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創新教育論文參考
中學創新教育論文參考
目前,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方向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而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創新教育,因此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中學教育的重要任務。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中學創新教育論文參考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中學創新教育論文參考篇1
淺談美術教育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摘 要】美術是藝術教育的一種,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藝術能力,更是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為推進美術教育的高效性,我國將創新教學作為美術教育的途徑,重點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美術教育的質量。因此,本文通過對我國美術教育的現代狀態進行研究,發現教學中可創新的點,提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具體途徑。
【關鍵詞】美術教育;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創新是現代美術教育歷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學生必須掌握的能力,在美術專業面臨巨大壓力時,創新成為學生競爭的主導內容,學生可以在創新的基礎上,實現美術作品的高質量。由此可見:創新不僅可以推動美術教育的發展,還可以為學生創造能力發展的空間,適應現代教育的快速發展,穩定美術專業的社會地位。
一、創新在美術教學中的作用
創新是美術教學的新視野,可以深層次挖掘美術的價值,因此創新是推進美術發展的主導因素,其對美術教學具備較大的作用。
1、創新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面對傳統美術教學,學生表現出消極的態度,通過創新理念的提升,學生根據美術課題,自由發揮個人的美術意識,展示自身能力[1]。創新可以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保障學生能夠得到教師的認可,由此可以激發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導性,促使學生在美術教學中,表現出強烈的積極性。
2、創新可以展示美術教學的全面性。美術是綜合性比較高的一門藝術,利用創新可以幫助學生挖掘美術教學中的多項內容,在充實美術學習的過程中,促使學生體會到新鮮知識,將美術轉型為全面藝術,滿足學生的好奇與求知。因此,創新推動學生積極體會美術教學中的知識,提高學生的美術能力。
3、創新可以推進教學實踐性。在創新的參與下,學生更愿意融入到美術教育中,改善以往師生之間的隔閡,學生更愿意將自己的創新作品展示給教師或者其他學生。創新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美術的實質,保障學生投入更多精力去實踐。
二、現代美術教學的基本現狀
現代美術教學,處于傳統向創新的轉型階段,部分師生未能適應現代化的美術教育,忽視創新意義,對美術教育的現狀做如下分析:
首先學生缺乏對創新美術的理解,其在美術課堂上,按部就班的依照教師思路進行,教師思路占據學生大部分的思維空間,學生無法將自己內心的想法做實質的表達,學生更是意識不到創新與美術教育的關系;其次缺乏有效的教學方式,傳統的教學空間,不僅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還會對學生的美術學習造成一定的負擔,學生因為不能及時接受新型的教育,而對美術教育喪失信心,導致美術教育中,缺乏創新能力的培養途徑;最后師生在創新方面配合不到位,教師沒有全面深入學生工作,未能有效利用學生的心理,給予創新思路的提示,導致學生與教師的思想呈相悖發展,既無法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創新空間,也無法保障學生創新能力的拓展。所以在美術教育中需要通過有效的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如何培養學生在美術教育中的創新能力
在美術教育中培創新能力,必須以美術藝術為背景,充分融入學生的個人思想,實現創新能力的培養。
1、培養學生在美術教育中的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在能力培養方面,具備非常大的價值意義,可以引導學生的創新行為,所以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2]。利用渲染與指導的方式,激發創新意識,例如:教師在美術課堂上,以學生作品為主,積極渲染作品需要創新的點,為學生提出指導性的意見,促使學生意識到自己作品的不足之處,如學生以“四季”為題,創作風景畫,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四季融入在一張畫紙上,體現四季變景的創新,因為學生對四季的意識比較單一,所以教師才需要為學生渲染創新的思想,將現實不可能發生的題材作為學生創新意識的指導,由此可以充分打開學生禁錮的思想,學生對待美術課題,才會大膽的創作。
2、為學生提供美術創新的思路。
起初學生在美術學習時,思路會模仿教學教師,此現象在美術教學中非常普遍,導致同一課堂的美術作品,出現大量的雷同或相似。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需為學生提供可用的創新思路,要求學生在創新的基礎上,再次進行自我創新。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特點,提出個性化的課題,以對立事物為主,促使學生主動理解其中的創新思路,例如:黑與白的混合、實虛同體、新舊交替等課題,因為對立的兩個物體之間,雖然沒有明顯的聯系,但是具備同根的特點,教師利用此類課堂,讓學生自主發現創新,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即會保存個人的創新思路,最終教師在對學生的作品進行檢查,針對每一份作品提出其他思路,讓學生意識到創新思路在整個作品中的價值,保障學生在面對課題時,學會如何利用創新的思路思考、完成。
3、利用多媒體手段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需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一個創新的空間,營造創新氛圍,如此才可激發學生的創新行為[3]。首先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具有創新意義的現代作品,供學生欣賞,學生欣賞時,說出作品創新的地方,盡量為學生展示著名的創新作品,如:《日出印象》、《亞威農少女》、《日出》等,此類作品都是打破常規的約束,屬于創新的結晶,有助于激發學生內心的創新心理;然后教師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同齡人的創作,先告知學生創造的課題,讓學生自由發表自己對課題的看法以及創作方向,再實行作品比對,促使學生意識到自身思路與同齡人創新思路的不同點,既可以吸取其他人的創新經驗,也可以變化個人的創新方向;最后教師為學生提出抽象的美術課題,如:五條金魚、沒有星球的太空等,讓學生利用課堂時間,盡快完成,學生在多媒體的環境中,感悟到創新作品,會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個人的創作欲望,教師順應學生的心理變化,鼓勵學生完成作品,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4、拓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學生創新能力的拓展,不僅要依靠教師的指導和創新理論,更重要的是拉近學生與現實的距離,有效拓展學生的能力。教師為學生提供能力平臺,帶領學生參加各類的創新美術比賽,讓學生體會創新能力的價值,感悟創新能力對美術教育的意義[4]。例如:聯合學校組織“創新美術大賽”,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學生在參賽的過程中,可以深刻體會到創新的整體過程,在每一次創新思維過后,都可積累一定的創新能力,學生在積極的交流和實踐中,感悟創新的變化,鼓勵學生參賽最主要的目的是:為學生提供拓展創新能力的機會,在競爭與壓力的作用下,學生會主動利用創新思想,激發自己的潛能,推進創新能力的發展,在創新的群體中,提升個人在美術中的創新能力。
結束語
對于學生而言,美術專業沒有特殊的固定要求,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藝術思想和敏捷思維,促使學生在美術教學中表現高質量的創新性。為推進美術教育的發展,促使其符合現代教育的需要,我國必須以創新作為學生培養的重點因素,一方面提高學生美術創新的能力,另一方面展示學生對美術專業獨特的理解,挖掘學生的潛能。
【參考文獻】
[1]韓澤明.素質教育中的美術教育[J].職大學報,2012(03):67-69.
[2]朱冬青.試論高校美術教育創新[J].濟寧學院學報,2011(04):39-41.
[3]劉東昱.美術教育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思考[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02):93-95.
[4]馬曉娟.在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12(S1):71-73.
<<<下頁帶來更多的中學創新教育論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