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經濟學畢業論文范文
西方經濟學畢業論文范文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和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基礎地位的確立,突顯了西方經濟學在財經類高校教學中的重要性。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西方經濟學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西方經濟學畢業論文范文一:西方經濟學課堂實驗教學淺析
一、《西方經濟學》課堂實驗目標定位
《西方經濟學》課堂實驗作為一種教學手段,要處理好它與理論教學之間的關系,明確其目標定位,才能更好地發揮實驗教學的優勢。
(一)服務于理論教學,提高《西方經濟學》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課堂實驗要服務于理論教學,緊緊把握理論教學為主、課堂實驗為輔,課堂實驗服務于理論教學的定位。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教師依據經濟學原理設計特定場景,通過對現實經濟社會的模擬使學生置身其中,扮演消費者、生產者等角色,在游戲式的模擬經濟活動中,使復雜的模型和理論簡單化,使經濟學成為一門生動的、可親近的學問,促進學生積極主動思考、決策,深刻理解相關經濟理論。通過課堂實驗提升理論教學的效果,學生對《西方經濟學》相關理論掌握的好,有利于學生對《國際貿易學》、《財政學》等相關課程的學習。
(二)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與創造能力,促進其綜合素質的提高
通過課堂實驗,可以改變以往過分注重老師講而忽視學生學的教學弊端,實現學生的積極主動學習。通過實驗教學,將學生置于可控環境中,能鍛煉學生的分析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小組討論或對抗方式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臨場應變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等綜合素質,有助于解決所謂“黑板經濟學”和高分低能的問題,有助于培養技能型、應用型人才。
(三)提升教師的教學與科研水平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和要求,努力鉆研教學手段和技巧,研究課堂實驗的內容以及具體實施辦法,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同時教學模式的創新,可以產生新的教學研究成果;而采用現代研究模式得到的經濟研究成果,也可應用于經濟學實驗教學中,真正實現教學科研的兩相長。
二、《西方經濟學》課堂實驗設計步驟
《西方經濟學》課堂實驗不同于自然科學實驗,它的實驗手段不是一些物質而是人,課堂實驗教學中要注重實驗的環節。教師只有成功的設計出實驗環節,正確引導學生進入實驗環境,才能取得良好的實驗教學效果。根據《西方經濟學》的教學目標以及已有的課堂實驗實踐,以二手車交易為例說明《西方經濟學》課堂實驗可以分為以下八個環節:第一環節:設置實驗情境。教師設置相關的經濟活動情境,讓學生作為經濟主體參與模擬的經濟社會,并做出各自的選擇。比如在二手車交易的課堂實驗中,將參與實驗的學生分為兩組,分別為二手車的買賣雙方。交易規則是實驗的交易雙方都被告知有兩類質量不同的舊車和兩類舊車的市場價格,每輛車的質量狀況只有賣家自己清楚,即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第二環節:觀察實驗現象。學生觀察對模擬經濟主體所做的選擇行為。比如二手車交易中,學生看到達成交易的都是低質量的二手車,質量較高的二手車均沒能成交。第三環節:發現問題。通過觀察模擬環境中的經濟現象,學生發現問題,提出疑問。在二手車交易實驗中,學生會發現問題,提出疑問:為什么市場沒有將好車從賣者手中轉移到需要的買者手中?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市場失靈的現象?第四環節:提出假設。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所發現問題的解決提出假設。學生意識到市場經濟中價格自發調節實現市場出清的一個重要條件是“完全信息”。而在這次二手車交易實驗中買賣雙方的信息是不對稱的。