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風險的論文范文(2)
商業銀行風險的論文范文
商業銀行風險的論文范文篇2
淺談商業銀行金融風險防范措施
經濟的全球化帶動國際金融行業的全球化,這一國際發展趨勢極大地促進了金融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加大了金融行業風險管理。為了應對這一挑戰,我們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來降低金融風險給商業銀行帶來的極大沖擊。
一、商業銀行金融風險的現狀
(一)銀行業呆賬、壞賬的水平居高不下
雖然近年來我國金融機構的不良貸款數額和不良貸款的比率不斷下降,但是這一結果的取得很大一部分是通過擴大信貸投放來稀釋不良款和不良回扣的。金融風險從本質上沒有降低。
(二)信貸投放過快隱藏著新的風險
經濟速度加快引起金融機構的信貸投放的積極性也大大提高,然而資本和經濟賬戶存在的雙順差,使大量的外資通過多種渠道涌入中國。商業銀行不得已投放大量的基礎貨幣來進行對沖。而且由于長期的債券市場的缺乏,潛在的新的金融風險也集中在銀行的系統當中。目前,經濟結構不合理,信用狀況亦不夠完善,公司會計體系不夠規范,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制度的欠缺,風險預防措施不足等都是引起商業銀行金融風險易升難降的原因。
(三)信用體制不完善,金融體系的透明度差
盡管早在2002年我國就頒布了新的銀行披露準則,這使得信息披露水平明顯提高。但是我國商業銀行的性質決定了信息取得難、查找信息成本高、信用制度難健全。在金融市場上交易雙方的信息不對稱的現狀在短期內仍無法得到改善。
(四)金融體系與當地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很久之前我國就對金融體系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但是銀行業與當地政府之間的關系就如同中國的封建制度殘留的陋習一樣是很難在短時間內取得改革成效的,這種特殊的關系扭曲了中央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的實施。為此必須做到權責明確。
(五)房貸、車貸風險過高
近年來由于房地產業的飛速發展,許多購房者難以一次性支付房款,房地產開發、按揭等業務應運而生,個人住房的信貸風險便潛在的在一段時間內隱藏起來。而且目前的個人信貸保障系統不夠健全也是造成這一風險居高不下的原因。此外,車貸近年來也日益增加,人們生活水平高了,都渴望著追求高的生活質量,買車的人也顯著增加,可是情況是買的起,養不起,還不起。
二、我國商業銀行金融風險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適應商業銀行運作的內部控制機制
為此,一方面,我們要盡快的建立與現代商業銀行相適應的金融產權機構,放權給國有商業銀行,使其獲得獨立的法人地位和經營自主權。銀行業和市場其他主體一樣,存在很大的競爭。因此,國家沒有必要保持著對商業銀行100%的控股權,只要保持在國有控股的基礎之上,逐步降低國有股權在商業銀行股權中的比重即可,從而促進商業銀行的股權結構多元化。放寬對社會資本參與商業銀行的限制。另一方面我們要完善權限管理制度。各級分支機構和分行長的權限需要通過董事會的明確授權。并且根據各分行的業務范圍特點,建立分層管理的制度。
(二)明晰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理論
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是指銀行業務的發展和人們對風險不斷加深的產物。最初,我們知道,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偏重于對資產業務的管理。伴隨著經濟的發展,風險管理的重點逐漸轉向對負債的風險管理。后來,單方面的資產風險管理或負債風險管理也不再適用,因此資產的負債風險管理理論應運而生。這一理論強調對資產業務和負債業務的協調管理。再后來,我國對商業銀行實行資產負債比例的管理。這一理論是伴隨著銀行風險管理理念和技術方面出現的表外風險管理理論和金融工程學等新思想和新技術的出現。這些都進一步擴大了商業銀行的業務范圍。現在人們對金融危機的認識加深,意識到損失不再是由單一風險引起的,它同樣是由信用風險、市場風險等多種因素導致的。
(三)將潛在的金融風險提到議事日程
