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病毒防范畢業論文格式范文
計算機病毒防范畢業論文格式范文
21世紀,互聯網已深深融入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但很多用戶對計算機病毒的危害和聯網所面臨的安全風險認識不足,對用戶自身構成重大安全隱患。 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計算機病毒防范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計算機病毒防范畢業論文篇一
網絡環境下計算機病毒與防范技術分析
【文章摘要】網絡環境下的計算機病毒,對計算機網絡的運行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脅,本文通過研究與探討,就網絡環境下計算機病毒與防范技術做了詳細的描述,并對網絡環境下計算機病毒的防范進行了研究,希望通過本文內容,對計算機使用者防范病毒提出有效的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計算機;病毒;網絡
隨著網絡時代的大爆發,計算機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隨之而來的還有一些惡性病毒,它們肆意的破壞著計算機的安全系統,對人類也造成了一定的困擾,本文通過對計算機病毒的探究,希望能夠提出幾條有效預防計算機病毒的建議。
1處于網絡環境中計算機的病毒概念
結合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一些弱點,匯編出含有特殊的功能程序,這種程序就是讓人深痛惡決的計算機病毒,它們主要通過網絡環境下的自我復制和傳播,破壞計算機原有的數據和功能,影響用戶的正常使用。
2計算機病毒在網絡環境中所具備的特征
2.1極快的擴散速度,極為廣泛的傳播途徑
外聯網和互聯網與許多病毒緊密相連,病毒通過系統漏洞、郵件、網頁、局域網等傳遞信息的方式進行傳播,擁有著非常快的擴散速度,即便是傳遍全球也僅僅是在須臾之間。例如蠕蟲病毒,它可以在三十秒之內,發出一百多封帶有病毒的郵件,而與此同時美國控制站在將近四十多分鐘內收到將近四千份帶有病毒的感染報告。
2.2對計算機有著極大的危害性
某些病毒結合了諸多病毒的特性,例如將黑客、木馬和蠕蟲病毒集于一身,這種新型病毒對計算機網絡有著致命的破壞性。甚至有的病毒給全球的計算機網絡帶來了不可預估的災難。
2.3病毒變種繁多,繁衍速度極快
一般的匯編語言已經滿足不了某些新型病毒的要求,甚至流行起高級匯編語言所形成的病毒,例如被稱作宏病毒的“美麗殺”,腳本語言所匯編的病毒“愛蟲”,它們擁有及其繁多的病毒變種,繁衍速度已經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其中“愛蟲”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出現了將近三十多種變種病毒。
2.4難以徹底清除,隱蔽性強
目前的殺毒軟件,僅僅只是隨著病毒的不斷變化而更新,然而更多的病毒只是出現在內存中,隱藏了其中蘊含的惡意代碼,使得殺毒軟件檢測不到隱藏的病毒,尚且檢查不到潛在病毒,更不用說將之徹底查殺。
2.5針對性和目的性更強
病毒發展初期,一些編程高手們只是想要炫耀自己的高超技術,而現如今編程高手想要通過某些病毒,來謀取一些非法利益,其中“木馬盜號”便是商業用途病毒中最為典型的一個代表,通過木馬病毒,來盜取用戶的銀行卡賬號、QQ密碼和個人資料等。
3計算機病毒在網絡環境中的防范
3.1安裝殺毒軟件,提升防火墻
計算機系統的第一道安全防線乃是防火墻,它通過一些網絡上面的數據對計算機進行監控,嚴格防護著計算機系統的各個通道,防火墻在防范網絡環境下計算機病毒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及時更新升級防火墻,對保護計算機體統不受病毒侵犯有著重大的意義。
3.2對操作系統進行及時更新與升級
計算機系統中所存在的一些漏洞,會對計算機的正常使用產生巨大的威脅,用戶在使用時也要安裝一定的系統補丁,更要及時升級、更新計算機中的操作系統,確保計算機的正常使用。
