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論文
初中生物論文
二十一世紀是生物科學發展的世紀,因此,初中生物課程改革對培養二十一世紀人才有重要意義。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物論文,供大家參考。
初中生物論文范文一:初中生物教學中電子書包的應用
在“新課標”下初中生物教學中,應體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從而實現生物知識的傳授和學科能力的提升,這就要求實現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的轉變,這是當前生物教學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課程改革的推進又進一步要求促進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電子書包就是以學生為主體,利用計算機等信息終端進行教學的系統,能夠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一、電子書包在初中生物課堂中應用的意義
以往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是以教師“教”為主體的,各種多媒體教學工具在教學中只起到輔助作用。電子書包教學系統,具有一定的簡潔性,而且教學資源比較豐富,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能夠實現學生的主動學習,有助于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研究和發現[1]。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通過與計算機、多媒體進行現代化教學技術相結合,促進教學環境的改善,提高了教師“教”的效果。傳統生物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被動地接受生物知識的灌輸,而在電子書包教學中,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學活動是圍繞學生開展的,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還需要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生物學習方法,利用電子書包進行教學,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學習,有助于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的實現,使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成為可能[2],促進生物教學效果的實現。此外,電子書包的應用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以及環境,學生能夠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實現數字化的學習方法,有助于教學資源的整合,使初中生物教學的氛圍更加活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加高漲,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及創新能力。電子書包的應用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拓寬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為學生今后的健康成長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電子書包在初中生物課堂應用新模式的探索與思考
新課程標準要求要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顯然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要求,電子書包是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主導,技術是提升效益的手段,而電子書包可以實現三贏”的理念,恰恰與生物新課程標準要求是相符合的。為此嘗試基于電子書包對生物教學模式構建進行新的思考和探索是有意義。針對目前傳統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生物新課程標準要求,在電子書包教學環境下,中學生物教學模式可以分為課前預習模式、課堂混合模式以及課后鞏固模式。
1.課前預習模式
在課前預習模式中,教師備課時,提供相關生物課學習資源(閱讀資料、思考題、練習題、拓展資源等)和預習學法指導,學生可以根據指導進行課前的預習,學生自主獨立完成,并進行小組成員之間或師生之間的交流與討論,最后將完成的預習作業及標記出的難點和解決不了的問題等提交給教師。另外,根據學生反饋的預習情況,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起點以及預習狀況,對生物教案進行適當的調整與修改,以提高教學效果。
2.課堂混合模式
基于電子書包的課堂教學,將傳統教學與網絡環境學習相結合,同時,也將各種教學媒體、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這種混合式教學,促使課堂教學的方式趨向多樣化。
(1)生物學中有諸多抽象的生物現象,教師可以利用生動的動畫加以展示。例如在學習《鳥類在生殖與發育》一課時,由于學生只能認識公雞、母雞、雞蛋等,其他幾乎一無所知。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利用電子書包推送一些相關的動畫、圖片到學生手持終端,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
(2)遇到復雜費時的生物實驗,教師可以利用電子書包教學系統中的相關實驗資源,組織學生進行模擬實驗,既省時又直觀,有很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授《動植物臨時裝片的制作》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電子書包推送一些相關的視頻圖片到學生手持終端,讓學生一邊進行實驗,一邊進行觀看,以保證實驗效果。
(3)而對于一些思考及探究則可以通過網絡獲取有關信息,這樣既滿足了學生對網絡的好奇心又拓展了他們的視野,增加了知識,可謂一舉多得。例如,在講授《生命的起源》一課中的“化學進化論和宇宙進化論”時,可以讓學生舉行辯論賽,再用電子書包中的投票功能進行投票,同時還可以利用電子書包中的分組研討的功能,讓每名學生都發表個人的看法。這樣不但能夠增加學生的知識,達成教學目標。而且能使全體學生都參與討論,突破了傳統教學中受時間和學生性格的限制。
(4)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也是比較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教師在課前需要明確教學的目標以及重難點,然后學生根據教師的教學設計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電子書包可以創設多個小組進行探究,將生物教學的重難點轉變為各種討論題,讓學生參與到課堂討論中,并將小組的學習意見呈現在班級的論壇上。在小組合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討論進行指導,實現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生物教學效果的實現。利用電子書包進行討論,可以讓許多平時不敢說話的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教師與學生進行及時的反饋,對生物教學的重難點進行突破,實現良好的生物教學效果。例如,在進行《生物的生殖、發育與遺傳》一課教學時,可以將本單元內容分為8個部分:生物的無性生殖、植物的有性生殖、昆蟲的生殖與發育、兩棲類的生殖與發育、鳥類的生殖與發育、DNA是主要遺傳物質及生物的變異、人的性狀與遺傳、人的性別決定及遺傳病和優生優育[7]。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見解,使學生的生物知識體系更加完善。除此以外,也可以利用電子書包提高多層次的練習及其及時的反饋功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總之,教師能夠根據生物學科的性質、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特點等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來完成學習,達成目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性、學生的主體性緊密結合。
3.課后鞏固模式
當課堂混合模式教學結束時,學生在做生物作業之前,對于未理解和掌握的問題可以與教師和學生進行交流與討論,也可以回顧課堂中學習內容。在完成復習之后,再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和層次化的拓展學習資源,從而使學生拓寬視野和進一步提高生物素養。在此過程中,教師在線輔導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鞏固,了解學生學習掌握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并進行敎學反思,再次調整教案,更好地提高生物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從其教學流程來看,此教學模式是與我國教學實際相結合的產物。學習不再受時間限制,也不再受空間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地學習,實時或非實時地學習,真正實現“人人皆學、時時可學、處處能學”。該教學模式既關注了學生獨立思考和個性化學習,也注重培養了學生人際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同時也體現了教師充當的角色就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整個教學過程中,師生共同探索、解決問題,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和能力的同時,也加強了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培養。
三、結束語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電子書包教學是一種比較高效的教學方法,在電子書包的環境下,生物教學的資源會更加豐富,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以及探究學習等能力意識的形成。新課改要求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的發展,電子書包教學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有助于促進學生生物素養的提升,實現良好的生物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朱憶梅.電子書包引入課堂對教學產生的影響[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4(35):47-48.
