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論文 > 教育類論文 > 基礎教育 > 農村學前教育論文

    農村學前教育論文

    時間: 斯娃805 分享

    農村學前教育論文

      學前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基礎教育的基礎,農村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關系到我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及社會的長治久安。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農村學前教育論文,供大家參考。

      農村學前教育論文范文篇一

      《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的現實困境與出路》

      【摘要】近年來,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國家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力度也逐漸加大,越來越強調政府在學前教育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為學前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契機。然而,受到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均的影響,很多農村地區的學前教育發展緩慢,加之政府的管理職能無法完全滲透到農村地區學前教育發展,造成了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的嚴重滯后。

      【關鍵詞】學前教育;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

      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是政府、教育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關于學前教育事業發展而構建的管理體系和管理制度,是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依據,也是政府公共服務管理領域中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學前教育管理體制的構建與完善,可以為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確保一切管理工作的開展有章可循,也為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指明方向。

      1.當前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

      1.1政府職責定位不清

      在以往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對于學前教育活動的管理大多通過行政手段實現,而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政府在學前教育管理中的職責卻沒有得到明確定位,加之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落后,對于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十分有限,所以政府在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建設中的作用被弱化,政府職責總體定位不清,無法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

      1.2各級政府職責不清

      長期以來,我國學前教育管理實行的是地方負責、分級管理的體制,但是由于各級政府之間的職責沒有進行明確劃分和定位,導致實際的管理情況是,要么權力過于集中,要么互相推脫,極大的影響了政府在學前教育發展中作用的發揮。同時,不同的地區在學前教育管理制度和規范的建設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有一定的關系,而政府執行管理職責時忽略了這一差異性的存在,采用完全相同的管理制度,使得很多問題不能得到有針對性的管理措施,造成農村學前教育發展中的問題不斷累積。

      1.3政府部門之間職責劃分不清

      學前教育管理體制的建設,需要各個部門之間的相互配合與協調,才能創建一個良好的制度環境。而實際的工作中,由于缺乏對政府各個部門工作職責的明確劃分和責任判定,對于管理活動的開展過程也缺乏有效的監督,所以使得農村地區學前教育發展呈現出不同程度的混亂現象。

      1.4聯席會議制度不完善

      在我國《關于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中針對聯席會議制度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卻沒有得到有效的執行。聯席會議制度的實施需要教育部門和政府部門之間相互配合,而且也需要政府的高級管理部門參與,才能發揮作用,但是農村地區政府管理部門工作內容復雜,高層管理部門無暇顧及到農村地區政府部門工作的開展,基層管理部門需要處理各種繁瑣的事務,所以雖然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但是卻無法有效的執行。

      2.制約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因素

      2.1教育觀念落后

      落后的教育觀念是制約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根本因素,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政府部門對于學前教育的認知存在誤區,他們認為學前教育不是義務教育,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教育活動,所以在學前教育的發展方面不愿投入過多的資金和精力,甚至放棄學前教育的管理,這使得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無法得到政府的保障作用,顯得十分混亂。其次,家長的教育意識淡薄。農村的地區很多家長都沒有認識到學前教育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性,而且還要繳納一定的費用,所以不愿將孩子送到幼兒教育機構接受教育。另外,很多年輕父母進程務工,孩子大多由家里的老人看管,既然老人可以照顧孩子,何必要送到幼兒園呢?最后,農村學前教育指導思想存在誤區。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家長都期望孩子在幼兒階段就可以學習更多知識,這樣可以為他們上小學奠定基礎,所以在選擇有幼兒園時,不考慮幼兒園的綜合教育水平,而是看哪個幼兒園可以教孩子更多知識;從幼兒園的角度來看,為了滿足家長對幼兒教育的期望,而不得不在幼兒園中開展與幼兒年齡不符的“正規教學”,這也無形中惡化了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問題,影響孩子智力和品格的健康發展。

      2.2教育經費投入有限

      學前教育作為我國基礎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影響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對于國家教育體系的完善以及和諧社會的構建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然而,學前教育的經費投入卻十分有限,尤其是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為落后,基本的教學設施和設備都難以得到充足的保障,師資力量的建設以及教師的薪資福利也無從談起,這不僅阻礙了農村地區學前教育發展的腳步,也間接導致了農村地區教育資源的匱乏。