3.3對重要的文件文檔加密
強大的惡性病毒,都需要通過進入計算機方才能夠進行大肆的破壞,通過對系統文件進行執行調用,我們可以更換目錄、修改后綴、重新命名或者文件文檔加密等。通過這些途徑來仿若計算機病毒的侵擾。例如對一些重要的文件添加密碼,防止他人的盜用。
3.4建立數據的完整備份
建立數據的完整備份,避免重要文件的丟失,網絡發展至今位為止,已經從中挑選出金牌殺毒軟件,它們的存在讓諸多病毒創造者聞風喪膽,例如金山毒霸、GDATA歌德塔、NOD32等等,目前的病毒軟件查殺、硬件和防范,如果它們所對應的病毒種類愈加的增多,便會出現病毒誤報誤差現象,不能及時的查殺一些潛在的病毒,對病毒軟件的未知性,如果貿然查殺的話,將有一定的風險,因此在查殺病毒的時候,要嚴格遵循查找、備份、解除的查殺流程。
3.5檢查局域網是否安全
加強局域網的安全防護,盡量減少資源的共享,為共享文件設置防護密碼,保護局域網的資料不被他人盜取,將文件設置為只讀模式,降低網絡中的一些病毒被寫入電腦的幾率。例如將路由器所釋放的熱點設置密碼,將自己的個人資料設為保密狀態。
3.6預防黑客的進攻
黑客成為擁有高超技能計算機人才的代名詞,預防黑客的進攻也是電腦網絡安全維護的主要設置之一。不明網絡文件不要輕易共享,杜絕惡意網站的瀏覽和申請,適量刪除打印共享、關閉文件和一些無關重要的協議,更改并加強賬戶名密碼的復雜程度,定時清除一些網絡網頁瀏覽痕跡,做好充足的防護工作,方才能夠組織網絡黑客的入侵。例如加強QQ密碼的復雜程度,可以有效的防止被人盜用。
4結束語
網絡環境下計算機病毒仍舊無孔不入,這些病毒的存在嚴重威脅了計算機的正常使用,甚至造成極為惡劣的后果,計算機的一些特性,如極快的擴散速度,極為廣泛的傳播途徑、對計算機有著極大的危害性、病毒變種繁多,繁衍速度極快、難以徹底清除,隱蔽性強、針對性和目的性更強,這些病毒對計算機的安全運行已經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威脅,通過本文的研究和探討,提出一些防反病毒合理性的建議,首先安裝殺毒軟件,提升防火墻;第二對操作系統進行及時更新與升級;第三對重要的文件文檔加密;第四建立數據的完整備份;第五檢查局域網是否安全;最后預防黑客的進攻,希望這些建議可以為電腦使用者提供一些防范病毒的方法,將病毒扼殺在搖籃狀態。
【參考文獻】
[1]王鑫蔣華.網絡環境下的計算機病毒及其防范技術[J]。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08,(2).
[2]蘇華峰.網絡環境下的計算機病毒及其防范技術[J]。技術•應用,2015,(7).
計算機病毒防范畢業論文篇二
網絡環境下計算機病毒的防治研究
【文章摘要】事物都具有兩面性,計算機網絡化給人們帶來了方便和快捷,但由于計算機病毒的存在,計算機網絡也存在這很多的風險。本文對當前網絡環境下計算機病毒的具體特性以及品種的分類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并以此作為理論依據,同時結合筆者自身防治計算機病毒的經驗,對當前網絡環境下計算機病毒的應對方式和方法進行了歸納和總結,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意見。希望可以為網絡環境的安全發展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網絡環境;計算機病毒;防治策略
1當前網絡環境下計算機病毒具有哪些具體特性
1.1病毒的傳播能力和擴散能力強
以往在沒有網絡的時代,病毒只能通過磁盤的方式來進行傳播,但是進入網絡時代之后,病毒通過網絡的傳播,使之傳播的速度以及廣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感染一個局域網可能只需要幾秒鐘。同時通過網絡進行傳播的病毒不需要潛伏階段,可以在感染計算機后立即對計算機系統進行破壞。
1.2病毒的傳播形式多樣化
病毒的傳播方式是非常多樣化的,可以通過網絡的工作站來進行傳播,也可以通過網絡服務器來進行傳播,經過高級程序編寫的病毒還可能在傳播的過程中進行變形,形成新的病毒。病毒在變形的時候速度非常的快,可以在幾天之內變出幾十種不同的病毒形式。
1.3病毒很難被徹底清除
