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美育在小學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
時間:
包文昱1由 分享
現代小學美育教育的特質是多層面、多功能的素質教育。黨的教育方針要求的是“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可見美育是小學教育的重要層面。所以,充分發掘小學的美育功能,切實搞好美育教育,是小學教育的重要課題。
小學美育教育是復合性的教育教學過程,絕不是簡單意義的美術、音樂課堂教學,其教育目的也絕不僅僅是學生會畫畫兒、會唱歌兒,而這種功能的特點又是直觀性、形象性和漸染性的完美統一。學生主體的內動力是興趣愛好,教師主導的外作用力是引導、服務和助推。
一、美育的功能
美育是以培養審美的能力、美的情操和對藝術的興趣為主要任務的教育。音樂和美術是美育的重要內容。究其要旨,我認為美育的功能是多層面的。
其一是德育功能。培養美的情操,從德育角度理解,就是培養高尚的品質,引導學生進入高尚的道德境界。
其二是美育功能。美育功能首先表現為培養審美的能力,其次還表現為通過激發學生對藝術的興趣和愛好所形成的創造美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其三是感悟功能。美育教育因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和漸染性完美統一的特點,所以必然有感悟功能。美育,恰恰是其他教育所難以取代的。
第四是人文與文化功能。美育的這一功能,是古今中外一切美育教育家乃至美學家孜孜以求的,對此,我們必須有足夠的認識。
美育的功能是多層面的,例如獨特的心理功能、環境功能、實踐功能等等。恰恰是這些功能,體現出美育的科學性。我們要在小學新課程標準正確的教育教學理念的導向下,進一步搞好小學美育教育。
二、美育教育直觀性、形象性的完美統一。
如前所述,音樂和美術是美育教育的重要內容,這就決定了美育教育的功能特點是直觀性、形象性和漸染性的完美統一。
直觀性是說受教育者通過感官直接接觸美育的圖文、音像等,從而受到最直接的教育,美育就通過學生的感官而產生了直接的教育效果。這樣看來,小學藝術課和音樂課就是美育直觀教育最直接的目標化教育過程了。而形象性則是指美育教育過程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動的具體形狀或姿態,美育教育就是通過鮮明、生動的形象激發受教育者的思想或情感活動。小學美育教育必須遵循這個“循序漸進”的原則。
三、對發揮小學美育教育功能的幾點構想
小學美育教育的功能在現代教育中具有區別于其他教育的獨特性,在完成現代教育任務的教育過程中作用十分重要。由于我深知這一點,所以我十分重視發揮小學美育教育的功能,在工作實踐中,形成了以下構想:
1.把美育教育納入系統工程軌道。
首先,我認識到小學美育教育功能絕不僅僅是在音樂、藝術學科課堂教學中發揮出來的。音樂和美術固然是美育的重要內容,但絕不是全部內容。只有音樂課和美術課的美是層面不全的美育,即功能不全的美育,因而也完不成美育教育的任務。
現代科學的研究證明,事物是以系統的方式存在并與其他事物相聯系的。小學美育教育作為教育系統,也必須納入系統工程軌道。這樣,小學美育教育才具有科學性。
2.認真貫徹小學美育新課程標準,重視教育過程和方法,重視情感及價值取向教育。
小學美育新課程標準提出了多維教育目標,多維目標強調的是過程和方法,是情感和價值取向。重視情感教育是說在小學美育教育過程中,教育者要進行感情投資,實行情境化教育,對學生動之以情。而重視價值取向,則應讓學生明白美育教育對于他們成長的意義,引導他們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
3.把強化音樂美術課堂教學與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育教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
音樂和美術是美育的重要內容,音樂課和藝術課在小學課程中的設置就承載著美育教育的重要任務,絕不是教學生學會畫畫兒、教學生學會唱歌兒的事兒,而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只不過這種教育是漸染性的。我在實踐中認識到,只有強化音樂、美術課堂教學才能使學校美育教育做得扎扎實實,何況美育教育又承載著培養藝術人才的作用。
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小學生對美有強烈的追求感和表現欲。怎樣才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呢?僅僅靠有限的音樂、美術課是不成的。“給學生一個藍天,他們就會自由地飛翔。”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豐富多彩的美育教育活動來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以拓展美育教育的空間。
四、在美育教育中要特別重視環境效應——搞好校園環境建設
環境育人作為一種現代教學理念已日漸深入人心了。學校不僅僅是作為教育實體存在的,同時,它也是作為一個具有特定意義的環境存在的。而學生在這個環境里生活的時間要遠多于其在家里生活的時間。學校環境是美育效應之所在,學校環境對于小學生,要么是美育的正效應影響,要么是負效應影響。前者說明我們的工作是造福天下蒼生,后者則說明我們誤人子弟。
