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畢業論文范文
煤礦安全畢業論文范文
煤炭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仍將是我國的主要能源,煤礦安全問題是制約于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煤礦安全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煤礦安全畢業論文范文一:煤礦安全生產監控與通信技術研究
摘要:基于煤礦安全生產監控的基本概述,分析目前中國煤礦安全生產監控與通信技術的現狀,提出其發展趨勢,旨在加強行業交流,提高煤礦生產的安全系數,確保員工生命健康,以利于煤礦企業長遠發展。
關鍵詞:煤礦安全生產;監控;通信技術
0引言
煤炭是中國經濟建設發展的重要資源,其占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約70%。然而煤礦井下地質構造十分復雜,并且開發條件十分惡劣,接近一半的礦井都是瓦斯礦井,進而增加安全生產煤礦工作的難度,而且近年來煤礦事故死亡人數居高不下[1]。此外,隨著煤礦采掘深度不斷加深,高效率、高產量礦井不斷涌現,煤礦企業需要更新安全技術。由于煤礦安全事故頻頻發生,加上煤礦企業長遠發展的需要,很多煤礦企業都采用安全監控系統,該系統是指企業采用機電設備監控煤礦生產中排水、提升、運輸等環節及溫度、煙霧、風速、瓦斯等參數,并且通過計算機技術處理信息數據的一種應用系統[2]。該系統的應用可有效提高煤礦生產的安全系統,并且大幅度提高煤礦生產效率。
1基本概述
目前,很多煤礦企業已經采用安全生產監控系統,該系統將數據信息通信、控制與監測、采集信號等功能集中在同一系統中,充分利用板塊化的構思來對軟件程序、硬件思路進行設計[3]。監測人員通過該系統可實時觀察礦井員工的作業環境有無危險因素,并且分析監測數據信息預測是否會發生煤礦安全事故,有利于管理人員及時發現危險因素,并且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來確保作業員工的生命健康,降低煤礦事故的發生率。該系統采用特定的芯片作為實時傳輸數據的工具,并且根據用戶需要將歷史數據以不同的電路及數據狀態顯示出來。系統設計人員采用非常簡單的方式連接硬件,不管在多么惡劣的工作環境中,該系統都可正常工作,且確保通信數據的質量,正是由于這些優勢,該系統得到廣大煤礦企業的認可而廣泛應用。通過分析監控與通信系統,可發現其具有四方面特征:a)可監測與控制相同時間內整個煤礦井下的狀況,真實記錄模擬量,通過可調取歷史報警記錄來獲取完整的資料信息[4];b)可在電腦操作狀態下采用編碼技術,且通過通信技術來判定數據,以聲光的形式提醒礦井作業人員,確保井下作業環境的安全;c)可對斷電進行恢復操作,無需到現場執行,采用異步控制及遠程控制就可達到預期效果;d)在實時監控過程中,能全面、真實了解礦井下員工的工作環境,為正確判斷其安全性提供依據。
2煤礦監控系統的現狀
2.1井下作業員工定位技術
因為多數礦井下的GPS相關信號難以覆蓋所有通道,所以國家對此提出一系列要求:企業在井下設置的識別卡必須超過8000個,監控系統產生的漏讀率必須低于0.01%,識別卡的數量必須超過80個,識別卡發生位移的速度必須超過5m/s,監控系統分站、識別卡間的傳播距離必須超過10m。大部分煤礦事故都是發生在礦井下,要想確保井下作業員工的生命安全,煤礦企業必須在井下設置定位系統,該系統可實時收集井下的數據信息,及時發現存在的安全隱患,為調整開采計劃提供依據[5]。倘若礦井下已發生特大煤礦安全事故,該系統可利于縮短搶救人員搜出井下員工的時間,贏得搶救時間。過去的GPS信號難以覆蓋礦井下的每個地方,相當一部分的巷道屬于信號盲區。隨著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目前很多企業逐漸采用漏泄電纜、RFID系統,為定位井下員工提供向導。
2.2全井下移動通信
