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域網物理層技術論文(2)
廣域網物理層技術論文篇二
使用局域網技術構架廣域網
摘要:本文介紹了通過使用E1/10BASE-T協議轉換器并配合三層交換機構架簡單廣域網的技術。
關鍵詞:網絡;局域網;廣域網;協議轉換器;三層交換機
中圖分類號:TP3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7)18-31561-02
Achieve A WAN with LAN Techology
ZHU Hong-qin1,LI Zhi-jun2
(1.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Fuzhou 344000,China;2.Fuzhou Branch of China Construction Bank,Fuzhou 344000,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techology of building simple WANbased on LAN with Protocol Converter of E1/10BASE-T and three-layer switch.
Key words:Netware;LAN;WAN;Protocol Converter;three-layer switch
1 引言
長期以來,局域網技術特別是以太網由于技術簡單,價格低廉,速率較快,便于維護等等優點深受大家歡迎。相比之下,廣域網技術相對復雜,線路使用費用昂貴,并且需要昂貴的專用網絡設備,速率較慢,不便于維護。本文介紹的是通過協議轉換器將常用廣域網接入模式轉換成局域網網絡接入模式。這樣可以降低網絡復雜度,減輕網絡維護費用,降低網絡成本。
2 局域網的基本技術特征
局域網是指將小區域內的各種通訊設備互聯在一起的通訊網絡。局域網有傳輸速率較快,(一般在數M到10M甚至100M,最高可以達到1G),時延小(通常為數MS到數十MS之間)。使用的拓撲結構有總線形,環形等。局域網一般是共享整個線路資源。為了使各個站點有效的共享線路資源,局域網使用介質訪問控制協議有效的分配共享的傳輸介質的頻寬。好的介質訪問協議一般有3個基本目標:協議要簡單,要有有效的通道利用率,對各站點公平合理。常見的局域網介質訪問控制協議有:CSMA/CD,TOKEN RING,TOKEN BUS等。其中使用CSMA/CD介質訪問控制協議的局域網稱為以太網(ETHERNET)。
3 廣域網的基本技術特征
廣域網是將長距離的通訊設備互聯在一起的通訊網絡。廣域網有傳輸速率較慢,(一般在數K到數M之間),網絡延時較大(一般在數十MS到數百MS之間)。使用的拓撲結構一般為樹形和無規則形。廣域網一般采用點對點工作方式。一般不需要分配傳輸介質的頻寬。但是廣域網要對整個網絡進行路由選擇。一般采用比較復雜的網絡路由協議。常用的網絡路由協議有:RIP,OSPF,EIGP等。
4 E1/10BASE-t協議轉換器介紹
E1 /10BASE - T(2M不分幀)協議轉換器可將一個以太網段的數據流通過透明的E1通道傳輸到另一端的以太網段,它可作為一個局域網延伸器并支持超長幀傳輸,也可將一個以太網段的數據流通過光纖傳輸到另一端的以太網段,并且可以進行速率選擇,接口均符合通用標準。
E1 /10BASE - T(2M不分幀)的常用參數:
①E1接口
網絡接口: G.703、G.704、G.823
網絡速率: 2.048Mbps、±50 /10- 6
網絡接頭:兩個BNC (75 Ω )和1個RJ45連接頭(120Ω)
線路編碼: HDB3碼
②以太網接口
終端接口: 10BASE - T、IEEE802.3
終端速率: 10M
工作模式:全雙工、半雙工
終端接頭: 1個RJ45接口
E1 /10BASE - T(2M不分幀)協議轉換器除以上參數還有幾個關鍵的參數,如過濾和轉發速率,是否支持VLAN功能、支持MAC地址數量,各個廠家不太一樣。
5 使用協議轉換器建立使用以太網技術構架的廣域網絡
常見的廣域網構造如下,在一個中心局域網內有服務器和若干PC,在較遠地區有一個分支局域網。如果分支局域網需與中心局域網中的某臺機器通訊,就必須將信息發到與其局域網相連的路由器,在分支路由器上通過路由選擇,確定目的地是否可以到達,并確定下一路由的位置,通過合適的線路將其發到下一路由器,在下一路由器不斷的重復路由選擇和尋找合適的線路進行傳送,直到到達所需要到達的終點路由器,再通過終點路由器將數據發到需要通訊的主機。 圖1 常見的廣域網構造圖示
使用協議轉換器構造的網絡是在一中心局域網內有服務器和若干PC,在較遠地區有一個分支局域網。如果分支局域網需與中心局域網中的某臺機器通訊,可以將信息直接發到協議轉換器,通過電信運營商提供的線路傳到對方轉換器,再將信息轉換成為局域網的幀格式,直接發送到目的主機。整個數據轉換和傳輸的過程是完全透明的,遠端用戶就好像是直接連中心局域網的一臺PC機器。
6 技術優點和缺點
使用局域網技術架構廣域網,其拓撲結構大為簡化,一般形成星形或樹形結構,網絡結構變得清晰明了,網絡維護也就變得簡單易行。網絡通訊也不需要路由選擇,由于其節省了中心局域網和分支局域網的路由器,整個網絡價格也大為降低。
但是由于局域網的一些特性,比如ARP廣播,無用的信息占用寶貴的線路,會對線路的帶寬造成一定的浪費。而且由于其沒有路由功能,只能搭建簡單網絡。對于較大型的網絡,不同的分支局域網通訊還是需要中心局域網有三層交換功能,以實現對通訊數據進行簡單的轉發。下面是局域網,廣域網和使用協議轉換構架的廣域網的一些簡單對比(見表1)。
7 結論
使用以太網技術和E1/10BASE-T協議轉換器建立廣域網價格低廉,使用方便,也較易維護。是建設小型網絡的一種有效辦法。
參考文獻:
[1]李純,張曉輝,賈騫.廣域網協議轉換器在接入網中的應用.中國有線電視,2005 (18).
看了“廣域網物理層技術論文”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