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論文大全>學科論文>近代史論文>

    大學中國近代史論文

    時間: 堅烘964 分享

      歷時30年之久的洋務運動是一次地主階級的自強運動。盡管這場運動并沒有使中國真正走上富強的道路,但它卻提出了“求強”與“求富”,“中體西用”等思想理論。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大學中國近代史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大學中國近代史論文篇一

      《論中國近代革命》

      [摘要]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國人民為求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民族 奮斗史。民族民主革命是他的主題,舊、新民主主義革命是他的內容。回顧中國近代史,探索中國近代史上的革命歷程。

      [關鍵詞]中國近代史、民族民主革命、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族主義革命。

      中國的近現代發展史,是一卷被鮮血浸滿鮮血又慘遭蹂躪的長卷。中國人民飽受列強的欺壓與凌辱,深受國弱民貧的危害。鴉片戰爭的屈辱、聯軍侵華的無奈、日本擴張的悲慘遭遇&bdquo;&bdquo;但同時,就其本質與主流上來說,中國近現代史又是中國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眾為救亡圖存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英勇奮斗民族民主革命、艱苦探索的歷史。 1840年,英國發動了世界知名的鴉片戰爭,中國歷史的發展從此發生了巨大的轉折。鴉片戰爭以前中過是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鴉片戰爭以后,通過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中國的主權遭到破壞。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侵略特權,瘋狂地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逐漸把中國市場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步解體,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中國的社會矛盾也由階級矛盾轉化為民族矛盾,革命任務也發生變化,由反對本國的封建統治轉變為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反對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任務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鴉片戰爭掀開了中國近代史的第一頁,也拉開了中國革命的序幕。面對帝國主義的入侵,我們不得不拿起武器,保衛自己的祖國,實現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

      中國革命的目標是爭取國家與民族的獨立和富強,革命性質是民族民主革命。革命因為前后期的領導階級分別是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而又分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族主義革命兩個時期。

      民主政治建設是一個國家實現近代化的重要內容。在我國明末清初開始出現了民主政治的啟蒙思想;鴉片戰爭后, 隨著西方政治思想的傳入, 先進的中國人開始了建立民主政治的探索, 都以失敗告終。

      舊民主主義革命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以建立資本主義社會和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為目的、反對外國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革命。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的79年,即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日益擴大,然而當時的統治者大清王朝卻對此置若罔聞,甘當“洋人的朝廷”,使得國人對清政府更加失望,國內要求變革的呼聲日益高漲。廣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爭,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洋務運動,等一系列的變法革命運動爆發,一位位愛國主義分子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展, 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受啟蒙思想的影響, 一批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知識分子發動了救亡圖存的戊戌變法,卻慘遭清政府的屠殺。我們付出了血的代價,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犧牲讓我們認識到,想通過改良的方法來救中國是行不通的。我們不能依靠清政府,而是要依靠人民大眾。于是偉大的國父孫中山先生領導了世界聞名的辛亥革命,要通過武裝斗爭的方式來救中國。辛亥革命成功了,但它也是失敗的。不可否認,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勢力的代表、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代理人&mdash;&mdash;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歷史上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居住專制制度,是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但是中華民國卻錯誤地將帝國主義列強當作了朋友,孫中山先生甚至發表了《告各友邦書》,承認各個不平等條約的有效,期望換來帝國主義的支持。這充分體現了資產階級的革命性與妥協性。

      盡管如此,中國的歷史通過這次革命被改變了。我國的社會性質雖然沒有改變,依舊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但是辛亥革命成功地推翻了清政府,為中國的未來帶來了希望。但畢竟由于資產階級的兩面性,導致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事實證明資產階級革命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然而就在這時,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西主義,中國無產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中國無產階級是革命性最徹底的階級,也因為如此才能帶領中國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于是,又一批以陳獨秀、李大釗等為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發動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從此無產階級知識分子走上了歷史的舞臺。

      新民主主義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決定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道路在中國行不通,中國必須擁有一個新的救國陣營,有一場新的、來自于人民群眾的民主革命,這樣,由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了!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其本質是無產階級領導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無產階級將“三民主義”取代的革命斗爭,也是中國社會制度進步的象征。此次革命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919~1927)

      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并直接促成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擁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此后,中國共產黨不斷發起工人暴動,反抗北洋政府統治。1924年國民黨“一大”后,國民黨與共產黨實現第一次合作,促成1926年開始的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行。1927年,在國民黨右派的破壞和中共內部右傾錯誤思想的影響下,接連出現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國民大革命宣告失敗。

      第二階段(1927~1937)