學生會提出假設:也許是因為交易中沒有實現完全信息導致了這個市場失靈。第五環節:邏輯推理。學生在原有經濟學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演繹、推理對所提出的假設進行分析。學生會進行邏輯推理,由于買者不能確定交易二手車的質量,不能保證出高價就一定能買到高質量的車,于是他們只愿意以平均質量的預期價格購買舊車。但在此價格下,高質量舊車賣者不愿意出售,而只有低質量的車的賣者愿意出售。第六環節:驗證假設。通過邏輯推理環節,若發現假設不成立,則再次提出假設;若發現假設成立,則進入下一環節。通過上一環節的邏輯推理,學生得出推理的結論:在模擬的二手車交易中最后成交的將會都是低質量的車,而高質量的舊車不會成交。實驗中觀察到的結果驗證了學生所提出假設是正確的。第七環節:得出實驗結果。學生通過以上環節得出相應的經濟學結論,教師對實驗結果進行總結和深化。學生得出二手車交易的實驗結果:在二手車交易市場中,由于買者掌握的信息不完全,導致二手車交易市場中只有低質量的二手車成交。第八環節:運用實驗結果。學生運用經濟學結論進一步去解釋其他類似的經濟現象。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實驗結果去分析保險市場、信貸市場上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加深了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理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開展課堂實驗應當注意的問題
在開展《西方經濟學》課堂實驗時,應當注重對實驗內容、實驗激勵等幾個問題的研究,才能保證課堂實驗取得良好效果。
(一)正確選擇課堂實驗內容
在實施《西方經濟學》課堂實驗教學時,應根據《西方經濟學》課程內容進行實驗內容的設計。但是,并不是《西方經濟學》課程的每一章節都可應用于課堂實驗教學,課堂實驗往往適用于重要的基本概念、抽象的理論術語和動態的邏輯推導等知識的教學。比如微觀經濟學部分可以進行市場均衡價格形成實驗、政府干預價格實驗、壟斷實驗等,宏觀經濟學部分可以進行搭便車實驗、二手車交易實驗、博弈論實驗等。從課時安排來看,《西方經濟學》課堂實驗宜少不宜多,可以占到整體課時的三分之一左右,不能忽視《西方經濟學》理論教學。
(二)采用合適的實驗手段和實驗場所
早期的經濟學實驗都是在課堂內進行,以撲克牌、卡片等作為實驗道具,用紙張記錄實驗過程中的數據。卡片式實驗時,實驗主持者要花費大量時間在在信息的傳遞、收集和處理過程中,在人數較多的情況下,難以控制實驗的進度,在規定課堂時間內完成一個實驗的教學時間緊張。此時可以選擇在經管實驗室開展經濟學實驗,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能夠滿足教學和研究的需要。教師應當根據實驗的內容以及參與實驗人數的多少選擇合適的實驗手段和場所。
(三)采取必要的實驗激勵
由于經濟學的實驗與人的行為有關,因此通過激勵可以誘導被實驗者發揮指定角色的特性,盡量去除其個人先天的特性對實驗的影響,是決定經濟學實驗科學性、有效性的關鍵。在《西方經濟學》課堂試驗中,現金激勵是最重要的激勵手段。教師可以利用自己的教學研究經費實現對學生的現金激勵。囿于資金限制,教師也可以采取成績獎勵、彩票、高分排名榜、獎品等方式。
西方經濟學畢業論文范文二:實踐教學西方經濟學論文
1加強西方經濟學實踐教學應遵守的原則
(1)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以學生為中心”即以學生的能力拓展為中心來開展實踐教學和以學生的專業需要為中心來設計教學進程。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最重要的主體,如何為其提供最合適的教學方式和最豐富的學習內容是我們教師上課之前就應該充分考慮和設計的。不但要使學生喜歡并學好這門課,而且要傳遞重要的學習方法,這是學生走向社會后更需要的能力。
(2)必須堅持理論和實踐結合的原則。我們培養的學生最終是要面向社會,為社會服務的。所以我們培養的學生要適應社會的需要,具備較強的實踐性。在上課中注重理論與現實的結合,逐步培養學生能夠運用經濟學原理來解釋現實的能力。例如在講解乘數理論時,要結合我國近年的刺激消費拉動內需的政策,讓學生明白這些經濟政策的目的是通過乘數作用帶動國民收入成倍地增加。
2西方經濟學實踐教學模式應用