有關專家發現很多煤礦井下具有特定的無線傳輸規律,研究發現井下無線傳輸具有電氣防爆能力強、防護性能良好、抵抗故障較強、設備體積不大、衰減速度較大等特征,為此,認為可采用多基站類型的網絡結構[6]。有的研究通過高科技術,順利研發構建在WIFI基礎上的通信系統,實踐證明,該系統對于應急救援、安全避險等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2.3監控系統技術
一些研究發現,對于作業環境非常惡劣的礦井,并且電壓波動較大,為此技術人員應當采用遠程供電;對于電線可傳輸較遠距離、電氣極易出現爆炸情況的煤礦井,技術人員應當采用樹形結構安裝。
2.4產量監控系統及其技術
近幾年,中國煤炭生產難以滿足經濟建設的需要,進而很多煤炭企業只追求短期利益,對煤炭進行無節制、無計劃地開采,嚴重威脅子孫后代的利益。為了提高中國煤炭資源的開發及使用年限,一些專家著手研究產量監控系統,該系統通過遠程傳輸手段,實時監控煤礦產量,按照相關規定來評價、核對收集的數據。倘若煤炭企業產量已經超出相關規定,則管理部門系統會出現警告信息,給予企業一定的處罰。通過產量監控系統,管理部門可清楚掌握企業生產情況,便于審查,同時有效提高監測數據的精確性及準確性,規范企業的生產工作,有效制止企業無節制開采的行為,確保國家煤炭資源的使用年限,有利于中國經濟建設長遠發展。
2.5無人值守的遠程監控系統
為降低特大煤礦事故的發生率,在進行井下煤礦開采過程中,通常應盡量減少井下作業員工。為此,管理部門應針對井下作業員工的人數提出相關要求,為有效避免井下作業員工人數超出標準,要實時監控井下人數。有些專家研發無人值守的遠程監控系統,管理人員通過該系統能實時掌握井下作業員工的數量,倘若發現井下員工數量超過標準的情況,則該系統自動顯示預警,進而有利于調整井下工作員工的數量。為防止井下作業員工數量超出標準的情況,該系統設置無人軌道、無人膠帶、無人供電等系統,可有效降低由于井下作業員工數量超標而導致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率,并且大幅度節約煤礦生產的財力、物力及人力資源,可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3煤礦監控與通信技術發展趨勢
3.1一體化的通信系統及技術
為提高應急通信的要求,煤礦企業應當研發一體化的通信系統。該系統應當具備以下功能:固定與移動通信,短信、視頻、語言等形式的通信,監測位置、緊急呼叫、應急擴音、報警聯動等功能。
3.2礦用物聯網
為減少煤礦企業的庫存煤炭量,并且降低企業生產成本,企業應當采用礦用物聯網技術,全程監管地測、通風、電氣、提升、運輸等裝備的使用、倉儲、運輸、采購等各個環節,可從以下幾點著手:研發水泵操作人員、采煤機器的司機、絞車的司機、放炮員工、電鉗員工、安全檢查人員等員工工作環境員工、機器環閉鎖的相關系統,研發員工、掘進機器、采煤機、膠輪車等靜、動目標的管控系統,制定聯網技術處理、傳輸、編碼等相關標準。
3.3特大事故預警技術
研發特大事故預警技術是降低事故發生率的有效措施。目前,監控系統具有斷電和預警功能,少數企業監控系統具有特大事故預警的作用,但準確度不高,無法滿足安全工作要求。為此,煤礦企業應當強化這方面的研究。
4結語
煤礦監控與通信技術對于作業人員、企業長遠發展、國家經濟建設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探究煤礦監控與通信技術具有現實的意義。在簡要分析監控與通信系統的基礎上,從井下作業員工定位技術、全井下移動通信、監控系統與技術、產量監控系統及其技術、無人值守的遠程監控系統等方面闡述目前中國煤礦企業監控與通信技術的應用現狀,從一體化的通信系統及技術、礦用物聯網技術、特大事故預警技術等方面提出未來發展趨勢,以期提高煤礦生產的安全性,確保作業員工的生命安全,促進企業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朱臣武,梁明輝,張洪亮,等.Remoting技術在KJ333煤礦安全生產綜合監控系統中的應用[J].煤礦安全,2015(8):76-77.
