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自考本科畢業論文范文
護理自考本科畢業論文范文
通過對護理工作內涵的深入理解及護理專業價值的正確認識,提出了把人文精神作為護理的專業信念,以滿足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需求,促進護理事業的蓬勃發展。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推薦的護理自考本科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護理自考本科畢業論文范文一:兒童康復護理醫學論文
1對患兒的人性化護理措施
在兒童康復病房中的病人都是小孩,故應該根據小孩的心理特點。護士著裝應該以患兒喜愛的色彩,病區病房走廊墻壁掛上精美的卡通圖片、色彩鮮艷的氣球、彩帶,使病區氣氛活潑、充滿童趣。同時也創造了一個和諧、輕松的護患交流氛圍。同時為他們設置較為寬廣的活動區域,并在其中設置一些簡單的娛樂設施。在病房走廊醒目的區域放置小朋友生活照、手工制作、繪畫等專欄,在稱呼上也改變以往用床號代替的生硬做法,用溫馨、親切的稱呼取代,對患兒則用充滿愛心的“寶寶、乖乖、寶貝”等稱呼,使患兒就像在家或幼兒同一樣。為了適應病房中的患兒的個體需求,建立相關的護理管理制度。例如,病房的物品放置要以患兒需求為原則,可擺放患兒喜愛的圖書、玩具等,但室內物品放置要整潔。在不影響治療的前提下,為患兒提供自己所喜歡的飲食,滿足不同患兒的口味,在病區配備了微波爐,方便家長使用。順應患兒的睡眠習慣,有習慣晚睡晚起或開燈睡覺者,可以住單人病房,與他人共住同一病房時,要互相照顧,以不影響患兒休息為原則。總之一切以方便患兒為主。在兒童康復病房中的患兒,都帶有一定的生理缺陷。這些患兒都會有較強的自尊心,在護理時護理人員一定要盡量不要提及患兒的病癥,以免引起患兒的反感。同時還要對患兒的心理進行疏導,幫他們建立正確的思想意識。根據患兒的性格和需求,強化“體貼”服務采取因人而異,因時而異,患兒及家長選時間,患兒及家長選護士,特護選護士。在進行各項操作前要先接近患兒,與患兒建立良好的關系,減輕他們的陌生感,操作時盡量縮短操作時間,減輕患兒的恐懼感,操作后鼓勵患兒。突出人性化服務需求,滿足患兒及家長安排護士或家長每日下午有計劃地組織活動,如做游戲、講故事、唱歌等。在節日或患兒生日時,送上小禮物、賀卡、生日蛋糕等,這樣就活躍了患兒的病房生活。住院期間的飲食是個最難解決的問題,為住院病人提供自助式廚房,自己加工改善伙食,即能解決患兒的營養問題又能杜絕在病房用電器加工帶來的安全隱患。
2對護士的人性化管理
護士是實施人性化護理的主體,直接決定著人性化護理成效。在對患兒實行人性化護理的同時,對護士也應該實行人性化管理。首先護士長關心和體貼護士,積極營造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對護士以公正、公平、待人寬、管理嚴為原則;生活上多一份關心和理解,如為護士申請住房、操辦婚事、給老護士協調工作、合理分崗;對家庭貧困護士組織援助等。因此多元化關懷緩解了護士的心理壓力,使護士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更加激發了她們的工作熱情,增強他們的愛崗敬業情感。其次為護士創造寬松的工作環境。兒童恢復病房的護士每天面對的是哭鬧的患兒、苦惱的家長,患兒如果治療效果不理想,護士都有可能成為家屬發泄怨氣的對象。為了減輕護士的壓力,我們應堅持每月召開民主生活會,護士把在工作中的壓力釋放出來或者平時護士間存在誤會或矛盾,也借助民主生活會,使矛盾通過良好的溝通化解。當工作出現差錯時,執行懲罰要注意以事論事,對事不對人,懲罰是手段不是目的,最終目標是幫助當事人分析原因,把差錯作為寶貴的經歷讓全體護士分享,舉一反三,降低同類事件的發生機會,讓消極事件發揮積極作用。明確護理職責及理念,護士是患者的管理者、指導者,護理工作的實施者,護理管理者只有在保證其身心健康的情況下,才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護士長應確立明確的護理職責和護理理念,能夠深入到每個護理人員的心中,使他們有明確的工作方向,用精神力量鼓勵護士。工作制度規范化合理規范的工作制度是實行人性化管理的最基本、最先決的條件。規范的工作制度又是建立在公平、科學、高效、全面的基礎之上。作為管理者要有光明磊落、公正決斷的作風;在制訂制度上,要體現群策群力;在執行制度時,要公平、公正;這樣才能樹立人性化管理制度的權威。樹立自覺性、正義感。人際關系和諧化護士每天要面對的是患者的病痛,甚至是死亡,因而,沒有很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是難以支撐的。護士管理者要經常教導,以便護士能夠有好的心態去面對醫護、護患、護護關系。護理管理者可為他們搭建良好的溝通平臺。解決沖突和緩解壓力,引導其進行換位思考,確保人際關系的和諧。
