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軟件與企業管理的論文(2)
計算機軟件與企業管理的論文
計算機軟件與企業管理的論文篇二
《淺談計算機技術在企業信息化管理中的運用》
摘 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事業發展迅速,信息化建設整體事態日益呈現出更加注重應用、實效以及與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的突出特征。本文以企業信息化高速發展背景資料,對企業信息化管理定義的介紹,根據實際情況,重點闡述計算機技術在企業信息化管理中的作用和應用和計算機在企業信息化管理中的不足和改進措施,其分析對企業信息化管理的高效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關鍵詞:企業信息化;管理;改進措施
我國信息產業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信息技術在財政、金融工商、稅務、海關、外貿等政府管理部門日益發揮重要作用,在城市建設、勞動就業醫療衛生等社會服務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國有大型企業信息化步伐不斷加快,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熱情日益高漲,電子商務在各行業的生產經營、供應采購、產品銷售和對外貿易等環節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得到了進一步重視,各級政府和企業整合多種信息資源,積極開展面向“三農”的市場和科技信息服務。
一、企業信息化管理的定義
企業以企業流程(優化) 重組為基礎,在一定的深度和廣度上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數據庫技術,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所有信息,實現企業內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能力。
二、我國企業信息化的現狀分析
“十五”期間企業信息化將有很大發展,信息技術在傳統產業改造中有顯著成效,全國27 個省市、46 個重點城市和近2000 企業開展制造業信息化試點示范工程基本完成。計算機輔助設計,輔助制造,過程控制及輔助管理在各類企業中進一步普及,信息技術在傳統產業改造中有顯著成效,計算機輔助設計,輔助制造,過程控制及輔助管理在各類企業中進一步普及,大中型企業基本實現信息化:大部分實現初級企業信息化(CAD、CAM、DCS、MIS、ERP 普及率、覆蓋率30- 50%);部分大型骨干企業向中級企業信息化發展(CAD、CAM、MIS、ERP、EC 普及率、覆蓋率60- 80%);小部分培養成高級企業信息化示范企業(CAD、CAM、ERP、EC 普及率、覆蓋率80- 90%以上)。大部分中小企業推廣單項信息技術,部分中小型骨干企業分期實現初級信息化,建立若干個中級信息化示范企業,為今后推廣積累經驗。
三、計算機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管理中的作用
(1)更加精確;(2)更加簡潔;(3)更加人性化;(4)提高企業工作的效率;(5)可以進行設計,并且預計出結果;(6)系統更加龐大,龐大的系統就說明分工越細。
四、計算機技術在企業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IT安全治理和風險管理缺位。目前大多數組織的最高管理層對信息資產所面臨的嚴重性認識不足,僅局限于IT方面的安全。
(2)技術經濟論證不足。信息化建設項目具有投資大,風險大的特點。信息化建設項目的高風險和告失敗率就要求企業在信息化建設決策之前,要進行充分的技術經濟論證。
(3)資源利用不合理。信息資源的合理應用一直是企業信息化的薄弱環節。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核心任務,是企業信息化取得實效的關鍵。
(4)息的不透明和利益的沖突。由于任何企業的任務環境要考慮和關系的利益非常廣泛,在任何一個IT戰略決策中,都不可避免發生利益相關者包括部門利益之間的利益沖突。
(5)多數企業缺乏自身的信息來源。一版企業獲得信息的渠道很單一,無非是一些公開性的文獻、一般性的技術交流資料或出差考察資料。專利信息及聯機檢索等現代化手段及設備較少,檢出的資料不全。大量的興起的企業自辦的信息刊物的許多內容都是東拼西湊的結果,很少有通過技術分析獲得的信息,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污染,也使得企業缺乏自身的、固定的信息來源。
(6)信息處理手段落后。企業的信息機構都存在著資金不足的問題,許多企業的信息機構無力購買一些現代先進技術設備。
(7)信息化建設成本不斷增加。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各種硬件設備、網絡建設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更新換代越來越頻繁。軟件越做越大,對硬件的要求也不斷增加,導致硬件設備更新,原有設備的閑置浪費。企業在異地不斷成立新的工廠或分支機構,而現有的信息系統在低帶寬條件下無法應用,假如申請專線來支持企業原應用系統,就會大大增加網絡成本。
五、企業選擇信息化的措施及建議
(1)信息資源的價值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一方面,提高信息識別度,充分收集相關信息。為提高信息的識別度,在信息資源分類、關鍵詞確定、搜索途徑選擇方面需要下較大工夫。只要類型定位合理、關鍵詞準確、選擇路線科學,就可縮短檢索時間,提高收集效率。在信息收集時必須根據收集類型和時間界限,選擇合理的搜索途徑、收集方案和整理匯總方法,才能最終獲得企業最需要的信息資源。
(2)充分挖掘信息價值,提高信息的開發度。信息管理就是對收集的信息資源進行必要的分析、分類、整理匯總,提煉其實用價值,并通過應用平臺將信息傳輸到有關部門,達到使用的目的。為使信息資源得到合理開發與應用,企業應逐步建立信息資源數據庫,確保信息資源能及時分類入庫,既方便查詢,也可避免重復收集,還可以與相關單位實施網絡聯合,構建局域網絡,擴大信息資源擁有量,采取聯機檢索方式,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充分挖掘信息價值。
(3)強化企業的信息化意識目前企業信息化不溫不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還是在于企業對信息化認識模糊。廣大企業一定要轉變觀念,認識到開展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企業信息化強調的不僅是計算機軟硬件,更強調人、管理、技術之間的有機集成。其中“人”是第一位的因素,而企業領導層、決策層又是處于主導地位的。
(4)企業要合理使用有限資金作為企業,能夠投入信息化建設的資金肯定不會太多,因此要考慮怎樣“少花錢、多辦事”。企業信息化建設絕不能盲目追求新技術,要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采用“滾動式”的投資方法,認真分析自身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選擇適宜的實施路線,科學、合理地安排實施計劃。企業一定要擺脫以硬件設備為主的投資方式,要硬件設施、軟件系統以及網絡產品同時并重的原則。
(5)企業信息化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我國企業具有數量大、規模小、行業和地域分布廣、經營狀況參差不齊等特點,企業信息化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策略,尋找合適的突破口,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目前財務軟件大多實現了從核算型向管理型發展,且財務體系比較固定。建立企業網站可以向社會展示企業形象,提高產品知名度,擴大產品銷路,而且有助于加強與客戶的相互溝通。
(6)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企業信息系統的建設,首先確立合理的信息系統結構,一般來說,一個合理的企業信息系統應包括一下幾個子系統,即技術信息子系統、管理信息子系統、市場信息子系統、財務信息子系統和生產信息子系統。
計算機軟件與企業管理的論文相關文章:
4.軟件企業轉型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