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學碩士研究論文
高等教育學碩士研究論文
在現代社會中,高等教育對社會發展的作用尤其是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不斷增強,日益成為國家發展戰略中的一部分。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高等教育學碩士研究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高等教育學碩士研究論文篇1
淺談高校意識形態教育實效性
意識形態作為一種思想體系,是關于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聯的價值觀等思想信仰體系。意識形態的本質是按照統治階級的意愿使社會制度得到不斷的改善和進步,使人們的信仰和理想能夠契合社會主導意識形態,從而使人的價值得到實現。“社會意識形態是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和政治上層建筑之上的,反映一定階級、集團的持久的經濟政治利益,具有鮮明的階級性。”①社會意識形態反映的是統治階級的利益,對于政黨和國家來說,具有了不可撼動的絕對重要作用,對于統治階級維護國家政權,維護社會穩定,教化人民群眾,傳承歷史文化,推動社會進步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高校作為社會意識形態建設的前沿陣地,具有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文化傳承、服務社會的四大功能,最為重要的是為社會主義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面對全球化各種思潮交融交鋒的浪潮,高校已經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圖謀實行意識形態滲透的重要對象。隨著網絡化迅猛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轉型帶來的一系列深刻社會問題,這些復雜形勢對當前高校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和挑戰。
一、當前意識形態工作的現狀和不足
當前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總體來看,主流健康積極向上,廣大師生堅決擁護黨的領導,對黨的路、方針、政策高度認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擁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充滿信心。不過,在取得可喜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新形勢新變化下,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的新問題和新挑戰,高校黨委在意識形態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需改進的問題。
1.部分高校黨委思想重視程度不夠。
部分高校黨政領導對宣傳思想工作尤其是意識形態工作重視不夠,少數干部缺乏責任意識、擔當意識,總覺得意識形態工作是純黨務工作,與學校中心工作聯系不緊密,思想消極懈怠。在工作上表現為工作主動性不強,對上級的要求部署敷衍了事,找不到更好更有效的抓手和途徑,表面功夫做的多,實際成效不明顯。
2.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途徑較為單一和落后。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迅猛發展,對于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不成熟、社會經驗欠缺,思想開放的大學生來說充滿了誘惑了挑戰。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正處在改革階段,教學方式方法普遍單一僵化,不能及時適應社會發展的快速變化,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表現出漠然的態度,興趣不高,甚至有抵觸的情緒。
3.制度機制不健全。
2008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對形勢報告會和哲學社會科學報告會、研討會、講座管理的意見》,2011年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課堂教學、報告會、研討會、講座、論壇、網絡和接受境外基金資助等管理的意見》,這些意見下發以來,部分高校能夠嚴格按照意見要求執行,也有些高校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例如沒有制定相關的校內規章,沒有嚴格按照要求進行一會一報制,對外聘教師資格審查不嚴等情況,導致極個別高校出現極為嚴重的問題。
4.隊伍建設還有待加強。
高校中,從事意識形態工作和宣傳思想工作的群體很大、很寬泛。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班導師、學生工作干部、宣傳思想工作人員等,但是真正專職從事宣傳思想工作和意識形態輿情監控的人員卻很少,有些人員身兼數職,分身乏術,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提升自身的素質和業務能力,導致遇到緊急突發問題和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沒有預判能力,缺乏處理經驗。
5.網絡監管工作創新性不強。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絡已經成為意識形態戰場爭奪的重要陣地。網絡信息良莠不齊,大學生又缺乏一定的甄辨能力。由于缺乏一定的網絡輿情監管機制,缺少高素質的網絡評論員隊伍,缺乏迎戰網絡攻堅戰的主動性,導致一些高校出現網絡負面信息的時候,采取的拖延、逃避、推諉扯皮的現象,往往遺失了網絡控制的最佳時期,由一小點擴大到一大片,造成不可挽回的負面影響。
二、做好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原則策略
1.要始終堅定不移地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的旗幟和方向。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都與馬克思主義一脈相承,是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集體智慧的結晶。高校不僅要堅持馬克思主義,而且要堅持馬克思主義一元化,始終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將馬克思主義講深、講透、講活,真正使廣大師生真學、真懂、真信馬克思主義,自覺抵制不良思想的影響。
2.要善于運用法治思維推進意識形態工作法制化。
意識形態工作的未來發展,需要用法治的思維推進工作不斷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使人們的行為有法律的約束、制度的約束。同時,也使高校對于開展意識形態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運用法治原則上要始終以憲法和法律作為依據和遵循,加強對廣大師生的法治宣傳教育,加強現代大學的制度建設,在學校人員招聘、干部晉升、財務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推進制度化,不斷推動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法制化和規范化。
3.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意識形態工作思想理念。
在思想上要想感化人、教育人、激勵人,不能只靠生硬的說教和強制的灌輸。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解決的是人的思想觀念、政治立場、道德品質等問題,是建立在人的基礎上的一種實踐活動。其主、客體是人,出發點、歸宿點也是人,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所在,以人為本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質要求。②意識形態工作要將廣大師生的需要(包括物質、精神等)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使廣大師生接受意識形態教育的同時,體會到被尊重的感覺,體會到自身的價值,自覺認同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更加堅定地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和黨的領導。
三、提升高校意識形態教育實效性的對策建議
1.切實加強黨對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領導。
做好頂層設計,把宣傳思想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學校黨委會議要經常研究宣傳思想工作,提出具體任務,加強督導落實;明確工作分工,高校黨委書記和校長要旗幟鮮明地站在意識形態工作第一線,充分發揮高校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構建工作格局,形成高校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工團齊抓共管、黨委宣傳部門牽頭協調、有關部門和院系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構建全員參與的宣傳思想工作大格局。
2.充分發揮廣大師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加強黨員理想信念教育,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中國夢的宣傳教育,加強黨史國史、愛國主義教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各類黨員培訓中;開展先進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和黨務工作者評選表彰,選樹愛崗敬業、勤學修德的師生黨員代表,充分發揮廣大黨員的榜樣力量、示范帶動作用;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入開展“共產黨員工程”等黨員活動。
3.切實提高教師隊伍思想政治素質和育人能力。
加強教師思想政治教育,不斷完善教師政治理論學習制度,豐富政治理論學習方式,積極推薦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干、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干教師和輔導員參加各類專題研修班,深入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社會實踐研修活動等,促進教學與實踐相結合;扎實推進師德師風建設,完善考核機制,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嚴把教師聘用政治考核關,嚴格聘用程序,規范聘用合同和入職程序;完善外籍教師和海外引進人才聘用管理辦法,規范高校重點人員教育管理。
4.營造良好宣傳思想工作氛圍。
提升宣傳效果,堅持黨管媒體的原則和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改進新聞宣傳的文風作風;不斷創新校報、校刊、校園網、廣播電臺、官方微博、微信等宣傳陣地的管理模式,大力推進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為高校改革發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5.切實加強宣傳思想工作陣地建設。
完善校園網絡安全陣地管理,加強對學校門戶網站的建設和維護,制定網絡信息發布工作規程,組建網絡文明志愿者隊伍,制定輿情引導工作制度,組建網絡輿情團隊,加強網絡思想政治工作業務培訓,著力提高網絡評論能力。嚴明高校課堂教學紀律,健全完善課堂教學管理制度,嚴格課堂教學紀律和學術規范,建立完善教學督導評價體系,嚴格執行教學考核制度。
注釋:
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②李詠梅.《新時期高校意識形態控制研究》博士論文,蘇州大學,2009年.
>>>下頁帶來更多的高等教育學碩士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