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類論文:加強醫院物業管理的探索和實踐
管理類論文:加強醫院物業管理的探索和實踐
從國內的物業管理的起源來看,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20年代,是舊中國房地產業萌芽和初步發展的時期。在這個時期,上海、天津、武漢、廣州、哈爾濱等城市建立了許多八九層高的建筑,在上海,出現了28座10層以上的高層建筑。在當時的房地產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代理租賃、清潔衛生,保安服務等專業性的經營公司,這些專業公司的管理方式正是我國物業管理的早期形式。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管理類論文范文:加強醫院物業管理的探索和實踐。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加強醫院物業管理的探索和實踐全文如下:
[摘要] 論述我院物業保潔特點及存在的問題,從實踐中探索我院物業監督和管理模式,并總結加強物業公司管理的效果。
[關鍵字] 物業管理;醫院后勤;實踐效果。
由物業公司為醫院提供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服務,是后勤社會化改革的一種積極探索和新的發展模式,被越來越多的大型醫院采用[1]。 實行后勤社會化后,對物業公司的監督管理自然成為醫院后勤管理的主要職能之一。 如何建立一套科學、嚴密的監督體系和管理方法,是每個后勤管理者深思的問題。
1 我院物業公司的基本情況。
我院在 2003 年開始將醫院保潔承包給物業公司, 目前由東吳物業公司負責,現有總員工 123 人,其中經理兩人、文員一人、領班 5 人、保潔員 115 人,年齡在 45~65 歲之間有 112 人,占 91.1%,平均年齡 54 歲;小學及小學以下有 103 人 ,占 83.7 %;曾經有過工作經歷有 81 人,占 65.9 %;工作時間在 1 年之內的有 46人,占 37.4 %。 公司主要承擔各臨床科室的保潔、建筑設施的清潔保養、醫院的道路保潔以及病區生活垃圾的運送工作,交予樓宇管理科管理。
2 醫院物業保潔的特點。
醫院保潔不同于一般的商廈、賓館保潔那樣只是簡單的掃掃擦擦,它不僅要清潔光亮、物見本色,而且還和醫院感染存在一定的聯系,具有特殊性。 因為公司員工主要承擔病區環境的衛生清掃、回收廢物、消毒保潔工作,他們接觸污染物的機率比醫務人員高,是引起醫院感染的高危人群。 因此管理不善極易成為醫院感染的媒介,所以保潔員不但要掌握保潔工具的使用、地面的清潔保養,同時知曉一定的醫院感染知識是非常必要的。
3 現物業公司存在的問題。
3.1 從業人員年齡大 ,文化程度低。
在此次調查中, 年齡在 45~65 歲的有占總體人數的 91.1 %,文化在小學及小學以下的占 83.7 %,造成他們對新知識新信息的接受難,知曉率低。 他們中沒有工作經歷占 34.1%,平時沒有制度約束就養成了隨意、散漫的習性,責任心不強,不愿意接受管理。
3.2 員工數量不充足。
由于待遇低,工作環境差,工作量大,所以招工難,招工時應聘人數少,可選擇的余地小,所以公司對應聘人員要求低,造成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有時由于人員短缺、就會出現兩個人的工作一個人做,工作忙碌、他們為了趕時間圖方便,常出現一塊抹布抹到頭,一把拖把拖到底的現象,給醫院感染管理帶來一定的隱患。
3.3 人員流動性大。
據統計,在今年 4 月公司因各種原因離職的員工有 11 人,這種反復招工應付空崗的被動狀態,極大影響保潔質量和病人的滿意度。 同時頻繁的人員辭職也造成了其他員工的浮動,不安心工作。
3.4 管理不到位。
物業的管理人員來自非醫學非管理專業,有的直接從保潔員中選拔來的,人員素質和管理能力都達不到要求,而且對醫院感染與保潔的關系和防控知識知之甚少,他們的檢查監管僅限于物體表面、環境的終末清潔的效果,而忽視了具體操作流程的監管。
3.5 缺乏規范培訓機制。
物業公司沒有醫學專業的專職培訓員,保潔員的培訓主要依靠領班, 有關醫院感染知識只有通過醫院感染管理科組織的培訓。 再加上領班的主要職責是負責現場的監督管理,頻繁人員培訓,影響了領班在現場監管。
4 實踐和探索。
4.1 規范物業公司行為 督促其合法經 營。
物業公司的合法經營是為臨床一線提供優質服務的重要保證。 第一督促物業公司與員工之間簽訂勞動合同,明確 雙方的責任和義務,待員工穩定后,對其進行必要的健康體檢,對不適合保潔工作的人員給予辭退,以避免職業病的糾紛發生。 第二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 特別是根據醫院感染的要求制定保潔工作制度、評價標準和內部考核細則以及規范的工作流程。第三對于數量不足的員工,要求公司及時發布招工信息,與社區、家政公司、勞務市場簽訂長期用工協議等,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來緩解用工短缺的矛盾。第四我們不定期查看物業公司為員工繳納的保險金的憑據、尋訪員工的工資實際發放數額以及節假日加班費用的發放情況,以確保員工的利益。
4.2 深化員工培訓 提高認知水平。
