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軟件技術類本科論文范文
隨著計算機軟件技術的不斷發展,為了開發出實用性更高、功能更加齊全的植保軟件,人們開始將計算機軟件技術應用到植保軟件的開發過程中。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計算機軟件技術類本科論文范文,供大家參考。
計算機軟件技術類本科論文范文篇一
如何優化機械結構動態設計思考
摘要:機械結構的動態設計,目的是提出最佳的方案,滿足機械結構更新換代的需求。機械行業的快速發展,促使機械結構面臨著市場競爭,需通過動態設計的方式,才能保障機械結構的性能和穩定性,所以本文重點分析如何優化機械結構的動態設計。
關鍵詞:機械;結構;動態設計
0引言
機械結構動態設計優化,是機械領域市場發展的結果,打破傳統設計方式的限制,提高動態設計的綜合能力。目前,隨著機械行業的進步,如何優化機械結構的動態設計,成為主要的問題,應該根據機械結構的需求,優化動態設計的過程,確保其具備充足的市場競爭力,體現動態設計的優勢,最主要的是符合機械結構的設計要求。
1機械結構動態設計分析
機械結構動態設計是指根據機械產品的特性,構建動力選模型,應用到機床設計的流程內。動態化的機械結構設計,能夠找出機械產品設計中的薄弱項目,根據模型的模擬狀態,提出相關的改進措施。機械結構動態設計中需要選擇有效的變量信息,完善初始參數和修改后參數的使用,促使結構動態設計達到優化的狀態,強化機械產品的實踐設計[1]。機械結構動態設計方法,符合現代機械產品精細化的設計要求,提供穩定的設計模型,為機械結構設計提供穩定的模型和設計方法,規范機械產品的設計。
2機械結構動態設計中的技術
機械結構動態設計中的技術,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分別是有限元建模技術和ANSYS軟件技術,對其做如下分析:
2.1有限元建模技術
機械結構動態設計是一項復雜、繁瑣的工作,將有限元做為設計建模的理論基礎,積極分析機械結構的動態設計。有限元建模技術,促使機械結構動態設計的結構,趨向于真實的求解區域,可以將機械動態設計的不同單元體,組合到同一個求解區域內,規劃出機械產品所需的設計結構,有限元建模技術根據幾類設計結構,模擬可能使用的幾何形狀,體現數值分析方法的優勢。有限元建模技術在機械動態設計中,需要注重單元函數的求解過程,得出未知函數的準確表達。
2.2ANSYS軟件技術
ANSYS軟件降低了機械動態設計中的計算難度,提供可靠的操作和計算。ANSYS軟件,能夠根據機械產品動態設計的需求,規劃出問題的范疇,在此基礎上輔助構建有限元,優化機械產品動態設計的步驟[2]。ANSYS軟件技術中,可以根據機械設計的優化需求,引入CAD軟件,完善計算數據的使用。ANSYS軟件技術,廣泛應用在交通、家電等行業的機械產品設計中,清晰的反饋設計結果,表達機械產品的非線性動態變化,有利于提升動態設計的準確性,消除潛在的設計誤差。
3機械結構動態設計的優化措施
結合機械結構動態設計的技術應用,分析優化措施,確保優化措施在機械結構動態設計中的落實效果。首先機械結構動態設計的類型多樣,涉及到復雜的工藝技術,直接增加了動態設計的壓力,需要在機械結構動態設計、結構修改等方面,實行相關的優化處理,提高動態設計的靈敏度。例如:機械結構動態設計的優化措施中,以特征向量為分析因素,全面完善與機械結構動態設計相關的數據計算,明確機械動態優化設計中潛在的影響因素,假如機械結構動態設計中的變量較小時,可以按照原有的理論基礎,更改設計方法,充分模擬機械動態的設計特征,此類優化設計方法比較注重局部近似分析,其在變量較小的環境中比較實用,但是變量較大時,需要引入人工神經網絡設計方式,特別是在機械動態設計的結構振動分析內,為優化設計提供穩定的基礎。然后針對機械動態設計中的逆向問題,提出優化的措施,專門用于解決逆向型問題。機械動態設計的過程中,逆向問題是指設計過程中可以滿足動態特征的需求,但結構機械的結構參數與剛度矩陣,無法實現有效的融合,因此,設計人員將系統結構中的設計參數,轉為逆特征值,推理得出設計的對象信息,較為常見的是有限元逆特征值的求解,通過研究機械結構的設計參數,利用線性求解方法,求出機械結構的尺寸數值。目前,在逆向問題的優化中,設計人員匯總機械動態設計中出現的問題,將模糊理論等內容,引入到優化設計中,實際案例證實動態優化的可行性,進而完善構建有限元模型,輔助解決機械動態設計中的逆向問題,提高機械動態設計的準確性。最后在優化機械動態設計的過程中,強化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深入落實仿真技術的使用,同時配合信息化建模,體現機械動態設計中智能化、自動化的特性[3]。例如:設計人員在機械動態設計的有限元分析中,引入多項學科知識,如虛擬技術、機械動力技術等,提升機械動態設計的綜合性,映射計算機環境中的機械動態設計方式,而且計算機信息技術,能夠根據機械動態設計的需求,提供虛擬的環境狀態,促進虛擬機械設備的開發發展,即使機械動態設計中出現誤差,也能在虛擬環境中迅速更改,減輕設計中的計算量,一方面確保機械動態化設計的水平,另一方面提升真實機械產品設計的精確度。
4結束語
機械結構動態設計的優化過程中,融入了諸多科學領域的內容,如:電子、動力等,為優化設計提供有效的支持。根據機械結構動態設計和技術應用,全面落實優化措施的應用,改善機械結構動態設計的方式,促使其可跟上行業的發展速度,體現優化設計的價值和作用。
參考文獻:
[1]韓俊平.試論機械結構動態優化設計及其相關技術[J].機電信息,2014(03):110-111.