[2]吳曉超.電子書包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與挑戰[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2(3):7-8.
[3]徐顯龍,蘇小兵,吳永和,王新華.面向電子書包應用的課堂教學行為模式分析[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3.8(2):84-85.
[4]陳銳,姜婷婷.電子書包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的辯證思考[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2(18):13-14.
[5]周榕.電子書包課堂教學應用的現象解讀與推進策略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3.10(11):103-104.
[6]劉春玲.電子書包走進生物課堂:《開花和結果》教學案例[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5.4(3):42-43.
[7]胡衛星,張捧.電子書包的系統構建與教學應用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1.3(12):120-121.
[8]林宏宇.電子書包在小學科學翻轉課堂中的應用初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5(18):12-13.
初中生物論文范文二: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問題分析
一、改進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措施
1加速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改革進程
改革教學理念,既是加速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素質化發展進程的有效方式,也是也是促使學生實現全面發展與進步的重要方式。在改革教學理念中,普遍強調學生技術與智力發展,注重發掘學生的獨特個性和實際情況,合理正確地促進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進步,增強學生的生物修養。比如,可以在“動物的運行與行為”這節課程中,利用小組教學形式,建議小組學生在課外觀察飛行類(麻雀)、游泳(蝌蚪)類、爬行類(壁虎)動物的行為方式、覓食活動、防御活動狀態,獲得觀察記錄,教師可以讓小組間展開比賽活動,這樣不但檢驗了學習效果,增強了實驗趣味,而且還增強了學生積極求索生物知識,進入早期的科學探索的素質,從而為學生自身建立起一種滿意的生物實驗學習方式。
2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與學習熱情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體系復雜多樣,其項目種類繁多,任務較重,教師應該充分為學生提供主動展現的機會,對學生的建議加以重視和理解,扭轉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被動局面,讓學生主動學習。例如“生物的生殖與發育”這節課里,教師應該讓學生們參與和觀察實例,安排學生養蠶,讓學生觀察并記錄蠶的生長特點,記錄各個時期的變化,這樣就開拓了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視角,讓生物實驗教學生機勃勃,學生們卓有興致地參與進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強化生物實驗教學的實際效果
為了讓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健康發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教師要合理安排實驗課程,制定教學計劃,抓住生物實驗教學中的重點部分。例如在“生物環境影響生物的生存”這一課程中,教師可通過“蒜苗的生長觀察”的實驗安排教學,對本班級的學生進行分組,讓各小組,分別將培養的蒜苗置于面向陽光、背陰,濕潤和干燥的環境之下,讓學生們認真觀察植物的生長,記錄植物的變化狀態,從而對植物的習性進行概括,總結出植物在不同環境下的生長規律。開展諸如此類的實驗,簡易又容易見效果,沒有過多條件制約。通過此類簡單易行的實驗課程,可以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具體的生物知識,從而加深印象,幫助使學生更好地獲得實驗經驗,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營造出自主求知、積極探求的學習環境。
二、總結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初中生物教學需要加深教學改革,轉變思想,堅持“學生本位”的理念,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實踐參與意識,增強學生的整體素質,激發學生的創新潛力,為學生提供參與實踐的空間,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判斷,善于思考并積極處理問題,讓學生感受到生物學習的快樂之處,自覺融入到實驗教學實踐,從而最大化實驗教學在強化初中生物教學實際效果,大幅度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初中生物論文相關文章:
1.初二生物論文范文
4.初二生物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