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媒體藝術概論論文
數字媒體藝術,它已經實質性地改變了藝術的思維模式、設計模式和傳播模式等。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數字媒體藝術概論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數字媒體藝術概論論文篇1
淺析皮影藝術在數字化媒體藝術中的應用
一、皮影藝術的發展特點和風格中體現出來的藝術價值
(一)皮影藝術的發展
皮影是我國民間流傳較廣的傀儡戲之一。俗稱“燈影”,它以皮革雕刻人和物,借助燈光在屏幕上成影。中國皮影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魅力。千百年來,一直是民間戲曲的藝術奇葩之一,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瑰寶。皮影是起源于宋代,形成于古代中原地區。據史料記載,由于戰爭和遷都,很多皮影藝人向南北遷移,并在各地扎根,逐漸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三大區域流派,即中南部皮影、北方皮影、西部皮影。
(二)皮影藝術的風格特點
皮影藝術是借助燈光透過鏤空的影人和道具在影布上的景象來完成表演的。其造型在皮影藝術表演中顯得尤為重要。人物造型整體性強,采取抽象和寫實的藝術設計手法,其造型比例上身偏長。人物的程式化造型來源于舞臺劇。男性和女性形象迥然各異。為了破除皮影藝術在表演上的局限性,皮影藝不斷地探索和研究,創造了獨特的藝術語言,有數十種流派和唱腔。簽手是皮影藝術的靈魂,主要采用挑、抵、推、揉、拖、反轉等技法來表現細膩的感情,給皮影以鮮活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皮影藝術的意蘊、形態、色彩、光影與表演都有著獨到的藝術魅力,對我國現在藝術院校的學科和專業設置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啟示作用,如何將這種傳統藝術形式進行加工,得其精蘊,如何將其推演到現代設計之中去,是十分值得思考的問題。
二、數字化新媒體藝術的發展現狀
(一)媒體的變革
數字革命展開在網絡技術和數字技術基礎之上。在整體變革中,網絡空間的覆蓋面無限廣大。過去是單向式的發送和的接收。現在因特網、電子郵件、電子信息、博客、騰訊等多種形式,改變了傳統的單向式媒體。雙向交互式媒體模式應運而生。基于新的公共空間建構的數字化藝術正走向大眾文化和網絡化。虛擬的東西讓無法在現實環境中實踐的思想得以實現。
(二)數字化藝術
上世紀八十年代,數字技術的發展直接促成了數字化藝術的形成。數字化藝術泛指使用數字、信息技術制作的各種形式的有獨立審美價值的藝術作品。技術數字化對社會影響是全方位的。在文化領域,這種影響表現為不同的文化傳承、藝術形式和藝術觀念被逐步解構和重組。傳統的藝術概念受到沖擊。審美觀念發生改變。
數字化藝術是技術與藝術的融合,且技術成分比重加大;圖像演變成信息;有互動性;虛擬真實與藝術真實相互融合。數字化藝術將成為世界的主流藝術。作為未來主流文化和大眾文化的一部分,數字藝術形態必然在其交互性和媒體的網培性的共同作用下變得更加復雜。數字化藝術的新鮮之處在于它能夠與觀眾互動,還具有轉換性,能輕松地把不同運作方式的事物結合為一體。同時,由于數字技術的完備,使得越來越多未經太多基礎訓練的人也可以涉及藝術創作領域。而這些正是數字化藝術的魅力所在,也是數字化藝術真正的意義所在。
三、皮影藝術在數字化媒體藝術中的應用
數字化媒體藝術已為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并逐漸成為深受大眾歡迎的文化傳播和表現形式。文化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而數字化時代為科學與藝術、傳統與現代的彼此交融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使數字化設計藝術得到了蓬勃發展。藝術設計的創新發展,也是文化傳承的一個過程,民族性將會使其獨具魅力。如果把皮影藝術運用到數字化媒體藝術中,將獲得雙贏效果。
(一)皮影藝術為數字化的媒體藝術提供了傳統的藝術借鑒形式。
1.皮影藝術造型平面化、卡通化、抽象個性化。皮影藝術造型質樸單純卻富于表現性。整體上線條優美、有力生動,韻味十足。面部特點為,額頭高、鼻梁直、小紅口、長眉、細眼,手指長。人物古樸典雅,有民族氣息。這種平面性可運用到數字化媒體藝術的設計中并為之確立與眾不同的藝術風格。復雜的三維人體結構、建筑結構,可以簡化處理為點線面結構,這種概括的數字化平面造型質樸率真,既承續了民族傳統造型特點,也具有現代數字化媒體藝術的設計特色。
2. 皮影藝術中的色彩和圖案符號,為數字化媒體藝術提供更多的創意空間。數字化媒體藝術要與眾不同,可以從傳統皮影藝術色彩和圖案的符號化特征入手。
怎樣更好地運用傳統的皮影造型符號,必須經過再三的推敲和研究,從傳統文化內涵出發,對所要設計的角色結構、部位等加以夸張和取舍,直到完全符合數字化媒體藝術的設計的主題與風格。皮影藝術裝飾性強,不追求固有色和光源色等理性用色思維,更多的在于具有裝飾意味的色彩情感表達,數字化媒體藝術可借鑒這種裝飾風格強烈的色彩處理手法,技能突出其獨特的主題風格,又能獨辟蹊徑。國外的三維油畫,就采用了皮影藝術中的傳統五色觀的色彩設計,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調整。
(二)皮影藝術為數字化媒體藝術的多元化發展提供了新的養分,并為自身的傳播和轉型,奠定了基礎。數字化媒體藝術已行至多元化路口。創意是藝術的源泉。創意不足和人文內涵的缺失,造成現代數字化媒體藝術無內涵、無特色。皮影藝術歷經千年的傳承,具有深厚的民眾根基和文化內涵,能應對新媒體藝術發展所帶來的強勢文化,還原藝術的人文精神,為為雷同的藝術形式提供一種可行性解決方案。并進一步發揚了中國民間文化,數字化媒體藝術的發展推開一扇塵封已久的民間傳統之門。
四、結論
綜上所述,數字化媒體藝術為我們展示了當代藝術形形色色的風格樣式。其藝術的現狀與未來所面臨的來高科技和人文的挑戰,必將重新定位。皮影藝術在數字化媒體藝術中應用表現為造型、色彩和符號,以及傳統文化理念在高科技的藝術領域里的實踐,如:二維動畫中的分層技術和骨架控制,都借鑒了皮影藝術的元素的運用。中國的皮影藝術博大精深,因其別具一格的藝術形式而享譽世界。皮影藝術在數字化媒體藝術中的應用,必將給現代數字化媒體藝術帶來新的啟迪。
>>>下頁帶來更多的數字媒體藝術概論論文
數字媒體藝術概論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