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note碩士論文格式
endnote碩士論文格式
論文是指研究探討的內容具有專門性和系統性,而論文格式是為了凸顯內容,讓人更容易了解內容的要點,下面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的endnote碩士論文格式,謝謝你的閱讀。
endnote碩士論文格式
1、題目:應簡潔、明確、有概括性,字數不宜超過20個字。
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語言精練、明確,中文摘要約100—200字;
3、關鍵詞:從論文標題或正文中挑選3~5個最能表達主要內容的詞作為關鍵詞。
4、目錄:寫出目錄,標明頁碼。
5、正文:
論文正文字數一般應在3000字以上。
論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論、結論三個部分。
前言(引言)是論文的開頭部分,主要說明論文寫作的目的、現實意義、對所研究問題的認識,并提出論文的中心論點等。前言要寫得簡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長。
本論是論文的主體,包括研究內容與方法、實驗材料、實驗結果與分析(討論)等。在本部分要運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實驗結果,分析問題,論證觀點,盡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
結論是論文的收尾部分,是圍繞本論所作的結束語。其基本的要點就是總結全文,加深題意。
6、謝辭:簡述自己通過做論文的體會,并應對指導教師和協助完成論文的有關人員表示謝意。
7、參考文獻:在論文末尾要列出在論文中參考過的專著、論文及其他資料,所列參考文獻應按文中參考或引證的先后順序排列。
8、注釋: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有些問題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闡述和說明。
9、附錄:對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參考價值的內容,可編入附錄中。
用endnote寫的運營論文范文
電信運營商運營互聯網業務的思考
【摘 要】從互聯網企業及業務運營特點入手,探討了電信運營商運營互聯網業務可采取的策略:整合業務形態、掌控移動終端、打造差異化創新業務/應用,指出運營商要轉變電信思維、遵循互聯網發展規律,建立完善的開放式組織、資源、激勵等配套制度。
【關鍵詞】互聯網業務 運營商 用戶體驗 流量經營
中圖分類號:F62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010(2013)-07-0032-05
1 引言
隨著現代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其提供的應用和服務異常豐富,已經滲透到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E-mail、博客、娛樂、下載、電子商務、即時通信、視頻、游戲、微博和社區等。互聯網不僅是一個單純的硬件基礎架構,更重要的是在技術支持下所展開的一系列信息應用。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終端技術、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其帶來的產業裂變和跨界競爭導致傳統通信產業價值鏈和業務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電信運營商、互聯網企業向彼此領域滲透、擴張,當前互聯網企業不僅僅只專注于互聯網產品,同時研發出很多替代傳統電信業務的產品,這對電信運營商的業務產生了非常大的沖擊,因此電信運營商需要大膽地探索運營互聯網業務的方法和策略。
2 互聯網企業及業務特點
根據艾瑞咨詢的數據,中國互聯網企業在2011年的收入同比增長63%,互聯網產業總體市場規模達3457.2億元,2012年這一數值已超過4800億元,預計2010-2014年該指標年復合增長率為51%。
從圖1和圖2可以看出,互聯網企業的收入規模呈現加速增長趨勢,已經進入良性發展階段,具有穩定而龐大的用戶和收入規模。從一些著名的互聯網企業巨頭[1]身上可以發現,成功的互聯網企業有著三個方面的共同特點:
一是互聯網企業提供的業務產品及服務基本上都是圍繞互聯網用戶的需求來進行的,非常成功的企業必定在是在某個互聯網業務方向上的首創者,或者是已有方向上的重大創新者(包括商業模式),并且持續不斷地創新或者緊跟產業潮流,注重用戶的使用體驗,比如微軟、Google、Sina、騰訊、阿里巴巴等。
二是互聯網企業所提供的業務產品并不是在一開始就已經很成熟,很多在早期只是一個構想或者只有一個粗糙原型,但是它們善于及時將其直接推向用戶。盡管開始時產品功能不是很完善,使用用戶也并不多;但在成長趨勢明顯的情況下,企業能夠及時獲取充足的風險投資,這筆投資可以使其在1~3年內專心對產品進行完善和擴充,免受盈利的壓力,Google是其中的典型。
三是互聯網企業一般有著完善的期權和股權制度并實行現代企業制度,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內外部人力資源,并有著管理規范、分工明確、財務透明、文化開放等特點,從而留住和吸引內外部人才開發出各種互聯網創新應用。另外,互聯網企業并不被投資方控制,風險投資方是以獲利而不是以控制經營為投資目的,公司控制權仍然由創始人或創始人+職業管理團隊主導,風險投資方一般都在企業上市后全部或大部分退出。
3 運營商運營互聯網業務的
策略
從互聯網的發展歷程、互聯網企業及業務特點、市場數據可以看出,互聯網的發展是應用內容不斷出現、不斷增值,同時依附網絡通道不斷減弱、通道價值不斷貶值的過程。運營商要想開展好互聯網業務,就需要掌握互聯網規劃、運營、執行的經驗,遵循互聯網的發展規律,把互聯網DNA移植進來,大膽地開展互聯網業務運營探索。
3.1 整合業務形態 滿足用戶體驗需求
用戶體驗是指用戶在使用產品服務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純主觀的心理感受,是指用戶與企業提供的產品互動時的所有感知、認知以及情感態度反應,這種心理感受同時會受到客戶使用產品時的環境的影響[2]。
由于所有在互聯網上呈現出的業務均是為了迎合用戶的實際體驗需求來開展的,因此要充分了解用戶對現有互聯網業務的體驗效果以及潛在的需求,一方面要對使用互聯網業務的用戶進行詳細的調研,從年齡、職業、階層等方面明確用戶特征,提煉出他們對互聯網業務的偏好,分析其心理特征和行為動因;另一方面要分析互聯網環境下影響用戶行為的因素,結合用戶的興趣愛好和心理特征,對用戶群進行細分并制定相應的業務引導策略。要想有效地滿足用戶的體驗需求,運營商需要充分整合業務形態,具體做法可考慮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是搭建一個統一的互聯網業務平臺。由于運營商缺乏成熟的互聯網業務運營經驗,同時當前用戶已經對一些互聯網企業產生良好認知,運營商要想搭建互聯網業務平臺進行有效拓展,就需要和運營該業務的主流互聯網企業進行充分的合作,借助其資源快速進入該領域。一方面,運營商應該協同整合開發機制,做這個平臺標準的制定者,使得內容和服務提供商以及個人能通過此平臺提供像音樂、游戲、閱讀、視頻等業務,做數字內容分發商,形成匯聚效應。如此一來,制定有效的激勵機制吸引大量優秀的軟件、應用等技術、內容提供者至關重要,可考慮對這些提供者進行適當的補貼,并且在分成比例上進行較多的傾斜。另一方面,運營商要充分借鑒和運用互聯網企業現有的產品、先進的經驗和成熟的盈利模式,利用合作伙伴的用戶資源和渠道資源,進行業務的運營和推廣,鞏固并擴展用戶規模。
二是在平臺應用內容的標準上根據用戶的興趣愛好和心理特征,利用終端優勢捆綁不同的互聯網業務產品,在終端上提供一鍵式的便捷登陸方式,同時運用運營商特有的基于真實ID的優勢,將用戶電信信息如用戶通訊關系、內容類業務訂購歷史、消費軌跡等注入用戶屬性中;另外,考慮把互聯網應用產品和運營商其他寬帶、移動、行業信息應用產品等進行捆綁,將運營商獨有的計費支付、LBS等能力納入這個互聯網業務統一平臺,針對不同用戶群的需求快速為其提供相應的互聯網產品,后續根據實際情況增加產品功能和應用,不斷提升和挖潛用戶體驗,時時跑在用戶需求的前面。 3.2 掌控移動終端 實現流量經營
圖3和圖4顯示,2012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網民規模為4.2億,在整體網民中占比達74.5%;市場規模為549.7億元,同比增長96.4%。
而移動終端從第一代模擬終端,歷經第二代基于實時操作系統的功能終端,已經發展到第三代基于開放操作系統的智能終端階段。圖5表示出了在不斷階段中,終端所能支持的服務種類。