3結果
通過實行以上的舉措,護士的整體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人性化高質量的服務,提高了患兒及家長治療的信心,減少了患兒并發癥,縮短了住院時間,節約了治療費用,受到了患兒及家長的好評。同時,患兒與其家長對醫院的滿意度有了顯著的提升。護士的工作質量提高,贏得了患兒與其家長的贊揚。
4討論
實施人性化管理后,增強了護士的敬業精神,創造了和諧、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圍,護士雖工作量大,但通過與患兒頻繁溝通,建立了深厚的護患感情,保持著永遠年輕的心態。使護士認識到只有不斷地學習和提高,才能有創新。因此護士整體素質不斷提高。由于護士從思想、行為上發生了改變,所以平時能自覺按工作質量標準要求工作,刻苦鉆研業務技術,專科護理技術操作能力過硬,并掌握了與不同年齡段小兒溝通的技巧。受到了患兒家長的肯定,得到了社會贊譽。提高了護理質量通過實行人性化護理,可以有效的滿足患兒以及家長的需求。使醫院能夠得到患兒以及家屬的認可。同時還可以增強患兒以及家長的治療信心,縮短治療的周期,節約治療費用,受到患兒以及家長的好評。患兒及家長的滿意率提高,贏得了醫療市場科室整體服務質量提高,患兒及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大大提高,有效的減少了醫療事故及投訴。
護理自考本科畢業論文范文二:小兒靜脈輸液護理醫學論文
一、產生小兒靜脈輸液中常見難題的因素
1.1護士的專業素質的因素
小兒護理理論是不全面的,生病的孩子或者是小孩的親屬的不信任,這樣影響了護士的工作——“靜脈穿刺”不能順利和圓滿的完成。作為一名兒科護理工作者,本人的體會是:
(1)工作量大;
(2)生病孩子的父母或者親屬的不信任導致護士工作的繁瑣;
(3)護士自我減壓能力,個性和能力,以應付增加的物理和影響的許多方面有很高的期望心理,護士的消極情緒影響了工作質量;
(4)護士資歷:年輕的護士普遍缺乏經驗,輸液失敗率更大。
1.2患兒的自身因素
患兒的自身因素主要有:
(1)患兒年齡因素:3歲以上年齡較大的兒童在父母和護士的說服指導下,輸液基本能配合;3歲以下的兒童對外部刺激反應強烈,疼痛的敏感性,哭鬧,恐懼,抵抗不合作。
(2)患兒血管因素:脫水、休克、血管不充盈、肥胖、、一般水腫、出血性疾病的兒童,如果穿刺技術不當,管理不善和輸液過程失敗率高于正常兒童。
1.3穿刺部位的因素
一般年齡較大的兒童的穿刺部位主要是:手背淺靜脈、足背淺靜脈|、小隱靜脈、大隱靜脈、手腕的靜脈,穿刺成功率依次下降,嬰幼兒額正中靜脈優于顳側靜脈,穿刺點越接近正中靜脈的成功率越大。
1.4頭皮針的因素
(1)頭皮針型號與血管粗細不成比例,造成血管破裂外滲。
(2)同型號留置針比普通針粗,硬性小,針柄較大且不易固定,穿刺技術不熟練,失敗率大于普通頭皮針。
l.5家長缺乏輸液護理常識
擔心恐懼,粗心大意,不小心碰撞頭皮針,或牽拉輸液器,任孩子玩耍,摟抱,穿刺部位覆蓋衣物等,常使輸液不能順利完成。
二、小兒靜脈輸液中常見難題原因分析
小兒靜脈輸液中不能一針見血,導致靜脈穿刺不順利。很多護士需要經過重復多次的穿刺才能夠成功,這樣會使患者的家長或親屬不滿意。其影響穿刺的因數主要有以下2個方面:
1.1技術因素
小兒靜脈輸液的技術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血管穿刺不當:靜脈穿刺的重點是需要找到合適的血管。由于小兒的靜脈不是很明顯,護士手指觸摸時會導致判斷失誤,甚至有的時候錯誤地進行了動脈穿刺;
(2)靜脈穿刺鏈接:護士在對小兒進行穿刺前沒有進行充分評估其選取的靜脈,這樣的行為非常的盲目和隨意,以至于穿刺的時候自信心不足導致不順,并且在出現錯誤的時候未能及時調整,這種情況很容易造成兒童家長的不滿。輸液過程是容易出汗的活動,輸液針沒有完全固定的,如液體泄漏發生時,該藥物可能會導致局部組織的強烈刺激組織壞死,疼痛,腫脹,甚至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
(3)在輸液中巡視和拔針的環節是非常重要,不正確的拔針會增加患兒痛感,針眼壓迫不當可致皮下瘀血,還會影響下次輸液。由于兒童科室的工作負荷大和人員少的缺點,容易忽視了輸液中巡視過程,這樣就會導致不能及時發現小兒在輸液過程中的反應以及出現突發癥狀后的及時處理。
