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期貨論文(2)
黃金期貨論文
黃金期貨論文篇2
淺談中國黃金期貨市場定價效率
摘要:2008年1月9日,黃金期貨合約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交易。拉開了中國黃金期貨交易的序幕,目前黃金期貨市場已經成為我國黃金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結合大量數據,對中國的黃金期貨市場與黃金現貨市場以及中國與世界的黃金期貨市場進行了統計分析,并得出了中國黃金期貨市場定價效率功能仍有待提高的結論。最后,對提高我國黃金期貨市場的定價效率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黃金期貨;期現價格;定價效率
一、數據選取及分析方法
本文選取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每日世界黃金期貨價格、中國黃金期貨和現貨價格數據,剔除節假日,共計434組樣本,并對數據進行了單位根檢驗、相關性檢驗、一元線性回歸分析以及格蘭杰因果檢驗。
二、中國黃金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相關性分析
1.單位根檢驗
根據期現價格平行性與收斂性原理,黃金期貨市場與黃金現貨市場價格的波動具有一定的相關性。首先通過無差分項和一階差分的單位根檢驗,判斷二者是否具有長期協整關系。在臨界值1%、5%和10%的顯著水平下二者的無差分項不平穩,而其一階差分均達到平穩,故二者之間有可能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即具備協整的必要條件。
2.相關性檢驗
為了解中國黃金現貨價格與黃金期貨價格的相關程度,進行了二者的相關性檢驗,得出:中國黃金現貨價格與黃金期貨價格呈現較高的正向相關性,相關程度高達98.4%。這說明我國黃金期貨與現貨價格存在高度的相關性。
3.一元回歸分析
對中國黃金現貨價格與黃金期貨價格進行一元線性回歸分析,得出:中國黃金現貨價格與黃金期貨價格呈正相關的關系,擬合優度為0.968256,并對中國黃金現貨價格與黃金期貨價格的歷史數據進行了一元線性回歸分析,其方程表示為(CF為中國黃金期貨價格,CS為中國黃金現貨價格):CF=-1.360944+1.00893CS。上述一元線性回歸方程顯示:中國黃金期貨價格可以由中國黃金現貨價格表示,且二者同方向變動。
4.格蘭杰因果檢驗
為明確中國黃金現貨價格與黃金期貨價格間的影響是否相互作用,對二者進行格蘭杰因果檢驗,得出:黃金現貨價格波動引起黃金期貨價格波動,而反之不然。所以,結論是:中國黃金現貨價格變動影響著中國黃金期貨價格的變動,但中國黃金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并未發揮顯著作用。
三、中國黃金期貨價格與國際黃金期貨價格相關性分析
1.單位根檢驗
為分析中國黃金期貨價格與國際黃金期貨價格的關聯程度,同樣需要檢驗二者是否具有長期協整關系。對二者分別對進行了無差分項和一階差分的單位根檢驗。由檢驗結果可知,在臨界值1%、5%和10%的顯著水平下二者的無差分項不平穩,而其一階差分均達到平穩,故二者之間有可能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即具備協整的必要條件。
2.相關性檢驗
中國黃金期貨市場是世界黃金期貨市場的組成部分,并且正逐步與世界黃金期貨市場接軌。因此,世界黃金期貨價格必定會對我國黃金期貨價格產生影響,為了探究二者之間相關程度強弱,對樣本數據進行了相關性檢驗,得到:中國黃金期貨價格與國際黃金期貨價格呈現較高的正向相關性,相關程度高達4.6849%。說明我國黃金期貨市場價格與世界黃金市場價格高度相關。
3.一元回歸分析
對上述二者進行一元線性回歸分析,得出:中國黃金期貨價格與國際黃金期貨價格呈正相關的關系,擬合優度為0.896523,并對二者的歷史數據進行了一元線性回歸求解,其方程表示為(GF為國際黃金期貨價格,CF為中國黃金期貨價格):CF=8.743911+0.212374GF。上述一元線性回歸方程顯示:中國黃金期貨價格可以由國際黃金期貨價格表示,且二者同方向變動。
4.格蘭杰因果檢驗
為探究中國黃金期貨價格與世界黃金期貨價格間的影響是否具有相互作用,對二者進行了格蘭杰因果檢驗,得出:中國黃金期貨價格波動不會引起國際黃金期貨價格的波動,而反之不然。所以,結論是:世界黃金期貨價格變動引導我國黃金期貨價格的變動,而我國黃金期貨價格對國際黃金期貨價格沒有顯著影響。
四、結論
我國黃金期貨價格對黃金現貨價格的引導作用并不顯著,所以我國黃金期貨市場的定價功能仍有待進一步提高。此外,國內外黃金期貨價格具有緊密的相關關系,國內黃金期貨價格可由國際黃金期貨價格很好地解釋。而中國黃金期貨價格單向地受中國黃金現貨價格走勢及世界黃金期貨價格變動的影響,這一結果表明了中國黃金期貨在世界范圍內話語權的缺失。
五 提高中國黃金期貨市場定價效率的政策建議
中國黃金期貨市場作為正在融入全球黃金期貨市場的新興市場,與成熟市場相比,在定價效率方面還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根據中國黃金市場的實際情況,明確黃金市場在金融體系中的定位,建立健全黃金市場的法律法規體系,整合黃金市場各方主體結構,從多個層面擴大市場容量,增加投資渠道,是中國進一步發展黃金市場的主要趨勢和重要目標。為提高我國黃金期貨價格定價效率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降低黃金期貨的交易成本,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第二,提高黃金期貨市場機構投資者參與水平。第三,各期貨監管部門應明確職責分工,加大監管力度,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完善交易流程。第四,提高黃金期貨市場流動性。第五,加大開放程度,放寬市場準入限制。第六,加強投資者教育,做好宣傳培訓工作。(作者單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1]數據來源: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數據;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現貨數據
[2]谷曉飛:“我國黃金期貨價格發現功能的實證研究”,《金融教學與研究》,2010(4)
[3]高建勇:“中國黃金期貨與黃金現貨價格的實證分析”,《經濟研究導刊》,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