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小學數學論文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飛速發展,尤其是多媒體設備的不斷更新,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現代教育小學數學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現代教育小學數學論文篇1
淺論現代教育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育信息化的程度正不斷加深,現代教育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教育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是利用多媒體先進的教學手段,根據數學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把數學教學中呆板的文字、靜止的圖形、圖像等抽象的內容生動、形象地呈現給學生,能使重點突出,難點易突破,信息量大,有助于照顧到全體學生、省時高效。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數學課堂,創設情境,重難點
21世紀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教育不可能像以前那樣,用單一的手段和方式去向學生灌輸知識。時代也要求在教育教學中更多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把現代教育技術當作整個教育改革的“制高點”和“突破點”。 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將數學與學生的生活、學習聯系起來,使他們學習有活力、生動活潑的數學,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化抽象為具體,而且能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創新能力,使課堂教學產生常規教學方式所無法達到的良好教學效果,讓學生體會到生活處處有數學,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有價值的數學。
一、創設情境教學,誘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特別是對小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在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要善于結合課堂教學的內容,去捕捉生活素材,采擷生活數學實例,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情境,為數學課堂教學服務,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要讓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在以后的學習中,他們就會更加努力和主動,為思維發展創造了一個愉悅的良好環境。
因此創設情境成為教學設計最重要的內容之一,要求我們在多媒體教學環境下,利用豐富的教學信息創設出引人入勝的問題情境,將傳統的教學設計改變為設計情境化的學習環境,針對特定的學習目標,將學習內容安排在情境化的真實活動中,讓學生通過參于真實的問題求解等實踐活動迅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激發學習興趣。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學生有了興趣,就肯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興趣是學生獲取知識、拓寬眼界、豐富心理活動的最主要的推動力,它比智力更能促進學生努力學習。傳統的應用題教學,除了枯燥的數字,最多也只是利用掛圖或投影片來創設情境,使知識的導入有時顯得生硬而蒼白。而利用多媒體網絡可以創設出與題意生動而又貼切的情境,把學生帶進情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愿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濃厚興趣主動地接受了知識的引入。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欲望。”有了學習興趣,那么就更容易進入學習狀態,達到學習的最終目的。
例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充分利用多媒體情境給學生創設購物情境,通過形象生動的動畫,把超市帶入了課堂,把生活聯系到教學中。在教學20以內的進位加法時,用多媒體給學生創設了去參加動物們的運動會,通過坐車,先上了8人,小豬和小猴又在叫等等,又上來了3人,創設形象的動物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二、突破教學難點,發展學生思維
數學概念、定義等知識都比較抽象,這給小學生理解、掌握帶來一定的困難,傳統的教學手段,遇到的最大難題之一,莫過于一些課本知識遠離學生生活,教師難教、學生難學,教師牽強附會地講解這些知識點,結果學生還是沒有真正理解。現代信息技術可根據教學的需要,把有關教學內容在大與小、運與近、快與慢、整體與部分、外表與本質之間進行相互轉化,使數學文字、圖象、動畫和聲音等信息的經過處理,形成聲、圖、文并茂的多媒體教學系統,使數學概念的形成、數學事實的聯系、教學規律的揭示形象而清晰地呈現出來,促使學生理解、把握它們的本質屬性,讓教學過程在教師講得少、學生思考多中,進行細致地觀察、理解、分析,起到化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的作用,以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如在教學“圓柱體積”公式推導時,首先用教學模型,讓學生初步感知,把圓柱平均分成若干等分,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
這一過程比較抽象,給小學生理解、掌握帶來一定的困難,教師牽強附會地講解這些知識點,結果學生還是沒有真正理解,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把圓的等分及重組成近似長方體的過程,制作成flash動畫,反復操作演示,不僅很容易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學生還能直觀感受到:圓柱體與拼成的近似長方體的相等關系(圓柱的底面周長=近似長方體的長,圓柱的地面半徑=近似長方體的寬,圓柱的高=近似長方體的高),同時也為公式的推導掃除了障礙。