1.2心理因素
影響小兒靜脈輸液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兒童的心理因素:因為兒童身體不適和進入陌生的醫療環境,導致其情緒和心理狀態不是很穩定,再加上護士在給兒童注射時的疼痛,這樣就導致了兒童逃避不配合的行為,以至于出現小兒靜脈輸液穿刺失敗的出現。
(2)兒童的家長心理因素:父母對子女的愛護,苛求護理人員對患兒治療時要盡可能降低治療所致的痛苦。這樣導致兒童容易產生疾病恐懼和焦慮。
(3)護理人員的心理因素:由于小兒哭鬧及患兒家長的緊張會增加了護理人員在對小兒靜脈輸液的心理壓力。在護士出現靜脈穿刺不順和小兒家屬的抱怨時,護士會因為心情過度緊張出現一些非技術性失誤——進針力度控制不當、角度不適當、進針位置、穿刺時針尖顫抖、進針手感不佳而刺破血管等。
三、小兒靜脈輸液中常見難題解決的對策
3.1加強學習,強化管理
(1)強化素質教育管理,提高護士素質,關鍵在于機制完善并有效運作,建立完善的繼續教育體制、標準,達到育人、用人一體化機制及強化考核激勵機制的有效運行,從而真正推動護士素質的不斷提高。
(2)醫院針對經驗不足護士的護士應該對其進行相應的培訓。例如:對新上崗護士實施規范化培訓。主要包括基本理論和其本操作技能培訓、專科理論、崗前教育及搶救技能培訓。
(3)對制度落實不夠、責任心不強的護士,醫院應該給予監督和糾正。
(4)醫院應該定期的組織護各個科室進行業務學習,同時鼓勵她們繼續深造,從而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
3.2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醫院的日常工作和檢查制度,以確保病人安全和醫療質量的規定是減少醫療失誤事件,以避免出現糾紛的首要條件。例如護士在配藥的時候要對一次性注射器和輸液瓶進行使用前的常規檢查,檢查使用期限、漏氣情況和有無雜質等方面。
3.3探索新的護理技術
醫院要推行資源全院所有科室共享。在輸液時,盡量減少針頭對瓶塞的反復穿刺。當加藥量大的時候,護士應該使用兩個針頭操作,一個是抽藥用,另一個固定在溶酶瓶塞上,且當穿刺瓶塞時針頭斜面向上與瓶塞成75度角,快速刺入。另外,在配藥過程中,要避免重復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有資料圈表明,抽藥的注射器不能多次反復使用,因使用次數越多,微粒的數量也越多。
3.4減輕護士的工作負擔
醫院針對兒科治療多、護士長期超負荷工作和病人多等問題,應該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護士編制數量要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增加。在近兩年當中我們醫院增加了護士28名。
(2)科學的執行情況和靈活的調度系統。醫院要根據實際患者數量和護士的工作量做一些調整,讓護士在患者少的時候多給予休息,在患者多的情況下給予一些相應的加班的合理排班方法;
(3)面對小兒發病的高峰期時,醫院要給予提前準備應對。例如醫院的機關人員在遇到地震或其他的事故的時候支援一線時,醫院在留守足夠的人員后盡量的去支援一線。
3.5強烈的責任感和傳教的服務
輸液過程中,觀察滴注速度、藥物反應和任何泄漏,并定期檢查導管銜接處有無脫落、穿刺部位和移位現象。護士在對小兒進行輸液前要將所用藥品的性質和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及小兒不配合易使針頭脫落、穿刺部位移位等有關事項及預防措施告訴家長,使家屬對輸液風險有一定的認識。
3.6改進服務態度
護士的美好語言不但能使病人聽了心情愉快,而且能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護士的親切語言,有利于解除病人的思想負擔,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決心,保持接受醫療和護理的最佳狀態。在解答患者或患者家屬的問題時,一定不能夠切簡簡單單或者草率而生硬地回答:“去問醫生”、“我也不知道”、“我不清楚”……,護理人員應主動意的站在維護患者的利益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并且對待存在的問題不能夠有絲毫的推諉和隱瞞。針對一些患者或患者家屬提出的一些無理要求我們要耐心的加以說服和有理有據地加以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