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策略論文(2)
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策略論文
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策略論文篇2
淺談小學數學創新教學實施策略
摘要:創新思維是一種思維模式,是指人在實踐學習活動中,根據自己的目標展示出來的一種主動的、獨創的、富有新穎特點的思維方式,它是在原有經驗材料和學得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合理性和突破性的創造性組合,形成新概念成果。《面向21實際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在“行動計劃的主要目標”中明確指出:“瞄準國家創新體系目標,從培養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實施創新教育是新時代教育的主旋律,是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創新教育要從小抓起,因此,在我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主動地發揮學生的思維,適時地培養和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 創新教學 策略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在前言中明確提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式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這對于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而思維能力的發展離不開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在教學實踐中,以發散思維為指引。注重記憶力、創造力的提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手段。
一、創新教學的前提
創新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好的教學大環境。除了政策上的支持。還需要學校給予的積極向上、充滿活力的支持。老師能夠積極投入創新教學的探索中,在教學實踐中鍛煉,并互相交流經驗,來形成好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有的老師因循守舊,不敢越雷池一步,害怕不同的教學思路會引發領導或者老師的異議。這樣將導致學生思維開發受限制。教師必須要先具有創新思維進行創新教學的設計,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最后,課堂上還應該有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角色就是為學生服務,引領學生學習。教師要一視同仁,尊重學生,以人為本,用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創新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認知心理學關于學習機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學習主動性的本質是認識主體的主動建構。只有當認識主體意識到是其自身在影響和決定學習成敗的時候,主動建構才有可能實現。從認識論意義上看,知識總是情境化的,而且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動和感知比概念化更加重要,因此只有將認識主體置于飽含吸引力和內驅力的問題情境中學習,才能促進認識主體的主動發展。鑒此,教師必須精心創設教學情境,有效地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使其學習的內部動機從好奇逐步升華為興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價值的實現。教師就教學內容設計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適應性和開放性的情境性問題,并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指導,通過精心設置支架,巧妙地將學習目標任務置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產生認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認知沖突,從而促成對新知識意義的建構。因此,在創造性的數學教學中.師生雙方都應成為教學的主體。
(二)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促進學生創新思維
學生的學習只有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才可能是有效的,而有效的數學學爿過程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是一個被動吸收、反復練習和強化記憶的過程,而是一個以學生己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通過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主動建構意義的過程。創造性教學表現為教師不在于把知識的結構告訴學生,而在于引導學生探究結論,在于幫助學生在走向結論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探索規律,習得方法;教師應引導學牛主動地從事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合作交流等數學活動,從而使學生形成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因此,在課章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充分地經歷探索事物的數量關系、變化規律的過程。
(三) 注重開放題的教學,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數學作為一門思維性極強的基礎學科,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方面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而開放題的教學,又可充分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尤其對學生思維變通性、創造性的訓練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開放題的教學中,選用的問題既要有一定的難度,又要為大多數學生所接受。既要隱含“創新”因素,又要留有讓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充分施展他們聰明才智的余地。如:調查本校學生課外活動的情況,面對這個比較復雜的課題,一定要給學生以足夠的時問和空間進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首先學生要討論的問題是用什么數據來刻畫課外活動的情況。接著的問題是“可以調查那些呢?”對此,學生可能有很多想法,對學生提供的辦法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應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和充分討論,認識到不同的樣本得到的結果可能不一樣,進而組織學生深入討論:從這些解釋中能作出什么判斷?能想辦法證實或反駁由這些數據得來的結論嗎?這是一個開放題,其目的在于通過學習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吸收信息和提出新問題的能力,注重學生主動獲取知識、重組應用,從綜合的角度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四)充分利用現代媒體技術,生動教學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已經得到了多方面的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文字、聲音、靜態圖像、動態影像的綜合優勢,它可以優化課堂教學,創設愉悅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鞏固了學生的注意力和理解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多媒體輔助教學克服了傳統教學手段的可操作性和操作過程連續性較差的弱點,能直觀、形象的展示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算理通俗化,靜止的問題動態化,它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結合精心設置的畫面,引導學生產生疑問,積極主動得去思考、發現、探究,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開發學生智力,從而達到使學生獲取知識的目的。多媒體輔助教學還可以優化練習設計,幫助學生理解教材的重點和化解難點,加大課堂練習容量,提高課堂效率,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三、結語
總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需要教師持以積極的心態,創設創造性的學習情境,創造性地教,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以期讓學生獲得更豐富的數學知識。創新意識是創新能力的基礎。在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真正落到實處,這就需要我們廣大教師不斷的更新教育觀念,努力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深入鉆研教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肩負起培育具有創新性人才的偉大使命。
參考文獻:
[1]陳保睿. 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 科教文匯,2007(17).
[2]謝傳健. 淺談數學教學中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J]. 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3(3).
[3]走進新課程叢書———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M].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