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先進制造技術論文(2)
機械先進制造技術論文篇二
機械制造工藝與先進制造技術發展研究
摘要: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制造業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制造業的發展,是衡量我國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也是我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以發展的主要因素,長期以來,在發展制造業的過程中,我國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制約著制造業的發展,使我國的制造業無法與發達國家相比。因此,現階段,我國應加大力度發展制造業,以使我國適應全球化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本文主要闡述了先進制造技術的現狀、基本特征,以及如何促進機械制造工藝的發展,使我國制造業朝向更好、更快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機械制造;工藝;制造技術
前言
機械制造工藝是先進制造技術發展好壞的一個主要體現,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對制造業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因此,現階段,如何使制造業跟上工業化的發展步伐,是我國制造業必須面對的問題。
1.先進制造技術的確立
目前,先進制造技術還沒有明確的狹義概念,但是其廣義概念是:先進制造技術是制造業在技術上的最高體現,并且在實際生產過程中,能夠取得一定的成效,而且能夠落實到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中的一種制造技術的總稱。
先進制造技術是制造業發展的綜合體現,因此,改進和完善先進制造技術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現階段,隨著先進制造技術的不斷發展,已經形成了大部分的高新技術群體,而且經過逐漸的改進和完善,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高新技術體系。但是,由于各個國家的國情都不同,因此,在制造技術與構成方式方面,各國的先進制造技術都存在極大的差異,對于我國的先進制造技術,相關管理部門已經形成了完善的體系。
第一,先進制造技術的發展應遵循以下原則:優質生產、節約能源和經濟高效,以逐漸走向機械制造工業的發展道路。第二,應不斷的更新制造單元技術,以此滿足市場需求和新興產業的不斷發展,使制造技術能夠與高科技技術的發展理念相結合,進而形成現代化的先進制造技術,以適應制造業的快速發展。第三,使信息的應用同系統管理技術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以互聯網和數據庫為基礎,使制造技術與其它先進技術融合在一起[1]。
2.先進制造技術的現狀和特征
2.1先進制造技術的現狀
先進制造技術是現代工業發展在技術上的一個重大突破,是判斷制造業發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同時還是確保國家工業穩固發展的關鍵因素。最近幾年,部分西方發達國家已經逐漸的認識到先進制造技術對工業發展的重要作用,而且都在進行不斷的探索與研究。因此,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力位置,應不斷的提高先進制造業的生產技術,目前,部分國家已形成了不同的格局,并且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例如,數控應用系統、信息監測系統和虛擬制造等等。
2.2先進制造技術的主要特征
2.2.1全球化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對于制造業的發展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制造業在各個國家形成不同的分工與合作,主要依據國情和技術發展水平的不同進行資源的有效分配,這樣不僅能夠合理利用資源、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還能使各個國家在技術與管理上進行學習與交流,使其能夠共同發展。
2.2.2多元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與發展,人們逐漸的改變了以往的生產、生活方式,使其從單一化轉變為多元化,簡單化轉變為復雜化,制度化轉變為人性化。隨著經濟和政治格局的不斷變化,未來的市場格局也是逐漸發展與變化的,很多人在滿足物質需要的同時,也在不斷的追求個性化,這就對制造業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制造業的發展不但要有合理、可行的戰略目標,還要保證產品的質量以及售后管理,還要以市場的需求為生產的導向,以免盲目的生產導致經濟利益的損失[2]。
3.加強先進制造技術水平,促進機械制造工藝更好的發展
