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組技術的下一代光傳送網論文
隨著技術的進步,以數據通信為主要目的的基于因特網的分組交換通信也漸漸被使用。至2000年為止,第1代以聲音為主的網絡通信量尚占有優勢。而現今,因為數據通信大量增加的原因,更加節省費用的并同樣可以支持音聲傳送的分組交換傳送通信網絡漸漸被使用。音聲通信與數據通信相結合的一元化信息傳送的第2代網絡被賦予運用。因特網與電話網相比,簡單性與安全性是一個弱點。于是,集合了ip網絡的長處的下一代通信網絡NGN出現了。以下是今天學習啦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基于分組技術的下一代光傳送網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基于分組技術的下一代光傳送網全文如下:
網絡的IP化、扁平化不可逆轉,整個網絡最終會成為IP OVER Optical的架構。運營商現有復雜的光網絡結構能很好實現TDM業務的傳輸和調度,但如何解決分組業務傳輸,實現大顆粒IP業務的調度,提高網絡的智能性和可生存性,是現有網絡面臨的問題。基于分組技術的光傳送網將很好解決IP業務傳送問題,本文將著重討論基于分組技術的下一代光傳送網架構。
通信網發展趨勢漫談
根據信息產業部發表的相關數據,在2003年10日,我國的移動電話用戶和固定電話用戶分別達到25695.8萬戶和25513.89萬戶,移動電話用戶數首次超過固定電話用戶數。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十六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至2005年6月30日,我國上網用戶總數突破1億,達到1.03億戶,其中寬帶上網的人數增長迅猛,首次超過了網民的一半,達到5500萬,增長率為23.8%。寬帶用戶首次超過了撥號上網用戶人數。
2003年,中國運營商的長途傳輸骨干網,數據業務的傳送容量已經超過語音業務。電信業務中,除電話外,已經全部IP化。電話業務中,長途電話70%已經IP化,企業網業務幾乎全IP化。2005年,根據設備供應商的發貨數據,企業IP通信系統的發貨量第一次超過了傳統語音系統的發貨量。
由此可見,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為了滿足人們對信息的需求,無線化、寬帶化、分組化成為全球通信網絡的發展主題。
新業務對網絡發展的需求
新業務是推動網絡發展的源動力。根據這些新業務的表現形式,可分為VOIP業務、IPTV業務、3G業務、存儲業務以及3D網絡游戲、可視電話、遠程醫療、遠程教育、視頻會議等其它新業務。這些新業務,都是以分組交換為特征。由于IP業務本身的不確定性和不可預見性,對網絡的智能性要求也越來越高;由于新業務在實時性方面的需求,對網絡的時延抖動、丟包率等提出了更高的QOS需求。表1為新業務在網絡中端到端性能指標。
基于分組技術的下一代光傳送網
承載上述以分組交換為特征的新業務網絡就是IP承載網。通常,大家都會考慮全部采用路由器技術去實現對該網絡的承載,但是從網絡需要的保護倒換時間,端口的利用率,設備的性價比等諸多方面考慮,采用基于分組技術的下一代光傳送網仍然具有其自身優勢。
在基于分組技術的下一代光傳送網中,將包含RPR、MPLS、GMPLS控制平面以及CWDM/DWDM等功能模塊。
RPR技術:RPR作為一種專為IP分組而優化的傳輸技術,其通過空間重用,環內的帶寬共享與統計復用,提高了帶寬利用率;通過給環上的所有節點分配唯一的邏輯MAC地址,簡化環路上分組處理過程;通過“環回”(Wrap)和“繞開”(Steering)的保護機制,提供了基于50ms的電信級業務保護;通過帶寬公平機制和業務分類處理能力,實現了對不同等級業務相對應的QoS保證;通過拓撲自動發現,實現即插即用。RPR技術集成了IP的智能化、以太網的經濟性和光纖環網的高帶寬效率和可靠性,它的技術特點能很好地滿足新業務的需求和QOS保證。
MPLS技術:MPLS是一種可在多種第二層媒質上進行標記交換的網絡技術。它為進入網絡中的IP數據包分配標記,并通過對標記的交換來實現IP數據包的轉發。RPR技術很好解決了環內業務的處理,但在環間業務調度和疏導時存在相應的劣勢(已有廠家聲稱通過其它相關技術,解決了RPR的跨環問題)。MPLS技術對網絡拓撲有很強的適應能力,通過引入MPLS,可很好實現全網端到端業務的配置、業務的辨認和區分,從而保證業務端到端的QoS和SLA,充分實現網絡資源的優化利用。當然,在引入MPLS技術后,我們需要考慮與路由器之間的協調工作問題。
GMPLS控制平面:由于IP業務量本身的不確定性和不可預見性,促使人們在傳統的靜態光網絡中引入動態智能控制機制,從而實現高效的數據業務傳輸。GMPLS控制平面的引入使光網絡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它不僅提供一種多層次的、多廠商的控制平面的互操作,還使得新類型服務的出現成為可能。它支持自動的拓撲發現,動態的“點擊式”業務提供,允許在分組網絡中,電路的遠程端到端激活能力,而且在提供基于MESH網絡的業務恢復能力的同時,提供安全的、可靠的、端到端的,以及多域的“按需分配帶寬”的UNI和O業務。
CWDM/DWDM技術:CWDM/DWDM技術在現有網絡中已經得到大規模應用,其可很好解決帶寬容量問題。在3G/IPTV/SAN等新業務的承載網絡中,運營商更趨向于根據業務的不同要求建“業務承載專網”,這時,可通過CWDM/DWDM模塊的引入,在不同的波長上承載不同的業務,從而達到建3G承載專網/IPTV承載專網/SAN承載專網等多個承載專網的目的。
因此,在基于分組技術的下一代光傳送網中,將以RPR為基礎,通過MPLS模塊的引入實現數據業務的跨環處理,通過GMPLS控制平面的引入實現智能控制,通過CWDM/DWDM模塊的引入實現網絡的擴容和業務的區分。在實際網絡中,根據應用需求,選擇相應的技術模塊,各種技術相互補充,相得益彰。基于分組技術的下一代光傳送網的功能結構框圖如圖1。
總 結
網絡的IP化、扁平化不可逆轉,為了滿足網絡發展需求,光傳送網技術也在與時俱進。基于分組技術的下一代光傳送網技術將更好滿足IP業務發展,從而組建滿足不同業務需求的IP專網,最大限度保證運營商在業務發展中贏得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