      這一階段被稱為“土地革命”時期。

      由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開始,中國共產黨代表人民群眾打響了武裝反抗反動派的第一槍。秋收起義后,確定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開辟了以井岡山為代表的無數農村革命根據地,并成功粉碎國民黨數次“圍剿”。1933年由于王明左傾錯誤路線影響,第五次反“圍剿”失敗,1934年開始工農紅軍被迫進行長征。1936年三大主力會師陜北,標志著長征的勝利結束。

      在此期間,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了中國東北并虎視眈眈、不斷向南推進。中共主張停止內戰,一致抗戰;而國民黨為了穩固政權采取了“攘外必先安內”的不抵抗政策,最終導致國土淪喪。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結局后,國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第三階段(1937~1945)

      這一階段被稱為“抗日戰爭” 時期。

      以“七七事變”為起點,中國人民進入了艱苦卓絕的八年全面抗戰時期。以國共第二次合作為代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全國人民團結一心,最終打敗了日本侵略者,維護了國家的主權獨立,極大地提高了國際地位。中國在此后稱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

      第四階段(1945~1949)

      這一階段被稱為“解放戰爭”時期。

      1945年抗戰勝利后,國共進行重慶談判,簽訂關于和平建國問題的協定(即“雙十協定”)。1946年,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發動內戰。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戰爭最終獲得勝利,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除臺灣、西藏以及港澳以外全部的大陸領土(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香港和澳門分別于1997、1999年回歸祖國)。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過渡性質的社會,即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是中國近代史的結束,也結束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治,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數千年來,中國的歷史是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近百年來,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又憑借堅船利炮,把中國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會的深淵。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但是卻并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中國人民為了自由、民主、獨立和統一整整奮斗了一個世紀,最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勝利。從此,勞動人民成了新中國的主人。這是中國歷史上的偉大轉折點,標志著中國社會進入了新的時期。

      一部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國人民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的抗爭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打倒帝國主義以實現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義以實現人民富強的斗爭史。我們從中吸取了寶貴的經驗

      1、只有共產黨 才能救中國。中國近代以來,各階級登上歷史舞臺 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 農民階級的義和團運動還是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了 , 地主階級的洋務運動也失敗了 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戊戌變法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 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辛亥革命也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最終失敗

      自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后 ,領導中國革命一步一步的走向勝利,最終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因此歷史時間證明,只有共產黨 才能救中國

      2、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國成立后 進行國共第一次合作 建立黃埔軍校,進行國民大革命 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

      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取得了紅軍長征的勝利 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

      和平解決西安事變 ,七七事變后,進行國共第二次合作 ,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抗戰勝利作出重大貢獻,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推翻了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了新中國

      3、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時間相結合 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 走人民路線中國才有希望

      4、國共兩黨 合則兩利 分則兩傷 團結就是力量 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取勝的法寶 5落后就要挨打。

      通過學習中國近代仁人志士對國家出路的探索,我們深刻地了解了國情,堅定了信念: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了國家富強做出了不朽的犧牲,使我們深感肩負的重任。當代社會要求我們有開闊的眼界和博大的胸襟,又要求我們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不迷惘,不惶惑。這就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便是這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通過不斷完善自己,一定能能夠肩負起歷史賦予振興中華的神圣使命。

      讓我們銘記歷史,開創未來。

      大學中國近代史論文篇二

      《辛亥革命對中國近代經濟的影響》

      摘 要:辛亥革命的爆發對中國社會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對近代中國經濟而言,辛亥革命進一步加強和深化了資本主義的自由經濟思想,為中國近代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創造了社會條件,但沒有能帶領中國經濟真正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關鍵詞:辛亥革命;中國資本主義經濟;自由經濟思想;社會基礎

      時光流轉,一個世紀以前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的辛亥革命推翻了風雨飄搖中的清政府,也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推動了中國歷史的進程,無疑對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那么,就近代中國經濟來說,辛亥革命究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