病毒在計算機系統中通常是很難被徹底清除的,通常病毒都是在計算機的某個隱藏文件夾中進行潛伏,通過格式化的方式可以把單一計算機的病毒徹底清除,但是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下,病毒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傳播,只要連上互聯網,就有可能被傳染,所以說,在網絡時代,想要徹底的清除病毒是非常難的。
1.4病毒具有很強的破壞性
病毒對于計算機的破壞主要體現在使計算機不能正常的進行工作上,對計算機的運算造成影響,有時還會破壞和刪除文件資料,使文件資料丟失或者不可用。更可怕的是對計算機系統的徹底破壞,使計算機系統無法正常運行。
2當前網絡環境下計算機病毒的種類分為哪些
2.1蠕蟲形式的病毒
所謂的蠕蟲病毒其實就是利用計算機系統的缺陷和漏洞對計算機進行入侵的一種病毒,這種病毒通過對自身的復制來進行傳播,通常黑客們都是利用蠕蟲病毒來入侵其他的計算機來獲得其他計算機的控制權限。這種病毒對于計算機內的機密文件和資料是致命的,使之很容易遭到泄漏或者竊取。
2.2木馬形式的病毒
木馬病毒具體的作用就是用來盜竊用戶的登錄帳號和密碼,它通過對自身進行偽裝,來模擬出計算機上的登錄界面,從使得用戶的登錄密碼以及帳號遭到泄漏,對用戶的安全以及經濟利益造成損失。
2.3黑客制作的程序病毒
客觀的來說,黑客制作的程序病毒不算病毒,應該算做一種計算機程序工具,也沒有傳播的能力。但是由于黑客的利用,它也就具有了病毒的相關特性。黑客利用程序病毒可以對其他用戶的計算機進行控制以及文件資料的竊取,所以說,它也是病毒的一個種類。
3針對當前網絡環境下計算機病毒的應對方式和方法
3.1在網絡管理上加強病毒的防治
從網絡管理方面來考慮,可以在注冊環節以及權限和服務器方面對病毒傳播進行防范,同時也要對計算機的使用者進行病毒防范的知識培訓,使其了解到病毒比較容易通過哪些不當的計算機操作來進行感染,以及計算機出現哪些情況表示已經遭到病毒的入侵。在確定計算機受到病毒入侵的時候,應該首先把計算和互聯網之間的連接切斷,防止病毒對其他計算機進行入侵。同時對該計算機進行相關的殺毒方式。總的來說,對于計算機進病毒的防范和治理是需要通過計算機操作人員的配合來得到實現的,計算機操作人員對于計算機病毒的防范意識越高,計算機遭到病毒入侵的風險就會越小。
3.2增加工作站網絡的防病毒功能
事實證明,在網絡工作站安裝專門的殺毒軟件,對于病毒的防范和治理都非常的有效,例如360殺毒軟件系統或者卡巴斯基殺毒系統,這些軟件不但可以對潛伏在計算機系統的病毒進行查殺,并且能夠對計算機病毒進行一個有效的防范和預警。同時,也可以對計算機安裝防止病毒入侵的芯片,對于計算機病毒的防范和查殺也非常的有效。
3.3設立防治病毒的網絡體系
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下,想要徹底的對病毒入侵進行防范,設立一個防止病毒的網絡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利用多種病毒防護手段來組成一個病毒防護網絡體系。利用多層次,多種類的防護特點來針對病毒的入侵,這種技術通常被使用在對局域網的保護上,可以有效的防止局域網遭到病毒的入侵。
3.4及時的對系統數據進行備份
再好的病毒防護系統以及再好的殺毒軟件,也會有意外的發生。為了從根本上降低計算機受到病毒入侵的損失,就要及時的對計算機的系統數據進行備份。使得計算機早遭到病毒入侵之后,可以有效的通過備份系統對計算機系統進行恢復。同時在使用計算機上網的時候,也要養成良好的網絡習慣,對于不熟悉的網站或者郵件不要輕易的點擊。所設置的帳號密碼要盡量是數字和字母結合而成的,從人為的角度,降低病毒入侵家計算機的風險。
4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計算機病毒特性以及總類的分析和探討,對計算機防治病毒的方法進行了闡述。總的來說,對于計算機病毒防范最有效的手段還是使用計算機的用戶具有防范計算機病毒的意識。在使用計算的時候培養良好的上網習慣,及時的對數據進行備份,安裝合理的殺毒軟件,可以有效的對計算機病毒進行防范和治理。
【參考文獻】
[1]許銘.如何認識和防治計算機病毒[J].科技信息,2013,(1):116.
