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酒店業成本管理存在的誤區論文
淺談酒店業成本管理存在的誤區論文
很多企業在成本管理中,一味的強調降低成本,而沒有考慮到產品的競爭能力,沒有進行成本效益分析,沒有將成本管理與企業的戰略相結合。這樣做的后果是企業片面的追求降低成本,往往會形成短期效應,但是對于企業的長期效應則是很不利的,以下是學習啦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談酒店業成本管理存在的誤區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淺談酒店業成本管理存在的誤區全文如下:
酒店成本管理,是指對酒店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所產生的成本、費用支出的總和進行有效的管理,以達到用最少的耗費取得最大的經營成果的目的。調查顯示,酒店業成本占據收入的絕大部分,在有些酒店,甚至80%-90%的收入都要用來支付其成本。而隨著物價的不斷上漲,人工成本、水電氣費、原材料、設備等成本也在不斷上漲,如此高比例成本下,更需要酒店經營者們運用科學的成本管理知識和理念,走出成本管理中的誤區,以實現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酒店管理者們在成本管理過程中的誤區
1.成本管理理念有誤
節約成本是成本管理的重要舉措,很多酒店提倡“節約每度電、不浪費一張紙”,在成本控制中確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于是,有些酒店管理者們便認為控制成本就是要將成本降到最低,而忽略了機會成本和潛在損失。比如:(1)過度控制費用,不進行廣告宣傳和促銷活動;(2)設施設備長期不維護、保養,導致高額的維修費和設備設施提前報損;(3)水電氣等控制使用,使得酒店環境下降,引起客人投訴;(4)低值易耗品陳舊、甚至過期的牙膏肥皂還在提供給旅客使用,旅客滿意度大打折扣等等――結果成本是降下來了,但劣質的產品和服務質量只會讓顧客怯而止步。酒店失去了信譽和市場,效益降低,便更想在成本上做文章,于是,更加壓縮開支,效益更加下降,不斷惡性循環。
2.成本控制體系不完善
酒店成本控制貫穿于物品采購、入庫、領料和使用等環節,由于管理上的不完善,這些環節或多或少都存在著漏洞 :
(1)在采購上,缺乏嚴格的監督控制,沒有統一的進貨標準,采購用多少量,什么品牌,沒有貨比三家,全由采購負責人說了算。采購員與供應商串通一氣,吃回扣現象常有發生。
(2)收貨未按標準和程序進行,庫管員對當日物品不及時入庫,待物品堆積后,不分先后順序一次補入庫,領用時,采用先進先出法出庫沒有實際意義,有些庫存物資到變質變味還堆放在庫房,無人監督管理。
(3)沒有定期、嚴格的盤存制度。有些酒店盤存沒有固定期限,甚至一年都不去盤存一次,或者盤存時無人監盤,僅僅庫房管理員制一張盤點表,盤點表與實物是否相符無人追究;有的酒店,會計系統賬面金額與盤點表明顯不一致,不找原因,將錯就錯,一錯到底;有的酒店處理方式是:盤盈了就沖“管理費用”,盤虧了庫管員就補報損單,把賬面沖平――盤存流于形式。
(4)由于監管不力,吧臺工作人員私自帶煙、酒水在吧臺變賣獲利;客人不要求發票的情況下,收銀員私吞營業款等等。
3.預算體系不健全,制定成本目標比較盲目
成本預算指標是成本控制、評價的重要標準,很多酒店成本管理粗放,不制定成本預算指標,或者制定預算指標很籠統、不具體,比如,某酒店今年的成本目標是“將成本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或者是“成本費用支出爭取不超過上一年度”,這樣一個模糊的目標如何能成為員工奮斗的動力?還有的酒店不綜合考慮市場情況,成本預算指標直接在阿上一年成本發生額上調高一定比例,而這個比例毫無根據,全憑下意識猜測。沒有預算所提供的總的行動計劃,酒店管理者的決策制定將失去方向、缺乏標準、疏于協調。
4.各部門之間缺乏有效溝通,成本信息不對等
通常的情況是,經營部門向預算審批部門上報成本預算后,只顧本部門執行預算,將產生的費用報銷單交予財務做賬。年終成本考核時發現,財務賬面成本信息與部門實際發生完全不符。原因是,對于模棱兩可的費用名目,不經事先溝通,財務部想當然按照自己的判斷進行費用歸集,這就會與經營部門本意相偏離。比如,酒店工程部領用的工具材料,是按照“維修費”來進行預算申報的,而財務部卻按照“物料消耗”核算;綜合部做的指示牌作為“廣告費”申報的預算,財務部作為“其他費用”核算…
