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機務維修與管理論文范文(2)
航空機務維修與管理論文范文
航空機務維修與管理論文范文篇二
淺談機務維修差錯管理及其發展趨勢
摘 要:機務維修差錯是引發航空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強機務維修差錯的研究和管理有助于航空飛行的安全性。因此,本文重點針對機務維護差錯管理技術進行了分析,并就其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機務維修;維修差錯管理;發展趨勢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各種現代化維修技術及設備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機務維修質量。但應注意的是,機務維修工作中難以避免地會有各種人為差錯產生,再加上飛行量及維修負荷的逐步增大,維修差錯的發生率及管理難度也越來越大。因此,有必要加強機務維修管理工作,推動我國民航產業的健康發展。
1.機務維修差錯的內涵及類型
維修差錯指的是機務維修過程中,因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維修工作人員做出偏離維修要求的操作行為,并帶來不良后果的無意識行為。就維修差錯管理而言,不同的維修差錯,其管理方法也不盡相同。維修差錯主要包括三種類型,即遺漏、替代、添加等錯誤。其中,多數維修差錯均屬于遺漏錯誤。
產生維修差錯的主要原因包括如下方面:①心理原因。在維修過程時,維修人員的操作容易受到各種內、外條件的影響,例如,情緒、責任感、訓練、工作態度等,而“責任感差、業務水平低、違章操作”均屬于心理原因;②生理及體力原因。由于人容易出現疲勞、睡眠不足等情況,這些都容易導致維修差錯;③病理原因。若維修人員工作過程中患病,此時,由于人體機能下降,因而引發維修差錯。
2.機務維修差錯管理分析
2.1當前常用管理技術分析
目前,機務維修差錯管理方法包括維修人員的選拔、業務培訓及復訓等,執行的是執照及適航證制、質量監控、審計等。雖然此類技術可以有效提高維修質量,但仍有12%左右的安全事故同機務維修差錯相關,主要原因是管理技術仍存在局限性。例如,過于重視已發生事故,忽略了安全隱患的防范;事故發生后將原因歸結于粗心、態度及責任感不強等方面,過于依賴培訓。管理技術較為零散,缺乏系統性、靈敏性、前瞻性及主動預測性,因而限制了機務維修工作的發展。近些年來,隨著人為差錯研究的逐步深入,各種新型差錯管理技術得到了有效的應用,例如,基于維修差錯分析框架的編碼系統,極大地增強了其應用效力。
2.2維修差錯診斷程序
維修差錯診斷程序(MEDA)是以Reason模型為基礎開發的,針對的是已經產生的維修差錯,注重對引起差錯的各種因素進行全面評估,屬于一種事后診斷及分析技術。MEDA主要遵循如下原則:①多數維修差錯均非故意的。傳統差錯調查強調確認責任在誰,并施以懲罰,而非調查差錯成因,而MEDA注重的是分析過程,而非某個人,同時,制訂相應的措施對誘發差錯的因素進行控制;②差錯誘因來自多個方面,既包括安全隱患,也包括安全隱患的直線管理及組織隱患;③可對差錯進行管理,加強組織及直線管理,對于防范安全事故具有積極作用。
2.3關鍵事故評估技術
關鍵事故評估技術是以數理統計及心理學為依據,遵循抽樣原理,采用隨機抽樣從總體中選出不安全行為資料,作為樣本,用以評估總體的安全性,并對易誘發安全事故的行為進行分析。若將誘發維修差錯的安全隱患編制成表,即可對維修人員的行為進行分析。
2.4事故預知訓練
事故預制訓練是以維修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為對象,以維修班組為組織形式,進行安全訓練的開展,以便操作者更好地識別和預知事故,進而消除安全事故的發生頻率。事故預知訓練包括四大步驟:首先,從維修現狀中找出不安全的因素,分析其可能帶來的后果;其次,從多種因素中找出最關鍵的一項;再次,針對不安全因素,提出具體的防范對策;最后,利用實踐找出可行性措施,并將其作為管理目標。訓練時應做好記錄,作為活動的技術成果及培訓材料。
2.5采用安全評價檢查單
安全評價檢查單主要用于對某個對象的安全情況進行評價,以及時找出潛在的危險因素。由于多數危險人員都了解檢查單,因而較其他方法更易被接受,可根據需求進行各類檢查單的制訂,例如,針對操作環境、工作卡及操作工具等的檢查單。采用設計良好的檢查單,更易發現待檢對象是否存在危險因素。
2.6工程安全健康管理
這是一種新型差錯管理技術,其具有較好的前瞻性及主動性,能夠識別誘發差錯的因素。此技術強調監控的實時性,針對可能引發差錯的因素進行匿名評分,并對其進行修正。因此,此技術若實施得當,可有效降低機務維修差錯發生率。
3.機務維修差錯管理發展趨勢分析
3.1由被動性管理朝著主動性管理轉變
當前,我國機務維修差錯管理仍較為被動,差錯管理多為事后管理,且多數是在差錯引起一定程度的安全事故后,才進行調查、分析和控制,因而管理過程十分被動,很難預見潛在隱患,導致維修差錯難以預防。隨著管理理念的逐步轉變,新型安全管理模式為維修差錯管理提供了新思路,而要實現主動管理,必須以風險管理為基礎,對風險因素進行預測,并制定防范措施。例如,差錯報告系統的應用實現了差錯信息的收集,而企業內、外安全審計便于企業全面掌握安全管理態勢。
3.2由經驗型管理朝著數據型管理轉變
我國機務維修差錯管理目前仍以經驗型管理為主,即憑借管理人員的經驗進行管理的模式。由于工作量及復雜程度的逐步上升,此種基于經驗的差錯管理方式的弊端也逐步凸顯。因此,為了確保民航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維修差錯管理勢必逐步引入新技術、新設備,優化操作環境及作業程序,機務維修差錯管理逐步由經驗型轉變為數據型,從而對安全態勢進行明確的分析和預測。
3.3由個人朝著組織轉變
當前維修差錯管理過于注重個人績效,而忽略了組織團體績效,但實際維修過程多數都以班組形式進行維修的,因此,班組間的溝通、配合、分配任務等因素對于個人行為具有極大的影響。未來維修差錯管理將更加注重團體組織,而非個人,因此,不能再單純的強調個人業務水平的提升,而應注重提高團隊總體績效,以更好地減少維修差錯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楊家忠,張侃.航空維修差錯分析及其管理[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1(2): 46-49
[2]李廉康. 從MEDA談人為因素在維修差錯管理中的應用[J]. 航空工程與維修, 2012(4):34-37.
[3]王俊偉,左麗鄂.淺析機務維修中的人為差錯[J].科學之友,2010,(15):31-32.
看了“航空機務維修與管理論文范文”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