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論文正文怎么寫
畢業論文正文怎么寫
畢業論文是整個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是訓練我們獨立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了畢業論文正文怎么寫的范文,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畢業論文正文怎么寫:畢業論文范文
打造生態農莊,發展生態旅游
摘 要:農業旅游是一種以農業為載體、集休閑娛樂、旅游購物、綠色消費、返璞歸真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生態旅游,是一種新興產業。隨著城市化、工業化步伐加快,城市生活環境變化,人們工作壓力增大,使得農業旅游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發展潛力。農業旅游還具有很多現實意義,比如長期以來一直是農村人到城市消費,以往一些擴大內需的措施也像抽水泵一樣把農村經濟向城市積聚,不斷拉大了城鄉差距,農業旅游的發展能將城市人吸引到農村消費,他們給農村帶來了就業機會、良好的衛生習慣、科技知識和先進觀念等,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而生態農莊正是以體驗式營銷為手段,以人為本,以農為特色,以環保、綠色、健康為內涵發展農業旅游。
關鍵詞:生態農莊;開發;生態旅游;
一.生態農莊的涵義、特點
生態農業旅游指的是充分利用農業資源,以旅游為主題,依靠農村獨特的田園風光、農事勞作及農村特有的風土人情,讓游客共同參與體驗的一種旅游活動。生態農莊大都在城市近郊的鄉村,是利用農村現有的山、河、海、菜地、果園等資源開發興建的集參觀農業景觀、參與農事勞作、體驗農村情趣等內容為一體的一種新興旅游產業。
生態農莊的基本特點是:
(一)內容多樣化、環保。生態農莊集農業觀光、農事活動、農產品加工等為一體,但不會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反而能通過旅游活動來提高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
(二)具有季節性和地域差異性等優勢。生態農莊旅游主要按地域不同和季節規律推出本區域的主題旅游,避免了旅游景點千遍一律,提升重游率。
(三)體驗性強。生態農莊提倡游客參與,游客可以自己親手種植、采摘以及收獲,在親身體會勞動快樂的同時,還能學到一些基本的常識。
(四)投資少,見效快、效益好。開發生態農莊所需要的土地地價相對城市便宜,生態農莊可以利用現有資源環境加以美化和修飾,免去復雜的工程建設,啟動資金少。建設生態農莊可以分期投資,逐級開發,在建設過程中不斷增加新的觀光項目,或重新包裝組合,推陳出新,不停增加新亮點。生態農莊的效益更是多層次的,不但可以作為特殊農業的農業收入,而且增加了發展旅游所帶來的旅游收入,再者是生態收益,而一般的旅游活動只包括前兩項,甚至僅有單項收入。
二.發展生態農莊的旅游的實際意義
(一)可以大大增加農民收入。發展生態農莊旅游不僅可以提高農產品的商品量,還可以把生態農業所打造的環境和農民所特有的鄉情風俗等無形資產轉化為旅游收入。由于生態農莊的游客大都為城市居民,這樣有助于城鄉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提高農業勞動者的素質,帶動農村經濟發展。
(二)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和農業產業發展。我國大部分農村目前仍以種植業為主打,農業結構不夠理想,農村中第二、三產業的比重太低,經濟效益低下。旅游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而且是產業關聯度很高的產業,而生態農莊在傳統旅游六大要索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種植、養殖、加工與環保等要索,是潛力巨大的新興產業。
(三)有利于解決農村基礎設施不足問題。通過發展生態農莊可以增加鄉、村等基層政府的財政收入,政府可支配的收入增多,相應地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投入也必然會增多;再者,隨著農民個人收入增多,農民的自我需要的意識會相應增強,同時面對生態農莊對一水、電、住、行等設施的高要求他們會自發地思考用集體籌資的方式改善基礎設施。更進一步說,如果是農民自己出資興建的基礎設施,他們必然會自覺維護。
