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學科論文 > 教育論文 > 新時期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研究論文

    新時期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研究論文

    時間: 謝樺657 分享

    新時期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研究論文

      未成年人犯罪在刑事犯罪案件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我國刑法典對于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責任問題規定的較為原則,除不適用死刑的規定外,就是一條從輕或減輕處罰的規定,司法實踐中可操作性不強。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新時期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研究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新時期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研究全文如下:

      論文摘要: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趨勢。制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意義。本文根據自己學習《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體會和對未成年人犯罪從事審判、幫教的工作實踐,擬對當前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現狀、特點和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對策。

      一、 前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現狀和特點

      (一)、犯罪主體以流失離校的中、小學生為主,但在校中學生犯罪呈上升趨勢。

      (二)、犯罪類型以物欲型和謠亂型居多。

      (三)、犯罪形式以共同犯罪和暴力型犯罪為主。

      二、當前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觀原因

      1、未成年人身體發育和生理上的急劇變化,在未得到正確引導時易發生違法犯罪。

      2、未成年人特定的心理特征,在一定情況下易驅使其違法犯罪。

      3、未成年人思想不成熟法律意識淡薄,易走上犯罪。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客觀原因

      1、家庭教育的失敗。

      ①教育思想不正確。

      ②教育方法不當。

      ③不良家庭環境的影響。

      2、學校教育的誤區

      ①重文化教育,輕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

      ②法制教育方法簡單效果較差。

      3、不良社會環境的影響

      ①市場經濟對未成年人思想的沖擊。

      ②腐敗文化的影響。

      ③違法犯罪人員的引誘、教唆。

      四、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對策

      (一)、切實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

      1、學校、家庭要糾正教育指導思想的偏差、切實把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2、要把預防犯罪作為法制教育的重點。

      3、采取靈活有效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二)、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1、宣傳媒體、出版發行等部門要為未成年人奉獻有意的精神糧食。

      2、有關部門和群眾團體應積極組織未成年人開展健康有益的活動。

      3、認真整治妨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不良社會環境。

      (三)、認真做好違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轉化工作,防止他們走上犯罪或重新犯罪

      1、加強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矯治,防止其走上犯罪

      ①做到熱情、耐心、“三個一樣”。

      ②抓好“認真、改正、塑造、”三個環節

      2、貫徹“教育、改造、挽救”的方針,做好犯罪未成年人的轉化工作,防止其重新犯罪

      ①教育、改造、挽救方針的基本內容

      ②審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實行寓教于審、懲教結合的原則

      ③把少管所建得像學校、像軍營、像家庭

      ④對宣告緩刑、判處非監禁刑及假釋、刑滿釋放的未成年人,幫助按置就學、就業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滿14歲不滿18歲的人實施了法律規定的犯罪行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據統計,近幾年來,未成年人犯罪率除少數幾個省、市有所下降外,全國大多數省、市、自治區都呈現著明顯增長的趨勢。我國青少年占全國人口的近半數,其中18歲以下的有4億,約占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一。未成年人是我國的未來,未成年人犯罪的增加不僅在當今危害著社會的安全與穩定,而且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對國家的長治久安,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宏偉目的實現,將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1999年6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對有效的預防我國未成年人犯罪,加強國家的法制建設將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根據自己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有關法律、法規的學習體會,擬對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的現狀、特點和原因作一簡要分析,并根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的基本要求,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提出對策。

      一、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的現狀和特點

      (一)、犯罪主體以流失離校的中、小學生為主,但在校中學生犯罪呈上升趨勢。

      我國1986年7月起實施的《義務教育法》規定,凡年滿6周歲的適齡兒童(個別地方可放寬到7歲)均須接受9年制義務教育,但由于多種原因,近年來有些地方的兒童不能在校接受9年義務制教育,有一些已入學的中、小學生退學,還有少量開除、勸退。據有關部門統計,1998年全國小學生流失率為33.3%,中學生流失率為6.6%。1999年有17個省小學生流失率以上年增加,有22個省中學生流失比上年增加。這些沒有完成正常社會化教育的兒童,流浪社會后易沾染惡習,甚至陷入違法犯罪的深淵。如北京市查獲的中小學生流失犯罪,八十年代初約占未成年人犯罪的1/3左右,而近幾年卻達2/3左右,某省近年來在押的未成年犯罪中,屬于流失生犯罪的占到51.9%,去年2月我市公安機關破獲了一個盜竊摩托車團伙案,犯罪成員4男2女全市十七、八歲的未成年人,他們全是輟學離家出走,在迪廳、酒吧相遇成為戀人、知己,他們模仿著電影里的情人非法同居。為博得戀人的歡心和像外國電影里的騎士那樣瀟灑,他們一次次盜竊他人摩托車,16輛各種型號的摩托車成了他們的戰利品和情人節禮物。現實生活表明,大量中、小學生流失的存在,已成為未成年犯罪的后備軍。

