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電視技術論文
數字電視技術論文
數字技術的發展, 給電視技術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數字電視技術論文,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數字電視技術論文篇一
數字電視技術綜述
一、數字電視分類
1.按信號傳輸方式可分為:地面無線傳輸數字電視(地面數字電視);衛星傳輸數字電視(衛星數字電視);有線傳輸數字電視(有線數字電視)。
2.按圖像清楚度可分為三大類
(1)數字高清楚度電視(HDTV):需至少720線逐行或1080線隔行掃描、屏幕寬高比應為16:9、采用杜比數字音響,能將高清楚格式轉化為其他格式并能接收并顯示較低格式的信號,圖像質量可達到或接近35mm寬銀幕電影的水平。
(2)數字標準清楚度電視(SDTV):必須達到480線逐行掃描,能將720逐行、1080隔行等格式變為480逐行輸出,采用杜比數字音響。對應現有電視的分辨率,其圖像質量為演播室水平。
(3)數字普通清楚度電視(LDTV):顯示掃描格式低于標準清楚度電視,即低于480線逐行掃描的標準。對應現有VCD的分辨率。
3.按照產品類型可分為
數字電視顯示器、數字電視機頂盒和一體化數字電視接收機;
4.按顯示屏幕幅型比分類
數字電視可分為4:3和16:9幅型比兩種類型。
二、數字電視技術
數字電視的實現,以下幾項技術是要害:
1.數字電視的信源(視頻、音頻)編解碼技術在1920x 1080顯示格式下,數字化后信號的數碼率在傳輸中高達995Mbit/s,這比現行模擬電視的傳輸信息量大得多,因此必須去除圖像信號中的多余信息,將數碼率壓縮到能在一個8MHz模擬電視信道中傳送。視頻編碼技術主要功能是完成圖像的壓縮,使數字電視的信號傳輸量由995Mbit/s減少為20Mbit/s~30Mbit/s。國際組織已經制定了對圖像進行壓縮編碼的標準有JPEG(靜態圖像壓縮編碼標準)、MPEG-2(運動圖像壓縮編碼標準)等。音頻編解碼主要功能是完成聲音信息的壓縮。對伴音進行壓縮編碼標準有MPEG伴音壓縮編碼標準、AC-3等。
2.數字電視的復用系統
數字電視的復用系統從發送端信息的流向來看,它將視頻、音頻、輔助數據等編碼器送來的數據比特流,經處理復合成單路串行的比特流,送給信遭編碼及調制。接收端與此過程相反。在HDTV復用傳輸標準方面,美國、歐洲、日本都采用了MPEG-2標準。
3.數字電視的信道編解碼及調制解調
為了提高傳輸的頻帶利用率,通過調制把傳輸信號放在載波或脈沖串上,為發射做好預備。數字電視采用多進制調制方法,例如:殘留邊帶調制(VSB);正交振幅調制(QAM);四相相移鍵控調制(QPSK);差動四相相移鍵控調制(DQPSK);編碼正交頻分復用調制(COFDM)等。
為了提高數字電視傳輸的可靠性,通過糾錯編碼、網格編碼、均衡等技術,提高信號的抗干擾能力,方法如:里德一索羅門碼、卷積碼、交織、格狀編碼調制等。美國、歐洲、日本數字電視的制式、標準不統一,主要是指在該方面的不同。
三、數字電視標準
數字電視標準是指數字電視采用的視音頻采樣、壓縮格式、傳輸方式和服務信息格式等的規定。
1.目前投入使用的有三種:
美國的ATSC(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
歐洲的DVB(數字視頻廣播);
日本的ISDB(綜合服務數字廣播)。
每一種標準對于信源的處理、畫面格式及傳輸方式等方面均有一些差別。每一種數字電視標準又可分為衛星傳輸、電纜傳輸和地面傳輸方式。
2.三種數字電視標準的對比
無論哪一種制式,它們的視頻壓縮技術都采用了MPEG-2標準,但是由于美國和歐洲等在模擬電視的制式的差別,為了兼容性,它們的視頻采樣格式也存在差別,主要體現在行和列的分辨率及場頻等。
在數字電視信號的傳輸中,衛星傳輸一般采用QPSK調制技術,電纜傳輸一般采用QAM調制技術,但地面傳輸采用的技術則在不同的制式中存在很大差別,如美國的ATSC采用的是VSB調制技術,而歐洲的DVB和日本的ISDB則使用oFDM調制技術。
服務信息是指在數字電視中開展增值服務所用的數據,美國ATSC制式中的PSIP部分和歐洲DVB制式中的SI部分分別規定了各自數字電視中的服務信息格式。
ATSc ATV優點:頻譜效率高、功率峰均比低,明顯地減少了脈沖干擾。可將與原模擬NTSC信號的同頻和鄰頻干擾減至最小。缺點是不能反抗多徑干擾,不支持移動接收。
DVB-T優點:在基于大量小功率、工作在同一頻道的眾多發射機,每一個均覆蓋一個較小的區域的這樣一種單頻網絡來說,DVB是一種最佳選擇。同時提供了良好的移動接收性能。
3. 三種標準數字地面廣播系統的比較(略)
四、中國的數字電視
早在1996年,我國便開始了數字電視的研究工作,數字電視被列入原國家科委“八五”重大科技產業工程項目,并成立了數字高清楚度電視的總體組。1999年10月,高清楚度方案被成功用于國慶50周年大典的數字電視現場直播。后國家將數字電視發展計劃納入“十五”高新技術的12個重大專項之列,數字電視研究工作全面啟動。
1.中國數字電視標準
(1)信源編碼技術標準:
中國的數字音視頻編解碼標準工作組制定了面向數字電視和高清激光視盤播放機的AVS標準。該標準與MPEG-2標準完全兼容,也可以兼容MPEG-4AVC/H.264國際標準基本層,其壓縮水平可達MPEG-2標準的2-3倍。
(2)信道傳輸技術標準
中國的衛星數字電視標準采用歐洲DVB—S標準。
中國有線數字電視的標準還在報批過程中,大中型城市有線電視臺多采用歐洲的DVB-T標準在試播。
中國的地面數字電視標準方案,StiMi方案被廣電總局采納作為移動多媒體廣播行業性標準(CMMB)。廣電總局一直在致力于推動CMMB標準的移動多媒體廣播的發展。目前還在制定過程之中。
(3)條件接收系統標準(CA)、用戶治理系統(SMC)已制定完成。
2.數字電視發展規劃:
國家廣電總局制定了《我國有線電視向數字化過渡時間表>。
2003年數字電視標準出臺(未按期實現)。
2005年進行數字電視的商業播出,有線數字電視用戶超過3000萬戶,直轄市、東部地區地(市)級以上城市、中部地區省會市和部分地(市)級城市、西部地區部分省會市的有線電視完成向數字化過渡。
2008年用數字電視轉播奧運會,東部地區縣以上城市、中部地區地(市)級城市和大分縣級城市、西部地區部分地(市)級以上城市和少數縣級城市的有線電視基本完成向數字化過渡。
2010年全面實現數字廣播電視,中部地區縣級城市、西部地區大部分縣以上城市的有線電視基本完成向數字化過渡。
2015年停播模擬信號,西部地區縣級城市的有線電視基本完成向數字化過渡。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數字電視技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