      2.3農村學前教育師資力量匱乏

      與城鎮地區相比,農村學前教育的師資隊伍人數不多,而且整體素質相對偏低,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農村學前教育的資金較為匱乏,幼兒教師的薪資標準自然也較低,甚至無法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所以很多正規院校畢業的幼兒教師都不愿在農村地區任教,所以造成了農村學前教育師資力量的匱乏,而且缺乏充足的學習和培訓機會,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也無法得到顯著提升;另一方面是由于農村的幼兒機構大多屬于非公立辦學機構,所以作為民辦幼兒教育機構的教師無法獲得與公辦教師同等的薪資和福利待遇,也無法獲得同等的職工權利、表彰獎勵等等,極大的打消了農村幼兒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3.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建設面臨的新形勢

      3.1服務型政府的建設目標推動了政府主導作用的發揮

      服務型政府是新時期我國政府建設的基本目標,也是政府開展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礎和保障。長期以來,政府在農村學前教育發展投入的資源十分有限,使得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緩慢。在市場經濟體制逐漸完善的背景下,我國政府提出了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根本目標,這將為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注入更多有效的資源,也可以促進農村學前教育的健康發展。

      3.2財政體制改革對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提出的新要求

      我國學前教育的資金投入方面需要依靠政府的財政撥款,而且大部分都來自于地方政府,無法獲得中央財政的足夠補貼。在國家財政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的同時,政府在學前教育方面的資金投入比例也將不斷加大,尤其是中央財政投入的比例增加,可以在滿足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同時減輕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從而為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創造更多有利條件。

      3.3學前教育形式的多樣化對政府權責劃分提出的新要求

      農村學前教育資源緊缺,是當前我國學前教育發展過程中的主要問題,而這與政府沒有充分發揮其在基礎教育中的主導作用有密切的關系。當前,學前教育多樣化的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為了保證政府的職能獲得充分發揮,必須要對政府權責做出科學的劃分,要擴大農村地區鄉鎮小學和幼兒園的規模,提高民辦幼兒園的辦學水平和條件,促進農村學前教育活動的持續開展。

      4.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發展出路的建議

      近年來,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學前教育的地位也得到顯著提升,將學前教育納入到義務教育體系中的步伐也逐漸加快,這些都為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在新的發展形勢下,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也要積極探尋新的出路,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4.1對政府職責進行合理配置

      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實施,對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經費問題產生了較大影響,很多政府都處在無力提供有效資金支持的狀態,無法為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提供更多資金和資源保障。而為了保證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的建設與完善,需要根據事權與財權相匹配的原則,對各級政府部門擔任的公共職責進行明確劃分,使政府部門的付出和收益想匹配,即收受益和效益原則。受益原則要求政府承擔與其級別相應的事務和管理職責,效益原則指的是根據事務的覆蓋范圍以及所需要投入的成本效益來確定應該由哪一級別的政府來承擔相應的職責。對于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的建設來說,一方面要對縣市各級政府的事權進行明確劃分,理清各級政府的職責權限,并且由中央政府進行統籌管理,強化基層政府的職責;另一方面則要對基層政府的公共服務成本給予足夠的支持,確定成本和效益的比例,因地制宜,進行合理配置。

      4.2建立農村學前教育協同治理模式

      在以往的學前教育管理體制中,管理機制不協調、部門之間缺乏相應的利益匹配等問題的存在,影響了管理體制改革的進程,也阻礙了農村學前教育的有效發展。以此,要實現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的順利開個,就要改變以往各自為政的管理方式,建立起部門之間的協同治理模式,加強橫向和縱向管理的協調性。協同治理模式的構建,要以各級政府之間的有效溝通為基礎,在學前教育管理管理制度的約束作用下,建立起相應的協調和管理機制,充分體現農村學前教育的公共服務地位,充分發揮政府各部門之間垂直執法的有序性,消除條塊分割管理機制的弊端。在基層政府建立學前教育議事機構,專門負責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可以增強政府部門的權威性,也可以提高政府職能發揮的有效性。同時,可以加快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和共享,提高信息利用率。