      在全國許多地區,由于學校教育的失誤,加之家庭教育的不當和不良社會環境的影響,導致在校中、小學生犯罪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據統計,2000年全國查獲的犯罪分子中,有將近8%是在校中、小學生。某市2001年抓獲的未成年犯中,在校中、小學生犯罪高達67.4%,說明在校中學生犯罪呈明顯上升趨勢。

      (二)、犯罪類型以物欲型和淫亂型犯罪居多

      物欲型犯罪是指為了滿足物質欲望,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而實施的侵害公私財物的各種犯罪,如盜竊、搶劫、搶奪、敲詐勒索等犯罪。改革開放以來,許多青少年由于受到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盲目追求物質享受,在經濟條件不能滿足時便走上犯罪。近年來物欲型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始終占主導地位,如2002年全國青少年物欲犯罪中,盜竊上升了3.3%,其中大案上升了21.7%,詐騙上升了22.7%。其中大案上升了33.8%,以上青少年物欲型犯罪中,未成年人犯罪占有相當大的比例。

      淫亂型犯罪是指實主季以性為主要內容的各種犯罪,我國刑法規定的淫亂型犯罪包括強奸、奸淫幼女等犯罪。近年來,許多未成年人由于受到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和不健康的文藝、影響作品的影響及黃色文化的腐蝕、引誘,造成男性未成年人強奸、輪奸婦女、奸淫幼女、女性未成年人賣淫,與他們淫亂的犯罪大量存在,據鄭州市公安局機關近年來對全區742名未成年犯罪人員調查,接觸過色情或淫穢物品,受其毒害而發生強奸、奸淫幼女和賣淫的162人,占總人數的240人,占全部未成年犯罪人員19.3%。

      (三)、犯罪形式以共同犯罪和暴力犯罪為主

      《刑法》第25條規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的故意犯罪,據有關部門調查,近幾年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有60~70%屬于共同犯罪。未成年人犯罪中的大案、要案有70%以上是共同犯罪所有。許多地方出現的未成年人盜竊團伙。搶劫團伙犯罪活動猖獗,也有相當數量的犯罪團伙向犯罪集團發展。未成年人共同犯罪比單個犯罪所造成的社會危害要大得多,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

      未成年罪犯由于其自身生理條件的限制,在實施犯罪時有憑借其自身的自然力,即暴力型犯罪。未成年罪犯所實踐的故意傷害、殺人、搶劫、強奸、尋釁滋事等犯罪大都屬于暴力型犯罪。舅發生在湖南省汀潭市12歲男孩周某用磚頭打死同村6歲女孩蔣映蓉不定期雜就是典型一例,事情經過很簡單,當時周某遇蔣映蓉,周帶蔣到雜貨店買了雷鳴炮要去蔣映容家魚塘炸魚。蔣不同意并說要告訴爸爸媽媽,周不準其去說,并順勢抄起塘邊一塊磚頭砸向蔣某,流血死亡。當前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機制尚不夠完善,各種利益沖突得不到及時解決,許多矛盾在不斷加深的情況下,未成年人參與故意傷害、搶劫殺人、尋釁滋事等惡性案件不斷上升。

      二、當前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觀原因

      1、未成年人身體發育和生理上的急劇變化在未得到正確引導時易發生違法犯罪

      未成年人十三、四歲以后身體和生理發生了三大變化,一是身體外型變了,二是內臟機能健全了。三是性接觸近發育成熟。未成年人由于身體和生理機能的迅速發展,而腺體發育尚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不強,所以常表現有旺盛的精力但用之不當,在其他不良因素的影響下,易發生暴力性的違法犯罪。如打架斗毆、搶劫、強奸、尋釁滋事等。未成年人性發育的逐步成熟,引起其心理變化,表現出對異性的興趣和性機能的好奇心和新疑惑。一些道德觀念、法制觀念淡薄者,在受到黃色不健康內容刺激時,便控制不住其性沖動而走上淫亂犯罪。