(四)有助于促進旅游業的持續發展。如今人們對于出游越來越冷靜,不再熱衷于“黃金周”出游,而是更合理地安排旅游時間與路線,使周邊游受到熱捧,很多家庭選擇周末瀏覽城市周邊的山山水水,盡情享受旅游帶來的樂趣和舒暢。生態農莊的開發能滿足人們新的需要,是直接刺激、增加旅游業收入的新渠道,能夠促進旅游業的持續發展。
(五)有助于保護傳統的風俗民情與文化資源。城市周邊的鄉村大都生態環境優越,民俗風情濃郁。但是,很多地方經濟落后,人們觀念陳舊,意識不到保護生態資源與傳承歷史文化的重要性。通過發展生態農莊可以使村民們在經濟利益的刺激下主動保護環境、民俗,而環境的美化、民俗的發展又會進一步吸引游客、發展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從而實現良性循環。
三.生態農莊的開發構想
(一)指導思想
1.“天人合一”的開發理念。“天人合一”主要是指農莊旅游區的開發必須遵循旅游區內的自然規律,堅持農莊旅游資源開發的可持續性,強調農莊旅游資源的保護和有效利用,綜合社會、經濟與環境三方面的要求,促進三者的綜合發展。
2.“以人為本”的開發理念。人的因素是生態農莊開發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如果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但缺乏人力資源,生態農莊的開發也不會成功。生態農莊作為一個新興項目不僅需要懂農業而且需要懂旅游業復合型人才。這種復合型人才需要適度培養和挖掘。
3.“可持續性”的發展理念。可持續旅游開發就是要求旅游與自然及人類的生存環境成為一個整體,不打破自然、民俗和人類生存環境之間的平衡關系。旅游規劃、開發、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讓其自然和民俗資源不枯竭、不退化,培養成一種可靠的資源,作為將來永遠不斷利用的基礎。
(二)開發的內容構想
根據目前旅游市場的需要,結合當前實際,分析出生態農莊開發項目:
1.建立具有農村特色的民房,提供良好的基礎設施,讓旅游者吃、住在農家。讓人感到一種家的溫暖。提供具有完全鄉土氣息的柴火飯、土豬肉、土雞、土鴨、土雞蛋及綠色環保的現摘新鮮蔬菜。展示果品、花卉、蔬菜等的栽培技術及其生產過程,開放成熟的農作物園,讓游客人園采摘農作物,享受田園樂趣。臨走時還能得到一份自己親手采摘的新鮮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利用農村現有資源,如水源、草源、動物資源等來開展一系列的娛樂體閑活動。還可以利用天然資源開展登山、攀巖、觀賞山花等。開發民俗園,安排一些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民俗活動。例如,現場演示如何磨豆腐、燙粉皮、打斗笠、編蓑衣等,在觀看的同時鼓勵游人自己動手學著做,臨走還可以帶上自己親手做的食品或工藝品。此外,還可以安排一些地方特色強的表演如雜技、歌舞、戲曲等。
2.開發教育園。教育園要分為成人教育園和兒童教育園兩種。成人教育園主要是讓成人在里面學習農業栽種、灌溉知識及一些有用的民俗文化知識。有興趣的人,還可以自己動手,當一天半天的農民,體驗一下田園之樂。兒童教育園可開發理論教育,教育城市的孩子們分辨五谷雜糧,以輕松快樂的氣氛給孩子們傳播播種、栽種、管理、收獲等一系列的知識,讓他們在思想上牢記糧食來之不易的觀念。開發實踐教育,專門劃出一塊土地“承包”給孩子們耕種,讓他們自己決定種什么,給他們提供必要的工具,讓他們自己栽種,自己管理,親自體驗一下勞動的快樂和豐收的喜悅。
四.結束語
打造生態農莊,發展生態旅游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人們正確對待并合理規劃。上述項目并不要求在同一個生態農莊中全部存在。只需根據所在區域的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項目做出最合理的安排。不貪多求全,選定一個內容做出特色,做出品位,做大做強,做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馬曉冬.發展農業生態旅游振興蘇北農村經濟[J]農村經濟,2002,(12).2001,(1)
[2]史嶸.論百南觀光農業資源開發[J]南農業大學學報,2000,(4).
作者簡介:黃亞泉,(1974.03-),男,福建莆田人,大專學歷,工商管理經濟師,研究方向:旅游經濟文化,農村經濟文化。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畢業論文正文怎么寫: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