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全球經濟危機論文
金融危機的到來,使大學生就業問題變得更加嚴峻。大學生的就業觀念不正確,就業結構性不合理,以及目前遇到的世界范圍的經濟危機帶來的負面作用,是現階段影響并阻礙大學生就業的重要原因。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大學生全球經濟危機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大學生全球經濟危機論文篇1
淺析當前經濟危機背景下的大學生就業思路
【摘要】本文從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的現狀出發,分析了金融危機對大學生就業帶來的影響,提出了正視危機、調整預期、揚長避短、主動出擊等相應的就業思路,以期幫助大學生成功實現就業突圍。
【關鍵詞】金融危機大學畢業生就業思路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問題始終作為社會的熱點話題被廣泛關注,尤其是自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上至黨中央、國務院,下到各級地方政府,都給予其高度重視。2009年1月7曰,溫家寶還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指出高校畢業生是我國寶貴的人力資源,必須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就業工作的首位。
1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形勢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自2001年以來,中國高校畢業生的人數逐年增加,就業率卻連年持續下滑,數據表明,2009年大學畢業生人數將達611萬人,加上歷年沒有就業的人員,該數字將突破700萬,大學生就業難的現象將會更加凸顯。網絡流傳的一副對聯:“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生生不息;上一屆、這一屆、下一屆,屆屆失業”,也生動地概括了當前一部分大學生的就業現狀。今年兩會上,北京市政協委員孫狄提出建立企業學士后、碩士后制度,為畢業生設立兩年的見習期,解決就業難題。2009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人數突破100萬,比去年增加20余萬人,最高的崗位競爭比例達到4584∶1。種種跡象表明,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十分嚴峻。
2金融危機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
肇始于美國次貸危機的金融危機,正在不斷地“侵蝕”我國的實體經濟,由其引發的裁員、降薪、破產、失業潮還在不斷蔓延,大學生就業空間變小,就業難度加大,就業機會減少,失業人數增多,大學生背負沉重心理壓力,金融危機給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1)企業裁員減薪,就業競爭殘酷。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帶來的沖擊是直接的,也是劇烈的。我國不少出口外向型企業就在這場金融風暴中驟然“倒下”,不少企業為了生存,不得不采取大幅度的降薪和裁員,迫使一部分原本已經就業的大學生要重新走上求職擇業的漫長道路。這部分人的再就業又大大增加了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難度,使的就業競爭變得更加殘酷。
(2)經濟增速放緩,就業崗位減少。金融危機蔓延全球,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我國亦不能獨善其身。隨著危機的不斷擴散加深,其對我國各個行業的災難性影響日益凸顯,各地經濟增速明顯放緩。而經濟發展狀況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用人需求,放緩的經濟增速導致眾多企業用人需求縮水,許多企業明確提出取消今年的校園招聘計劃,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機會隨之減少,大學生就業陷入“僧更多粥更少”的窘境。
(3)給大學生帶來沉重的心理壓力。金融危機的陰影籠罩著每一位求職者的心靈,加劇了大學畢業生對“畢業即失業”的焦慮和擔憂。部分大學生因為不能很好地調適就業心理,成天感到焦躁不安,煩惱而又無所適從。這種心理壓力不僅影響學習、生活,還給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帶來危害,有的大學生因此而產生消極、悲觀的思想,慢慢地開始逃避就業,甚至對就業產生恐懼。
3金融危機背景下的大學生就業思路
面對這似乎還遙遙無期的就業“寒冬”,大學生應當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主動調整就業思路,積極應對就業競爭,從而成功實現就業突圍。
(1)了解金融危機,正視危機對就業的影響。大學生應當主動了解金融危機,密切關注其對各行各業產生的影響。既要看到金融危機給大學生就業帶來的挑戰,也要看到金融危機所蘊涵的大學生就業的機遇。由于金融危機會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自然導致企業對技術含量不高、素質較低的簡單勞動力的需求減少,而對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需求加大,從這個層面上講,還是促進了大學生就業的。
(2)適當調整就業預期。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畢竟已經產生,并在不斷擴散,嚴峻的就業形勢客觀存在。為了順利實現就業,大學生應當適當調整薪資待遇的期望值,做好從基層干起的思想準備,轉變“非大型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不去”、“西部欠發達地區、農村落后地區不去”的錯誤觀念,避免在就業競爭激烈的大城市固執地徘徊,樹立多元化求職和大區域就業的思想。
(3)不片面追求專業對口。據有關調查顯示,大學生畢業后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人數比例僅占15%左右。大學生就業不必片面地追求專業對口,尤其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應當采取靈活的求職策略,廣義地看待專業對口問題。只要所學專業對自己將來的工作能夠帶來幫助,就可稱之為專業對口。其實,現在的用人單位在選聘大學生的時候,最注重的已非專業知識,而是一個人的創新思維、學習能力以及工作態度等。
(4)主動出擊,積極就業。求職成功幾率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決與求職者對待就業的態度。大學生在求職擇業的過程中應當要有主動意識,主動分析就業形勢,拓寬信息渠道,搜集就業信息,多走訪人才市場,多參加供需見面會,客觀主動地推薦自己,慎重對待每一次可能的就業機會,認真做好面試前的準備工作,積極應對各種挑戰。
(5)揚長避短,確定合理的就業目標。所謂合理的就業目標,就是指選擇的職業既符合個人的特點,也符合社會需要,體現人職的合理匹配,能充分運用自己所學知識,發揮個人優勢,多為社會作貢獻的就業目標。在確定就業目標的過程中要客觀全面地對自我進行一次剖析,了解自己的職業興趣,挖掘自身的技能特長,要明白自己的能力能做什么樣的工作,適合做什么樣的工作,不足在哪里,優勢是什么,在求職的過程中遵循人職匹配、揚長避短的就業原則。
(6)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面對金融危機背景下殘酷的崗位競爭和沉重的就業壓力,大學生求職路上遇到一些困難、挫折甚至委屈是再所難免。如:數十簡歷投出卻杳無音訊;缺乏工作經驗而屢遭拒絕等,當諸如此類的問題真的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大學生不要沉浸于抱怨和失落的情緒當中,要學會調整心態,勇于面對現實,正確看待成功與失敗。注意培養自信心和堅強的信念,敢于在逆境中繼續前行,樂觀進取,放眼未來。另外,要克服焦慮恐慌、自卑畏怯、患得患失和過度依賴的心理。
參考文獻
[1]陳朝暉.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有關問題探討[J].人才開發,2008(12).
[2]胡黨育.大學生就業中存在的思想問題[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7(16).
>>>下頁帶來更多的大學生全球經濟危機論文
大學生全球經濟危機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