      4.3設立分區域、系統化的管理機制

      農村地區與城鎮在政府管理體系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所以在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建設方面,也要考慮到農村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現狀,構建與之相適應的管理制度,才能滿足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需要。從目前來說,我國仍然處在市場經濟的轉型時期,所以政府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仍然處于主導地位,承擔著公共服務供給的職責,因此仍然要重視政府的保障作用。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所以在確定政府的保障責任時,也需要考慮到地方政府和基層政府的自主性,給予更多服務空間,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學前教育具有明顯的公益性特征,所以為了滿足學前教育管理體制的建設需求,需要構建分區域、系統化的管理體制,并且加入機構調整和智能配置的相關內容,使各級政府都承擔起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職責,促進學前教育管理體制的完善。

      5.結束語

      總之,農村學前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直接關系到我國教育事業整體的發展水平以及國民素質的提升。在市場經濟體制逐漸建立并完善的大背景下,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這也為農村地區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化,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也要正視其面臨的問題與困境,并且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的根本原則,制定農村地區教育事業發展的戰略規劃,充分明確政府在農村學前教育事業發展中的地位和職責范圍,促進其作用的充分發揮,從而促進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的逐漸完善,實現農村學前教育健康、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龐麗娟,范明麗.當前我國學前教育管理體制面臨的主要問題與挑戰[J].教育發展研究,2012(04).

      [2]羅英智,李卓.當前農村學前教育發展問題及其應對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0(10).

      [3]崔德福.加快農村學前教育均衡發展的思考[J].生活教育,2010(08).

      [4]倪健.新形勢下農村學前教育現狀分析及對策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11).

      [5]羅津.我國學前教育中的政府職責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

      [6]鄧麗.農村學前教育辦學體制問題及改革建議[D].西南大學,2010.

      [7]龐麗娟,韓小雨.中國學前教育立法:思考與進程[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9).

      [8]李少梅.政府主導下的我國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

      [9]周志平,李剛,盧志偉,侯堪茂.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對策———對河北省農村學前教育的調研[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03).

      [10]蔡連玉,鄒瑩,張建琴.我國學前教育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南昌工程學院學報,2012(02).

      農村學前教育論文范文篇二

      《 中西部農村地區學前教育發展策略》

      摘要:

      現階段我國學前教育基礎薄弱,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差別大,農村、民族地區發展滯后等特點決定了我國學前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在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尤其是中西部的農村地區。本文主要通過對民樂縣幼兒園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就學前教育認識誤區進行探討,提出了相應的問題解決措施,為我國中西部農村地區學前教育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學前教育;幼兒園;中西部;農村;教育誤區

      目前,民樂縣學前教育發展中存在很多問題,具體表現在規模小、布局散、內部管理混亂、師資隊伍整體素質較低、辦園條件較差、安全管理非常薄弱等方面。數量龐大的兼職幼兒園隊伍,不僅無法真正滿足廣大幼兒接受普惠優質學前教育的迫切需求,甚至還可能對幼兒的長遠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因此,民樂縣農村幼兒園的發展急需政府部門的正確引導與規范。

      一、民樂縣學前教育基本情況

      民樂縣隸屬于甘肅省張掖市,地處祁連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張掖市東南部。民樂縣轄6個鎮4個鄉。全縣人口23.08萬(2013年),其中農業人口16.4萬,山區、貧困、農業人口為主是民樂縣的基本縣情。2014年,該縣完成生產總值41.28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8988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15845元和6067元,均低于國家平均水平,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大,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只有城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8.2%。截至2014年,全縣有幼兒園125所,在園幼兒6623人。其中,城鎮幼兒園25所,農村公立幼兒園100所,有幼兒專任教師354人。幼兒學前一年毛入園率83%,學前二年毛入園率86%,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2%。

      二、民樂縣學前教育發展面臨的問題

      近年來,民樂縣雖然在農村學前教育資源擴展方面取得了較快發展,但由于長期以來學前教育是民樂縣教育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加之民樂縣農村人口眾多,農村經濟水平低下,屬于國家貧困縣,經濟社會發展長期滯后,致使農村學前教育發展起點低、底子薄,面臨著以下問題:

      (一)家長教育觀落后

      民樂縣的主要經濟產業是以農業為主,由于受到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模式的影響,導致很多家長多忙于生計外出打工,出現大量留守兒童現象,兒童家庭教育問題頻頻出現;家長自身文化水平也不高,對教育的認識不全面,所以很少有家長能騰出時間輔導孩子的學習,更不會有大量的時間對孩子進行學前教育的指導。家長在看待學前教育的思維上普遍落后,多數不愿意在學前教育上花費精力與財力,這也是導致民樂縣農村幼兒園發展滯后的主因。(二)學前教育師資嚴重不足,專業化水平偏低據調查,民樂從事學前教育工作的在編教職工(包括專任教師、園長、保育員等)有323人,其中鄉鎮幼兒園在編教師有160人,占全縣學前教育教職工總數的49.5%,在編專任教師有129人,占全縣學前教育專任教師總數的40%。現有鄉鎮中心園的師幼比為1∶37,遠遠超出《全日制、寄宿制幼兒園編制標準(試行)》中規定的教職工與幼兒比1∶7。除了教師數量嚴重不足外,農村學前教育教師專業化水平偏低。在調查中發現,多所鄉鎮中心園內沒有一位學前教育專業畢業教師,中師畢業的教師僅占到1/4,其余大多數教師未受過師范教育的專業訓練,更缺少學前教育的基本技能和先進的學前教育理念,在觀念上仍然停留在傳統的小學教育上。三、發展農村學前教育的策略研究(一)提高家長對學前教育的重視教育部門和幼兒園要認識到做好家長工作是保證兒童入園率的基礎工作,是提升學前入園率的重要途徑。教育部門要積極通過廣播、電視等媒介向城鎮、農村家長宣傳讓子女接受學前教育的好處,將國家對西部地區的教育政策介紹給家長,幫助家長更深入地認識到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同時,鄉鎮部門要定期組織人員,深入到村鎮,通過組織會議、發放手冊、張貼海報、懸掛橫幅等方式,更加直觀地幫助農村地區的家長答疑解惑,提高家長對教育的認識。

      (二)調整教育資源,強化硬件條件

      隨著農村地區中小學校在教學改革中的調整,一些學校合并辦學,這就騰出了一部分空置的學校,政府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空置校舍,轉作本地的學前教育用房,中小學校的建筑面積較大,綜合環境也要比原有的農村幼兒園要好很多。當地教育部門要合理使用國家下撥的教育資金,從加強園區的綠化、教學資源、配套娛樂設施等方面入手,用有限的資金辦最大的事,不求設施多么先進,但要保證兒童課下有玩具可玩,上課有書可讀,同時所處的學習環境也要符合幼兒的天性,從空間裝點到園區花草都不要過于死板、老氣。

      (三)改善農村幼兒教師的生存現狀

      首先,應解決長期困擾農村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農村幼兒教師編制問題。對于公辦幼兒園,要核定編制,解決教師的身份問題,工資待遇有了制度性保障,才能讓鄉村幼兒教師名正言順地從事自己的事業。其次,要提高幼兒教師的待遇。待遇直接關系到教師隊伍的穩定性和工作積極性。目前我國中西部農村地區幼兒教師待遇較低,既難以吸引到優秀人才加入幼兒教師隊伍,也難以留住已有的優秀人才。再次,要制定專門的幼教職稱評定制度。完善幼兒教師職稱評定體系,形成激勵幼兒教師積極性的長效機制十分必要。

      四、結語

      解決好我國中西部地區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問題,是真正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實現各地區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環節。因此,中西部農村地區學前教育發展的困境應當引起社會和學術界的更多關注,并進一步探討行之有效的對策,只有中西部農村地區學前教育全面發展了才能真正實現教育公平和公正,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教育的本質。

      參考文獻:

      [1]王冬蘭.西部學前教育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1,(02).

      [2]謝秀蓮.西北地區農村民辦幼兒園教師隊伍現狀調查與分析[J].學前教育研究,2007,(11).

      [3]余光云.農村幼兒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0,(04).