[2]張志強,郭京波.機械動態優化設計綜述[J].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2011(01):74-76+95.
[3]楊秀琴,楊家軍.淺談機械結構動態優化設計及其相關技術[J].甘肅科技,2010(08):117-118.
計算機軟件技術類本科論文范文篇二
新時期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研究
摘要:作為一門新興學科,計算機軟件在短短的十幾年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當今時代計算機軟件技術依舊保持著旺盛的發展潛力,為人類的前進做出了巨大貢獻。該文主要從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現狀、主要方式、應用以及發展趨勢等方面論述了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應用及發展趨勢。
關鍵詞:新時期;計算機開發技術;應用;趨勢
1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概述
一般來說,計算機軟件主要包括兩大部分:應用軟件和系統軟件。計算機應用軟件指的是為了幫助用戶解決使用過程中的具體問題而設計的軟件,比如娛樂、管理、文檔等方面的軟件;系統軟件則指的是計算機本身所攜帶的軟件,主要用于保障計算機的運行、維護等等。計算機應用軟件和計算機系統軟件的作用是相同的,都旨在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上網體驗和實用環境。從本質上來看,人們在使用計算機時運行的最為頻繁的是計算機的軟件系統而非計算機本身,可以說,沒有計算機軟件,計算機就無法正常使用。20世紀中期,世界范圍內的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較為落后,僅僅停留在手工軟件開發階段,工作效率低下,遠遠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伴隨著全球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開始,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也取得了長足發展,人們對其的認識也發生了變化,軟件開發一詞重新被定義:為了實現計算機的程序運行而采用的規則以及方法等相關的文檔等都屬于計算機軟件的范疇。發展到當今時代,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大致經歷了程序設計過程、軟件過程、軟件工程三個時期,隨著時間的變化,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已經日趨成熟。
2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現狀
2.1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現狀
當今時代無所不在的網絡給人們的工作生活方式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支撐著互聯網發展的正是計算機軟件技術的開發和運行。隨著計算機在全球范圍內的普及,國內的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也迅速成長,為適應市場人才需求,各大高等院校設立了與計算機軟件技術相關的專業及方向,無論是高職院校還是重點院校的專業人數比重都呈上升趨勢,從事于軟件開發行業的人才不斷增多。
2.2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重要性
正是有了軟件開發技術的不斷改革創新,才推動了整個互聯網行業的飛速發展,可以說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對當代信息社會的發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整個信息網絡的核心部分,計算機軟件技術開發將網絡信息傳輸和遠程控制變為了現實,為人們的生活、工作提供了極大地便利。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應用大大提升了信息網絡環境的安全性、隱私性,保證人們在暢想網絡所帶來的自由時不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大大提升了人們的體驗感。此外,軟件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可以促進計算機使用和軟件技術之間的問題,實現兩者有機融合,從而拓展了計算機的適用范圍和適用領域,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
2.3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問題