由此可見,搞好校園環境建設絕不僅僅是為了改變學校的面貌,如果這樣理解,未免失之膚淺,它應是學校教育尤其是美育教育系統工程中的重要內容。
小學美育教育是復合性的教育教學過程,絕不是簡單意義的美術、音樂課堂教學,其教育目的也絕不僅僅是學生會畫畫兒、會唱歌兒,而這種功能的特點又是直觀性、形象性和漸染性的完美統一。學生主體的內動力是興趣愛好,教師主導的外作用力是引導、服務和助推。
一、美育的功能
美育是以培養審美的能力、美的情操和對藝術的興趣為主要任務的教育。音樂和美術是美育的重要內容。究其要旨,我認為美育的功能是多層面的。
其一是德育功能。培養美的情操,從德育角度理解,就是培養高尚的品質,引導學生進入高尚的道德境界。
其二是美育功能。美育功能首先表現為培養審美的能力,其次還表現為通過激發學生對藝術的興趣和愛好所形成的創造美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其三是感悟功能。美育教育因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和漸染性完美統一的特點,所以必然有感悟功能。美育,恰恰是其他教育所難以取代的。
第四是人文與文化功能。美育的這一功能,是古今中外一切美育教育家乃至美學家孜孜以求的,對此,我們必須有足夠的認識。
美育的功能是多層面的,例如獨特的心理功能、環境功能、實踐功能等等。恰恰是這些功能,體現出美育的科學性。我們要在小學新課程標準正確的教育教學理念的導向下,進一步搞好小學美育教育。
二、美育教育直觀性、形象性的完美統一。
如前所述,音樂和美術是美育教育的重要內容,這就決定了美育教育的功能特點是直觀性、形象性和漸染性的完美統一。
直觀性是說受教育者通過感官直接接觸美育的圖文、音像等,從而受到最直接的教育,美育就通過學生的感官而產生了直接的教育效果。這樣看來,小學藝術課和音樂課就是美育直觀教育最直接的目標化教育過程了。而形象性則是指美育教育過程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動的具體形狀或姿態,美育教育就是通過鮮明、生動的形象激發受教育者的思想或情感活動。小學美育教育必須遵循這個“循序漸進”的原則。
三、對發揮小學美育教育功能的幾點構想
小學美育教育的功能在現代教育中具有區別于其他教育的獨特性,在完成現代教育任務的教育過程中作用十分重要。由于我深知這一點,所以我十分重視發揮小學美育教育的功能,在工作實踐中,形成了以下構想:
1.把美育教育納入系統工程軌道。
首先,我認識到小學美育教育功能絕不僅僅是在音樂、藝術學科課堂教學中發揮出來的。音樂和美術固然是美育的重要內容,但絕不是全部內容。只有音樂課和美術課的美是層面不全的美育,即功能不全的美育,因而也完不成美育教育的任務。
現代科學的研究證明,事物是以系統的方式存在并與其他事物相聯系的。小學美育教育作為教育系統,也必須納入系統工程軌道。這樣,小學美育教育才具有科學性。
2.認真貫徹小學美育新課程標準,重視教育過程和方法,重視情感及價值取向教育。
小學美育新課程標準提出了多維教育目標,多維目標強調的是過程和方法,是情感和價值取向。重視情感教育是說在小學美育教育過程中,教育者要進行感情投資,實行情境化教育,對學生動之以情。而重視價值取向,則應讓學生明白美育教育對于他們成長的意義,引導他們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
3.把強化音樂美術課堂教學與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育教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
音樂和美術是美育的重要內容,音樂課和藝術課在小學課程中的設置就承載著美育教育的重要任務,絕不是教學生學會畫畫兒、教學生學會唱歌兒的事兒,而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只不過這種教育是漸染性的。我在實踐中認識到,只有強化音樂、美術課堂教學才能使學校美育教育做得扎扎實實,何況美育教育又承載著培養藝術人才的作用。
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小學生對美有強烈的追求感和表現欲。怎樣才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呢?僅僅靠有限的音樂、美術課是不成的。“給學生一個藍天,他們就會自由地飛翔。”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豐富多彩的美育教育活動來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以拓展美育教育的空間。
四、在美育教育中要特別重視環境效應——搞好校園環境建設
環境育人作為一種現代教學理念已日漸深入人心了。學校不僅僅是作為教育實體存在的,同時,它也是作為一個具有特定意義的環境存在的。而學生在這個環境里生活的時間要遠多于其在家里生活的時間。學校環境是美育效應之所在,學校環境對于小學生,要么是美育的正效應影響,要么是負效應影響。前者說明我們的工作是造福天下蒼生,后者則說明我們誤人子弟。
由此可見,搞好校園環境建設絕不僅僅是為了改變學校的面貌,如果這樣理解,未免失之膚淺,它應是學校教育尤其是美育教育系統工程中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