      一、辛亥革命進一步深化了中國晚清以來資本主義的自由經濟思想

      中國自進入封建專制社會以后,重農抑商和政府主導就成為封建時代經濟思想的主要特征。重農抑商是農業社會在經濟思想上的突出體現,政府主導則是專制體制的題中之義。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以后,外國侵略者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內憂外患,清政府的統治危機重重。從1840年到1911年,即我們常說的晚清時期,清政府為挽救統治危機開展了一系列的經濟改革,例如:洋務運動、甲午戰爭后允許私人設廠、八國聯軍侵略中國以后實行的一系列新政。特別是晚清時期的新政,其主要內容有:倡導振興工商業,在一定程度上允許民間自主地發展資本主義;制定并頒布了《商人通例》、《公司律》、《試辦銀行章程》、《籌辦礦物章程》、《鐵路總表》、《獎勵公司章程》等諸多促進工商業發展的經濟法規;對私人業主按照投資額度給予獎勵等,這些措施的實施,使中國封建社會長期重農抑商與政府主導的經濟傳統在政策層面逐漸地為振興工商、允許并鼓勵私人自由發展實業的思想所代替,資本主義自由經濟思想開始在中國社會中產生并逐漸發展。不過,專制政權的改革始終甩不掉濃厚的政府干預的色彩。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隨后成立了真正資產階級的政府――南京臨時政府,中國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地位得到很大的提高,接下來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在社會中就匯聚成一股強大的進步思潮。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無論從國際還是國內來看,只有大力發展資本主義才能實現中國的獨立自強,而發展資本主義最好的方式便是任民間自營,走自由資本主義道路。為此,南京臨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政策法令,比如《臨時約法》中就規定了“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人民自由保有財產”、“人民營業自由”等等,從法律和政策層面進一步加強和深化了傳統經濟思想的轉變,資本主義自由經濟思想在中國社會日益成為主流。借鑒當時西方發展資本主義的經驗,倡導自由資本主義之路,南京臨時政府亦明確表示政府不直接出面辦實業。資產階級政權的非專制性導致對政府干預傾向的比較徹底的放棄,進而使得資本主義自由經濟思想在中國快速發展。這樣,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市場經濟的內在環境,在中國封建的自給自足經濟的軌道之外,又并行了一條自由資本主義經濟的軌道。“民族資本主義的春天”就是當時自由經濟思想在社會中的反映。

      二、辛亥革命為中國近代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創造了社會條件和基礎

      辛亥革命勝利以后,中國的資產階級們普遍認為三民主義中的民族與民權主義已經實現,之后要謀求的便是實現民生主義。于是,當時全國上下在“振興實業”上一度形成了較高水平的思想認同和比較一致的行為取向,這就為推動中國近代經濟的發展奠定了一個較為穩固的社會基礎。辛亥革命的政治影響轉化為經濟發展實際成果的重要途徑之一就在于它為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創造了一個比較積極的社會環境。孫中山在民國創建伊始就主持制訂了一系列獎促工商的法規法令,為發展工商業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更是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民族經濟發展的政策,如,對私人財產嚴加保護;在中央成立實業部,地方成立實業司,專門負責管理和振興實業;制定銀行條例,鼓勵民間新式金融業的發展;制定并頒布《商業注冊章程》,允許私人自由申報設廠;之后又陸續頒布了《暫行工藝品獎勵章程》、《工商保息法》、《礦業條例》、《審查礦商資格細則》、《公司條例施行細則》、《商人通例施行細則》、《農商部獎章規則》等一系列法令:實施帶有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色彩的學校教育,推動新思想的傳播,激發人們的自由、平等和民主意識,這些思想都是包含了西方資本主義發展的主流思想,即有了自由、平等才會有持久的交換,有了持久的交換才會有經濟的繁榮興旺,以上這些對當時民國經濟的發展都起到了巨大的鼓舞和促進效應。毋庸置疑,南京臨時政府發展資本主義的愿望是積極的、迫切的,傳統的抑商政策此時在政策層面已經煙消云散了。

      從經濟上看,辛亥革命為20世紀初期的中國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社會生產提供了前提和條件,把貧窮落后的中國引向近代工業化的道路。1912年,孫中山在《中國革命的社會意義》一文中就寫到:“中國處在大規模的工業發展的前夜,商業也將大規模地發展起來,再過五十年我們將有許多上海。”民國建立以后,國內實業團體紛紛成立,開工廠、設銀行成為風氣。1912年,孫中山親自發起籌備中華實業銀行,并自任名譽董事長。黃興、宋教仁等在湖南倡辦中華汽船公司和湖南五金礦業股份公司,此外還在全國范圍內發起建設墾植協會和國民銀行。于右任、陳英士等發起建設蒙藏交通公司。各省的中下層革命黨人也多從事實業活動。

