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論文大全>畢業論文>公共管理>公共政策>

    公共衛生畢業論文精選范文

    時間: 斯娃805 分享

      公共衛生學科帶頭人是實現公共衛生事業發展和促進公共衛生學科發展進步的關鍵。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公共衛生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公共衛生畢業論文范文一:公共衛生業務信息管理平臺建設分析

      摘要:目的建設區域性公共衛生業務信息管理平臺。方法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通過開發標準化的接口對全市公共衛生相關業務系統進行整合,使之在一個平臺上運行。結果對全市公共衛生相關業務系統進行了集成,建立了區域性疾控業務數據中心,初步實現了疾控業務統一平臺信息管理。結論本平臺的建設提升了公共衛生信息收集的及時性與全面性,提高了信息利用效率。

      關鍵詞:公共衛生;業務信息管理;區域平臺

      1背景

      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化技術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信息化技術的蓬勃發展為基于網絡的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建設提供了基礎架構支持[1],國家、省、市各級疾控都建設了相應的疾病控制信息平臺和業務管理系統。包括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省疾控綜合業務平臺、健康體檢系統、檢驗信息系統、預防接種管理系統、職業危害監測系統等[2-6]。這些系統和平臺涉及疾病防控和應急管理等多個方面,提高了疾控專業技術人員工作的自動化水平,提高了公共衛生信息收集的及時性、完整性、準確性,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大大提高[7-8]。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面對新的防病控病形勢,現有的一些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亦暴露出一些缺陷,主要表現為監測信息系統沒有覆蓋全部疾控業務,例如傳染病的實驗室監測;以食品安全、職業衛生為代表的健康危險因素監測覆蓋面小,信息欠準確,不能反映實際情況;以腫瘤、高血壓等為代表的慢性病發生發展危險因素基礎監測數據分散,信息反饋慢。己建成使用的信息系統主要功能集中在監測數據的收集,缺少分析利用。同時由于各類業務信息化建設缺乏整體規劃,各業務系統之間缺乏橫向聯系,造成各級系統之間的數據不能實現共享和整合利用,存在信息孤島[9-14]。根據疾控自身業務工作的特點,以整體、標準、實用、安全和可擴展為原則,建立一個區域性的公共衛生信息管理平臺,通過這個統一接口的數據采集與交換平臺,使各級業務系統和平臺能夠互聯互通,實現信息的及時傳遞、高效利用與數據共享[11-12]。

      2建設思路

      以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體系為依托,通過對區域內各級相關醫療衛生機構正在運行的免疫規劃系統、慢性病管理系統、衛生檢驗檢測系統、職業健康監護系統、醫院診療管理系統等應用系統進行整合,對國家和省系統的數據進行二次開發和利用,將原先分散在各部門和機構的“信息孤島”有機聯合,加大數據的收集與共享,實現多業務系統間的信息交流和利用分析,優化資源的配置和利用。該信息平臺使用標準化接口,不僅覆蓋傳統的傳染病疫情,還包括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監測與評估,五大衛生領域的健康危害因素監測,免疫規劃綜合檢測與評估,區域早期癥狀主動監測與評估等[15-18]。

      3建設內容

      3.1基礎業務工作管理開發與集成

      基于工作需要,開發疫苗冷鏈監測、生物制品管理、癥狀監測等新業務系統,對原有系統進行二次開發和優化。通過開發通用、開放、標準化的接口,對基礎業務工作管理系統進行整合和集成,并可供相關部門方便接入,實現區域內防病信息的統一采集、存儲、管理和利用。

      3.2數據中心建設

      以常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機房為核心,建設一個數據處理與存儲中心,配備綜合通訊系統、高性能信息存儲、處理等系統設備,研究建立一個具有多層體系結構,深度防御功能的硬件架構,將設備和應用表達為數據層,業務邏輯、表示層、用戶層;設計涵蓋重大傳染病、食品衛生、職業衛生、環境衛生、學校衛生、免疫規劃、慢病管理等在內的多個數據庫、知識庫,建立數據交換、存儲與認證平臺。

      3.3監測網絡的覆蓋與管理

      采用局域網和廣域網相結合的方式,擴充平臺的范圍和信息觸角。以擔負基層數據采集的監測哨點建設為重點,建立覆蓋本地區監測哨點、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區域監測網絡,在整個實施過程中,著重研究虛擬專網()技術,數字認證技術的應用,探討監測點建立和長效管理的機制。采用病例監測和癥狀監測相結合的方式,強調主動監測,對各監測點如全市網絡直報點、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學校監測點等實行統一的監測管理,采用相同的數據內容采集和報告標準,并實施統一的質量控制。

