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采編工作的思考論文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技術被開發出來,并且通過實踐進行完善,最后得到廣泛的應用。21世紀,網絡通信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得到迅猛發展,在各個領域當中這兩種技術的應用都比較廣泛。高校圖書館作為圖書館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使用到了這兩種技術,所以高校圖書館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計算機網絡的影響。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數字化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采編工作的思考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數字化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采編工作的思考全文如下:
【摘要】:本文通過對高校圖書館網絡環境下采編工作與傳統采編工作的比較 ,提出了網絡環境下采編工作的新模式 ,及其工作人員的重新定位。
【關鍵詞】: 網絡環境 采編工作 高校圖書館
圖書采編工作是圖書館新血液的來源,也是圖書館工作的關鍵,其對整個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和讀者服務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隨著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圖書館的各項工作環境有了一個全新的概念。如何在網絡環境下做好圖書采編工作也成為了圖書館工作人員需要解決的問題。下面就此進行討論分析。
一、數字化網絡環境下采編工作的新特點
1. 采編對象的多元化
傳統圖書采編對象主要是以紙質型為載體的印刷型文獻資源。隨著科學技術、網絡技術的發展,新型文獻載體不斷涌現,傳統的紙質文獻已逐步被電子文獻所替代,多種載體文獻相互依存、相互補充、共同發展已成趨勢。數字化網絡環境下,圖書采編對象衍生為印刷型文獻、縮微型文獻、視聽型文獻、電子型文獻、網絡型文獻等。它們具有傳統印刷型文獻無法比擬的優勢:信息存儲量大,存儲占用空間小,檢索傳播速度快,方便保存管理,能直接在網絡共享等。因此,基于以上特點,電子型文獻和網絡型文獻在今后高校圖書館館藏中所占比重將會越來越大。
2.采購途徑的多樣化
圖書館的傳統印刷型文獻主要通過書店現場采購、訂單郵購等方式進行。而數字化網絡環境下,圖書館文獻采購方式可以更加多樣化。
3. 采購方式的自動化及網絡化
隨著計算機、通信技術等現代化技術的飛速發展,全球電子商務迅速崛起,網上書店大量涌現,互聯網上電子文獻不斷增加,出現了網上采購的新模式。網上采購就是通過網絡與各地網上書店開展圖書訂購業務,這種模式無論是書目信息瀏覽、圖書預訂,還是書款的結算等每個環節都實現了數字化、電子化。采購方式的自動化、網絡化,不僅簡化了訂購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加強了采購的針對性。
4.采編工作的一體化
采訪與編目以往是分離的,采訪人員只是負責購置文獻,并不負責書目數據的導入,圖書到館后,則由分編人員再去分類、著錄,這樣導致新書到館后,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編目上架,嚴重影響了文獻的利用率。數字化網絡環境下,圖書館采訪和編目工作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采訪和編目共用一個書目數據庫,采用共同的著錄標準,編目數據采用圖書館的統一標準,用MARC格式進行編目,編目工作與采訪的源頭建立了聯系,這使得采訪、編目工作一體化,大大減輕了編目人員的工作量,縮短了圖書上架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筆者所在圖書館采編部原來有6名采編人員組成,現在已縮減到3名,其他采編人員調配到流通口,支援讀者服務工作。
二、數字化網絡環境下采編工作的新要求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為采編業務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對采訪觀念、采訪模式、編目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 采訪觀念更新
采訪工作是高校圖書館業務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控制入館文獻質量的重要保障。數字化網絡環境下,文獻的采訪對象、采訪渠道、采訪方式等都呈現新特點、新要求,推動著采訪工作向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虛擬化方向發展。因此,采訪人員要重新定位,接受新思想、新觀念、新知識,開拓創新意識,變“以館藏為中心”“以館員為中心”的被動型服務觀念為“以讀者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的主動型服務觀念,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的優勢,加強與讀者的交流互動。
(1)可通過網絡、書目、書摘、書評等書源傳遞渠道來篩選有用的文獻信息資源作為圖書館采訪的依據,
(2)掌握館藏文獻信息資源的基礎上通過了解讀者對文獻信息資源的需求,開拓圖書采訪外延,優化館藏結構。
