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大眾傳媒的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有關大眾傳媒的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大眾傳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運用大眾傳媒這個強大的傳播渠道和載體,影響受教育者,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和價值觀念,并以此規范其行為的功能。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有關大眾傳媒的思想政治教育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有關大眾傳媒的思想政治教育論文篇一
《大眾傳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摘要】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大眾傳媒廣泛而深刻地影響著民眾的精神價值觀構建和思想政治道德素養。本文分析了大眾傳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進一步提出了實現大眾傳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對策,以促使大眾傳媒能更好的服從服務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局,以適應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關鍵詞】大眾傳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中圖分類號:D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5)12-063-02
一、大眾傳媒與思想政治教育
大眾傳播媒介簡稱大眾傳媒,是廣播電臺出現以后才被人們使用的一個新概念,是承載傳遞信息和交流思想的一種載體和工具,可分為印刷媒介和電子媒介。隨著科技的進步,大眾傳媒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其正以強勁的滲透力改變著人類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拉近人們之間的距離。大眾傳播媒介。
我國的大眾傳媒有三種主要功能,即公眾服務、政治倡導、商業服務。大眾傳媒的政治倡導在我國具體表現為思想政治教育,它作為一種社會實踐活動,是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符合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
大眾傳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運用大眾傳媒這個強大的傳播渠道和載體,影響受教育者,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和價值觀念,并以此規范其行為的功能。在我國,大眾傳媒要服從服務于思想政治教育這個大局,因而與思想政治教育有著必然的聯系。大眾傳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對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等有著巨大的影響。
二、大眾傳媒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表現形式
(一)引導功能
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把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引導到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正確方向上來。大眾傳媒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功能主要體現在:一是政策導向。通過對黨的方針和政策的宣傳來疏導人們的思想,以提高人們思想政治覺悟,規范人們的行為。二是目標導向。大眾傳媒引導人們深刻理解黨的奮斗目標,并努力使其轉變為個人的自覺行動,引導人們向目標奮進。三是輿論導向。在大眾傳媒迅速發展的時代,人們傾向于了解大眾傳媒所關注的問題,并依據媒體對各種問題的重視程度,確定自己看待事物的優先順序。媒體的這種功能通常被稱為議程設置功能,即幫受眾理解社會和政治中哪些是重要的,是需要他們來思考的。大眾傳媒宣傳黨和國家的綱領,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引導,逐步轉化為廣大人民群眾所認同的東西,化為群眾的意識與動機并內化為個人的自覺行為,將這種共識轉化成融為一體的社會合力,產生良好的社會效果。
(二)調節功能
大眾傳媒通過調節功能實現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調節心理。大眾傳媒會有意識有目的地傳播思想觀念和科學理論,幫助人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調節人們的心理狀態,從而為我國建設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二是調節利益矛盾。在承認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矛盾客觀存在的前提下,發揮大眾傳媒的調節功能能夠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利益觀念,使不同群體之間化解矛盾,有助于在全社會范圍形成一種公正、合理和諧的利益關系,從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三是調節人際關系。現如今,人與人的社會地位、知識結構、性格方面等存在差異,在交往中難免有矛盾乃至沖突。大眾傳媒充分發揮調節人際關系的功能緩解人際沖突,從而營造一個平等、互助、協作、友愛和諧的人際關系環境。
(三)認識功能
大眾傳媒通過信息的傳遞使人們的思維方式、政治觀點、行為習慣等受到影響。憑借這種認識功能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行宣傳和灌輸。大眾傳媒所傳播的信息不僅具有明顯的思想傾向性,而且具有相當的權威性,可以提高人們的認知能力,強化人們的政治立場,調整人們的思想行為。對中國國情以及國際態勢的報道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能夠讓受眾在紛雜的社會政治環境中提高認識能力,保持清醒頭腦,堅定社會主義立場。
(四)凝聚功能
大眾傳媒通過日常的報道宣傳黨的施政方針,讓老百姓真正認識到黨的領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體會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真正感受到正是由于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人民通過改革開放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利用凝聚功能,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用愛國主義動員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在為實現共同理想的奮斗中不斷增強凝聚力,從而更緊密地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
(五)約束功能
一個社會假如缺乏統一的行為規范,社會生活就會處于無序的狀態。人的自由發展不是無拘無束的,而必定是在一定的社會規范的基礎上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就在于使受教育者遵循一定的社會道德規范,用以規范和約束自己的行為。而大眾傳媒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某種程度上也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通過向受眾傳導社會規范,通過肯定、褒獎符合社會規范的行為和否定、批判背離社會規范的行為,幫助人們理解并認同社會規范,使人們的行為符合一定的社會規范。
三、實現大眾傳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路徑機制
(一)堅定傳媒行業的政治文化信仰
首先,媒體集團應定期開展思想交流會議,始終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來開展傳媒事業。傳媒行業必須堅定不移地宣揚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嚴格對報紙和電視節目的審核與考察,把一些宣揚“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等低俗價值觀的報道扼殺在萌芽中。其次,對媒體工作人員應建立監督考核機制,提高媒體工作者的道德水準。通過“三觀”教育使其能自覺抵制不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負面報道;使其不屈服于金錢的誘惑,敢于用事實說話做真正的“社會守望者”。最后,加強對媒體工作者的職業素養教育。當代媒體人應秉承公益使命,認真履行社會責任,拋棄“娛樂至死”的錯誤觀點,應更多地關注欠發達地區以及各類弱勢群體,真實全面地反映他們的現狀和呼聲;更多地站在人民立場,做人民的喉舌,施行其監督政府、檢測社會動態的職責。
(二)堅持顯性和隱性相結合的教育方法
顯性教育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存在與使用大多需要組織權力和組織規范做支撐,帶有較強的組織規范性和強制性,是按照上級指示,實行有計劃、有步驟、有固定教育內容的規范的教育方式。這種顯性教育目的明確且淺顯易懂,是一種不可缺少的教育方法。同時,隱性教育以其靈活多變的形式,將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生動活潑、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產生更有效的教育效果。大眾傳媒應該堅持顯性和隱性結合的方式,對于政治敏銳性較強的人群采用直接告之國家政策動態、指導思想的措施;對于政治敏銳性較低的人群,尤其是青少年,更應該采取隱性教育方式,在動畫片、少兒節目或者青少年喜歡的娛樂節目中,滲透性地加入愛國主義教育、道德教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等,幫助其盡快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引導媒體受眾建立正確價值觀,提升受眾的文化欣賞品味
一方面,大眾傳媒要根據人的意識和活動的相關規律,通過宣傳正確的價值觀,幫助廣大受眾明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方向,養成正確的生活態度并采取合法有效的方式去實現自己的奮斗目標。另一方面,通過報道真實而鮮活的事例,詮釋個人對國家、對社會應該擔當的責任,解讀人與人之間應有的樸素情感,引導受眾養成社會所需要的思想品德,最終促使受眾將個人意識、思想動機轉化為外在的行為和生活習慣。提高文化欣賞品味,即通過學校教育、社會輿論監督、國家法律保障等形式,確保大眾媒體受眾能自覺抵制低俗的節目或報道;在復雜多變的形勢下,保持清醒頭腦,始終追隨建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科學理念。
參考文獻:
[1]馮朝陽.大眾傳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保定學院學報,2009(5).
[2]修靖慧.大眾傳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學理論,2013(1).
[3]楊鳴遠.淺析大眾傳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學理論,2013(5).
[4]喬俏,吳婷婷.淺析大眾傳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1(8).
[5]劉東建.大眾傳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淺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7(1).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有關大眾傳媒的思想政治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