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中國經濟建設與市場改革論文(2)
毛概中國經濟建設與市場改革論文篇二
《中國市場經濟建設的深層次矛盾》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市場經濟建設取得了驕人成績,但也存在許多矛盾,如在教育、醫療、住房、貧富差距、環境污染、市場自由化、法制、道德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該文將立足于這些問題的現狀,分析其原因,并找到解決辦法。
關鍵詞:教育改革;住房改革;貧富差距;環境污染
一、市場經濟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教育、醫療衛生、住房的投入嚴重不足
教育是一個國家的未來,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是中共實現偉大振興的保障,理應加大教育投入。教育部官方網站日前公布了2010年工作要點,“要促進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比例4%目標的實現”。1993年中央頒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到2000年年末,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的比例達到4%。但到目前為止,這一目標沒有實現。這令人深思。為什么國家最高的教育綱領性文件所規定的教育投入比例,卻無法落到現實――2000年時,這一比例僅為2.58%――甚至延遲10年仍舊無法達到?
自從醫改以來,我國的老百姓在醫療上的花費越來越多,醫療也成為壓在人民頭上新的三座大山之一。醫療市場化,導致醫生看錢不看病。今天的中國醫改被公認“陷入怪圈”,市場化沒有帶來醫療事業發展,卻導致病人看病難和醫院暴利。總體醫改是不成功的,其根源“在于商業化、市場化的走向違背了醫療衛生事業的基本規律”。
1998年,中國啟動“房改”,承諾城市80%以上家庭住上政府保障房。然而2003年,突然將住房供應體系的主體轉為商品房,讓老百姓有苦難言。金融危機后由于我國的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房價更是飛漲不止。從中國國情看房價,有許多因素促使中國房價居高不下,比如稅收政策鼓勵投機,公共保障性住房極其匱乏,地方政府有“土地財政”的動機,剛性需求旺盛。
(二)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
近年來我國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收入分配差距不斷擴大,貧富差距從改革開放初期的4.5:1擴大到12.66:1。根據世行數據顯示,我國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數已由改革開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超過0.4的警戒狀態,若達到0.6則屬于危險狀態。這表明我國貧富差距狀況非常嚴重。收入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貧富懸殊擴大。現在貧富差距由改革開放初期的4.5:1擴大到12.66:1。二是城鄉差距拉大。城鄉居民收入從1998年的2.52:1擴大到2008年的3.31:1。三是區域差距擴大。2000年,我國東西部城鎮居民人均年收入比例為1.31:1,2005年為1.46:1。四是行業差距擴大。電力、石油、金融等行業收入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差距高達10倍。我國貧富差距的擴大有其制度上的原因,具體體現在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行業壟斷現象十分嚴重,貧富的代際傳遞和趨固化,稅收體系不完善,非法斂財和腐敗更是家具了收入的不平等。
(三)環境污染日趨嚴重
中國經濟以9.5%的發展速度,取得令世界眩目的成就,但同時也有隱患令人擔憂――發展中消耗了太多原材料,也造成了環境的巨大破壞。目前國內特別是沿海高速發展區基本沿襲了高投入、高消費、高環境代價的傳統工業發展模式。我國目前面臨的環境問題突出。自然生態環境惡化,植被破壞,導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野生動物資源減少和自然災害加劇等。隨著人口增加和生產發展,我國鄉村生態環境正日趨惡化。在城市,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噪聲污染、固體廢物污染嚴重,城市綠地覆蓋率低。環境保護雖然已確定為我國的國策。但是,我國的國情不容許我們按傳統的發展模式實現現代化。
(四)過分相信經濟自由化
改革開放前,我國實行的是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改革后,經濟自由化思潮一度占據上風,許多經濟學家一直鼓吹只要通過市場的平等交換就會買到我們需要的產品,以及以市場換技術等理論,由此像用幾億件襯衫換一架飛機是劃算的,因為我們人力資本有比較優勢等漢奸理論便大行其道。為什么我們自己不去生產大飛機而去用幾億件帶有血汗的襯衫去換呢?難道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要永遠為洋人打工不成。如我國前民航總局副局長、居委書記沈圖被美國中情局收買,叛國,運用手中的權力掐死了大型客機”運十”的研制。我們寶貴的稀土資源更是買了白菜蘿卜價,而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卻一樣也不賣給我們。
(五)法制不健全、道德淪喪
由于市場經濟機制不完善,法制建設不健全,導致人們在追逐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忽視甚至任意剝奪、侵占、踐踏別人的利益,今年五月份暴露出的地溝油事件,有些人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竟至別人的生命安全于不顧。而國家食品安全局也未對此事關國民食品安全的重大事件作出明確的解決辦法。近些年來,敵敵畏火腿、大便浸泡的臭豆腐、陳餡月餅、問題豆芽、毛發水醬油、石蠟火鍋底料、“殺人”奶粉、學術道德敗壞、虛假文憑泛濫、弄虛作假、欺上瞞下、買官賣官;各類道德淪喪的事件層出不窮,這些事件都是與我國的市場經濟背道而馳的。
二、對策與建議
(一)針對教育投資不足,政府應加大教育的投入,讓每一個學生都上的起學。中國的醫改可能要從如下方面改進:1.有效切斷藥商與醫師的利益關系,向美國學習有創意的政策而不傷及兩者的利益;2.要提高醫師的勞動價值體現;3.保險體系的支付可能必須直接進入醫院并監管醫院。3加大中央和地方的投入。對于房地產,應改變住房供給比例,加大經濟適應房廉租房的比例,進行稅改,以抑制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動機,控制銀行過度信貸行為
(二)要縮小貧富差距,首先要在初次分配中體現公平以遏制貧富差距,完善稅收制度,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其次要加強對壟斷和腐敗監管,整治非法收入。
(三)面對越來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國家應加強立法,加大對其處罰力度,要以國家和民族的長遠發展為重。同時也要加強輿論監督,協調好不同地區的發展,做好各地區的協同治理。
(四)不要過分迷信經濟自由化,真正的技術是買不到的,國家應在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加大科技的投入與研發。
(五)加強法制健設,讓不法分子無可乘之機。重視中華民族傳統教育,重塑中華民族核心價值觀。
參考文獻:
[1]魏鳳娟.我國當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師,2006,(12).
[2]李中華.透視現階段貧富差距的拉大[J].求索,2005,(03).
毛概中國經濟建設與市場改革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