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商業模式的財務報表體系改進論文
基于商業模式的財務報表體系改進論文
在國際間各項交流與合作日漸頻繁的今天,會計作為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在經濟信息的交流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財務報表又是財務信息的最直接、最核心的載體。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基于商業模式的財務報表體系改進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基于商業模式的財務報表體系改進全文如下:
摘要:在現代企業模式下,財務報表是否能真實、完整的披露企業信息對投資者至關重要。然而現行財務報表體系不能很好地夠滿足投資者的要求。商業模式與財務報表存在著緊密的聯系,本文主要研究從商業模式的角度對財務報表進行改進,從而提高企業披露信息的質量。
關鍵詞:商業模式;信息質量;財務報表
一、何為商業模式
對于商業模式的定義,學術界存在著不同的觀點:一些學者認為,某種適合特定企業的運行機制或者組織結構,能夠使組織獲得特殊的優勢。這種優勢是長期的,并能使組織獲得現實的經濟利益,這種機制和結構便是商業模式。另外一些學者認為,對商業模式的理解可以從兩個角度出發:一是經營性商業模式,指企業的運營過程是怎樣實現收益的。二是戰略性商業模式,指企業根據環境的變化不斷地調整自身結構,使其適應環境,并且利用這些變化來獲取超額的經濟利益。綜合其觀點,商業模式是在外部條件、內部資源和企業自身能力一定的前提下,立足于組織所處的系統,全面地考慮所有參與者的需求和利益,對所擁有的資源進行整合和合理配置以獲取超額利潤的制度和組織結構。
本文對商業模式的定義是企業基于客戶價值的視角,在有限的資源下,通過對其內部流程的合理構造,及其在整個產業的價值鏈上的準確定位可持續地創造價值的方式。企業獨特的商業模式需要全員的、全面的、全過程的參與才能建立,是難以被模仿的。
二、商業模式與財務報表的關系
透過商業模式的內涵我們可以看到,商業模式與財務報表存在著天然的聯系。首先,商業模式是在有限資源的約束下建立的,這就要求企業合理地配置資源,并且適當地利用外部資源。資產負債表反映了企業資源的配置,以及借用外部資源(負債)的比例 。其次,商業模式包含了企業的內部流程,即企業創造利潤的過程,這個過程反映在現金流量表中。最后,商業模式確定了企業在價值鏈上的位置,即通過何種活動創造價值,這種價值創造是具有持續性的。利潤表則反映了企業創造價值的主要活動(具有持續性的價值創造)和次要活動(不具持續性的價值創造)。然而現行的財務報表體系并不能清晰地反映事業的商業模式。
現行資產負債表信息分類特點是突出性質、淡化功能。現行的分類方式只能反映資產負債表的內容,并不能使投資者了解企業的資產性質和盈利模式。而資產性質和盈利模式可以傳遞給投資者更多的信息,提高投資質量。現行的利潤表存在不同的列報方式來表示收益,從而影響不同會計期間、不同報表主體之間的可比性。現行的現金流量表將現金流量劃分為不同活動形成的幾部分,反映了現金流量的具體來源和流向。但是經營活動、籌資活動、投資活動概念與資產負債表和利潤標的表述方式不一致,不能說明現金流量和利潤之間的差異及聯系。
三、如何從商業模式角度改進財務報表體系
IASB和FASB于2008年6月聯合發布《討論稿――關于財務報表列報的初步觀點》就財務報表列報方式改進問題提出相關建議。“討論稿”提出了改進財務報表列報的主要原則::對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的內容進行分類列報:一部分是價值創造方式即營業活動,另一部分是企業獲取資源的方式即融資活動。可以將營業活動進一步分解為經營活動和投資活動;融資活動可以分解為債權融資活動和股權融資活動。
四、新財務分析框架
新財務分析框架的構造理念是將凈資產收益率分解為經營活動收益率和金融活動收益率,并將相關指標做進一步分解。主要公式如下:ROE=經營活動收益率+金融活動收益率=RNOA+FLEV×SPREAD;其中:ROE是凈資產收益率;RNOA是凈經營資產收益率;FLEV是凈財務杠桿;SPREAD是經營差異率;主要指標定義見表1。
其中:NBC(凈利息率)=凈金融費用/凈金融負債RNOA 反映企業經營活動的盈利能力,相對于權益凈利率來說,從凈利潤中剔除金融活動收益的影響表示經營活動的收益。從凈資產中剔除金融資產來表示企業的全部經營凈資產。FLEV與SPREAD的乘積又稱“財務杠桿貢獻率” ,表示企業從金融活動中獲得的收益。FLEV等于凈金融負債(又稱凈有息負債)與股東權益的比值。由于有價證券為金融資產的主要組成部分,便于在證券市場上出售獲得現金。造成企業償債壓力的主要是從外部借入的地金融負債(不包括企業生產活動自發產生的經營負債)。因此,FLEV 能更為準確地反映企業資產對債權人投入資金的保障程度。同時,由于生產經營活動是企業借入資金的主要目的,因此能夠準確地反映企業的真實財務杠桿水平的指標是FLEV。SPREAD表示企業經營資產收益率大于有息負債平均利息率的部分,可以衡量企業當前的財務杠桿的水平是否合理。當SPREAD大于零時,表示企業現有負債水平可以增加ROE,反之,則表示現有負債水平過高,會降低ROE。NBC表示借款費用與有息負債的比值,表示企業的平均債務成本。
五、 改進財務報表存在的問題
1、由于會計要素的特定性質,通過財務報表不可能完全反映企業的商業模式。要使財務報表完整地反映商業模式,只對報表內容的列報方式重新分類是不夠的,還需要借助報表表外信息披露來實現。
2、會計信息缺乏可比性是財務報表改進過程中的另一個難題。由于企業的經營環境和經營戰略是不斷變化的。因此企業的盈利模式和資產性質不是一成不變的。例如,將原來用于經營活動的資產投入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此時,原有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變為長期股權投資,導致原來劃入經營活動的資產變為投資活動占用的資產。在企業中,這種資產的變動是很正常的。但是將財務報表按照前述方法改進后,這種活動為管理層認為操縱財務報表提供了便利條件。改進的財務報表會使企業對外披露的信息的主觀性增強,不僅不利于報表使用者,還會造成不同企業之間、同一企業不同時期之間的財務信息缺乏可比性。
3、改進財務報列報會產生巨大的改革成本。現代會計從產生到現在,一直以現有的會計要素為核算對象,相關理論的發展也是圍繞現有會計體系進行。如果按照商業模式的邏輯重新構建財務報表,必須重新界定報表中的各個要素,并對其結構進行重大調整。這個過程中勢必要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并且理論的建立和實務的操作需要不斷地調整和適應。同時,會計從業人員也要花費成本來學習心得財務報表體系,這將給企事業單位帶來巨大的支出。不僅如此,研究新的財務報表所披露的信息也需要建立新的分析方法和研究體系,這一成本也需要考慮。
參考文獻:
[1] 朱維杰.商業模式對盈利能力的影響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4
相關文章推薦:
7.柯達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