      3.4風險分析評估系統的研究

      以重大傳染病和公共衛生監測信息系統、癥狀監測系統、健康危害因素監測信息等系統的集成信息為基礎,通過對影響人群生活、學習、工作等生存環境質量及生命質量的公共衛生安全風險因素進行全面綜合的監測,結合現代流行病學和衛生統計學方法的綜合運用,對公共衛生安全風險分析和評估模型的建立與應用做深入研究,提升對相應數據的挖據、分析和利用。

      4平臺建設與應用體會

      4.1技術架構

      平臺建設采用B/S結構,以J2EE開發環境為基礎。采用分層設計、面向服務的設計理念,按照傳統設計方式總體分為:數據層、數據持久層、業務邏輯層、表現層。數據層采用Oracle數據庫,數據持久層采用Java標準的JPA2.0技術標準,并采用Hibernate3進行具體實現。業務邏輯層選用的是Java標準體系中的EJB3.1技術,表現層采用JSF2.1技術并通過第三方類庫PrimeFaces進行技術展現。平臺建設重點主要包括核心數據的存儲、處理和集成、監測網絡的覆蓋與管理、各類業務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與集成3部分。

      4.2建設情況

      對全市疾控相關業務系統進行了初步整合,依托全市免疫規劃數據中心及數字化門診系統,完成了兒童免疫接種溯源功能和全市預防接種工作分析與評估功能;通過匯聚全市各縣市區疫苗冷鏈監測數據,實現疫苗存儲安全及冷鏈設備風險分析、預警、及評估功能;實現了全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檢驗檢測數據的集成,并建立生活飲用水水質、公共場所等檢測分析模型,進行日常公共衛生風險監測;對全市從業人員健康體檢及全市職業健康監護系統中進行數據采集,并根據業務要求,建立了全市從業人員健康證實時查詢(包括APP端應用)、職業危害因素相關數據分析模型;對全市各大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慢性病監測數據進行了統一采集,開發了相關分析模型;通過與上級部門協調實現了國家疾控信息系統中傳染病疫情數據的本地化落地,完成了傳染病的數據自動采集和監測分析評估功能。

      4.3應用情況

      通過對全市各級疾控部門相關業務系統的整合與集成,使之在一個平臺上運行,建立了區域性疾控業務數據中心,改變了以往各個業務系統彼此獨立、信息互不交換的弊端。以往有關部門和領導需要了解相關業務數據時,需要通過某個具體系統的使用人員登錄系統獲得,信息具有滯后性。通過該平臺,根據預先分配的用戶權限即可實時了解所需要的信息,實現了對傳染病、慢性病、計劃免疫、疫苗冷鏈、職業衛生、健康危害等公共衛生服務的實時、全程監管。各級業務系統通過標準化接口進行了數據交換和共享,實現了互聯互通。如慢病系統與醫院診療系統對接直接采集病例信息、健康體檢數據與市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交換共享、健康證信息與轄市區疾控、衛生監督所交換共享、預防接種系統與疫苗冷鏈系統對接實現疫苗溯源管理。建立以數據為導向的管理和評價體系,通過引入各種數據分析和評估模型,以直觀的統計報表、數據分析圖、地圖等多種形式,對該市疾控工作在平臺上進行集中分析展示和預測預警,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平臺建設有效提高了該市公共衛生工作的規范化和現代化水平。運用物聯網、移動互聯等技術,在提高信息系統共享、數據深入挖據利用、擴大網絡覆蓋面等方面準備進一步深化建設。

      5結語

      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是我國衛生事業發展和衛生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國家人口健康信息化發展總體規劃框架,按照立足規劃、統一標準、以業務為根本、以需求為導向原則,進行了區域性公共衛生信息管理平臺的建設探索,初步實現了公共衛生各業務領域間、公共衛生與其它行業間的業務協同和信息共享,使防病控病相關信息得到有效收集、快速傳遞和分析利用,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工作機制和服務模式,規范和提高該市各項疾病預防控制業務質量與工作效率。隨著平臺在全市范圍內的推廣與覆蓋,將能夠提高市區兩級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協同能力,促進聯動應急機制的形成,為地區級開展公共衛生監測與風險評估提供技術保障,對有效控制各類健康危害因素、降低各類疾病發病率、為政府提供決策輔助依據有重大意義。在該平臺的建設中,區域公共衛生信息平臺的建設是一個系統長期的過程,疾控業務本身有其特點涉及多部門、多用戶、多地域,較為復雜,除了系統本身的建設,還涉及到相關機構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業務模式、業務規范、法律法規等內容。必須認識到頂層設計的重要性,業務數據采集標準要統一,該平臺建設在資金投入方面亦較大。文章結合該市區域公共衛生業務信息平臺建設的實踐,希望能為相關公共衛生業務平臺建設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羅維,于中華.互聯網技術對公共衛生信息平臺的影響分析[J].四川省衛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27(2):141-142.