保潔工作與醫院感染息息相關,必須注重對公司員工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 由醫院感染管理科的老師先分層次對保潔領班、保潔員工進行院感知識培訓,在方法上采取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多媒體、幻燈片等多種形式講解。在新員工上崗前,先由保潔領班予以業務技能及院感知識的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其次加大物業公司經理、領班的經驗交流,公司組織他們去兄弟單位學習參觀,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再次員工常在無人監管下工作,加強他們職業道德教育,培養慎獨精神是十分必要的,突出強調保潔員也是醫院的一份子,只是所從事的工作和崗位不同,病人的康復需要包括保潔員在內的每一個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營造一種病人需要我的工作氛圍,使他們有一種使命感,認識到自身的工作價值,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潛力。
4.3 人文管理 增強歸屬感。
尊重物業員工的工作, 督促物業公司足額發放防護用品,教會正確的使用方法,防止職業暴露的發生。定期組織健康體檢、免疫接種等關愛措施,根據物價水平最大限度的提高工資水平和物業公司的管理費用。對于工作量大的員工我們提醒公司在工資上給予傾斜,工作中體現多勞多得的分配制度。 對外地的保潔工公司提供集體宿舍使他們安心工作。作為院方在部分福利上如防暑降溫費、部分營養費也要考慮對物業公司的發放,使他們融入到醫院這個團隊中來,穩定員工隊伍,提高規范服務的依從性。
4.4 構建保潔文化 提升服務內涵。
制度的功能在于規范和約束人的行為,用文化層面來管理是真正心靈管人,文化管理才是最有效的管理手段。 良好的企業文化能夠優化組織結構及經營決策,使員工朝著共同的目標協同努力[2],所以物業公司的發展也需要企業文化的引領,首先統一的服飾、掛牌上崗、就是文化的形象表達,二要不斷的更新服務意識,轉變服務理念,倡導員工改變要我服務的理念,轉變為我要服務的理念,服務時說話輕、關門輕;物品輕拿輕放,做到來時有問候,走時有交待。不斷熏陶根植入員工的心中。構建保潔文化,是發揮物質刺激所起不到的作用,從而形成一股合力,為病人提供優質的服務。
4.5 精細核算降低人力成本。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 勞動力的成本提高是不可逆轉的, 在簽訂合同時我們精確計算工作量, 配備合理數量的保潔員,做到各盡所職、各盡所能。另外在部分可以用機器替代人工崗位, 用機器替代人工,既可以提高勞動效率,又可以提高服務質量,減低運行成本。據調查比如一臺 20 寸的全自動洗地機,一天可以完成 8 個人工的工作量,效果既好用水又節約[3]。 所以物業公司中標進駐醫院之前 ,在綜合考慮人力成本的情況下,要求公司配備三臺洗地機、一臺大型洗衣機,從而大大縮減人員編制,減低用人成本。
4.6 自查互查相結合 加大監督力度。
再好的規章制度,沒有完善的監督機制,各項制度也無法保障能有效落實, 要求物業公司領班每天在臨床一線檢查督導員工工作, 組織由物業公司經理牽頭組織各樓領班之間進行互查,通過這種途徑發現對方薄弱環節,總結經驗 ,防患于未然。 樓宇專職人員監督考核主要采用日常檢查、不定期抽查、滿意度調查相結合的方法,發現問題及時指出限期整改,進行跟蹤,并與考核掛鉤。
5 加強物業公司管理的效果。
5.1 保潔員院感知識和主動服務意識增強。
通過培訓和教育,能主動使用文明用語;工作責任心加強。 在平時工作中醫院感染知識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實,有效減少了醫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切實降低了醫院感染,提高了醫療質量,確保了病人安全。
5.2 科室管理負擔減輕。
保潔社會化之前,病區保潔均由病區護士長管理,在其交付物業公司以后,管理交給了物業公司和樓宇管理科,護士長負責日常工作質量監督和考核,而且臨床科室參加考核后,使保潔員更能服從科室安排,增強勞動紀律。 護士長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業務工作,提高護理質量。
5.3 滿意度不斷提高。
醫院保潔社會后效果顯著,醫院內井然有序、病區、門急診地面整潔、窗明幾凈、衛生間光潔照人,為醫院職工和患者提供了安全、整潔、舒適的診療環境,臨床工作人員、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提高,而且在歷年來的各項檢查中得到評審專家的一致好評。
6 總結。
醫院物業保潔社會化,是一個復雜的、長期的、系統的工程,目前國內尚無一種完全成熟并得到大家公認的模式,這需要管理者以科學地頭腦、開拓的思維、創新的精神去探索和研究,制定出物業服務社會化改革的有效方案,使物業管理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巴志強,朱大勇。城市醫院后勤保障社會化的理論與實踐 [J].現代醫院管理,2010,6(3): 16-19.
[2] 趙坤,王方芳。醫院人力資源管理分析與研究[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雜志,2004(6):192.
[3] 王永紅。醫院物業公司的管理與考核[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3,24(1):99-100.
相關文章推薦:
5.財務控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