂每一分鐘,善于把握最佳時間
據心理學家研究,一節課學生思維的最佳時間是上課后的前5分鐘到20分鐘。所以,課堂教學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時間分配。珍惜時間不是教師急不可待地把課堂內容講完,而是要多給學生時間思考。教師可根據不同課型安排教學過程,調整教學方法,保證在最佳時段內完成主要任務、解決關鍵問題,然后再通過精心設計的練習或討論等,使教學過程一直向著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方向進行,保證學生在不同的時間內均有所獲。
2.3 要發揮師生的情感作用,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是學習的動力!教師要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傾注全部的愛心和熱情,對教育對象一視同仁,在給優生“錦上添花”時,一定要注意為中間生和暫時差生“雪中送炭”,使其向優生轉化。教師在關注知識復習的同時,往往會忽略學生學習的欲望。我想在復習時,更應關注課的內容和學生學的效果,要學生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感,才會有信心和動力再次出擊。
3.注重創新思維的培養是根本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核心,作為中學數學教師,如何在日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施創新教育,是實現新一輪數學課程改革的關鍵所在
3.1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積極提升自身的創新意識能力
在某種意義上說,只有創新型的教師才能實施創新教育,才能培養出創新型的學生。這就要求教師應具備敬業精神的基礎上,注重自身知識結構的優化,克服認知上的偏差,并且及時更新自身的教育觀念,注重培養自身的創新素質,從而使自身具備較高的創新能力和較強的創新意識,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2 運用創新的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數學思想,是對數學知識與方法形成的規律性的理性認識,是解決數學問題的根本策略。數學方法,是解決問題的手段和工具。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數學思想方法,才能真正掌握了數學?,F行教材中蘊含了多種數學思想和方法,在教學時,我們應充分挖掘由數學基礎知識所反映出來的數學思想和方法,設計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目標,結合教學內容適時滲透、反復強化、及時總結,用數學思想方法武裝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數學的主人。
3.3 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
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創設各種條件,讓每個學生都有充分表現的機會,讓他們積極參與、主動學習。這樣可以使學生暴露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對一些疑難問題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通過實驗、猜想、驗證、引導學生尋求正確方法,圍繞該問題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然后教師組織同層次的學生展開討論,同時巡回分類指導,教師有選擇地參與各組討論,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點撥。
素質教育中,中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需要學校、教師、學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在中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材,聯系實際,開展一些形式新穎的、引人入勝的、富有價值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和創新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猜你喜歡:
1.初中數學論文范文精選
2.淺談中學數學論文范文
3.有關中學數學論文范文
4.初中數學論文范文
5.中學數學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