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符號學導向的民國唱片封套中的變體美術字研究
美術論文知道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整合的一些關于美術的論文,歡迎借鑒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基于符號學導向的民國唱片封套中的變體美術字研究
民國時期處于變革的歷史階段,新舊并存,美術字也處在新中國漢字簡化之前的發展過渡階段,保留了繁體字的特征。同時這時期西方設計理念漸入,我國美術字設計在繼承傳統、保留民族性和借鑒西方、體現現代感這點上具有明顯的時代特色。而唱片封套是這一歷史背景和社會價值觀念下的產物,其設計不僅包括美術字,同時具有印刷復制與量產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漢字設計的創新。在宋體美術字、黑體美術字、西文美術字等多種美術字體當中,變體美術字是最獨具風格和應用廣泛的美術字體之一。以符號學的方法作為切入點,能為美術字設計在視覺文化中的發展方向和規律理清脈絡,為當下字體設計提供借鑒和思路。
1美術字中的視覺符號
在符號學中,“能指”是一種感官效應,即符號所用的表現形式,應用到美術字設計中則是相應的字體經過各種表現技巧呈現出來的最終效果;“所指”是一種抽象的心理意念,即符號表達的意義,對應到美術字設計中則表現為作品傳達的意義與情感。漢字本身作為象形字就是通過特定外觀符號形象特定的內在意義。在符號學中是一種“一級符號”;而在唱片美術字中的漢字設計,是在普通文字的基礎上運用視覺工具進行藝術再加工的過程,最終形成形簡義美的漢字形體,是一種典型的“二級符號”。
美術字構成的符號元素有“點”、“線”、“面”,他們是在一種抽象的視覺符號歸納提煉的結果。“點”從符號學上講是“原元素”;“線”具有時間性、空間性。美術字借助線條的力量產生的動力、彈性、重力效果來表現字體設計的情緒和意境;“面”是線移動的軌跡。以面造型是視覺的基本表現手法,也是一種歸納與概括的符號化手段。
從語構學角度講,美術字設計手法主要是通過對漢字筆畫的打散、重構等結合關系來體現的,主要表現在結構的變化和字圖的結合兩個方面。語義學是指符號系統能指與所指的關系。美術字設計的語義學則可以理解為是以漢字本身語義學規則為基礎,突破常規的習慣,通過強調視覺效果并以此對漢字重新賦義、賦值,使漢字視覺化、圖形化、符號化,重新闡釋符號的外延和內涵。漢字設計在扎根民族傳統的同時要充分表達特定的意象。
2唱片封套中上的變體美術字
所謂變體,是指脫離宋體或黑體的字型筆畫結構較多,在民國階段,有很多設計師或者工藝美術師將西方前沿字體設計思想,即點線面的構成要領與漢字美術字設計融合,展現出幾何化和圖形化的漢字形態,為漢字美術字的設計找到了一種新的語言。唱片封套中尤以變體美術字最多。?w納其符號化設計手法主要包括:①筆畫上,進行打散、重構、解構,進行幾何化處理,如用方形、菱形、三角形、梯形等幾何符號進行替換。②在外形上,結構變化顯著,正、斜、方、扁等特征,或夸張字體的下半部分,或延長縮短部分筆劃,夸大筆劃之間的對比關系。③投影襯影、描邊襯邊、透視變形、重疊、形象添加等也是常用的輔助創作手法。
圖1“勝利唱片”主要采用了描邊加粗的方法,強化了字體的可視性;圖2“大中華唱片”則運用了大面積的暗部處理,是字體立體化設計的典型反映;圖3 “高亭唱片”設計者將字體豎向筆劃的內部空間用豎線裝飾,這是典型的將漢字圖形化的處理方式,增加了文字的趣味性,同時烘托出了曲調快樂愉悅之感;圖4“長城唱片”綜合運用了多種字體設計方法,除了用半圓、圓形和45°斜線分別取代“唱片”兩字的三個點筆畫,表達出娛樂的活潑愉快;“唱”字的幾個向上的裝飾尖角折射出西方哥特字體的影子,而“長”字的橫筆可以見出草書或手寫花體字的影響;圖5 “勝利唱詞”就是用了夸張的透視處理,增強了視覺沖擊力,與當時流行于歐洲的裝飾藝術運動的放射式、幾何化設計風格遙相呼應;圖6“麗歌”明顯地使用了幾何化設計手法,將數個等邊三角形取代了字的一些筆畫,在保證識別度的情況下,突出了裝飾感和現代性。