[2]姚前程.淺析信息技術環境下煤礦的安全監控和管理[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2(8):95-97.
[3]王春.淺析電子信息技術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7):49-51.
[4]黃彩梅,辛樂,黃丹,等.基于物聯網技術的煤礦定位與監測系統設計[J].傳感器與微系統,2013(10):28-30.
[5]孫彥景,左海維,錢建生,等.面向煤礦安全生產的物聯網應用模式及關鍵技術[J].煤炭科學技術,2013(4):46-48.
[6]莊立運,于國防.Ajax在基于B/S模式的煤礦安全生產監控系統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5):46-48
煤礦安全畢業論文范文二:我國煤礦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
文章主要針對我國煤礦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展開研究。首先,對安全管理的概念進行界定。其次,提出我國煤礦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提出相關對策。希望通過文章的研究可以進一步豐富相關的理論及實踐研究,不斷提高煤礦的安全管理質量。
關鍵詞:煤礦;安全管理;培訓;設備;作業人員
中國煤炭資源豐富,是世界煤炭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國煤礦安全事故頻發,給人民和國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生命財產損失,對人民的生活、國內的安定團結、我國的國際形象均造成了嚴重影響。而國內近年來關于煤礦安全管理的研究從未中斷,呈現出百家爭鳴的狀態。基于此種情況,我們有必要對該論題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更深刻的發現煤礦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對策,進而通過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讓煤礦安全事故消弭于無形。
1安全管理的概念界定
何謂安全管理呢?樊亞靜(2015)在《某基層儲備倉庫倉儲安全管理研究》中指出:“安全管理是人類在各種生產活動中,按照科學所揭示的客觀規律,對生產活動中的安全問題進行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和協調等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對于這種概念界定作者較為認同。為了對安全管理更好的進行理解,我們可以將安全管理的概念簡化為:為防止出現安全事故而實施的一系列管理手段。
2我國煤礦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煤礦安全事故頻發主要是安全管理存在問題。那么,我國的煤礦安全管理究竟存在哪些問題,下面,作者簡要論述如下:
2.1管理的體制與機制存在不協調
新中國建立之后,我國安全生產管理體制始終呈現出不斷變化的狀態,一直以來并未形成較為系統、穩定的安全生產管理體制與機制,安全生產管理體制與機制之間也存在不協調的局面。以山西省為例,山西省在煤礦安全管理方面也存在體制與機制不協調的情況,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多個部門同時管理一個煤礦,但是這些部門均缺乏足夠的權力。很多地方部門只是在一味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而對于煤礦的安全管理卻未做出足夠努力。
(2)煤礦管理部門的管理職能存在交叉,且各個管理部門之間的協調力度也相對不夠,造成了安全管理出現混亂。
2.2煤礦作業設備存在不安全因素
對于一個煤礦來說,安全生產應始終放在第一位。從近年來所發生的煤礦安全事故中我們明顯可以看出,很多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均是因為相關作業設備存在不安全因素所造成的。例如,煤礦在引進新設備時,新設備的質量存在問題,這種情況的存在也很容易引發安全事故的發生。還有一部分煤礦作業設備由于年久失修,也存在安全隱患。如果相關人員對這些設備未及時進行檢查和修理,也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
2.3煤礦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體制
目前,我國存在很多小煤礦,這些小煤礦在安全管理體制方面的建設較為欠缺。由于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體制,因此,也很容易造成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即使是一些大型煤礦在安全管理體制方面也并不是那么完善。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發現,雖然很多煤礦均建立了系統的安全管理體制,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卻并未有效執行。一旦發生事故才會真正重視起來。這種情況目前也普遍存在。