首先,信用值計算問題。這是計算機軟件技術開發過程中的重要問題之一,其關鍵在于信用機制,由于沒有統一的信用機制,因此,會導致計算方法的不同。多數情況下,采取的是乘性減、加性增的方法,加性增主要是用來處理信譽度增加的問題,這樣可以對惡意節點形成約束作用。其次,是數據安全問題。雖然現階段的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應經十分成熟,但是在面對數據傳送過程中的數據丟失等問題時,還是無法有效遏止,很容易造成機密文件被竊取泄露的問題,這對相關人員、機構都帶來了極大的損失。最后,是版權問題。這是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中最嚴重最泛濫的一個問題。由于我國版權保護法規還沒有完全形成體系,再加上網絡資源的共享性等因素,軟件技術開發的成果很容易被竊取,這大大降低了軟件人員的工作效率和積極性,也會對我國的軟件行業發展帶來消極影響。
3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主要方式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方式已經進入了成熟階段,各方面理論知識也日臻完善,總的來說,現階段最主要的軟件開發方式主要包括計算機軟件生命周期法、原型化方法和自動形式的系統開發法三種方式:3.1計算機軟件生命周期法該軟件開發方式亦被稱為結構化系統開發方法。是三種方式中最為普遍的一種使用手段,計算機軟件生命周期法著眼于軟件的整體性和全局性,主要用于復雜的系統開發階段。這種方式將軟件的開發階段劃分為若干個子階段,降低了原有軟件系統的難度,便于更好的操作和維護。計算機軟件生命周期法的缺點在于開發耗時長,各階段之間缺乏獨立性,前后聯系密切增大了工作量。3.2原形化方法這種開發方式主要指的是相關的技術人員在商討決定一個統一的軟件模型之后進入開發階段并不斷修改調整,直到達到用戶的要求即可。這也是一種較為普遍的開發手法,其優點在于以用戶的需求為導向目標性強,可以降低不必要的成本和技術浪費,缺點在于適用范圍較小,只可用于小型簡易的軟件系統開發。3.3自動形式的軟件開發方法主要特點是在軟件開發過程中對軟件的開發目的和內容詳細說明,對開發過程則不過多贅述,其優點在于可以根據軟件的要求自主設計編碼。
4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應用
任何一種技術的發明和應用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人類,提升人類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因此,開發計算機軟件就是為了給人們帶來更多的便捷性、高效性,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舉例來說,在對兩個不同的軟件系統VB6.0+Access和Web+Xml+Active進行應用時,就要根據軟件本身的特點來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由于第一個軟件的版本與微軟的版本相同,因此在安裝時就可以直接在電腦上運行,無需其他輔助的系統軟件,安裝成功后,該系統在使用時操作流暢快捷,使用方便,并且沒有其他多余的附加產品影響用戶的使用,因此,該軟件的用戶需求就會不斷提升,可能會因為用戶過多而對使用體驗造成影響,這就需要人工進行調整。而第二種軟件在安裝時由于受到自身條件的限制,在安裝時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用戶使用量。這就說明在進行計算機軟件技術開發時要堅持以人為本,將用戶的需求放在首位,最大程度的滿足用戶的體驗,唯有如此,才能獲取更多的使用率和利潤。
5結束語
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網絡化。
網絡化是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主要目標,其網絡化的發展方向勢必會為人類的生活生產方式產生巨大影響,人與物之間相互連接物聯網將會是以后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主要研究內容。
2)服務性。
計算機軟件在開發應用之前就是為了解決人們處理問題時的難題,未來的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將借助先進的開發理念更全面、更細致的滿足用戶的體驗和需求,所以服務性是其最根本的特征,也是今后不斷向前發展的動力。
3)智能化。
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步向智能化方向邁進,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會更加趨向人性化,智能化發展方向是人類計算機軟件的重要進步,是高科技的一次突破性進展。
4)開放化。
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開放化主要體現在技術開發人員之間的技術交流和共享,在技術上則指的是軟件源代碼的開放和軟件產品的標準化,從業人員之間的相互學習可以打破行業之間的壁壘,碰撞出更多的思維火花,從根本上提高軟件產品的質量,實現整個軟件行業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范偉.淺論新時期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應用及發展趨勢[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13):80-80+82.