      2、未成年人特定的心理特征在一定情況下易驅使其違法犯罪

      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在認識、情感、意識和行為等方面與成年人均有所不同,第一,未成年人認識能力低下,他們對道德、法律的認識往往愚昧無知,是非模糊甚至顛倒,常為強烈的個人欲望與利益驅使,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尚未確定,但對一些社會不良的風氣卻盲目追求,認為吃喝玩樂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打架、稱霸是英雄等,在這一心理驅使下,常不顧及法律,為所欲為,走上犯罪,如中央電臺去年11月播出的《為了明天》專題節目中,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難以另人置信的事命名,一個12歲的小姑娘平時在家嬌慣喂養,膽大妄為,僅僅因為鄰居家的4歲小女孩不送方便面,遂起殺心將該女殺拋在陰溝里,第二,未成年人在情緒上具有不穩定性的易沖動性,有重感情義氣的傾向,往往喜怒無常,有時激情突發難以控制。容易偶發犯罪,許多未成年人信奉哥們義氣。為朋友兩肋插刀,容易結伙共同犯罪。第三,未成年人意志力具有兩重性。一方面他們意志力薄弱,容易產生自卑感,當發生違紀行為時往往缺乏改正和爭取進步的信心和勇氣,易產生自暴自棄和破罐破摔的思想,盡而逐步滑向犯罪的深淵。另一方面,未成年人有較強的虛榮的心。有的在錯誤動機支配下還把違法犯罪當作勇敢,有時不惜代價不計后果從事盜竊、搶劫等違法犯罪活動。

      3、未成年人思想不成熟,法律意識淡薄,易走上犯罪

      未成年人涉世不深,對法律、法規知之不多,對于什么是違法什么是犯罪有時并不了解,在一定的條件下實施了犯罪還不以為然。未成年人法律意識淡薄和無知,是導致犯罪的根本原因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客觀原因

      1、 家庭教育的失敗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子女接受教育的第一課堂,而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思想是否正確,方法是否得當,家庭環境的好與壞,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有著最為直接的關系,良好的家庭環境,子女極少出現違法犯罪。反之,教育思想不正確,教育方法不當,或不良家庭環境里的孩子,就容易誤入歧途甚至違法犯罪。

      (1)教育思想不正確

      一些未成年人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對孩子品德是否健康不聞不問,而對其學習拼命施壓,其結果往往事與愿違,有的把孩子推向犯罪的深淵和造成家庭悲劇。另有些家庭受經濟大潮的影響,對子女教育存在短視行為。他們只顧眼前利益而不為孩子將來考慮,指使、鼓勵未成年子女棄學經商或外出打工,因這些未成年人法制觀念淡薄,有的根本不懂法,極易走上違法犯罪道路,還有少數家長自身不檢點,不守法甚至違法犯罪,久而久之潛移默化,對未成年子女造成惡劣影響,直接引發未成年子女犯罪。

      (2)教育方法不當

      家庭教育的科學與否直接影響著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和人格形成。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能使子女健康發展,而專制型、放任型和溺愛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則對子女的人格發展產生較多消極影響,專制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往往簡單粗暴,家長出于恨鐵不成鋼的心理,信奉不打不成才,對學習成績不理想或有不良言行的子婦女動則罵訓斥,拳腳棍棒相加,罰跪,甚至逐出家門。在專制型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往往采取陽奉陰違的方式對付家長、老師,這部分未成年人在家長面前唯唯諾諾,但在背后卻我行我素,常與消極群體為伍,容易聽從教唆而違法犯罪。放任型和溺愛型的家庭教育方式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有相似的后果,前者是對孩子的思想行為放任不管任其發展,后者則對孩子過于宏愛,想方設法滿足其需要,使孩子處于放任或以自我為中心的狀態。在這兩種教育方式下成長的孩子,容易形成思想行為無規范,偏執、好逸惡勞,以我為中心或專橫霸道,難與人交往等不良習性,一旦他們的個人欲望得不到滿足,或受到挫折、約束時,就容易采取違法方式或走上犯罪道路。