3美術字設計在視覺語境中的“歷時性”與“共時性”
窺探民國時期美術字設計的視覺文化中“歷時性”與“共時性”的變化。主要探討的內容有:內在脈絡,即中國根深蒂固的文化傳統以及自身發展線索對于美術字形成和發展的對應關系、外在脈絡,即“歐風美雨”般的資本主義生產和生活方式以及日本近代字體設計發展等外界因素對美術字的影響、以及原始脈絡,即美術字設計、文化與技術發展之間的關系。
3.1內在脈絡――民國唱片美術字根植于我國本土文化
中國的書法呈現的藝術韻味滋養了上千年民族的成長,民國時期,美術字的藝術形式來源之一便是中國的書法。比如宋體字,它源于楷書,取法鐘王, 在字體方面,北宋尚歐、顏、柳,南宋繼之,兼備瘦金書,故有“直如矢、勁如鐵”之稱;又像老宋體是在原來宋字的基礎上,著重吸收了歷代漢字書法中較為凝重、質樸而宏偉的字跡,尤其是顏體字對老宋體形成有重要影響。同時,唱片美術字的發展是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積極探索的結果,魯迅的美術字帶有典型的文人特質;錢君陶的設計將漢字的情感內涵展現的淋漓盡致;葉淺予的粗黑體美術字硬朗扎實,簡約時尚;鄭慎齋則多運用圖形化的語言……
百代唱片封套(圖7)上的標題字便是以中國書法為原型基礎上的美術字設計。這類美術字參照書法之美與自然之美,筆畫特征保留楷書和宋體的手寫感,線條寬度不一形成中間細,兩頭粗的韻律感。筆畫的端頭像是有意追求書寫的傳統感與粗糙感,其轉角處有很明顯的筆觸痕跡。相比之下“金骨唱片”(圖8)封面上的字體由書寫趨向于襯線體,但又不失刻板,在筆畫的末端裝飾了明顯的邊角便使得整個字體硬朗不失柔情,同時與下面的拉丁字母“K339”、“DN-5005”字體相呼應,展示出了書法與西文設計形式之間相互借鑒的可行性,實現了傳統書法的書寫向現代裝飾風格轉換的特征。 3.2外在脈絡――西方現代主義設計思潮對民國唱片美術字影響
20世紀20年代,歐洲國家發起的現代主義設計思潮引領了新的字體設計觀念,提倡功能決定形式。民國時期的工藝美術家們迅速接受這種新的觀念,將漢字筆畫簡化為簡單的幾何圖形,字形更為簡明干練,由此在民國時期的唱片封套中涌現出大量新穎多變、個性鮮明的美術字設計。更難能可貴的是,民國的設計師同時將東方文化巧妙地融入漢字設計中,融入到機械刻板的設計規范中,因而在民國美術字設計中涌現出豐富多樣、新穎別致的設計風格和面貌。
3.3原始脈絡――印刷技術的突破性發展為美術字的創造拓展了創作空間
西方工業革命后,印刷術及其帶動的相關產業取得了劃時代的突破。在 19世紀初,傳統的雕版印刷方法被石印術、制版照相術、平版膠印、雕刻凹版和照相凹版(俗稱影寫版)、泥版、紙型鉛板、珂羅版等先進印刷技術取代,逐步形成凸、平、凹、孔這四大門類。這一技術隨著西方的傳教活動被帶到中國,使印刷文字和圖片的質量大步提高。這對傳播來說是統一形象最有利的手段,非常適用于類似唱片封套設計的大量印刷和傳播的需要。另一方面印刷技術的發展啟發了設計師的創作空間,從而為漢字設計拓寬了新的思路,注入了新的血液。
4啟示與思考
本文基于符號學的相關理論,對民國時期唱片封套上的變體美術字進行了分析,其中還有宋體美術字、黑體美術字等其他種類的美術字仍需要后續的繼續研究。但民國唱片封套上的美術字設計,無論何種字體,作為新興時尚理念的文化傳播媒介符號,實質上都是時尚文本符號與時尚視覺符號的套合形式。設計實踐活動引導美術字的發展,其設計方法和規律至今啟迪著現代設計尤其是文字設計。漢字在當今社會中的意義越來越接近符號學中對文字的表述,即語言符號。首先,簡化結構是一個比較明顯的方向,等線形字體在這方面開辟了很好的方向。筆畫的等線化和幾何化甚至在文字排版上可以創造出象西文字體大面積排列一樣的灰面效果。
全球化新的交流方式和經濟推行導致符號化的特征。全世界都在進行圖識、圖像掃盲的運動。一種設計師進行編碼(符號化的過程),觀看者進行解碼,并形成了互動,以象形模式,朝著去文字化的一種方式,在共愿望下日趨明顯,如二?S條形碼。正如當代文字設計師徐冰所說:“當代文字已經很大程度向《地書》所用的圖形文字或Icon文字轉變”。
當代美術作品收藏意義與繪畫市場價值分析