      辛亥革命后,學校數目和在校學生數量都逐年增長。1912年,學校數量達到87272所,比1910年增加了44576所;學生人數達到290多萬人,比1910年增加了165萬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達到13478人,是1909年人數的三倍,文化教育事業的興盛為中國工商業的發展和實業經濟的進步培養了各類人才,同時也帶動了出版印刷工業的興旺。這樣,在當時社會上就形成了一股象征時代進步的發展實業的熱潮,或多或少地優化了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環境。反過來,這股熱潮滲透于人們的思想意識之中,又進一步深化了當時中國資本主義的自由經濟思想。辛亥革命后,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出現了一個“黃金時期”,這集中體現在民國初十年的發展上。1911―1915年,全國各地成立的經濟團體達到107個;清末十余年所建銀行總共不過17家,而僅1912年一年新建銀行即達14家,此后更是新增不絕;自1914年起中國經濟的各項統計指標均呈現較大幅度的提升。辛亥革命的成果之一就是為中國民族經濟邁出了走向工業化和現代化的第一步。

      三、辛亥革命對中國近代資本主義經濟的推動作用帶有很大的局限性,沒有能帶領中國經濟真正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誠然,辛亥革命為中國近代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創造了一個積極的環境,使得近代中國經濟獲得了一定發展。可是我們必須看到,這種局面是相對的,階級局限性和革命的不徹底性終究致使辛亥革命對于中國近代資本主義經濟的推動作用是有很大限制的,中國經濟沒有能在辛亥革命之后真正走上資本主義發展之路。

      中國封建社會傳統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形態已經存在了兩千多年,根深蒂固,到1840年以后,帝國主義加強了對中國市場的掠奪和投資侵略,其在工礦企業的投資遠遠大于中國民族工業的力量。中國封建政權則在客觀形勢的迫使下逐漸放松了對民族企業的束縛,然而一旦有利可圖,他們便會對商辦企業進行種種形式的勒索。回望民族工業自身,大多處于設廠的起步階段,存在著資金、技術、營銷、經驗等多方面的困難,尤其是在購買外國機器設備的時候經常受到外國商人的敲詐。同時,民族工業的資本家為了減少封建官僚的各種勒索,凡是與清政府及其官員打交道,都不得不借助于紳商的力量,因而他們也就不可避免地與封建勢力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中國在內受封建主義的剝削和壓迫,外受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掠奪的形勢下,民族資本力量微弱,可以說是在夾縫中生存與成長,機器工業和手工工場業的發展長期處在低水平的狀態。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封建政權,但它沒有在中國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就是到20世紀初期,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水平總體上也還是很低的,資本主義沒有能夠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相當軟弱。

      直到抗日戰爭前為止,整個資本主義近代工業在中國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也只有10%左右。并且這一時期民族經濟的發展更多地是依靠規模不大的中小企業。由于資本主義工業發展水平低,因此不能很好地破除自然經濟的局限,形成廣大的國內市場,封建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在中國依然占據主導地位。此外,辛亥革命是很不徹底的,這個“命”是在不觸動封建主義利益的基礎上“革”的,因此,封建專制主義被運用于經濟領域就導致了官僚資本的迅速膨脹。

      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并不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完成,其實質不過是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專政,它絲毫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從此,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受到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壓迫的同時還受到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1922年以后,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逐漸由自由資本主義軌道向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軌道過渡。尤其是經過1929―1930年的幾次新軍閥混戰,蔣介石政權得到鞏固,建立了相對穩定的全國性政權,這樣,辛亥革命以后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軌道就被迅速改變了。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控制下,民族資本只有或被兼并或相附合,自由資本主義的道路成為崎嶇的小路。有資料顯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在1922年后表現得跌宕不定,到1931年時徹底陷入了窘境。

      參考文獻

      [1]石波.辛亥革命與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J].湖北社會科學,1991,(8).

      [2]虞和平.辛亥革命與中國經濟近代化的社會動員[J].社會學研究,1992,(5).

      [3]張佳堅.淺議辛亥革命對中國經濟思想的影響[J].金融經濟,2011,(10).

    大學中國近代史論文

    歷時30年之久的洋務運動是一次地主階級的自強運動。盡管這場運動并沒有使中國真正走上富強的道路,但它卻提出了求強與求富,中體西用等思想理論。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大學中國近代史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217156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久久久| 日本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色婷婷精品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免费|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baoyu777永久免费视频| 相泽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最近新免费韩国视频资源| 少妇厨房愉情理9仑片视频| 国产悠悠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校园春色| 99热这里有精品| 浪荡秘书伺候办公室h|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主播叶子闺蜜| 亚洲乱妇老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 李丽莎1分37钞视频最大尺度| 国产白嫩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区se| 2021成人国产精品| 狼群资源网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无码成人AAAAA毛片| 国产性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看大片|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日韩在线视频不卡|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亚洲经典在线观看| 18岁女人毛片| 日韩欧美卡一卡二卡新区|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入口| 最近最好的中文字幕2019免费|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瑜伽| 午夜性色吃奶添下面69影院|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四虎影视精品永久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