      (3)不良家庭環境的影響

      所謂不良的家庭環境,是指單親家庭或父母關系,孩子在家庭中得不到溫暖,或者家長有不良的心態行為,直接影響、慫恿子女進行違法犯罪等。在雙親一方或雙方死亡、離婚或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結構破壞或關系破裂、缺損的家庭中,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溫暖和應有的愛,受到父母親的不關心和教育,他們在精神和心理上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因而導致其情感不健康或個性發展偏頗,容易形成孤僻、內向、粗暴、沖動、人格偏執、自卑等心理和行為特點。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比較容易向以社會的違法犯罪轉化。

      2、學校教育的誤區

      (1) 重文化教育輕思想品德的法制教育

      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基地和搖籃,肩負著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良好的道德情操,遵紀守法觀念的神圣使命。但現階段我國教育改革尚不完善,未能最終實現有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人們實際上把學生文化成績的優劣和升學率的高低作為衡量學校和教師水平的硬指標。制約著學校的教學和管理。一些普通中學往往只注重文化教育。學校只管教書不抓育人。有的大搞鴨式教學,使學生背上沉重的課業負擔。壓的學生喘不過氣來,由于有益的課外活動幾乎被取消,學生課余生活枯燥無味,興趣愛好無從施展,于是想方設法予以填補。有的有空就鉆入游戲廳迷戀于暴力淫亂光盤,在其引誘下走上犯罪。

      (2)法制教育方法簡單、效果較差

      我國《教育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有關于教育部門開展對學生法制教育的確規定,但有些學校的法制教育課形同虛設,有的沒有從事法制教育的專、兼職教師,有的沒有聘任校外法律輔導員,有的法制教育內部陳舊,教學方法死板,學生不感興趣,實際效果很差。不少學校的政治思想教育課教學也往往是敷衍了事。其結果是許多學生沒有形成正確是非觀、價值觀,不知什么是違法什么是犯罪,缺乏對違法犯罪的防范意志和自覺抵制犯罪的能力。有的不知不覺的墮入犯罪的泥潭。

      3、不良的社會環境的影響

      目前,我國正處于由傳統的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經濟體制的改變帶動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與此同時人們傳統的思想和價值觀念也在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變化。未成年人心理不成熟,正確的世界尚未確定,在社會變革的大潮中,往往感到困惑心理失衡,在一切向錢看等思想的影響下,一部門未成年人盲目追求物質享受,在其經濟條件不具備時,往往鋌而走險走向犯罪。另外,隨著農村生產力的發展,農村勞動力的剩余和城市勞務市場的開放,大量農村青少年涌入城市打工掙錢,這些盲目流進城市的打工仔。造成了城市治安狀況的惡化和犯罪的增加。如我市近年來破獲的各類刑事案,外地非常住人員作案的占70%以上,其中未成年作案占有不小的比例。

      (2)腐朽文化的影響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境外腐朽文化乘機而入,一些不健康、低極下流的東西通過各種渠道流入我國,毒害我國人民的思想。不健康社會主義現象的存在。影響著一些未成年人的精神追求。近幾年來,宣揚西方腐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黃色淫穢書刊,這些不健康的社會文化現象的存在,對好奇心強,是非、美丑、榮辱辨別能力較弱的未成年人有很大的感染力和精神受到嚴重的污染和傷害。以至有的整天設法效仿。據某地公安機關調查,在三年以來抓獲未成年違法犯罪成員中,有93%受過黃、賭、毒的侵害。

      (三)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對策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從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的實際情況出發。在總結保護未成年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礎上制定的,是指導、規范、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法律和綱領性文件。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又制定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意見》,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作好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就要全面貫徹《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認真落實該法的各項要求,踏踏實實做好各方面工作。

      三、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當前應著重做好以下幾點:

      (一)、切實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

      1、 學校、家庭要糾正教育指導思想的偏差,切實把思想品德和法制建設放在重要位置

      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家庭和學校度過的,家庭和學校教育是否正確。教育水平的高低,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綜合素質的提高和遵紀守法觀念的形成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和人才就業機制的制約。人們往往只注重文化知識教育而忽視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實踐證明這是十分有害的,這種教育指導思想的偏差,今天已到了非糾正不可,而且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我們的家長和老師,一定要把對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放到重要位置。我國憲法第24條規定的,培養未成年人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五愛情感。樹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想,培養他們文明的行為習慣,良好的道德品質,遵紀守法的意識,要樹立正確的道德觀,使他們能區分美和丑,善與惡、高尚與卑鄙,使他們具備高尚的情換和道德風尚,正確的是非觀念,自覺抵御社會上消極因素的侵襲。