      [2]張業武,趙自雄,郭巖,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用系統建設、信息管理和服務現狀分析[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2,33(4):17-19.

      [3]馬家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體系規劃與發展[J].中國數字醫學,2011,6(6):11-14.

      [4]蔡碧,張遲,趙明江,等.湖北省免疫規劃信息管理系統架構與實施[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11,22(6):47-50.

      [5]戴坤富,唐明亮,程小迎,等.職業健康體檢信息管理系統的構建與應用[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4,25(1):125-127.

      [6]陳欣然,弓巧玲,程春榮,等.數字化衛生檢驗信息系統應用管理探討[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3,16(9):1115-1130.

      [7]楊洋,王松旺,張英杰,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統設計與應用[J].中國數字醫學,2012,6(4):45-47.

      [8]吳冰冰,張玉璽,左志平.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實施效果評估[J].現代預防醫學,2014,41(6):1043-1043.

      [9]簡德友,陳言.海南省疾病預防控制應急聯動信息平臺系統的建立與意義[J].中國熱帶醫學,2012,12(8):1037-1038.

      [10]陳林利,方紅,趙燕萍,等.基于區域公共衛生信息平臺疾控模式的研究和應用[J].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2013,10(5):411-413.

      [11]趙一,李鳳,毋丹丹,等.基于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的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的探索與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14,16:197-198.

      [12]潘淼,肖義萍.門診基于HIS系統的傳染病報告系統的使用效果評價[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14,25(1):94-95.

      [13]夏寒,夏天,徐建時.基于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的疾病預防控制業務應用與數據共享[J].中國衛生統計,2014,31(6):1087-1089.

      [14]馬家奇.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信息平臺與區域公共衛生信息化[J].中國信息界(醫療),2014,10:36-38.

      [15]張睿,楊永明,于萌,等.公共衛生數據統一采集交換平臺[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3,34(12):6-10.

      [16]吳亞,顧嘉奇,沈婷,等.蘇州市區域衛生信息平臺技術架構設計[J].中國數字醫學,2014,9(12):60-62.

      [17]曹若明,劉翀,耿興義,等.濟南市“數字疾控”信息平臺的建設與應用[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5,31(4):465-466.

      [18]陳紅纓.公共衛生信息資源管理現狀與對策[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15,26(3):60-62.

      公共衛生畢業論文范文二:專科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課程改革思考

      摘要:為適應國家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培養高素質專科臨床醫學人才,應創新培養理念,著力培養學生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基層預防保健技術》即是在全科理念指導下,結合具體崗位需求自主開發的教材,具有實用性和先進性,可以提高學生崗位適應能力。

      關鍵詞:全科理念;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公共衛生課程

      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就業主要面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據《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2013》記載,2012年我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執業(助理)醫師大專學歷者占41.0%,鄉鎮衛生院執業(助理)醫師大專學歷者占41.4%,可見專科層次醫療衛生人員是基層衛生機構的主力軍。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輸送高素質實用型醫學人才,我校臨床醫學專業于2010年實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公共衛生課程也隨之進行創新改革,現報告如下。

      1改革背景

      為順應人民健康需求增長和深化醫藥體制改革要求,我國于2009年啟動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以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包括鄉鎮衛生院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主體機構。在該背景下,基層醫療機構承擔的工作任務逐步從過去單一的醫療服務轉為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并重,即要求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必須同時具備開展基本疾病診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能力。目前,我國大部分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水平低下,基層醫療衛生人員數量、素質、結構均不能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在許多鄉鎮衛生院,可勝任醫療衛生服務工作的人員嚴重缺乏,明顯阻礙了農村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何坪[1]等人對重慶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等基層衛生機構進行調研,以評價專科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實際工作能力。結果表明,重慶市基層醫療機構全科醫師數量及能力均處于較低水平,幾乎沒有專業的全科醫師;三年制臨床專業畢業生臨床基本診療能力不強,開展公共衛生服務不力,缺乏相關理念、知識和技能,難以獨立開展和全面承擔相關工作,素質普遍偏低,自我職業歸宿感也較低。同時,《教育部、衛生部關于實施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的意見》《教育部、衛生部關于實施臨床醫學教育綜合改革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2~4]等的相繼出臺,對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專科醫學教育應以“3+2”模式著力培養全科醫生,即在欠發達的農村地區工作的三年制醫學專科生,畢業后接受兩年的臨床和公共衛生技能培訓。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為重點,強化臨床實踐技能以及全科醫學知識培訓,并將其作為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核心。