中國當代美術作品是中國藝術品市場受到火熱追捧的對象,已經有一部分的美術家作品享有盛譽,不僅在國內知名度較高,且能夠走出國門進入到世界拍賣行業中心。當代美術作品之所以得到這樣的關注,緣于其具備的藝術價值和收藏意義。對于中國繪畫市場而言,如何實現其長期繁榮發展,實現繪畫經濟價值的提升,是一個相對復雜而重要的課題。
一、當代美術作品的收藏意義
繪畫和音樂、舞蹈、戲劇、雕塑等一樣屬于大的藝術范疇,因其有著實體作品,和雕塑一樣可以收藏,也就使得其具備相當的收藏價值。就當代美術作品而言,同樣是繪畫藝術創作出來的繪畫作品,只要其有著相當的美學價值和藝術魅力,就能夠供世人學習、欣賞和傳承,擁有相應的經濟價值。雖然目前仍有許多人對于當代美術作品有著很大誤解,認為相較于古代美術作品,當代美術作品不具備歷史價值和時代魅力,但只要作品達到了相應的藝術高度,在選題、構圖和技法等方面達到相當水準,其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同樣不可小覷[1]。尤其是相當部分當代美術作品著眼于當下社會,創作反映了時代特點和社會風貌,具備記錄時代和反映時代的重要價值,加上其自身在美學上的成功,同樣能夠廣受喜愛并得到口碑傳播。
二、繪畫市場經濟價值概述
優秀的繪畫作品作為藝術作品,有其在藝術和美學上的巨大魅力,能夠為人們欣賞和喜愛,而其同樣有著商品的屬性,能夠在交易市場中進行買賣交易。繪畫作品不單純是有著顏色圖案的紙、布,而是以相應的載體承載的美學和藝術,其市場價值是無形價值賦予下的多重價值集合體。一個繪畫作品的市場價值幾何,除了看該作品基本的材質和技巧,還要看創作者賦予的思想內涵和藝術精髓,看其承載的藝術魅力和感召力。好的作品能夠帶給人無盡的美學享受,其具備的市場價值也就越高。從整體來看,我國當代美術作品的繪畫市場價值在資本和運作的推動下有了很大提升,而從長遠來看,其繪畫市場價值仍不具備長期性和穩定性,仍存在著相應的問題和不足,需要經過大的體系調整和變革,使得繪畫作品受眾更廣,市場熱度是在正常的市場規則下產生的。
三、中國當代美術作品和繪畫經濟發展中的問題
(一)部分美術創作脫離社會現狀,過分追求自我前衛
從中國當代美術作品創作源和繪畫市場當前發展情況來看,問題仍然較多。中國當代美術作品在美術創作方面,創作者未能實現自我和社會之間的良好平衡,往往過分追求自我,追求前衛的表達內容和表達技巧,而未能著眼于中國當今的社會現狀和因素,導致創作出來的作品多為個人的自說自話,在藝術追求上偏離主線,無法引起人們的共鳴和感受[2]。尤其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社會經歷著翻天覆地的變革,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和環境變化巨大,思想精神和意識層面也經受著極為復雜的沖擊。在網絡信息高速發達的情況下,人們對于信息的篩選和處理難度加大,對于藝術和美的審視也趨于多元,但許多美術作品無法就社會和??情作相應創作,人們在相應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滿足,面對美術作品也就很難獲得共鳴。
(二)國外藝術品市場受熱捧,國內領域經濟低迷
經過多年來諸多創作者的努力,中國當代美術作品在作品的數量和質量上均有顯著提高,出現了較多知名的創作者。一些當代美術作品也因出眾的藝術魅力而獲得熱捧,并在全球化市場大潮下進入到全球視野,打進國外的藝術品市場。中國元素的獨特魅力引起國外美術作品愛好者的巨大興趣,相應作品在國外藝術品市場上獲得的熱捧也越來越熱烈。而相對來看,由于許多創作者在創作層面未能追求和本土受眾的喜好契合,也未能在題材和表達上突破固有限制,加上繪畫藝術未能在社會公眾當中有很好的啟蒙,創作者與公眾之間的交流不足,造成國內相應領域并未達到國外的熱度,經濟效益未能突顯。“墻內開花墻外香”、“外熱內冷”等相應現象對于國內繪畫經濟的發展而言有著較大的難度[3]。
(三)投資圈內市場價格火熱,炒作虛假問題嚴重