2.4對煤礦作業人員缺乏專業培訓
除了上述幾點之外,還有部分煤礦并未對煤礦作業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沒有受過專業培訓的工作人員,下井之后很容易會做出某種不安全行為,威脅煤礦安全生產。這種情況在大型煤礦中存在的較少,對于一些小煤礦來說則體現的較為明顯。為提高煤礦的安全生產質量,盡可能杜絕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煤礦必須要加強對作業人員的專業培訓,提高作業人員的專業素養。
3提高煤礦安全管理質量的相關對策
存在問題必須要及時有效予以解決。為有效解決我國煤礦安全管理過程當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特提出如下對策:
3.1協調安全管理體制與機制
為進一步做好煤礦安全管理工作,必須要協調安全生產管理體制與機制。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將煤礦管理權賦予特定部門,打破多個部門對同一煤礦進行管理的格局。除此之外,還應賦予該管理部門足夠的權力,便于該部門對煤礦安全進行更加有效的管理。
(2)建立監察部門,對煤礦安全管理進行定期抽查和長期監督,一旦發現煤礦安全管理存在問題,必須要對煤礦及相關管理部門進行追責。這樣的做法對于促進煤礦安全管理質量的提高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利于煤礦安全生產管理體制與機制的進一步協調。
3.2對煤礦作業設備進行管理
煤礦作業設備存在安全隱患是造成安全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基于此種情況,煤礦在引進新設備時,相關部門必須要對其質量進行嚴格的檢驗,一旦發現引進設備出現問題必須要及時予以更換,并嚴格禁止這樣的設備投入生產。除此之外,煤礦還應該安排專門人員對作業設備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一旦發現作業設備存在安全隱患,必須要予以及時修理或更換,從而更好地保障煤礦的安全生產。
3.3健全煤礦的安全管理體制
為了更好地保證安全生產,煤礦必須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體制。安全管理體制建立之后,還需要經過實踐的檢驗,一旦發現相關安全管理體制存在欠缺,必須要及時予以調整和完善。尤其是一些小煤礦,相關管理部門必須要幫助其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制。除此之外,煤礦安全管理體制建立之后,相關部門還應該定期或不定期的對其進行檢查,檢查煤礦是否有嚴格遵循安全管理制度。這樣的做法可以幫助煤礦進一步完善安全管理體制,進而用體制促進安全,實現煤礦的安全生產管理。
3.4加強煤礦作業人員的培訓
為有效杜絕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煤礦在工作人員上崗之前必須要對其進行嚴格的上崗培訓。培訓考核通過之后方能正式上崗。除此之外,在日常的工作之余,還應該積極組織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具體可以采用如下幾種形式:
(1)指派本煤礦內資深的老員工對大家進行專業培訓,傳授實踐操作中的具體安全工作經驗。
(2)從外部聘請專家對本煤礦的作業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從而不斷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識。
4結束語
煤礦安全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事實上,除了上述幾點之外,我國煤礦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還有很多,在此不做一一贅述。希望文章的寫作可以充分引起煤礦安全管理部門及相關工作人員的重視,有效進行煤礦安全管理,進而有效杜絕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它不僅關乎到煤礦的安全生產,更關乎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樊亞靜.某基層儲備倉庫倉儲安全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5.
[2]李俊.煤礦安全管理要素探討[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1(2).
[3]汪永芝,吳健斌.淺析煤礦安全管理存在問題及應對策略[J].煤炭工程,2011(5).
[4]林楊.煤礦安全管理存在的難點問題及對策探討[J].安全與健康,2010(3).
煤礦安全畢業論文范文相關文章:
5.采礦工程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