      2改革措施

      根據“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的目標任務,臨床醫學專科教育應圍繞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預防、保健、診斷、治療、康復、健康管理”六位一體的基本要求,深化三年制臨床醫學專科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優化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強化全科理念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培養。為提高臨床專業學生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與水平,應在原有預防醫學課程基礎上,針對具體工作崗位能力需求進行必要的建設與改革。在此基礎上,我校公共衛生教研室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與內容進行大量調研[5],結合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內容[6],針對臨床類學生編寫了《基層預防保健技術》教材。教材共十一章,內容即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預防接種、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壓、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性疾病患者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中醫藥健康管理、衛生監督協管。在編寫過程中,將預防醫學、健康保健等基礎知識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內容有機融合,并編寫配套的實訓教材,使實訓內容按章節整合;改革教學方法,探討使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教學,并聘請基層醫療機構一線人員擔任兼職教師進行教學和實訓指導,提升課程教學效果;同期開發了課程教學網站,包括課程相關資料及課外學習資源鏈接,學生可在課后進行自主練習及拓展學習;同時,在臨床專業學生頂崗實習中,增加基層醫療機構實習內容[7,8],以進一步培養學生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本課程教學使專科臨床類學生能理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意義,掌握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要求與技能,為以后在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順利開展相應工作奠定基礎。

      3討論

      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對臨床醫學專業專科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主力軍,應同時具備開展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能力。在傳統的臨床醫學專業課程體系中,公共衛生課程較少,僅有預防醫學一門課程,與基層實際工作結合不太緊密,應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公共衛生能力培養。《基層預防保健技術》即是在全科理念指導下,綜合采用調研、查閱文獻資料、專家研討等方法,針對臨床醫學專業專科生開發的基層實用性校本教材,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對其他高職醫學院校有一定的借鑒作用。該教材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內容和要求進行編寫,并配套相應的實訓教材和網絡資源,針對性地提高臨床專業學生基層工作能力。在課程教學中應注意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強調實訓操作。如在講解居民健康檔案建立與管理時,讓每一名學生自己創建一份健康檔案,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同時在臨床見習與頂崗實習中增加相應的基層公共衛生服務內容,以培養真正的全科醫師。我校基層預防保健技術課程于2011級臨床醫學專業開設,并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國家相應政策規定不斷更新,以更貼近實際崗位工作任務。2011級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實習評價結果顯示,學生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意識及能力均較以前的學生有所增強,崗位勝任力有所提高。綜上所述,我校自主開發的基層預防保健技術課程能有效提高專科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基層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符合專科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但因為是一門新課程,如何使教學內容和方法更貼近實際崗位需求,尚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何坪,鄧宇,羅利剛,等.重慶市專科層次臨床醫學專業培養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全科醫學教育研究,2011,14(124):3593-3595.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教育部衛生部關于實施臨床醫學教育綜合改革的若干意見[Z].教高[2012]6號.2012-05-07.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教育部衛生部關于實施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的意見[Z].教高[2012]7號.2012-05-07.

      [4]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Z].國發〔2011〕23號.2011-07-07.

      [5]譚濤,肖智勇,郝坡,等.以需求為導向整合高職高專類臨床醫學教學內容的探討[J].重慶醫學,2012,41(36):3905-3906.

      [6]秦懷金,陳博文.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技術規范[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7]黃進,李玲,趙宇亮,等.臨床醫學生公共衛生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10,31(7):63-65.

      [8]徐發瑩,吳麗惠,吳森林,等.基于基層衛生服務新定位的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浙江醫學教育,2014,18(1):4-6.

    公共衛生畢業論文精選范文相關文章:

    1.公共衛生碩士畢業論文

    2.本科護理畢業論文范文精選

    3.預防醫學論文范文

    4.公共衛生碩士論文

    5.餐飲畢業論文精選范文

    115597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暴力肉体进入hdxxxxx| 一本大道香一蕉久在线影院| 国模私拍福利一区二区| 欧美性狂猛bbbbbxxxxx|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 9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狂野小农民在线播放观看| 天天摸一摸视频寡妇| 人妻va精品va欧美va| japanese色国产在线看免费| 玉蒲团之偷情宝典| 在线看成品视频入口免|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 亚洲男女一区二区三区| a级片免费在线观看| 爽新片xxxxxxx| 夜夜操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18禁美女裸体免费网站| 欧美另类视频videosbest18|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a∨|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免费福利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色偷偷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性xxxxx护士第一次| 人人揉人人捏人人添|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最近2019在线观看| 国产v片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一二三四国语在线观看视频| 爱福利极品盛宴|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日韩| 久久伊人免费视频| 精品国精品自拍自在线|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一坑|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视频二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