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論文例文
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論文例文
互聯網金融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是十分明顯的,但同時也隱藏極大的風險,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論文例文,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論文例文篇一
互聯網金融風險及其監管
摘 要:網絡技術的發展對各個行業發展的促進作用是十分明顯的,互聯網金融就是網絡技術與傳統金融行業結合的產物。互聯網金融雖然能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但存在較多的風險,本文將對各類風險以及監管措施進行分析。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
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結合形成的互聯網金融已經憑借其高效、快捷、開放的優勢得到了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體系的規模不斷擴張,極大的促進了金融行業的發展;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互聯網金融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新的風險和挑戰,網絡技術安全性、法律法規的不健全、監管力度的缺失都嚴重影響了互聯網金融的監控發展。
一、互聯網金融面臨的風險分析
(一)技術風險。互聯網金融具有一定的虛擬性,但仍需要借助硬件設施完成各項操作,若硬件設備的維護或保存出現問題,就會影響互聯網金融的安全;另外,互聯網金融信息若在傳輸過程中被盜竊,同樣也會引發多種危險;互聯網金融交易過程中,交易中任何一方出現失誤,都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資金損失;系統安全保密技術不完善,一旦被不法分子攻擊,將對互聯網金融的安全造成威脅。以遠程支付寶為例,在交易過程中可能會面臨釣魚、欺詐的風險。2013年9月,網上銀行木馬病毒“弼馬溫”就曾對網銀數據進行劫持,造成50多萬的網銀用戶感染病毒,部分客戶還遭受資金損失。
(二)法律風險。首先,監管法律確實會帶來風險。我國互聯網金融領域制定的法律法規較少,存在很多法律監管漏洞,不利于互聯網金融的有效監督。其次,違反法律法規帶來的風險。如第三方支付企業的套現風險;P2P網貸領域的非法集資風險;電商平臺的個人隱私泄露風險都會給給互聯網金融客戶帶來風險。最后,跨境司法管轄權法律風險。不同地區,法院的司法管轄權不同,而互聯網金融具有很大的開放性,具有無國界的特點,這就導致互聯網金融在管轄權方面的風險。在跨國交易中,各國法律規定不同,一旦發生法律糾紛,司法管轄權的爭議就會不可避免。
(三)信用風險。信用風險又稱違約風險,是指在以信用關系規定的交易過程中,交易的一方不能履行給付承諾而給另一方造成損失的可能性。信用風險主要包括來自資金需求方的信用風險和來自資金供應方的信用風險。
(四)洗錢風險。洗錢是指將違法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通過各種手段掩飾、隱瞞其來源和性質,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為。通過金融領域洗錢是常見的一種方法,但在傳統金融領域,我國已經有健全的反洗錢監管體制,由于互聯網金融交易虛擬性和隱蔽性的特點,成為新的洗錢渠道。
二、我國互聯網金融監管應采取的對策
(一)提高技術防御能力。開發有高技術含量,自主知識產權的計算機硬件和軟件技術,降低因使用國外技術而引發的信息不穩或信息泄露問題,提高安全防御能力;加大對軟、硬件設備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在防病毒和防攻擊技術的研發上,更要加大研發資金和人力的投入力度;軟件方面,可通過限制登陸的方式進行,減少或消除非法登陸;建立互聯網金融技術標準,統一信息標準,增強體系的協調性以及對外風險的預防能力。
(二)完善互聯網金融相關的法律法規。首先,完善市場準入和退出的法律法規。我國政府應高度重視互聯網金融的重要性,通過法律法規的建立和健全,為行業發展提供法律保護。市場準入機制方面可設立不同的準入門檻和監管標準,根據商品類別劃分行業風險;市場退出法律機制方面建立風險預警系統,加強對風險的日常監測,明確市場退出的監管主體,各監管機構之間要互相配合;制定相關的法律規定,如互聯網金融機構破產條例等。其次,完善風險監管主體法律法規。確定P2P網貸平臺的監管主體,系統規劃監管模式的設立,協調各監管機構的工作;建立互聯網金融機構的日常技術監管標準,監管機構應定期檢查互聯網金融機構的軟硬件設施。再次,完善金融業務法律法規。完善客戶確認機制、合同約束機制、證據保存機制和糾紛解決機制;完善互聯網證券業務方面的相關機制,包括交易主體認證、交易信息披露等問題。規范電子支付立法相關機制;制定約束P2P網貸平臺的法規,對市場準入、退出和業務交易進行監管。最后,完善保護金融消費者權利的法律法規。制定保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法律法規,對交易過程中各個環節作出詳細規定;設立專門的機構保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負責處理相關金融投訴糾紛。
(三)完善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的建設。在互聯網金融行業內建立征信系統。通過將具有不良信用記錄和違約的借款人信息放到行業內的信息記錄系統,可以使同行業的企業更快速高效的審核借款人信息。盡快與央行征信系統實行對接。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數據信息還未與央行的征信系統實現對接,如果能實現征信記錄共享,在判斷借款人的信用水平、還款能力時將會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通過信息的對接,一旦借款人違約將會有更多的機構能信息共享,可以提高借款人的違約成本,從而降低違約率。
(四)構建反洗錢防御體系。首先,建立和完善反洗錢法律法規。建議明確互聯網金融交易主體的責任權利、行業準入門檻、交易行為規范,修訂和完善反洗錢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大相關立法力度;明確反洗錢的監管主體,理順互聯網金融模式中有關涉及洗錢的業務范圍,在此基礎上明確反洗錢監管主體、監管對象和監管范圍。其次,做好客戶身份識別工作。在互聯網金融交易中,實施嚴格的身份驗證程序識別客戶身份,加強內部管理流程的監管,防范客戶利用虛假信息開立賬戶,從源頭上規避洗錢等違法行為的發生。最后,完善互聯網金融業務交易機制。完善互聯網金融交易的監測手段,設置網上交易金額限制,對超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實行實時監測,實現智能化的數據分析,加大對通過互聯網金融交易洗錢-行為的識別度,為打擊金融犯罪創造一個先進的技術環境。
四、結束語
互聯網金融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是十分明顯的,但同時也隱藏極大的風險,客觀認識風險,采取有效的措施規避風險,才能真正發揮互聯網金融的作用。互聯網金融要健康發展,需要企業、國家和社會的共同監督,以此構建健康的發展環境,確保我國互聯網金融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越,徐超,于品顯.互聯網金融:緣起,風險及其監管[J].社會科學研究,2014,03:28-33.
[2]李淼焱,呂蓮菊.我國互聯網金融風險現狀及監管策略[J].經濟縱橫,2014,08:87-91.
[3]洪娟,曹彬,李鑫.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特殊性及其監管策略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4,09:42-46.
[4]陳仲毅.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15.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論文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