[2]鄧志玲,左保河.利用程序地址空間轉移信息防治計算機病毒[J].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交流),2013,(4):44-45,57.
[3]李冰.關于主動防治計算機病毒的幾點探討[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0(2):170-174.
[4]程勇兵.計算機病毒的危害及防治略論[J].科技致富向導,2012,(18):120.
計算機病毒防范畢業論文篇三
計算機病毒的危害與預防
摘要: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電腦越發廣泛地被人們所應用,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安裝電腦。與此同時計算機病毒也隨之侵襲了越來越多的電腦,因此計算機病毒的危害與預防就要被高度重視起來,文章將通過計算機病毒的基礎知識對其產生危害做出詳細闡述,并對其預防措施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計算機病毒;計算機病毒危害;預防措施
由于網絡時代的新興發展,計算機成為人們工作、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隨之而來的計算機病毒也成為各位用戶煩惱的問題,比如當年紅極一時的“熊貓燒香”,現在談起來還讓人心有余悸。什么是計算機病毒,計算機病毒有什么危害?如何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這都是我們在正確使用計算機過程中需要迫切掌握的基本知識。
1計算機病毒的概述
在計算機使用時,若出現一段可執行的程序代碼,修改其程序,然后這些程序將被感染而使其存在的病毒程序得到復制,這樣的一個過程稱為計算機病毒。它能控制其他任何程序的運行,只有一點不同的是,它是另一個程序的克隆體,是依附在另一個程序上做出運行的秘密執行,它能附加并且復制本身。有的病毒不僅可以復制還可以對其他的活動進行完成,還有的病毒是需要特定條件的滿足才能發作。大部分病毒的編寫用的都是匯編語言,這是與機器語言尤為相似的低級語言,但也有用高級語言編者編寫病毒,例如C語言就是其之一。在世界各地都有計算機病毒編寫者的存在,有很多年輕的編寫為了顯示自己在同樣中的編程能力成為了編寫病毒的動機,但對于經驗豐富的老資格編寫者來說,多部分是因為無聊或者厭倦的感覺產生病毒編寫的欲望,病毒編寫者大部分都會通過Internet站點以及國際電子公告板作為病毒代碼聯絡交換和交往的地方。很多病毒的創建都是病毒編寫者在一般情況下對代碼進行下載,修改其代碼,反匯編病毒等而產生的。這樣一來,加深了反病毒工作的難度,對其防治帶來了巨大挑戰。
2計算機病毒的分類
在計算機使用中,自從出現了第一次病毒的感染以后,反病毒軟件作者和病毒編寫者一直存在著激烈競爭。當開發出一個有效抵制存在病毒的殺毒軟件時,又有新的病毒出現,然后新的類型殺毒軟件又被開發出來。那么了解病毒有哪些類型是做好防護措施的前提,因此以下作者對病毒的分類做一個闡述。
2.1寄生病毒
寄生病毒是最常見并且傳統的病毒形式。它能夠在可執行文件中附加自己,當某個程序在進行執行時,這種病毒感染將被激活,它是一種感染可執行文件的程序,一旦受到感染文件會以不同于之前的方式進行運作從而導致后果不可預料,如破壞用戶數據或刪除硬盤文件等。
2.2引導區病毒
引導區病毒是在某個固定的位置上放入操作系統的引導模塊,并且物理位置是控制權的轉交方式的依據,因而該物理位置被病毒占據就能擁有控制權,從而轉移或替換真正的引導區內容,執行病毒程序后,真正的引導區內容擁有控制權,因而看似正常運轉,其實病毒已在系統中隱藏并伺機傳染、發作。
2.3存儲器駐留病毒
存儲器駐留病毒顧名思義,就是在主存中寄宿的病毒。在存儲器中成為一種駐留程序,當開始使用時,每個執行的程序都會受到病毒感染。
2.4多行病毒
多行病毒是在程序每次受到感染時都會發生改變的病毒,因此這種病毒的檢測是不可能根據其表現出來的外形特征而判斷是何種病毒。
2.5隱形病毒