成本信息不對等,就給成本考核和下一年預算申報帶來極大困難,而酒店管理者進行決策的依據是財務報表上的會計數據,如果財務報表不能真實反映成本費用情況,那么管理者就會做出錯誤的經營戰略決策。
淺談酒店業成本管理存在的誤區論文
5.忽略財務人員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財務人員是酒店成本管理中的關鍵人員,其對成本控制、經營決策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我國多數酒店往往看重的是營銷推廣、廚師水平、服務質量和市場聲譽、影響力,忽視了財務人員的重要性。財務人員不受重視,他們的工作只是核算成本費用,收入情況,給領導提供財務數據,反映一下企業經營情況。財務人員在酒店更像是后勤工作者,根本無法參與成本控制,更談不上企業的經營決策。酒店不重視財務人員的系統培訓、職業發展,而財務人員也因為身處窘境,工作積極性大受影響,久而久之,財務人員由決策的制定者淪為被動的接受者,許多高素質的財務人員自身價值得不到體現,有的改行、有的跳槽,有的干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得過且過。酒店成本沒有專業的隊伍監督、控制,管理上漏洞百出。
6.部門各算各的帳,不能從整體利益出發
許多酒店沒有從企業整體發展戰略角度出發,只將企業成本控制的范圍局限于本部門,各部門相互封閉,都只從自己的部門算小賬,只關心本部門成本核算和獎懲情況,部門之間相互爭資源,甩任務,為了達到績效考核目標,甚至不惜犧牲其他部門的利益。表面上,本部門的成本是節省和控制了,事實上,企業內部的相關性,使得此消彼長,反而造成更大的浪費。鷸蚌相爭,最終損害的是集體的利益――這是財務成本管理的大忌。
二、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加強酒店成本管理
1. 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
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是成本管理的基礎。制定《酒店管理規范化手冊》,對酒店各部門各環節流程、制度嚴格規范,如采購制度、費用報銷單據的審核、存貨出入庫管理、建立獎懲機制等。工作人員違規行為受到約束,而獎勵機制又提高了其工作的積極性。
2.完善成本管理機構設置
按照酒水、小商品、低值易耗品等不同類別單獨設庫,并配備相應的庫管員,財務部門直接管理餐飲核算及庫房,嚴格實施存貨月末盤點,這樣就強化了物品在入庫、領用、損耗過程中的監督和管控。酒店應設財務總監一職,直接分管財務部,同時作為酒店領導人參與酒店的日常經營管理和決策,當市場行情發生改變時,可以參與到財務管理中,并協調好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從而節約酒店的人力、物力、財力,降低酒店的經營成本。
2.加強預算管理力度
首先,結合酒店的業務類型、組織結構、經營特點和策略,采用合理的預算編制方法,再根據經營水平、季節變化、行業發展趨勢,確定科學、合理的成本預算目標;預算審批部門逐層審查預算指標是否真實、可行,最終予以批復。成本預算指標下達之后,無特殊事項,不許更改,各預算執行部門應當嚴格執行,將實際成本控制在預算指標之下。此外,預算執行部門應該與財務部及時溝通交流,已確保成本費用的歸集口徑一致。最后,比較實際成本與預算目標的差異,差異是否在標準允許的范圍內?分析差異的原因,是工作質量問題,就要進一步加強培訓、監督,提高工作質量;如果由于預算指標不準確,則需要修正目標和標準,總之就是要使成本控制在合情合理的范圍內。
4.運用現代化的酒店信息系統
信息化的年代,計算機系統對于酒店行業已經并不陌生,從客房預訂、客戶管理、庫房管理、前臺結賬、到數據查詢等,綜合數據處理和信息歸集的功能已經取代了傳統的手工記錄,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成本,提高了酒店管理效率。成本管理中,也可以根據酒店的需求,在信息系統中嵌入標準成本信息、各部門實際耗用成本信息,信息系統就可以進行成本差異計算和分析,進而提出合理的獎懲建議。
酒店業作為勢不可擋的第三產業,其發展很大程度上受成本的制約,有效的成本管理必須依賴于完善的管理制度、監督管控機制以及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才能使企業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