[2]劉芳.新時期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應用及發展趨向[J].中國新通信,2015(13):89-89.
[3]左岑.試析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應用及發展展望[J].才智,2013(12):384-384.
[4]劉凱英.淺談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應用及發展[J].無線互聯科技,2013(1):69.
[5]潘其琳.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現狀及應用探究[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5(3):249-251.
計算機軟件技術類本科論文范文篇三
路燈故障檢測系統的設計研究
摘要:本產品介紹了一種路燈故障檢測系統的設計,主要給普通的路燈增加了主控芯片,傳感器,受控開關以及遠程傳輸和總控制臺等硬件設備,同時,還利用軟件技術,編寫了主控芯片控制與反饋程序,客戶端程序等軟件程序。使路燈在在各個系統部分的協同工作下,不但可以被智能的控制啟停,而且可以遠程的控制及檢測路燈工作情況,還可以在路燈損壞時及時向總控制臺報警,及時地將各種信息以屏幕圖像的形式展現出來。
關鍵詞:主控芯片;智能檢測;遠程傳輸
路燈是夜晚人們出行必不可少的,也是公共服務設施的重要領域。現階段由于種種因素,路燈的損壞時常發生,但是損壞的路燈又很難得到及時的維修,這給行人帶來不便的同時,也極大地增加了城市安全隱患。如果能有一種路燈故障檢測及報警系統,能夠及時提醒工作人員去修理損壞的路燈,那么就能及時維護公共設施,也能給我們廣大群眾的出行帶來極大的方便。針對此問題,本文設計了一種給路燈增加主控芯片,能在路燈故障發生時及時發出警并能遠程監控到具體路燈的位置,方便工作人員及時對該地區的路燈進行維修。避免了路燈損壞卻很久無人問津,導致人們出行的不便,影響公共服務設施的使用。
1工作原理
如圖1所示,路燈故障檢測系統是在單一的普通路燈上主要增加了主控芯片,傳感器,受控開關以及遠程傳輸和總控制臺等硬件設備;同時,還利用軟件技術,編寫了主控芯片控制與反饋程序,客戶端程序等軟件程序。當路燈開啟時會觸發檢測系統開關,使檢測系統進入對路燈的監控狀態。當路燈正常工作時,總控制臺處理傳輸來的正常信號,在顯示器上顯示正常。一旦路燈發生故障,傳感器接受路燈故障的信號,傳感器接受的信號會傳輸到主控芯片,主控芯片會對故障進行分析,并通過傳輸設備將信號傳入總控制臺,總控制臺經接收到的信號進行處理,并通過圖像的形式顯示在屏幕顯示器上。故障信息傳輸的同時會觸發報警裝置,及時提醒工作人員注意,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屏幕顯示和信號的提示及時準確的鎖定故障路燈的位置,并及時采取措施修整。當路燈修復完成后,傳感器接受正常信號,并經主控芯片、傳輸設備等傳送正常信號,經總控臺處理,屏幕顯示路燈正常狀況。該系統還可以根據路燈各自的編號將路燈的位置信息錄入系統,當路燈發生故障時系統檢測故障的同時將地理位置信息一同通過傳輸系統傳輸到總控制臺,經過總控制臺的信息處理,將地理位置的信息一同顯示在顯示器上,有利于工作人員及時鎖定故障路燈的位置,便于及時維修。
2各組成單元分析
2.1主控單元
主控單元由一個主控芯片(AT89C52單片機)、必要電路和受控開關組成。通過程序代碼,使主控芯片在接收不同的信號源信號,并分析處理后,控制受控開關來實現對所有路燈的開閉控制。是整個系統運行的核心。主控芯片我們用的是AT89C52單片機,該芯片是一種高性價比的單片機,它具有8KB的片內ROM和256字節RAM使其應用靈活有效。它的指令可以兼容80C51單片機的大部分產品。其片內程序存儲器在線編程較靈活且可以重復編程,其功能相當于高效的微型計算機且使用范圍廣,性價比高。
2.2檢測模塊