      農村學前教育論文范文篇三

      《淺談農村幼兒園的創新教育》

      摘要:幼兒教育作為教育的基礎,幼兒創新教育也被提上了議程。傳統的家庭教育、幼兒園教育、社會教育及文化教育影響著幼兒創新教育的發展;為幼兒提供寬松、民主的生活、學習環境,有效促進幼兒創新能力的發展,是本次研究的重點。但是創新教育在城市幼兒園開展較好,由于農村幼兒園條件有限,加上家長對幼兒教育認識不夠,創新教育在農村幼兒園開展是有一定的難度。

      關鍵詞:農村 幼兒創新 教育研究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是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過程”,“組織教育活動應根據不同的教育內容充分利用周圍環境的有利條件,以積極運用感官為原則,靈活的運用集體活動的機會,注重活動的過程,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的發展”。這就體現了幼兒教育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但是,農村幼兒園在條件師資等方面都圓圓不及城市幼兒園,但也有自己的一些有利條件。因此,我們在開展農村幼兒園時應利用自己幼兒園的有利條件及農村豐富的物質條件。那么如何看待農村幼兒創新教育呢?我將從以下幾方面來闡述:

      一、農村幼兒創新教育的重要性

      當前,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已經成為我國整個教育改革的靈魂。而農村幼兒園的幼兒思維不夠活躍,見過的世面較少,想象能力遠遠不如城市幼兒,所以農村幼兒園開展創新教育就更加重要。

      二、幼兒園創新教育的原則和內容

      幼兒教育實施創新是教育的開端,其改革目標更須定位于成為“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江澤民語),幼兒園實施創新教育主要強調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是每一個受教育者自身的主體地位、主體力量都得以增強,使其生命的活力得以充分的發揮,創造的潛能能夠充分開發。創新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必須從小培養人們的創新意識,創造思維和創新能力。幼兒園尤其要注重創新教育,其教育原則必須是開放式、啟發式,并同時注重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三、傳統教育影響幼兒創新能力的發展

      幼兒創新能力的發展,不僅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如性格、氣質類型等,而且主要受教育的影響,包括家庭教育、幼兒園教育和社會教育等。不同的教育對創造力的影響不同,有的鼓勵幼兒創新能力的發展,有的則抑制幼兒創新能力的發展。反思我們的傳統教育,都難以找到創造力發展所需要的那種自由的空間,相反傳統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制約、阻礙了幼兒創新能力的發展。

      (一)傳統的家庭教育對幼兒創新能力的影響

      毫無疑問,家庭教育是幼兒成長的最初教育環境,是影響幼兒創新能力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家庭傳統教育的觀念中,幼兒不是被看作幼兒自己,而是被當著家長的一部分,孩子服從家長的意愿,是天經地義的道理,幼兒的獨立性與創新能力的發展就這樣被“理所當然”地蠶食了。而農村幼兒大部分是留守兒童,由爺爺奶奶等年紀較大的人帶,他們喜歡溺愛幼兒,認為幼兒在學校學習就是來認字的,對幼兒的教育不夠科學。沒有給幼兒一個和善、溫暖、融洽和民主的氣氛,所以創新教育被忽視了。

      (二)傳統的幼兒園教育對幼兒創新能力的影響

      幼兒園教育作為一種有目的、有組織、有系統的教育,在影響幼兒創新能力發展和潛能開發的因素中,比家庭教育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傳統的教育觀念認為,那種乖乖的聽成人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正是這種所謂的“好孩子”標準束縛了孩子創新的積極性,抹殺了蓬勃的天性。創新教育是一種以人為本的主體性教育,所以,農村幼兒教師首先應該將幼兒看做一個獨立、完整、主動的個體,有自己的需要和尊嚴。教師與幼兒之間應該建立一種平等的、互動的關系,調動幼兒的主動性通過幼兒的主動學習來培養興趣和發展創新潛能。教師應站在幼兒的立場上,帶著一顆童心看待幼兒的行為、需要、興趣、好奇、冒險、自信是典型的創新能力的體現,教育要理解和保護幼兒創新表現,使之成為幼兒穩定的心理品質,教師不再是權威的代表,而是保護,激發幼兒創新的支持者。

      (三)傳統的社會教育及文化教育對幼兒創新能力的影響

      傳統的社會及文化教育使幼兒創新能力發展受到極大的束縛。有創新能力的孩子常常思維活躍,求知欲旺盛,喜歡從不同角度去探究事物,所以在社會生活中,由于幼稚和缺乏經驗,孩子的種種創新表現常常使人們將其行為與錯誤、缺陷、頑皮、任性等相聯系,這使得孩子的創新熱情被澆滅許多。