      2、要把預防犯罪作為法制教育的重點

      在對未成年人開展法制教育時,要把預防犯罪作為教育的出發點和核心,要把《憲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法律法則作為教育的基本內容,通過教育使未成年人知道什么行為是法律保護的,并學會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保護國家和人民的昨益,增強未成年人對違法犯罪時防范意識和自覺抵御犯罪時能力。

      3采取靈活有效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對未成年人開展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要講究方式方法,注重實際效果。全國人大會通過的《關于繼續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中指出,法制教育要針對不同的特點,運用多種形式,開展生動活潑的宣傳教育。

      (二) 、未成年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1、宣傳媒體,出版發行等部門要為未成年人奉獻有益的精神食糧。

      新聞出版、出廣播影視、文化、教育、科技、宣傳等一切從事精神產品生產的部門,對宣傳社會主義精神使命,一定要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糧要組織和教育作家、科學家、藝術家和教師創造作更多的作品。

      2、有關部門和群眾團體應積極組織未成年人開展健康有益的活動。

      在各級政府領導下,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創造和利用一切條件,對未成年人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革命傳統和法制教育。

      3、認真整治防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不良社會環境

      良好的社會環境可以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而不良環境則往往成為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誘因。由于經濟的發展,社會上文化娛樂活動場所有較快的發展,但適宜于未成年人則產生了有害的影響,在當前開展的嚴打中,對構成了引誘,教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要堅持打擊,決不手軟。

      (三) 、認真作好違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轉化工作,防止他們走上犯罪或重新犯罪

      1、加強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矯治,防止其走犯罪

      (1)做到熱情、熱心、三個一樣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未成年人有嚴重危害社會尚不夠刑事處罰的法行,應進行制止和矯治。一些單位對有嚴重不良行為,讓他們的違法行為能穩定的要穩定,決不姑息遷就,要用道德的、紀律的、法律的規范去要求。

      (2)抓好認識、塑造、改造三個環節

      開展對他們的矯治工作,要做好三個環節的工作,一是認識,要幫助他們提高認識,弄清本人哪咱嚴重不良行為。該行為對他人對社會有什么危害。二是改正,要教育幫助他們進行改正,改正不良行為不是輕易而學習辦到的,必須痛改前非,三是塑造,要在認識和改正的基礎上,努力把他們塑造成為符合社會要求的具有良好的素質一代新人。

      2、貫徹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的基本內容

      (1)教育、感化、挽救方針的基本內容

      防止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他們既是害人者,也是受害者,為防止其重新犯罪,基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具體特點,對他們應實行教育、感綸、挽救的方針。

      對未成年人的教育根據未年人犯的年齡、心理狀態、犯罪情節、處罰情況等對其有針對性的進行思想和法制教育,使他們能夠深刻認識犯罪的原因、犯罪的性質及犯罪后,喚起他們的良心。使其能認罪、悔罪、服法,作到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所謂感化是管教或幫教人員要用自己善意的語言和行為去勸導、感化他們,對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觸被教育者的情感,提高他們改過自新的勇氣和決心。挽救是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教育改造未成年犯的最終和根本目的。

      (2)審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實行寓教于審、懲教結合的原則

      對未成年人開展教育、感化、挽救,各司法機關有大量工作要做,必須貫徹訴訟程序的全過程,在庭審中注意疏導,因人施教,懲教結合,本人所在的安陽龍安區法院少年庭,多年來在開展對未成年犯罪審判和幫教中,探索、積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一是在開庭前深入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學校和住址走訪了解平時表現及家庭情況,有針對性的分析其犯罪的原因指出改正方向。二是在審判結束后召開未成年緩刑犯和家長、學校、單位領導座談會,對挽救未成年人的有關事宜進行協商、安排、簽訂協議,并就案講法。三是對判處緩刑和刑滿釋放的未成年人不斷進行回訪,了解思想改造、學習、工作和生活情況。配合家庭、學校、單位進行有針對性的幫教和上好法制課。四是大墻內外結合開展專題幫教,同時還適當機集中召開大中型專題幫教會,組織參觀革命傳統教育展覽和法制展覽等,受到未成年家長、學校、單位的好評,受到上級機關和有關部門的表揚。