檢測模塊由光敏傳感器與必要接線(如圖2)組成。光敏傳感器是利用光電導效應制作的元件,其工作原理是內光電效應。當光照強度變強,其電阻值就變小。光敏電阻是沒有極性的純電阻器件,在兩端施加電壓后,會由于燈光強度的變化,電阻兩端的電流也隨之變化,繼而實現光電轉換。基于以上的優點本系統選用光敏電阻實現對路燈光照強度的采集和處理。光敏傳感器作為接受路燈反饋的必要部件,每時每刻檢測著路燈的工作狀況,并不斷發出正常工作的信號給主控單元。一旦路燈工作異常,檢測單元也是第一時間接收到故障信號,并將信號傳遞給主控單元。
2.3遠程傳輸單元
遠程傳輸是該系統的一個創新點,由無線模塊(如圖3)通過建立路燈網絡,對現有的路燈實現網絡控制。無線模塊主要用SIM300模塊完成。SIM300是GPRS模塊的一種,GPRS模塊采用低功耗設計,通過GPRS或短消息方式遠程傳輸數據。其中,SIM300是小體積即插即用模組中完善的三頻/四頻_SM/GPRS解決方案。使用工業標準界面,使得具備GSM/GPRS900/1800/1900MHz功能的SIM300C以小尺寸和低功耗實現語音、SMS、數據和傳真信息的高速傳輸。遠程傳輸模塊是整個系統正常工作的橋梁,將路燈端的主控單元與遠端的總控制臺相連接,實現遠程監視控制功能。并且多組的遠程控制單元又是組成城市新型路燈控制網的基本單元,是實現路燈規模化、網絡化、現代化管理的基礎。
2.4總控制臺
總控制臺是遠端控制路燈,檢測路燈的人機交換平臺,主要由普通PC和必要軟件組成。PC作為總控制臺的基本平臺,結合我們設計的軟件組成總控制臺。主要用于遠程控制路燈和遠程檢測路燈作用。以簡單的圖像信息,使控制人員可以輕松的掌管大片的路燈系統。
3功能介紹
3.1智能控制路燈開閉
如圖4所示,路燈的開關完全由主控芯片控制,主控芯片發出啟動或者停止命令,該命令會傳遞給受控開關,受控開關接受命令并執行操作,以實現路燈開閉
3.2遠程監控路燈狀況
如圖5所示,路燈燈光處裝光敏元件,光敏原件隨時感應路燈工作狀況,并按照預定程序不斷將路燈信號發送給主控芯片。由主控芯片接收信號后處理分析,并將分析結果傳輸給總控制臺。總控制臺將接收的信號處理成圖像信號并顯示出來.
3.3路燈故障報警
如圖6所示,如果路燈發生故障,檢測單元的光敏電阻會第一時間接收到故障信號,且馬上傳輸給主控芯片。主控芯片接收信號后,處理分析故障,并將分析結果傳輸給總控制臺。總控制臺接收信號后,處理信號,并且將信號通過屏幕顯示出當前路燈發生的故障。
4結論
本路燈故障檢測的設計,采用智能化的遠程傳輸設計,實現了工作人員能夠及時掌握城市各個地區的路燈狀況。通過任意一臺裝有遠程傳輸功能的電腦終端,便可智能地接收信息并將其路燈故障狀況以及它所在的具體的地理位置在屏幕上顯示出來,方便維修人員查看。顯示單元對信息的顯示,具有直觀、簡潔、明了的特點,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員的效率,為城市路燈的維護及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參考文獻
[1]姜志海.單片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
[2]胡杰,吳磊,趙鳴.51單片機C語言應用與開發[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0.
[3]劉彬彬,安劍.VisualBasic從入門到精通[M].第2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4]馮小燕.VisualBasic項目開發案例精粹[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有關計算機軟件技術類本科論文范文推薦:
1.計算機軟件技術畢業論文范文
2.計算機軟件技術論文范文
3.有關計算機軟件技術類畢業論文
4.計算機軟件技術類畢業論文
5.有關計算機軟件畢業論文范本
6.計算機軟件工程畢業論文范文
7.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