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技論文(2)
農業科技論文篇2
淺談農業科技在農業發展中作用及發展
【摘 要】目前,農業信息科技發展和傳播的趨勢大致表現為信息精準且幅度量大的增加,媒介傳播將更加廣泛,農民的素質提高直接推動著科技信息的使用率提高,并且網絡信息這一空間將被合理利用、廣闊發揮。
【關鍵詞】農業科技;作用;發展趨勢
0.引言
農業發展的推動,隨著當今社會變化也許更加科技化,因此網絡信息平臺便為之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它能以多媒體的形式存在,能夠改變農業信息傳播方式,促進農業發展,提高經濟收益。
1.農業科技信息傳播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
1.1有助于提高農業科技的貢獻率,保證國家的糧食安全
當下,我國農業的科技進展越發迅速,但和發達國家比還是有落后之處,這是因為我國農村環境相對閉塞落后,不能夠及時吸取新的農業科技信息,此外,農業科研開發者也沒有通過有效渠道將農業科技知識傳播到農業生產中,導致生產模式傳統化、單一化。因此,需加快農業科技信息的推廣,爭取讓農民能與科技成果接軌,與科研人員有所交流,才能保證國家的糧食安全。
1.2有利于增加農民的收入,解決地區之間農民收入的差異
以多方面角度來看,農業科技信息的傳播決定著農業產量的優劣。科技力量是強大的,有著豐富科技經驗的農業將會以想象不到的速度推動發展,因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信息和科研經驗傳播越快,則農民就會對科技農業化了解越多,但是這也有地方限制,比如較為發達的區域農民接受信息可能就比較快,但落后的地方可能就會得不到科技型的農業發展,所以要平衡趨于農業發展,就要做好宣傳和動員工作,爭取將新式的科技化農業知識一樣傳播到落后地區,從而拉近地域差距,提高農民的收入并推動經濟的發展。
1.3農業科技信息的傳播將決定我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
農產品的競爭不能單一以數量來衡量,更重要的是質量,只有過硬的質量才能立足于激烈的競爭舞臺。我國農產品也要學習發達國家,提高檢測標準,大力開發農業信息科技化,因為科技化的農業生產方式將直接決定著我國農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因此不容忽視。
2.農業科技信息傳播的主要途徑
2.1 農業科技化的傳播方式有很多
電視大眾傳媒將成為農業科技信息在傳播時的主要渠道:電視是大眾傳媒方式,也是最適合農民接受的首選傳播方式。由于現在彩電在農村普及率的提高,農民們對電視節目的關注率也大大提高,因此,通過電視作為媒介,大力宣傳農業知識將成為普及科技化農業的首選方式,也是農民最易于接受的方式。
2.2網絡信息傳播渠道將成為重點
電腦在信息時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電腦的信息傳播速度和效果也是最快最先進的,并且目前來看,電腦在農村的普及率也逐年呈上升趨勢,說民農民的素質和接受科技的能力也在逐步提高,盡管還是和城市的互聯網普及率差別很大,但由于大量的網民出現以及外出打工流動人員的媒介,電腦在農村的普及率也會逐漸滿足農業科技化的需要,成為必不可少的新時代工具。
2.3農業科技推廣站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農業科技推廣站將成為農村接受科技知識的中心,隨著時代發展以及國家對農業的重視,推廣站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它有著集中化,固定化,便捷化的優勢,并且能夠通過人際傳播和交流來實現農業科技化的傳播。并且可以定期發放資料,組織討論,成為學習新型農業技術的主要渠道。
3.農業科技信息在傳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農業信息的過量會引起針對性不明確的問題,導致農民盲目學習經驗,但無法致用與實踐中,這就會對生產造成影響。
3.2農業信息傳播的媒介和方式也影響著信息傳播的效率,因為有些人可能是通過電視傳媒得到的,有些人是通過農業推廣站學習的,有些可能是通過電腦多媒體學習的,因此這些傳播方式不同,導致力度也不同,甚至信息相沖突,沒能得到統一的標準性學習,不利于促進整體發展。
3.3在農村,農民的素質整體上還是不夠高,文化教育程度淺薄,因此不易于接受創新科技的模式,大多數都缺乏文化。
4.農業科技信息傳播發展的趨勢
4.1農業科技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
目前來看,質量和數量并進是國家要求農業化發展的精神,傳播媒介可以使用網絡甚至手機互聯網,科技信息量在大幅度增加,國家也在通過各種渠道大力實施農業科技化教育,例如編制專門的農業知識教育網站,印發科技農業化的宣傳圖冊,通過廣播電視的節目更新讓農民學習等等,這些充分表明了國家對農業發展的重要性,此外還有專門的農業科研人員在奮斗研究出更適合我國的農業發展方式,因此未來的農業發展趨勢將會更加開闊。
4.2農業科技信息傳播通過各種渠道,大大增強
各種渠道的農業科技傳播將促進農民與科研人員的交流,能夠將新鮮的科技知識輸送到農民生產的第一線,雙方交流無障礙,增加了互動,這樣就更有利于農業科技信息的傳播,再加上電視電腦的媒介傳播,宣傳冊的傳播以及農業科技知識推廣站的作用,更能夠全面的去將農業科技模式普及,也能夠使得農民的技術和素質得到雙重的提高。
4.3農民素質提高促進農業科技信息利用率
農民是農業生產的力量之源,也是科技的受益者和實施者,因此,提高農的綜合素質將是推動我國農業發展至關重要的環節。由于農村大多處于遠離城區的偏僻位置,不能夠優越接受教育,導致農民的文化程度地下,文化普及不全面,所以農民的接受新事物能力也越發低下。然而,只有農民整體素質的提高才能決定著農村的致富和國家的糧食保證,因此,提高農民的教育水平,不僅僅要傳播科技,還要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要培養有素質,有知識,有水平的農民群體,才能夠實現國家的致富。因此國家需要投入資本和力度去開發農民的教育,提供一些適當的免費教育培訓班,針對性地根據種植特點以及農民的地域特點去劃分農業教育的普及,并且制定適當的鼓勵政策,讓農民能夠有信息和興趣去學習。
4.4網絡信息平臺也會到較好利用
在綜合了上述傳輸渠道以外,隨著農業技術發展的進步,計算機也將投入與信息遠程培訓的模式中,為推動農業盡力。計算機獲取的信息往往更為專業、全面、精準,因此盡管農民的文化水平不高,計算機使用率不高,但是隨著國家在信息教育上普及力度的加大,計算機設施也將逐漸在農村興起,將成為寬廣的農業科技教育平臺,也能夠以更加形象和生動的方式給以農民接受。因此,未來的趨勢將注定網絡信息平臺會成為農業科技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也是最大的資源共享模式,能夠帶動整體農業的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李新峰,劉成新,梅興霞,等.在新的農業經濟結構形勢下農業發展思路的探討[J].2003,24(3):30-31.
[2]楊旭亮,李煥,孟慶宏,等.對現代農業經濟形勢下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的探討[J].2003,25(3):8-10.
[3]宋朝鵬,冀新威,孫建鋒,等.幾種農業模式分析與探討[J].2010,31(4):59-63.
農業科技論文(2)





上一篇:農業的發展論文相關范文
下一篇:關于農業科技的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