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財務管理的論文大全
關于財務管理的論文大全
財務管理論文如何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財務管理論文的范文,歡迎閱讀借鑒,希望你喜歡。
分析當前集團企業如何完善財務管理體系建設
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中樞,一旦處理不慎,可能會給企業帶來災難性的后果。不同企業的管理模式多樣化,在建立和完善財務系統的過程中,要統籌全局,充分考慮到不同子公司對財務方面的要求,構建一種既能讓子公司適應,又利于公司發展的財務系統。
一、發展現狀
有一句話是這么形容集團企業的——“先有兒子,后有老子”,目前,我國的企業集團的組建大多是通過若干個公司聯合、兼并或行政要求等方式形成的。所以造成有些集團組織形式不嚴謹,總公司對各個子公司的制約能力不夠。從母公司的角度來看,企業的規模日益壯大及中國加入WTO 后,由于國內外環境因素的變動,集團企業也遇上了亙古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在這過程中出現一些與企業發展不協調的問題,它制約著整個公司的發展,使得之前制定的財務目標沒有得到實現。具體的問題有:
(1) 各子公司為了自身的持續經營,獨立進行資金方面運作,造成了整個公司有大量的資金沉淀;
(2) 目前各子公司的貸款方式多是單獨向銀行融資。出現一些子公司因為財務狀況欠佳問題很難享受到貸款上的優惠,而經營狀況較好的子公司又會因規模上的劣勢難以得到優惠的融資條件等尷尬局面;
(3) 子公司的資金過于分散,集團很難一時之間籌集到足夠的資金進行投資;
(4) 財務軟件不夠完善,公司內信息溝通時間過長,人力成本隨之提高,資金運作也越加艱難,不能及時準確地反映各子公司資金運作情況。顯而易見,集團企業中的過度分權制度是罪魁禍首,也是集團化管理中普遍性的問題。這是因為我國集團化企業普遍采取多級法人制,成員企業眾多,組織層次復雜,管理跨度大。在分權模式下,集團將管理權限交予各子公司,使得他們有充分的決定權。
因此,他們大多都會從自身利益出發,沒有從長遠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缺乏整體意識,從而導致資金管理不集中、利潤分配無序等問題。同時它制約了財務治理權的配置,造成內部資源配置上的重復浪費,使資源得不到優化配置。
二、完善措施集團企業的雙重身份
使得其財務管理不同于單一企業的財務管理,且集團母公司和子公司都具有獨立的法人,所以集團企業在期末合并報表時得將各個性質的項目進行相應的反饋。正因為這種會計主體和法律主體不統一性,集團企業在其子公司財務控制的作用就更顯著。根據以上的特點,集團企業財務管理戰略應先從分配財務治理權著手,合理配置集權與分權,有利于調動各子公司管理者的積極性,提高各成員企業的凝聚力,使得整體公司目標協調一致。
(一) 集中籌資及融資權
為了降低集團籌資風險,減少籌資成本,應由母公司統一籌集資金,提供給各子公司有償使用。比如按規定自行付貸款的利息,還有跟多家金融機構合作,建立“企業集團聯合虛擬銀行”。它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銀行資源等各方面成熟的資源,幫助集團公司避免重復投資和建設;同時它便于集團內部資金的融通,比如將集團各子公司閑置的、分散的資金集中起來再以貸款形式調配給需要“輸血”的單位,實現集團內部共享資金資源,提高資金的使用率;再者,它可以有效地監管資金的流向,避免成員公司擅自動用資金,從而保證公司財產的安全。
(二) 在投資和分配利潤管理中實行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制度
投資決策對集團企業的發展方向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必須集中投資權,任何子公司的投資決策都要經過母公司嚴格審核和批準。從而使得投資風險降到最低,實現投資效益最大化。集團企業應統一收益分配制度。成員公司要真實客觀和及時向母公司匯報經營狀況。子公司利潤的分配,應遵循法律規定的程序辦理的按規定辦,剩余的部分由母公司確定分留比例,以便集團長遠發展之需。同時也要保證其子公司的自身發展需求和員工利益的保障。
(三) 完善財務信息化平臺
目前的財務信息系統缺乏統一性,大多都是“孤島型”應用,系統內部沒有實際聯系,導致信息系統的企業管理職能不高。財務信息化建設主要是對數據進行集中管理和控制,在現代科技迅猛發展的背景下,財務電算化發生了質的變化。在集團內部通過網絡共享電算化會計資源,由母公司統一管理,使得內部財務信息得以及時傳播,有利于對子公司實施有效的管理。
(四) 加強監管力度集團企業在全面統籌的基礎上,加強成員公司的事前檢查、事中控制和事后審計監督,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比如委派財務總監來監控成員公司日常的資金活動。
三、結語
集團要權衡集權與分權的利弊,把好合適的度,絕對的集權與分權在當今社會上已絕跡了。集團企業應該靈敏地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調整自身的財務管理模式,不斷地嘗試創新經營管理和財務管理,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爭取集團價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