當代美術作品從商品角度而言,由于其自身具備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也就使得其商品價值很難有準確定位,貨幣價值會隨著市場環境和人們的看法而發生改變[4]。同古董收藏品一樣,面對浮動的價格,許多資本進入到相應的投資圈,經由一系列的手段和方法,使得作品的貨幣價值有了極大提升,價格翻倍現象屢見不鮮。雖然相較以往國內的當代美術作品在繪畫市場有了很大起色,但投資圈內不正當手段的介入還是使得問題頻發,虛假問題嚴重。一些資本為了謀求更大的經濟利益,通過虛假炒作的手段,故意抬高扭曲作品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許多投資者面對迷霧般的炒作手段,很容易迷失方向,錯誤購置錯誤收藏,最后悻悻離開繪畫市場。正是由于這些問題,才導致國內繪畫市場混亂,很難擁有健全完整的發展鏈條。
四、繪畫市場經濟價值提升的未來發展策略
(一)美術創作扎根社會國情,反映表達時代性民族性
從我國繪畫市場的長遠發展角度來看,面對當前繪畫市場的發展亂象,要想推動繪畫市場價值的正常提升,保證繪畫作品創作質量是基礎和根本的。從創作角度來說,當代美術作品既要有創作者的自主想法和表達,在相應的題材選擇上,還應更加貼近本土,創作時扎根于中國的社會國情,在創作之前經過大量而細致的觀察,經最后的提煉應用于創作當中。同時,面對劇變的時代大背景,創作者還應當緊跟時代的腳步,用畫筆來進行時代表達,將時代樣貌描繪出來,一方面起到記錄時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能為愛好者提供巨大的藝術共鳴和情感共鳴。此外,作為擁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國,歷史文明傳承至今,中華大民族有著獨特的魅力,創作者也應當從民族中挖掘創作素材,不斷地反映并表達民族特色,讓當代美術作品打上民族和時代的烙印。 (二)加強社會公眾啟蒙交流,獲取公眾理解支持
繪畫市場的發展和繁榮離不開一個個主動參與市場當中的個體,而相應個體正是從社會公眾中產生的。要想實現中國繪畫市場的長足發展,就應當不斷擴大相應個體人群。當前存在的問題是創作者與社會公眾之間的交流溝通不足,公眾對于繪畫藝術和當代美術作品了解甚少,也就很難讓其喜愛并參與到繪畫市場活動當中。為此,相應創作者和從業者應當從這一方面下工夫,加強對社會公眾的啟蒙,通過多種媒體媒介進行繪畫藝術的介紹,讓公眾能夠更多地接觸到當代美術作品[5]。在這一基礎上,社會公眾才能更加地接近繪畫藝術,對于好的美術作品發自真心地追捧和熱愛,相應的市場交易活動才會更加真實和長期。公眾對于當代美術作品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對于繪畫市場的價值提升而言才能更具意義。
(三)健全規范繪畫投資市場,維護繪畫經濟秩序
繪畫投資經濟的發展需要在市場規律下進行,通過買賣方各自的需求驅動來實現。而當前的繪畫市場存在的諸多市場亂象正是擾亂市場秩序、破壞正常經濟發展規律的。為此,政府相關部門應當通過相應的法律法規,就繪畫市場經濟活動作出相應的規定,保證市場行為符合市場規律,不損害任何一方的正當利益。對于出現的違法違規行為,如惡意的炒作行為,一方面借助市場的手段,另一方面則通過法律法規進行相應處罰,將繪畫市場經濟中的亂象除去,保證市場的正常運作程序,維護繪畫經濟發展的正常秩序,才能不斷健全和規范市場,讓當代美術作品按照正常的發展規律實現其應得的收藏價值和經濟價值。
中國當代美術作品有其獨特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在當今社會中收獲的熱捧一部分源于愛好者的正常關注,另一方面源于市場上的不正當操作。對于當代美術作品而言,為了保障其正當利益,保護其在藝術和收藏上價值和意義,除了正確引導創作者進行不懈創作外,還應加強繪畫在社會公眾中啟蒙,提高創作者和公眾之間的交流頻率,并在此基礎上通過政府相關部門的依法打擊行為,維護繪畫市場經濟的正常秩序,才能讓繪畫市場的價值得到保證,在今后得到進一步提升。
美術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