使抽象的知識簡單、明了,讓學生容易接受。這樣,學生學起來自然有親切感、真實感,激發了他們用數學眼光來觀察數學問題,從而促進他們積極主動地研究、探索。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不僅能把抽象的內容直觀具體化,而且能解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大教學容量,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這種化難為易、人性化的、現代教學手段,在新課程實施中有著深遠的意義。
三、優化課堂教學過程
小學數學教學中常用的教學策略是主動參與,以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全過程為核心,真正做學習的主人為目的的策略。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可以改變以灌輸為主的傳統的教學方法,為適應新課程改革精神,強調“數學知識生活化”和“在生活中學數學”的學習方式,利用各種電教媒體信息量大,交互性強的優勢,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演示過程中學生可適時參與交互,交互及時,可不受人數、時間、距離的限制,注重學生的判斷、分析 、計算等能力的訓練,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使學生能在實際情境中輕松地學習數學。
在教學完新課后可以利用網絡的信息量大、交互及時的優勢,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力求體現練習的層次性、多樣化、趣味性,教師把練習的分層要求稱為“試試你的本領(A級、B級、C級)”、“過五關斬六將”“打擂臺”等形式,每過一個層次的練習,計算機及時作出反應,給予獎勵。這樣,打破了練習中“齊步走”的局面,使各類學生的能力都得到發揮。在一些開放性的練習中,學生還可以利用網絡自由地訪問他機,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打破了空間上的限制,多機交互,合作探討,既提高了學生的興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四、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數學教學的誤區
將計算機引進小學數學課堂,無疑是改進教學手段的一種突破性的嘗試。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數學教學,必然會取得最優化的教育效果。然而,現代教育技術是以教具的身份走進課堂,而且自始至終都是教學的一種手段。我們教師不能過分地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過分地對其依賴。否則會事倍功半,走入現代教育技術誤區,取得不良教育效果。但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數學教學課時,我發現其中有幾個問題引起我的思考:
1.教師,學生,電腦地位轉化。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應起主導作用。現代教育技術只是一種使課堂效果達到更好而使用的輔助手段。但往往就出現教師圍著電腦轉,學生圍著老師轉,教師和學生都成了被電腦耍的猴子。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不管該用不該用,整堂課拿課件塞滿。致使教師講課時手不離鼠標,眼不離屏幕,鼠標點到哪兒,老師講到哪兒,學生跟到哪兒。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統統被抹殺。老師獨具個性的授課藝術和授課方法徹底被遏制。傳統的東西,不管是精華還是糟粕,一概拋棄忘卻。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時,我們教師應該充分把握教學大綱和教材,充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盡量做到現代教育技術運用的少而精,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需用時則盡量用,能不用則盡量不用,做到寧缺勿濫。
2.重形式,輕內容。
把計算機引進課堂,課件的制作追求界面優美、有聲有色。在教師忙于播放的課件或剪輯中,故意設計上一些與所講內容無關的背景、動畫。這些都是缺乏實效的形式主義的做法。教師更不能抱以應付現代教育形式的態度來安排課堂教學。因此,我們教師在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需要我們教師擺正態度,掌握并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尤為重要的是――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廣博的其它學科知識,抱著實效性原則,課件設置須簡潔明了,抓住教學重難點。旨在解決那些在教學中教師難以講清的,學生難以理解的部分,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化難為易,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起到文字教材所起不到的作用。
總之,網絡環境下的小學數學教學,體現了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理念。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于數學教學,能較好的創設生活化,社會化,趣味化的課堂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重點突出,難點易突破,信息量大,有助于照顧到全體學生、省時高效。又因現代教育技術的直觀性,聲像同步性,畫面動態選擇性和時空的可變性等優勢,能調動學生學習熱情,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由此可見,我們只有不斷探索,充分挖掘其優越性,著力避開計算機應用于教學中的弊端,將電教媒體與傳統的教學手段有機結合,互相補充,利用其在輔助教學中的優勢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提高教學效果,實現課堂教學最優化。
>>>下頁帶來更多的現代教育小學數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