      四、促進幼兒創新能力發展的有效途徑

      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時時激勵著我,作為一名農村幼兒教師,我將從家庭教育、幼兒園教育及社會、文化教育等幾方面著手,為幼兒提供寬松、民主的生活、學習環境,有效促進幼兒創新能力的發展。

      (一)形成民主型的家庭教育

      轉變傳統教育觀念。在傳統的家庭教育中,家長往往一味要求孩子聽話。孩子上幼兒園要聽老師的話,在家要聽大人的話,不管是否合理,其結果是以家長的愿望和興趣、思維和意志強制孩子接受,從而泯滅了他們創新意識和自主行為。所以,我們應多于農村家長溝通、交流,改變把孩子作為家長的隸屬物的家教觀念,改變不平等、不尊重孩子的家教意識,樹立“開放性”、“科學性”、“家庭、社會和學校立體教育性”觀念,實現家教觀念的轉變,是培養孩子創新意識的前提條件。

      再次,多帶孩子走進大自然。農村幼兒園具備這個得天獨厚的條件。美麗的大自然給人類增添了豐富多彩的生活,同時它也是誘發孩子智力開發的外部刺激。這種畫境式的環境刺激對兒童的智力開發具有很強的推動作用,有助于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與探索興趣。因此,經常帶孩子走進大自然,引導孩子觀察花鳥蟲魚,了解動、植物的生長與變化,欣賞大自然美景,探索大自然的奧秘。這些都是培養孩子創新意識的基礎。

      (二)營造民主輕松的幼兒園教育氣氛

      幼兒創新教育是一種滲透教育,在幼兒園里首先是要創設有利于發展幼兒創新能力的條件、情境、場所等。其次,應該為幼兒的創新性思維發展創造一個民主、和諧、寬松、自由的教育環境,使他們能夠在民主自由的氛圍中,大膽思考,勇于標新立異,敢于突破傳統思維模式的束縛,并獲得家長和教師的支持與肯定。幼兒和教師建立起一種平等、信任、理解、尊重的和諧師生關系,創造民主和諧的教育與活動環境,能夠有效地激發幼兒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和活動過程。

      為了提高幼兒的創新能力,我們不一定要去創設“創造角”,設計所謂的創造性活動,因為一旦使得創造依附于某種特定的對象,教育者就會有意無意地將創造物化為創造結果。因此,幼兒創新能力的提高,應交織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幼兒身邊發生的每個能激起他們思考、想象以及他們感興趣的事、物、情、境,讓幼兒內在的創新沖動釋放出來。

      再次,家園共育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教師要多向家長宣傳幼兒創新教育知識,家園互相配合,為孩子發展其創新能力提供一致的適宜的環境。

      參考文獻:

      1、《創造力開發讀本》(11頁、45頁、47頁、49頁、52頁)。

      2、文章《當今幼兒創新教育的實踐與思考》

      3、文章《為幼兒創設激勵求異創造表現的環境》。

      4、文章《走出創新創造教育的誤區》


    猜你喜歡:

    1.淺談農村學前教育的論文

    2.淺談農村學前教育的參考論文

    3.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相關論文

    4.農村學前教育論文參考

    5.農村學前教育的論文參考

    6.農村學前教育的有關參考論文

    10722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理论片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怡红院亚洲怡红院首页| 另类视频区第一页| 中文字幕丝袜诱惑| 美女脱得一二净无内裤全身的照片|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一级电影在线观看| 丰满岳乱妇在线观看视频国产| 蜜臀AV无码精品人妻色欲|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含羞草影院无限在线看|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 精品72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好男人好资源影视在线4| 人人添人人澡人人澡人人人人| 99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毛片网站是多少| 欧美在线xxx|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菠萝蜜视频在线播放| 成人影院久久久久久影院| 免费黄色网址网站| 99国产精品热久久久久久夜夜嗨| 欧美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 |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在线网站| 抽搐一进一出gif日本| 日韩欧美无线在码|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野战 | 日韩亚洲专区在线电影|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合| 熟妇人妻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