      (3)把少管所建的象學校、象軍營、象家庭

      公安機關于被扣押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和已被判刑的未成年犯,應當與成年犯分押分管,如暫時沒有條件了不應與屢教不改的成的犯關押在一起,防止被幫教和感染,少年犯管教所擔負著責任,改造少年犯的重要職責。

      (4)對宣告緩刑、判處非監禁刑罰及假釋、刑滿釋放人員幫助安置就學、就業

      對于被依法免于刑事處罰,判處非監禁刑,判處刑罰宣告緩刑的未成年犯,以及刑罰執行完畢、假釋、解處勞教的未成年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根據國家《義務教育法》和《少年管教所暫行管理辦法》的規定,對沒有完成九年義務教育,有條件的還要盡可能安排職業技術教育,為他們升學、工作創造

      做好違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轉化工作,除公安部門和司法機關外,社會的方方面面如家庭、單位、學校、共青團組織、社區居民委員會、文化宣傳部門等,都要積極參與共同努力,才能把工作做好。

      第九屆全國人大會第十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從我國的實際出發,在總結保護未成年人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經驗的基礎上制定的。本法頒布實施兩年來,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維護社會治安、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項浩大的系統工程,單靠某些單位和一部分人是不能完成的,必須在黨和各級政府的領導下,各有關部門積極參加、分工協作,齊抓共管、綜合治理,筆者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就一定能做好,遏制和減少犯罪,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目標一定能實現。

      論文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6月28日九屆人大會會議通過

      2、《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1991年9月4日七屆人大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

      3、國家教委等部門《關于創造良好社會環境保護中小學生健康成長若干意見》,國務院辦公廳轉發1991年10月8日

      4、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意見》,2001年5月

      5、中宣部、司法部《關于在公民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四個五年計劃》中央國務院轉發,2001年5月

      6、《關于加強學校法制教育的意見,國家教委、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司法部轉發1995年12月28日

      7、《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2001年6月

      9、《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整改清理書刊和音像市場嚴厲打擊犯罪的通知》,1989年9月16日

      10、《預防未成年人犯罪與法制教育全書》(上中下卷)1999年8月第一版,康樹華主編,西苑出版社

      11、《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實用問答及相關法律》,1999年7月第一版,李淑琴主編,中國檢察出版社

      12、《中國現階段未成年人犯罪問題研究》,1997年3月第一版,王亞東、鮑遂獻主編,中國檢察出版社

      13、《中國預防犯罪通鑒》(上下卷)1998年5月第一版

      14、《青少年法學新論》,1996年7月第一版康樹華、向澤選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15、《北京法院少年法庭第四次工作會議專輯》,1996年8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新時期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研究相關文章:

    1.淺析校園犯罪

    2.我國近年來關于青少年犯罪影響因素的述評與展望論文

    3.初一政治期末考試卷

    4.2015初一政治暑假作業及答案

    5.試論基礎教育中法治教育的內容和舉措

    6.對我國少年司法制度的反思論文

    7.加強農民法制教育引導農民依法維權論文

    8.2015年山東省七下《暑假生活指導》答案 完整版(3)

    9.試析暫緩起訴制度之新論(2)

    10.法律與我同行手抄報

    51945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国大陆国产高清aⅴ毛片| 女博士梦莹凌晨欢爱| 国产高清美女一级毛片图片|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交换配乱淫粗大东北大坑性事|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精品午夜福利1000在线观看| 新人本田岬847正在播放|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放 |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试看60分钟| 网址你懂的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www| 在线观看成人网站| 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 丝袜诱惑中文字幕| 适合一个人在晚上偷偷看b站 | 国产美女口爆吞精普通话|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桃| 第九色区AV天堂| 成年女人黄小视频| 内射毛片内射国产夫妻| a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破苞合集magnet| 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 亚洲日本人成中文字幕| 欧美亚洲日本另类人人澡gogo|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一级特黄a大片免费| 一道本视频在线观看| 狂野欧美性猛交xxxx巴西| 国产精品露脸国语对白河北|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高潮插的我好爽再干噢在线欢看| 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第一页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