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規范管理論文
監督規范管理論文
加強企業監督規范管理,鞏固壯大企業經濟實力,保護集體資產的安全與完整,是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下面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的監督規范管理論文,謝謝你的閱讀。
監督規范管理論文篇一
規范搞好農村審計監督管理
摘要:加強農村財務審計監督管理,使農村財務混亂的狀態得到改觀,同時建立健全各項財務管理制度,杜絕以往財務管理上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的混亂現象,使農村財務逐步納入規范化管理的軌道。鞏固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實力,保護了集體資產的安全與完整,同時,對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促進黨風廉政建設,改善黨群、干群關系,推進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關鍵詞:農村審計 監督 管理
隨著農村經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加強農村財務審計監督管理,鞏固壯大村集體經濟實力,保護集體資產的安全與完整,是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同時也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促進黨風廉政建設,改善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手段。因此,規范搞好農村審計監督管理是推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保證。
一、完善審計程序,強化審計手段
為提高農村審計工作質量,使農村審計工作逐步向標準化,規范化發展,應完善審計程序,強化審計手段,狠抓規范化建設。審計工作中必須履行如下程序:結合本地工作實際,確定審計工作重點,編制審計項目計劃;根據審計項目計劃,明確審計對象,擬定審計方案,成立審計小組,確定審計范圍、時間和內容;根據審計對象和審計任務要求,確定相適應的審計方式;向被審單位下發審計通知書,被審計單位接到通知書后應做好準備,積極配合審計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審計通知書發出之后,審計人員根據確定的審計方式、要求和工作步驟進行具體的審計工作,通過審查會計憑證、賬簿、報表,查閱文件、資料,檢查現金、實物以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調查等方式,取得證明材料;根據審計的情況,發現的問題及各種證明材料和有關資料,全面匯總、綜合分析,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寫出審計報告;審計報告提出后,要予以審定,在報送主管機關或上一級審計機關前,應征求被審計單位的意見,被審計單位應在規定的時限內提出書面意見;根據審計報告,作出審計結論和處理決定,通知被審計單位和有關部門執行,并向群眾公布;審計結論和處理決定發出后,被審計單位如有異議,可以申請復議,審計終結,建立審計檔案,妥善保管,以備查考。同時還要加強事前、事中審計做到防患于未然。應注重審計過程質量,使審計工作全面達到標準化、規范化的要求。
二、積極探索新路子,加強和完善農村審計監督管理
(一)實行民主監督、開展“兩審”制度
1、民審。全市398個村通過群眾民主選舉都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并由鄉鎮經鎮經營管理站統一組織,使每村都刻有“民主理財”小組公章和組長名章。每月各鄉鎮都定有集中辦公日,在每月的集中辦公日之前,由民主理財小組將本月村里發生的財務收支票據和現金實物進行一次全面清理查核。一查收入是否全部入帳,有無收入不入帳的現象,二查支出是否合理,是否都符合本村實際發生的業務;三查報帳手續是否齊全,經手人、主管領導是否蓋章;四查帳款、帳實是否相符。凡是經民主理財小組審查合格的票據由民主理財小組組長簽字蓋章,加蓋理財小組公章后,交村文書,由村文書在集體辦公日到鄉經管站報帳。
2、站審。目前我市農村財務已全部實行了村財鄉管,會計業務實行了電算電算化,鄉鎮站都設有村財辦公室,專門管理村級財務每月由鄉鎮經管站統一組織集體辦八各村村文書于每月集體辦公日到鄉經管站,將本村經村民主理財小組審核蓋章后的票據集中起來接受鄉經管站審計人員的審計。主要審計原始單據是否合理合法,是否符合財經制度;開支是否超出財務計劃;并嚴格控制非生產性開支,對合理合法的票據由鄉站審計員加蓋“已審”戳。對不合理票據加蓋“作廢”戳永遠不得入帳,嚴格控制不合開支,壓縮非生產性支出。對加蓋“已審”的票據,先由村文書記錄現金出納帳,交由片會計整理,做出會計錄,再由微機員輸入微機進行電算化管理。
(二)加強審計監督,規范財務管理
規范了財務管理,理順了財務關系,對開展農村審計工作提供了方便,解決了難題。在沒有實行村財鄉管,農村會計電算化管理以前,由于農村財會人員素質偏低,每個村的管理方式、會計科目的運用不統一,給審計工作的開展帶來諸多不便。為加強審計監督,規范財務管理,全市在農村財務管理上實行了四個統一:一是統一實行了村財鄉管,會計電算化管理;二是按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要求,統一了會計核算總帳科目,并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統-了二級明細核核算科目,對每一個一級科目、二級科目實行了統一編號并編成手冊發至鄉鎮經管站;三是統一了記帳方法;四是統一了結帳時間。
(三)實行財務公開,增強群眾監督意識
過去農村財務管理只注重行政手段,忽視了加強民主管理和群眾監督;只注重外部的監督,而忽視了集體經濟內部的自我管理。由于沒有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內部監冒制約機制約機制,所以才會形成農村審計工作中前清后亂邊清邊亂的局面,因此為加強農村審計監督管理,增加群眾監督意識,實行財務公開,認真貫徹落實了農業部、監察部頒發的《村體經濟組織財務公開暫行規定》,全面推行財務公開,我們對全市農村財務公開工作做了認真部署,做到了“四個統一。一是統一公開時間,規規定全市一年公布兩次帳目;二是統一公開內容。按國家監部、農業部的要求,市農經總站設計一套《敦化市農村集化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公開表》,全套共7張;三是統一公開形式,即先召開村民代表或村民大會冉再張榜公布,并有專人負責對群眾提出的問題給予解答;四是要求統一設置永久性財務公開專欄并將公布情況拍照備查。通過實行財務公開,增加了農村財務工作透明度,增強了干群之間的理解和信任,村里的財務清楚了,群眾心里明白了,干部清白了,干群關系融洽了,干部的廉政意識增強了,有效控制了挪用、揮霍、貪污集體資金的現象。
通過開展農村審計工作,使農村財務混亂的狀態得到改觀,同時建立健全各項財務管理制度,杜絕以往財務管理上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的混亂現象,使農村財務逐步納入規范化管理的軌道,切實保護集體資產的安全與完整,嚴厲打擊農村經濟犯罪,為發展農村經濟保駕護航。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監督規范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