2. 采訪模式更新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圖書館的文獻采訪模式產生了新的變化,單一化的采訪模式將被多元化的采訪模式所替代。圖書館采購人員只有針對文獻需求的實際情況,把招標采購、網上采購、綱目采購、電子資源集團采購、聘請專業教師參與零購等多種采購方式有機地結合起來,并致力于對各種文獻采訪模式的深層研究,文獻采訪質量才會達到相應的要求。采訪文獻資源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需求,僅憑采訪人員很難采購到令讀者滿意的圖書文獻。筆者所在圖書館采用以讀者為主體、采訪人員為輔助的采訪模式,突破了傳統的采訪模式,大大滿足了讀者的文獻需求,使圖書館與讀者之間服務理念更新。
3.采編工作更新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不斷發展,圖書館逐步實現了圖書編目與文化服務的信息化和網絡化,進而又逐步實現了聯合編目、聯機編目以及編目業務外包。圖書館實行編目業務外包從20世紀90年代已經開始,至今已發展了20余年,各項技術和業務日趨成熟、完善。編目業務外包由于具有降低成本、節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等優勢,絕大部分高校圖書館考慮到采編工作的繁瑣以及成本等問題而實行編目業務外包。對于民辦高校來說,圖書館經費和編目人員不足,新書不能及時分編入庫,編目業務外包無疑是其最佳選擇。
三、數字化網絡環境下采編工作的途徑
網絡技術的發展給圖書館的各項工作帶來了廣泛、深刻的影響,圖書館采編工作的方式、方法也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變化,采編人員應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條件,積極優化新環境下采編工作方法,做好文獻的采編工作。
1. 提高采編人員的業務素質
數字化網絡環境下,傳統的工作方式已很難適應新時期采編工作的要求,因此全面提高圖書館采編人員的業務素質迫在眉睫。
(1)采編人員要有廣博的知識,博覽群書,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當今社會學科復雜,交叉學科、邊緣學科、綜合學科不斷涌現,這對圖書館采編人員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編人員須對所在學校學科發展動態、科研內容、研究重點有所了解和掌握,以便及時準確地了解科研需要,有重點、有選擇地采購相關文獻資源。采編人員還要不斷地參加業務學習和培訓,提升自身的素養和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 (2)采編人員要有較高的計算機操作水平、英語水平和豐富的網絡知識水平。
(3)采編人員要加強思想素質修養,要熱愛本職工作,樹立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的思想,全身心地投入到采編工作中去,更好地為讀者服務。
2.構建新的采購模式
數字化網絡環境下,隨著網絡信息資源數量的迅速增長,傳統的采購方式已經不能滿足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傳統采購方式必須與網絡采購方式并存。網絡信息文獻發行手段不斷涌現,為圖書館在采購方面提供了更多的采購渠道,其中網上采購是近年來圖書館文獻采購的一種新模式。
3. 利用網絡讓更多的群體參與采購
在數字化網絡環境下,面對數量龐大且復雜多樣的文獻,不僅要完成圖書采購任務,而且要提升采購質量和專業水平。圖書館可以建立一個以學科館員為主,專家、教師、學生等為輔的采購團隊,匯集各種采購文獻的優點,更好地完成高校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工作。
(1)學科館員可以根據學校和各學科發展方向、專業設置、經費情況,統籌安排,有計劃地為學校建立起科學、系統、符合本校學科發展需要的館藏。
(2)學科館員是溝通圖書館與學校各院系專家、教師的橋梁。學科館員可以根據書商、出版社提供的征訂目錄選擇自己負責院系征訂目錄,通過E-mail、QQ、微信等網絡平臺發送給各院系的專家、教師,讓專家、教師選擇本院系、學科所需的文獻資源,使圖書采購與教學需求結合得更加緊密,保證了館藏文獻的建設更貼近教學,更具有實用性、參考性。
(3)學科館員可利用網絡平臺定期在網站發布最新的征訂目錄,讓更多的讀者參與到采購工作中去,使采購具有針對性,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出所需圖書,學科館員定期查看讀者訂購目錄,根據目錄查重。
4.優化采編工作流程
數字化網絡環境下,信息資源數量迅速增長,新型載體資源不斷涌現,圖書館采編部門的各項工作也隨之發生了改變。采編部門要與時俱進,及時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工作流程,使采編部門的工作流程達到最優化。在采訪工作上,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實施圖書二級采訪新模式。所謂“圖書二級采訪”,是指構建網絡圖書采訪平臺,采訪人員將各種圖書信息及時搜集整理發布在該平臺上,以院系為單位,采訪人員根據專業、學科建設的情況劃分文獻經費額度和采訪計劃,由二級院系自行組織各院系師生進行網上篩選,形成最初訂單,反饋給圖書館。采訪人員根據各院系反饋的目錄進行查重、審核、確定復本,形成最終訂單發給書商。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信息化時代中,圖書采編工作環境相應地有變化,為了適應高校教育的改革發展,圖書采編人員要不斷地創新自己的工作觀念,積極探索有效的圖書采編模式,分析解決在采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不斷總結經驗,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圖書館的圖書和服務質量,更好地為讀者服務。
相關文章:
2.圖書館管理論文
5.探討網絡學術出版的發展歷程
數字化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采編工作的思考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