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音樂教育論文
在我國教育形式發生重大變化的今天,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音樂教師應重視素質教育的實施、活動教學法的運用以及自身美的修養。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中小學音樂教育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中小學音樂教育論文篇一
《發展中的中小學音樂教育》
摘 要: 在我國教育形式發生重大變化的今天,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音樂教師應重視素質教育的實施、活動教學法的運用以及自身美的修養。
關鍵詞: 中小學音樂教育 素質教育 活動教學 美的修養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我國的教育形式也發生著重大變化。目前,學校傳統的應試教育正在向素質教育轉軌。音樂作為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人的審美情趣、文化知識修養、道德情操有密切的關系。中小學音樂教育是學校藝術教育的一門重要課程,它在素質教育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音樂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綜合素質的最佳途徑,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一門好課程。
基于音樂教育這一門類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特在此提出在實施中小學音樂教育中應當重視的3個要點。
一、重視素質教育在音樂教育中的實施
應如何在音樂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呢?首先應明確音樂教學的過程,是培養學生全面素質的過程,而不是單純音樂技能技巧的傳授。
音樂教材的思想教育內容廣泛,其中有熱愛共產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政治教育,有愛護集體、團結同學、熱愛勞動、尊敬老師、孝敬父母的傳統道德教育,有遵紀守法的良好社會公德的教育,等等。備課時,教師應做到心中有數:如何通過美妙旋律中的幾段通俗易懂的歌詞,使學生在美的感受中,獲得思想品德的教育,這種教育方法不應該是生硬的說教,而應該“潤物細無聲”。例如:當一年級的學生天真活潑地唱著《小貓釣魚》中的“不愛勞動不學習,我們大家不學它”“幸福的生活哪里來,要靠勞動來創造”的時候,教師應因勢利導,在學生幼小的心靈播下“勞動能給我們創造幸福生活”的思想種子。教師在每堂音樂課程中默默地進行思想素質教育的耕耘,在漫長的小學六年音樂學習中,學生將能獲得全面的思想素質教育。
音樂教學的文化素質教育,內容更是豐富多彩,教師可以從教材中的歌曲教學、欣賞教學等方面進行歸類,并系統地進行文化素質的教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了解音樂家的生平事跡,頑強的生活,創作的毅力,音樂作品的意義、價值。如:貝多芬頑強的人生、《歡樂頌》的時代精神。2.認識傳統的童話音樂、故事音樂、寫實音樂故事、寫實音樂知識。如:童話故事《龜兔賽跑》。3.了解中外樂器發明發展歷史。如:我國編鐘的出土。4.了解世界各地、祖國各地的地理環境、人情風貌、生活習俗、音樂風格。如:《藍色多瑙河》的異國風情、《瑤族舞曲》的民族風格。5.指導學生在歌詞的語音、語調、節奏、情感表達、文學特色的學習中提高語言表達與朗讀能力。當學生從教師生動活潑的教學手段中獲取豐富多彩的音樂文化知識時,人生的文化藝術知識面就拓寬了,文化素質教育便在音樂教學中得以體現。
在音樂教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素質教育,是擺在我們音樂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程,我們應充分發揮音樂教育的優勢,放開手腳,朝著培養具有全面優良素質人才的道路探索前進。
二、重視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活動教學
活動教學與近年來提出的奧爾夫教學、愉快教學,其目的是基本一致的,都是讓學生在實踐中、玩耍中、快樂中積極生動地學習。
首先,在音樂教育中,音樂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所以,音樂教學的任務,應該為眾多的將來不是音樂家的孩子著想,幫助他們,使他們也能夠參加音樂活動,成為積極的有一定水平的音樂欣賞者,能從音樂中享受到樂趣,同時也為今后從事藝術音樂的孩子打好基礎。
其次,活動教學是“在活動中求發展”。在活動中,應發現和發展學生的個性特征,培養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音樂教學中的活動因素很多。如音樂游戲、律動、樂器的操作等。例如,在教授音的唱名后,可以設計“排隊”的音樂游戲,讓學生分別飾演各音,根據琴聲命令排隊,活動中融入教師繪聲繪色的講述,學生的興趣會很高,在游戲中,學生不僅會玩得快樂,還能鞏固音的唱名和音準,達到玩中學、樂中學的目的。這就要求音樂教學要從重教學結果轉化為重教學過程,怎么做、做得好不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做”的本身,教師的主要任務是使孩子們樂意與自己合作。
最后,音樂教學要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學生是主體。德國著名音樂家奧爾夫認為:“孩子是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因素,教學的活動主要是孩子的活動,教學的最終結果要在孩子身上體現出來。”活動教學能夠把學生未解的問題讓學生自己解決,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由教師解決。奧爾夫教學法不要求學生對教師傳授的一首歌或一個舞蹈進行不折不扣的模仿,而是要求師生在一起進行創造性的活動。
活動教學這一理念的提出,為我們的音樂教育又開辟了一個新的田地。作為教育者,我們應該心存改革觀念,勇于進行改革嘗試,為我國音樂教育事業的向前發展盡一份力。
三、重視音樂教師美的修養
音樂教師不僅儀表要美,語言要美,心靈更要美。心靈美的教師具有正確的政治觀點,思想進步,行為端正,忠誠于教育事業,熱愛本職工作,熱愛教育對象,滿腔熱忱地傳授專業知識、技能,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內心美的教師具有豐富的內心世界和精神生活,懂人生、愛藝術、會生活,對文學、戲劇、美術、舞蹈等都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與鑒賞水平。內心美的教師有淵博的知識,不但掌握本學科的專業知識、技能技巧,還有一定的人文科學、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正如馬卡連柯所說:“學生可以原諒教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諒他的不學無術。”
其次,音樂教師的外表要美。音樂教師的儀表、風度、言談舉止都應該表現出美。高雅、清麗,言語幽默,舉手投足富于律動的美,使人一看就知道這是音樂教師。
最后,音樂教師的教學語言要美。音樂教師用優美的語言進行歌唱教學必定字正腔圓,用優美的語言幫助學生欣賞音樂,一定能把作品詮釋得引人入勝,使學生如身臨其境,產生豐富的聯想,提高審美情趣與音樂鑒賞能力。
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在今天已經相當受重視,這項教育事業正蓬勃發展著,作為一名音樂教育工作者,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同時對音樂教育事業中存在的問題作出深刻的思考總結,為我國音樂教育事業躍上新的臺階貢獻力量。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中小學音樂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