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人本管理論文
企業人本管理論文
管理理論的 發展 ,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人本管理階段,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了企業人本管理論文,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企業人本管理論文篇一
企業人本管理研究
摘要:人本管理,就是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是在深刻認識人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作用,把人作為組織管理的核心和組織最重要的資源,把組織全體員工作為管理的主體,圍繞著如何充分利用和開發組織的人力資源,服務于組織內外的利益相關者,從而實現企業目標和員工目標。在企業中實行人本管理是辦好社會主義企業的根本保證。在國有企業中,企業職工既是資產所有者,也是企業的勞動者、經營者,處于主人翁地位。調動全體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是辦好國有企業的根本保證。
關鍵詞:企業;人本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C29文獻標識碼: A
前言
在科學發展觀實踐中, 在企業生產經營環境背景下,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決定一個企業發展能力主要并不在于機器設備,而在于企業的員工。通過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才能創造企業的輝煌業績。因此,人本管理就是在深刻認識人在企業中的獨特作用的基礎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
一、企業人本管理的內涵及重要性
所謂人本管理, 即以人為核心、以人為根本的管理。是指把企業中的人作為管理的首要因素, 作為企業一切管理活動的主體或主導因素,作為管理的本質因素, 又是企業管理的出發點和歸宿。一方面, 企業一切管理活動圍繞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而展開; 另一方面,企業一切管理和經營實踐活動, 旨在滿足人的需要, 促使企業員工獲得全面自由的發展。
人的作用不容忽視, 將人本管理理念應用在企業當中, 可以更好的發揮人在企業中的作用, 從而提高組織績效。
人本管理是針對三種形態的組織與管理理念而提出的。一種是以神為本。西方歷史中“神”占統治地位的中世紀及中國歷史中某些造神運動的特殊期的管理都是以神為本的。二是以事為本。從管理和企業分別產生至現在大部分的組織和管理都是以事為本的。三是以物為本。物是目的人是手段,物比人更重要。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人們提出了人本管理的理念。人本管理就是以專心致力于工作并能為企業創造效益的人為管理的主要對象。通過創造特定的環境與條件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以不斷提高其滿意度的管理活動過程。它在本質上是以促進人自身的自由、全面發展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與管理模式。著名管理學家陳怡安教授把人本管理提煉為三句話:點亮人性的光輝,回歸生命的價值,共創繁榮和幸福,這也是對人本管理的最精辟的解釋。
人是企業經營的主體,是確保競爭優勢地位中決定性的因素,是企業的戰略資源,在企業發展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等各種資源中,人力資源放在首位,如何切實采取措施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不斷調整生產關系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有助于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以人為本”是指對管理對象自覺的遵守規章制度的基礎上所進行的比較高層次的一種管理方式,是指在企業管理的一切活動中始終把人放在核心位置,追求人的全面發展,充分調動所有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企業獲得最大的效益。它的價值觀是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愛護人、幫助人、造就人。
二、企業實施人本管理的主要對策
1、樹立以人為本的企業管理理念, 實現管理中心的轉移
要牢固地樹立人重于一切的思想。要堅決克服“ 見物不見人、重物不重人” 的錯誤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 以人為核心的管理理念, 把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實現人的愿望和需求統一起來, 把為市場和用戶服務與為企業職工服務統一起來, 把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統一起來, 實現管理思想和管理行為的轉變。管理中心要由過去的以技術、生產等物為中心, 管理就是命人、指揮人、用制度約束人, 轉變到以人為中心, 尊重人、關心人、培養人、發展人上來, 通過開發人的主觀能動性帶動技術和生產的發展;管理重點由過去的直接管理人的行為轉變到管理人的思想, 通過管理思想間接影響人的行為;管理方法要由過去的以管理者控制為主, 以重獎重罰為主手段,轉變為以自我控制為主, 以自查自律為主要手段;激勵方式由過去的以外在激勵、物質刺激為主, 轉變為以內在激勵為主, 著重滿足人的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要, 真正使人成為企業全部管理工作的中心和落腳點。
2、注重職工的教育培訓, 提高職工隊伍的素質
要把提高職工隊伍的素質作為企業管理的基礎工作, 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要對職工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提高思想道德素質。要加強職工的教育培訓, 健全和完善教育培訓制度, 加大教育培訓的投入, 保證教育培訓的效果。通過扎實不斷地教育培訓, 使職工不斷吸收新思想, 學習新知識, 掌握新技能, 增加新本領, 以適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新要求。要積極開展“ 創建學習型企業、爭做學習型員工”活動, 培養持續學習、不斷創新的能力, 使職工跟上知識更新的步伐, 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 永遠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創新精神。
3、建立良好的管理機制, 營造人人努力工作的氛圍
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 必須建立一個有利于激發職工工作熱情、提高工作效率的管理機制, 尤其是要建立公平、公正、公平的競爭機制, 做到人盡其才, 才盡其用, 使職工都能通過努力得到自己期望的機會, 在工作中笪以鍛煉和提高。要建立職工收入與業績、崗位、責任、技術高低及勞動強度密切聯系的分配制度, 形成貢獻決定收入的利益分配機制。通過機制的作用, 創造一個既能夠滿足于不同層次人員需求的、又能夠充分發揮其特長的, 適合人的全面發展, 使人的自由個性最終由可能性變為現實性的良好環境。同時, 還要注重在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用好人才上做文章, 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愛護人才上下功夫, 切實把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調動好、保護好、發揮好。這樣, 企業就擁有了取勝的競爭之本和發展的動力源泉。
4、構建獨特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的企業管理, 就必須注重企業文化建設, 發揮好企業文化凝聚人心、鼓舞士氣、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的作用。在企業自身發展的過程中, 要培育企業精神, 塑造企業形象, 構建具有自己企業特色的文化管理模式。要增強企業文化建設的實效性, 充分發揮企業文化的獨特功能。即:統一員工的意志的導向功能;規范員工的思想和行為的約束功能;溝通人際關系, 促進團結協調的凝聚功能;調動員工積極性, 激勵員工奮發向上的激勵功能。要以先進的企業文化武裝職工的思想, 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 不斷增強企業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競爭力。
5、滿足職工的利益需求, 促進職工的全面發展
堅持以人為本, 必須把企業管理的落腳點放在滿足人的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人的全面發展需要物質生活的滿足、政治生活的滿足和精神生活的滿足, 三者缺一不可。首先要提高職工的物質生活水平。要在企業發展、效益提高的基礎上, 努力增加職工的經濟收入, 不斷改善職工的依、食、住、行、醫療等生活條件, 提高物質生活的質量。在政治上要尊重職工的主人翁地位, 保證職工的民主權利。要加強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 大力發展企業的科技、教育、文化和體育事業, 不斷豐富職工的文化生活, 滿足職工的精神生活需求。
結束語
人本管理在我國企業中發展的時間并不算長, 對于人本管理, 我國依舊處在初級階段, 要更好的發揮人本管理的優勢, 不僅僅是企業要做好自己的工作, 社會各界以及國家都應該將人人本管理思想提到一定的戰略地位, 在全國企業中樹立典型, 推廣學習, 此外, 國家應該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 使這項管理理念根深蒂固, 在企業的運營中發揮最大的效能, 重視企業人要素, 將人的潛能與才能發揮到最大, 為企業贏取更多的利潤, 推動社會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春玲.略論企業人本管理[J]. 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 2010(06)
[2] 張書慧.完善人力資源管理的措施分析[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 2010(05)
[3] 王崧.論我國企業人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3)
[4] 張旭.現代金融企業人本管理問題探析[J]. 金融管理與研究. 2009(09)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企業人本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