我們要想防范金融風險必須看清楚三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新的不良資產的產生導致的銀行資產質量的惡化。盡管資產管理公司成立和不良資產之間相互分離,在很大程度上使國有商業銀行放下了包袱,但是這位從本質上解決問題的存在。近年來出現不良資產率攀升這一現象,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其次,資本的充足率比較低,抗沖擊能力不夠強。因為資本的充足率是國際銀行業用來衡量銀行業務經營的穩定性的和風險抗沖擊能力的一個重要的指標,而有些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則呈現下降的趨勢,我們不得不為商業銀行擔憂,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銀行信用的降低。最后,商業銀行的外部經營環境較差,信用制度欠缺。除了央企以外,中小型國有企業的經營狀況雖然大為改善,但實際上并未取得實質上的效果,企業仍然存在著資本金匱乏、經營效益低、負債率高、財務負擔重、還款能力差等諸多問題。社會信用制度的缺失使得相當一部分貸款人逃避銀行的債務,很多借款人要么沒錢還債、要么有了錢也不還債,造成了經營環境差的狀況。
(四)建立有效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的機制
首先,注重成因分析。金融風險之所以會形成,大體上講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社會原因。經濟的震蕩,行政的干預,社會的沖擊,信用的滑坡,金融方面的投機以及治安的影響。第二,銀行內部的原因。體制的連帶,經營的粗放,工作的失誤和管理的失控以及道德風險。
其次,強化組織領導以及責任機制。我們要從大力宣傳金融法規,定期分析研究和制定應急的方案等方面來進行強化。
三、控制我國商業銀行金融風險的法律對策
健全金融法制,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加大商業銀行金融監管的力度,規避政府的不當干預
我們要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構建一個多角度、全方位的風險監管機制。政法要明晰自己的任務,健全法律的框架,加強金融機構的法制教育,此外我國的《人民銀行法》、《保險法》、《證券法》、《商業銀行法》等多部法律都確定了金融分業經營和管理的法律基礎。
(二)完善商業銀行內部的法人治理結構
通過參股和控股等多種手段積極并穩妥地完成全部國有商業銀行的改制。這一措施有利于商業銀行決策的大眾化、科學化;有利于商業銀行經營的自主化;并有助于建立起一個與市場和國際環境適應的自我約束與管理機制。
(三)完善信貸制度和債轉股制度
首先,們要明確債轉股三方法律關系及資產管理公司在法律上的地位。其次處理好貸款的分級擔保的問題。此外,由于國有商業銀行和由國家控股的銀行是我國金融體系的主體,所以,對我國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以及由國家控股的商業銀行實行強制擔保的制度不失為一項好的措施。只有這樣我過的信貸制度和債轉股制度才能得到改善。
四、結語
伴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金融企業經營的環境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由此導致的商業銀行的金融風險也在不斷增加,我們面臨這種經濟局勢,必須冷靜應對,采取有效措施來規避金融風險的發生。從內外兩方面切實改善目前商業銀行金融風險存在的現狀。商業銀行仍然是我國的銀行業乃至整個的金融業的骨干力量,其經營機構的數量、資產規模和業務范圍都居首位,因此有效地控制商業銀行中存在的金融風險,對于我國的金融業甚至是整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都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商業銀行的核心價值是管理金融風險,只有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使金融風險降到最低,那么商業銀行的核心價值才能得以充分地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 王健.我國商業銀行金融風險現狀及其對策探析[J].2009(5).
[2] 魏許蓮.商業銀行內部控制與金融風險[J].2011(46).
[3] 張帆.淺議我國商業銀行金融風險與防范[J].2010(07).
[4] 何兆飛,張琳.控制商業銀行金融風險的法律思考[J].2008(09).
[5] 蔣圖標,曾鵬,黃宗遠.中國商業銀行的金融風險防范[J].2007(23).
[6] 何自云.商業銀行的核心功能:管理金融風險—兼論商業銀行的[J].2011(12).
[7] 劉毅,鄭鳳旺,李麗華.從金融風險看國有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機制的改革[J].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