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各種服務應用的極大豐富,使得流量激增,從而給運營商進行流量經營提供了良好的空間。因此運營商一方面需要對移動終端進行深度定制,另一方面需要開發自己的移動終端,包括其中的操作系統、各種應用軟件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流量經營[3]。在具體的做法上可考慮從三方面進行:
一是豐富不同檔位終端類型。除進行必要的終端補貼外,更重要的是極大豐富終端上的應用,并且讓這些應用不是獨立存在而是相互聯系的,比如蘋果的App Store、騰訊通過QQ軟件所聚合的各種增值業務應用,還有微博、社區等提供人和人之間交流互動的業務,從而增強用戶黏性。
二是識別并引導用戶行為,刺激用戶流量消費。把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應用產品嵌入到傳統電信業務中,并不斷為用戶提供差異化的創新應用,產品需要具備客戶端、瀏覽器、WAP頁面等多種形態。
三是明確平臺式業務作為移動互聯網戰略中心的地位,提高對用戶的服務能力。根據用戶不同需求提供相應的資費套餐,區分流量服務等級,讓流量可控可管;另外加強版權內容型業務的精細化垂直運營,主動服務打消顧慮,優化產品組合,推進精細化的營銷創新。
3.3 打造差異化創新業務應用 增強競爭能力
運營商在開展互聯網相關業務時,將面對現有成熟的互聯網企業以及其他運營商的強有力競爭,因此需要提供差異化的互聯網創新業務、應用、產品和制定相應的競爭策略。可從競爭對手、自身優勢以及業務資費三方面考慮:
第一,在面對騰訊、微軟等互聯網企業和其他運營商競爭對手時,基于自身優勢能力,為用戶提供多樣化的選擇和解決方案,深入研究不同互聯網用戶的需求特征,根據用戶的興趣和偏好匹配出最優的服務和差異化的創新業務/應用/產品,同時把互聯網應用產品和運營商其他寬帶、移動、行業信息應用產品等進行捆綁推廣,把運營商的平臺做成一個聚合多種業務的集成平臺。該平臺可用來聚合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滿足用戶溝通協作的需要。
第二,就像在現實社會中,個人的基礎身份是通過身份證號碼識別一樣,在電信網絡中,用戶的基礎身份是通過唯一注冊的電話或手機號碼來識別的。在互聯網領域中的基礎身份識別、認證同樣重要[4],它是對互聯網用戶的基礎定位,當前很多互聯網企業都積極通過實名注冊來發展用戶。電信運營商在這方面無疑具有天然的優勢,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可充分利用真實姓名注冊并提供訪問跟蹤記錄的特點,不斷挖掘集成用戶數據信息,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第三,在業務資費方面,相對于互聯網企業和其他電信運營商,可考慮適時實行競爭性資費策略,比如說對應用內容提供者提供足夠的獎勵,為捆綁電信業務的用戶提供業務資費優惠等。
4 總結
當前電信和互聯網的界限越來越不明顯,在互聯網企業不斷進入傳統電信領域的形勢下,電信運營商在經營好自身傳統業務的同時,更需要積極學習和介入互聯網領域并進行相關業務的開展。由于缺乏相應的經驗,運營商首先應該轉變傳統的電信思維,遵循互聯網發展的規律,除了提供平臺、吸引大量優勢技術、應用提供者之外,還要建立完善的開放式組織、資源、激勵等配套制度:
在組織上建議打破公司內外部創新壁壘,加強企業內部創新協同,豐富與外部相關者的合作形式,形成互聯網創新模式;
在資源分配上應保證創新資源的穩定性和規模性,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在激勵機制上要建立積極的激勵導向,采取正向和負向相結合的激勵模式,提供創新與職業晉升之間的關聯通道,從根本上激發員工的創新積極性。
總之,可考慮采取“探索-嘗試-總結經驗-新嘗試”的發展策略。
參考文獻:
[1] 孫大珩. 互聯網企業成功因素分析[D].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學, 2010.
[2] B Joseph Pine II, James H Gilmore. 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8).
[3] 李傳濤. 流量經營的兩個未來[N]. 通信產業報, 2011-12-12.
[4] 彭賡,龍海泉,呂本富. 互聯網企業的競爭戰略[J]. 管理學家(學術版), 2010(2).
看了“endnote碩士論文格式”的人還看:
2.sci論文接收函
5.北大碩士論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