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數據庫管理技術淺析論文(2)
計算機數據庫管理技術淺析論文篇二
《強化計算機數據庫管理技術的有益分析》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為人們的生活與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與此同時也有眾多的盜用、破壞他人數據庫信息的行為發生,數據庫作為計算機網絡應用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儲存大量的信息與數據,因此,強化計算機數據庫管理技術對確保計算機穩定、安全運行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對當前計算機數據庫管理的現狀做分析探討,并為如何強化數據庫管理技術提出一些參考意見。
關鍵詞:計算機數據庫;安全管理;現狀分析;方法措施
中圖分類號TP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20-0239-02
保障數據庫信息安全是保障計算機網絡應用技術安全的重要工作。當前在對計算機數據庫信息開展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客觀方面與主觀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造成了數據庫信息被泄露盜用和非法刪改等不良后果,因此要想維護數據庫信息的安全完整,就必須對其中存在的缺陷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并實施相應的應對措施。筆者根據數據庫信息的基本特征,以應用優勢和技術分類兩出發點為基礎對強化數據庫管理技術進行了研究。
1了解計算機數據庫及其意義
計算機數據庫即Database,它是指對記錄、文件等有結構的信息數據進行結合儲存以滿足專門的操作目的需求。計算機數據庫帶有共享性高、冗余度低、獨立性高和數據結構化容易擴充等特點。數據庫理論是隨計算機市場發展應運而生的,其應用范圍廣泛,前景廣闊。數據庫的信息面向整體系統,多用戶共享減少了冗余和儲存空間,在經歷了不同的數據庫發展階段之后,其適用性及操作性極大提高,為提高各大產業的科技生產力、信息管理效率提供了技術保障。
2計算機數據庫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分析
鑒于數據庫對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各行業都在實務及理論上對此進行著不斷的探究,但由于軟件和管理風險以及用戶行為風險等原因,數據庫的操作過程中面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信息管理存在著潛在的損害。當前來看,數據庫管理技術中的主要問題有:
主觀方面:1)許多數據的泄露都是因為一些簡單的人為錯誤,例如電子通信的應用、日常操作、互聯網上網沖浪等方面的不良操作習慣會被他人加以利用,誘發計算機系統中的木馬程序和病毒,盜取用戶的數據信息;2)部分用戶的數據庫保密意識和安全意識不足,對潛在的風險沒有正確的認識,數據庫管理防范不到位工作失職;3)部分網絡入侵者制造計算機病毒,若用戶對計算機系統不斷出現的漏洞沒有及時的進行補丁修復,就會給病毒可乘之機。
客觀方面:1)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問題。數據庫的特性決定了數據在應用過程中會在服務器的操作系統中產生一個后門,這是必然的不能避免的,此種缺陷會被別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非法獲取數據庫信息降低其安全性。從一定角度來看,計算機操作系統是數據庫管理技術中風險的主要來源;2)數據庫系統自身的問題。雖然數據庫系統也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不斷改進,但人們對數據庫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當前數據庫還不能滿足實際需求,數據庫系統安全防護措施尚不到位;3)數據庫系統與操作系統之間存在互聯性,數據庫信息受操作系統影響,后者出現問題前者安全即受威脅。
3 強化計算機數據庫管理技術的措施
要強化數據庫安全管理工作,應該參考上面提出的問題有針對性的解決:
1)因為用戶是計算機數據庫信息的主體使用者,所以應從解決用戶自身出現的問題著手。(1)用戶應自覺注意改正自身計算機操作中的不良習慣,自我約束操作行為,不去做可能對信息數據產生安全威脅的計算機使用行為;(2)提高數據庫信息使用人員的操作技能,加強相關專業知識培訓,嚴格按照規范操作;(3)提高數據庫信息使用者的安全思想認識,樹立牢固的安全意識來指導工作開展。
2)完善數據庫數據信息的備份工作。計算機數據庫系統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系統故障,造成文件信息損壞或丟失,為保障在出現類似情況時能夠及時有效的對數據進行恢復,在數據庫系統使用過程中必須做好數據信息的備份工作,將數據的恢復和備份常態化。數據備份工作是確保數據庫信息完整性的保護性措施,通常采用的備份方法:數據庫使用過程中的動態備份,操作結束后的靜態備份,利用軟件拷貝原始數據的鏡像,即邏輯備份。
3)加強對加密技術的應用力度。當前有眾多的網絡黑客因為非法獲利的企圖而非法竊取他人數據庫信息,或者越權瀏覽相關資料甚至對數據進行修改,所以對重要信息加密是必要的。加強加密技術的應用,不但可以有效的阻止黑客的網絡入侵,還有助于減少他人越權操作的現象。數據加密之后,即使數據庫系統癱瘓,數據信息也能得到有效的保護。
4)數據庫存取技術合理利用。計算機數據庫信息的存取管理技術主要有用戶認證與訪問控制,前者是數據庫信息安全的最外層保護措施,后者是對數據庫信息已有使用者的控制,包括修改控制、瀏覽控制。修改控制能夠保證數據信息不被隨意修改,保持正確性和可信度,訪問控制則可以把沒有訪問權限的人拒之門外,用戶在使用數據庫信息之前先驗證身份,既可以防止沒有授權的人訪問又可以監控有授權的人是否越權瀏覽數據。對數據庫用戶的控制與認證可以采用設置口令、指紋或虹膜掃描、智能卡認證等方式進行,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合理利用好信息存取管理技術成為信息共享時代的必然
要求。
5)給數據庫數據信息建立安全模型。安全模型建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對順利實現關鍵安全需求的理解層次,安全模型分為多邊和多級兩種,多邊模型有助于防止數據庫信息橫向泄露,多級模型使各級別的秘密只有同等權限的認才能獲取,杜絕了高級信息外泄入低級的現象,保證數據庫信息的使用始終包含在可控制的范圍內。
4結論
綜上所述,計算機數據庫管理技術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數據庫數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還有較多的缺陷存在,數據管理技術尚不成熟,技術水平仍然需要改進和完善,只有充分做好數據庫管理技術的工作,才能真正保證數據信息的安全。技術人員應該繼續強化計算機數據庫管理技術,加強應用技術的實踐與創新,落實加密技術和合理利用存取管理技術,從而更好的促進現代數據庫信息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龍.有關計算機數據庫管理技術的探究[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18).
[2]王素香.計算機數據庫的入侵檢測技術分析[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1).
[3]周傲英,金澈清,王國仁,李建中.不確定性數據管理技術研究綜述[J].計算機學報,2009(1).
[4]林鳳蓮.淺談計算機數據庫管理系統帶來的思考[J].硅谷,2010(22).
[5]吳邵宇.淺析在信息管理中計算機數據庫系統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35).
[6]秦亮.試論信息管理中計算機數據庫的運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5).
看過“計算機數據庫管理技術淺析論文”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