隱形病毒只是病毒的一種形式,對于其檢測而言,該病毒可以同時做出隱藏反應。
3計算機病毒的危害
計算機病毒對使用計算機用戶的電腦文件及程序的破壞行為體現出其驚人的殺傷力。病毒編寫者的技術能量和主管愿望可以決定病毒破壞行為的激烈程度。數以萬計的病毒在不斷擴張發展的同時也有著千奇百怪的破壞行為,以下作者對常見的病毒會攻擊的部位以及破壞目標作出歸納。
3.1攻擊部位
BOOT扇區、硬盤主引導扇區、文件目錄、FAT表。通常情況下,惡性病毒是存在于攻擊系統數據區內,一旦數據受損就很難得到恢復。
3.2攻擊內存
計算機中重要資源是其內存,內存也是病毒所攻擊的目標。內存資源在病毒以外的消耗系統和占用地中,能致使一些大程序的運行受到阻礙。占用大量內存、禁止分配內存、改變內存總量、蠶食內存等是病毒攻擊內存的方式。
3.3攻擊文件
病毒攻擊文件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改名、刪除、丟失部分程序代碼、替換內容、內容顛倒、變碎片、寫入時間空白、丟失文件族、假冒文件、丟失數據文件。
3.4干擾系統運行
病毒的破壞行為是會對系統的正常運行造成干擾。但是破壞行為的方式多種多樣,其主要方式有:對內部命令的執行進行干擾、不執行命令、文件打不開、造假報警、特殊數據區被占用、倒轉時鐘、換現行盤、死機、重新啟動、擾亂串并行口、強制游戲。
3.5攻擊CMOS
系統的重要數據一般都保存在機器的CMOS區中,比如系統時鐘、內存容量、磁盤類型,并且具有校驗和。有的病毒被激活時,CMOS區的寫入動作能夠被其進行操作,并且對系統CMOS中的數據造成破壞。
3.6攻擊磁盤
病毒攻擊磁盤數據、寫操作變讀操作、不寫盤、寫盤時丟字節。
3.7速度下降
激活的病毒,程序啟動會延遲其中內部的時間。循環計數被時鐘納入了時間以后,計算機就會被迫使空轉,從而降低了計算機速度。
4預防計算機病毒的方法
4.1計算機使用習慣的注意事項
(1)設置開機密碼。開機密碼是自身對電腦開始使用是否本人以及是否通過本人允許的最起碼保障。
(2)不使用不明來歷的存儲器。來歷不明的存儲器不能隨意使用。需要使用的存儲器都應進行檢測,事先對重要的數據或者文件進行備份。
(3)安裝防病毒及殺毒軟件。進行殺毒軟件的安裝。對于第一次安裝的防病毒軟件要進行一次對機器徹底的病毒掃描,以此讓還沒有被病毒感染的這個防毒軟件得到健康保證。定期進行查毒掃描,及時對其軟件的更新做升級。
(4)非引導的數據盤不能放在A驅動器。開機時不能在A驅動器中放入一個非引導的數據盤,即使數據盤不能引導系統,但是引導型病毒在啟動時可能從數據盤中感染硬盤,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在開機時一定要尤為注意。
(5)局域網內不共享文件。在局域網內盡量不要共享文件。計算機會在共享文件中產生漏洞,如連接互聯網以后,使用的文件就會在不速之客面前被呈現。因次在使用軟件時,最好應用原版軟件,盡量減少對自由軟件、游戲軟件以及公共軟件的下載使用。對于來路不明的軟件及盜版軟件絕對不能進行運用。
4.2預防“郵件病毒”的建議
電子郵件中常常產生病毒,通常情況是通過附件進行擴散,一旦該附件的病毒程序被運行,電腦就會感染其病毒。因此在沒有明確提及或者說明的電子郵件中不要隨意打開陌生附件。
5結束語
在今后的生活或者工作當中,我們對計算機的依賴也只會增不減,利用好計算機及計算機資源的同時對其開發和保護也尤為重要,這是一項實踐行強、理論性高的長期工作。雖然計算機病毒有著強大的破壞性,也時時刻刻對我們使用計算機的安全造成威脅,但是隨著日益增強的防病毒技術和計算機運行環境,加之我們從自身做起,保持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保持高警醒的防病毒意識,就能相信未來我們的計算機使用環境會越來越潔凈。
參考文獻
[1]鄧秀華.計算機網絡病毒的危害與防治[J].電腦知識與技術(技術論壇),2005,3(9):145-147.
[2]孫立洪.計算機病毒認識與預防[J].華章,2014,33(20):312-316.
有關計算機病毒防范畢業論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