2.1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指教師根據自己對相應知識點的掌握,并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找到合適的案例,讓學生進行分析或進行發言、討論,這有利于增進學生間的交流,自然而然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其理解問題、分析問題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是使經濟學原理與實際結合的良好途徑,在課堂就可以進行,會很好地提升課堂氣氛。
2.2實地考察法
實地考察法是讓學生走向社會,從單純的理論學習到了解實際情況的最直接的實踐方法。在實踐過程中學生對現實中的經濟現象進行實踐考察,充滿樂趣,將所學的書本知識與實際狀況相聯系,進行分析,收獲頗多。西方經濟學課程中有很多章節都適合安排學生進行實踐調查,如講完供求理論后,組織學生進行房地產價格調查,對影響房地產的需求與供給的因素進行問卷走訪。最后整理、分析,并形成最后的調查實踐報告。實地考察可以使學生更加關心經濟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2.3小組討論法
小組討論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討論、辯論的形式開展實踐教學。理論知識學習后,老師留論題給學生,學生準備好論題所涉及的相關理論,同時圍繞主題搜集資料。例如:春運期間火車票是否應該漲價?這個論題就是一個不錯的題目。教師在討論前布置好任務,在討論中掌握好流程,在討論后做好總結點評,也為自己今后的實踐教學不斷積累經驗。經過一次充分準備、思考、發言、總結材料會讓學生收益很多,這也是通過課后作業來鞏固書本知識的好方法。
2.4專家講座法
經濟學是一門與現實經濟密切聯系的課程,如果可以定期邀請到一些有實踐經驗的相關專家來給同學們做專題講座,這對學生的啟發和開闊視野是非常有效的。如在講授不同需求價格彈性與企業收益關系時,可邀請企業相關人員,給學生講授在實際企業運營中是如何進行定價、調價而使企業獲得更多收益的,讓學生感受到學有所用,激發學生學習經濟學的動力。
3西方經濟學實踐教學部分主要環節設計
3.1供求理論
實地考察:進入超市等場所考查哪些商品在“薄利多銷”?總結分類,再與教材原理進行比對。案例分析:
①分析我國大學生就業市場與房地產市場,深刻理解供求原理。
②“紐約市的房租管制”——最高限價例證,讓學生理解限制價格的優點、缺點和現實應用。小組討論:
①公共交通應不應該免費?
②禁毒是增加還是減少了與毒品的相關犯罪?
3.2消費者行為理論
角色扮演:
①現場進行喝酸奶或者吃巧克力等體驗,驗證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②設計一個買賣現場,讓學生扮演買賣雙方,以便生動地理解消費者剩余。
3.3市場理論
實地考察:到現實中去調查、分析、總結各個市場類型。案例討論:
①為什么菜場賣菜人員的收入僅夠維持他們的基本生存?最后給出答案:行業壁壘低。鼓勵大家努力提高自己能力,提高自己將來的工作行業壁壘。
②“優惠券和回扣的經濟學”深刻理解價格歧視在現實經濟中的普遍應用。
3.4生產要素市場
案例討論:近年來民工工資為何提高?深刻理解收入分配政策的調整。小組討論:是房價帶動力地價,還是地價推高了房價?就國土資源部與住建部之爭進行討論、剖析,得出正確結論。
3.5市場失靈和微觀經濟政策
實地考察:對市場失靈的原因,即壟斷、外部影響、公共產品、信息不對稱任一個進行實地調查,然后讓學生通俗解釋這些原因是如何導致市場失靈的。能夠激發學生所學知識與現實社會的連接,變抽象為具體。案例分析:“癌癥村地圖”“淮河殤情”“霧霾”等觸目驚心的污染案例,選擇精煉視頻,一目了然,引出學生們對污染的深層次經濟學原因的探討,并提出解決對策。
3.6國民收入核算
多媒體視頻展示:觀看關于我國物價統計的紀錄片,使學生熟悉GDP縮減指數、CPI、PPI等價格指數的測算過程。專題調查:搜集近年來世界各國GDP,人均GDP的排名,來鼓勵大家肯定成績,承認不足。案例分析:“蝴蝶效應”來解釋乘數原理,進而分析“破窗經濟”、“蜜蜂的寓言”、“節約悖論”等蘊含的經濟學原理,生動而深刻。
3.7財政政策
專題調查:對我國近些年來刺激消費的主要財政政策進行梳理,如大學擴招,大修公路、鐵路、農田水利等。專題討論:我國現階段應采取何種財政政策調控以促進經濟健康發展?
3.8失業和通貨膨脹
案例分析:阿根廷的通貨膨脹和國民黨統治時期的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程度之高,讓學生感受到通脹的影響之大。
西方經濟學論文范文相關文章:
2.西方經濟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