機械制造工藝的發展是先進制造技術發展的一個最高體現,因此,機械制造工藝的發展離不開先進制造技術,只有先進制造技術與機械制造工藝共同發展,才能使制造業更好的為我國經濟發展服務。現階段,為了使機械制造工藝有所創新,先進制造業應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3.1不斷加強先進制造技術的發展過程
先進制造技術的發展過程主要包括:技術設備、生產技術、管理理念和市場機制,人員的合理分配等等,這些因素是制造業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力地位的關鍵,所以,在制造業的生產過程中,相關管理人員應加強重視程度。
3.2在做好基礎工作的前提下,合理運用先進制造技術
在制造業的發展過程中,應首先做好基礎性的工作,之后再合理運用先進制造技術,先進制造技術的應用,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依據具體情況,采取科學、合理的發展措施。可以選出部分重要的行業,作為主要的試點,以此不斷的積累和總結經驗,在技術、管理、需求都合適的情況下,逐漸進行推廣,這樣既能使制造業穩固發展,又能降低投資風險。
3.3加強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素質
在制造業的發展過程中,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素質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所以,為了使先進制造技術廣泛的應用和推廣,應加強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素質的培訓,定期的對工作人員進行評估和考核,不斷的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以建立一批能夠為制造業發展做出貢獻的隊伍[3]。
4.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先進制造技術對我國工業以及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我們能夠看出,在制造業的發展過程中,我國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因此,現階段,我國應不斷的提高先進制造技術,使機械制造工藝不斷發展,能夠適應市場經濟和全球化發展的需要,不斷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這就要求政府和企業共同合作,政府應加大資金和技術的扶持力度,為先進制造技術的發展奠定經濟基礎;制造企業應不斷的引進技術型人才,改進和完善運行機制,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體制,使制造業穩固的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曉宇,艾春雨.先進制造技術與機械制造工藝[J].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3(2):16-18.
[2]趙文興,張舸.輕型碳化硅質反射鏡坯體的制造工藝[J].光學精密工程,2011,
7(6):145-147.
[3]楊濤.淺談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教學與改革[J].2012,13(2):67-69.
50%;f? Z f m P ? z? ?;mso-bidi-font-family:宋體'>[1]楊新房.火電發電廠鍋爐安裝的技術措施研究[J].企業技術開發.2014(15).
[2]王吉升.火力發電廠鍋爐安裝工藝及技術措施探討[J].工藝與技術.2013(08).
作者簡介:卞文杰(1973.05-),男,籍貫:山東省濰坊市,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電力工程。
TAMT技術和產品實現商品化和產業化主要取決于以下3個方面。
4.1可靠性。在不同的使用環境下AMT可靠、安全的工作是AMT技術和產品實現商品化和產業化首要條件。通過軟件的完善,降低對電控系統硬件的要求,利用總線控制技術減少電纜數目,提高系統的可靠性,降低故障率。
4.2適應性。AMT產品對環境(不同道路和路面條件)和駕駛員的適應性直接影響其使用。對駕駛員的適應性主要指適應不同類型和個性的駕駛員的駕駛需求,這直接影響駕駛人員的最終產品選擇。適應性主要在控制方法和控制策略中,通過使用模糊技術和神經網絡技術,使AMT產品具有一定的智能性。
4.3舒適性。AMT產品舒適性直接影響工作人員的工作狀態和工作效率。AMT產品舒適性取決于換擋品質的控制。采用發動機和自動變速箱一體化控制,可以有效控制車輛起步、制動、換擋的舒適性。同時完善AMT執行操作機構有利于提高駕駛員的駕駛舒適性。
參考文獻:
[1]何忠波,白鴻柏.AMT技術的發展現狀與展望[J].農業機械學報,2007(5),181-186.
[2]何忠波,白鴻柏.AMT車輛換擋過程中發動機轉速控制與試驗研究機械科學與技術2007(4),480-482.
[3]何忠波,白鴻柏等.AMT車輛制動工況換擋控制策略與試驗[J].汽車工程2005(4),438-440.
[4]何忠波,白鴻柏等. AMT車輛頻繁換擋的消除策略[J] .農業機械學報,2006(7),10-16.
[5]伊頓 Ultrashift Plus AMT 技術特點及功能介紹.
看了“機械先進制造技術論文”的人還看:
3.機械技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