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圖書館管理系統設計論文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因特網的普及,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模式也朝著信息化、技術化、網絡化的方向發展。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高校圖書館管理系統設計論文的內容,希望能幫到大家,歡迎閱讀參考!
高校圖書館管理系統設計論文篇1
淺論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應用系統設計
論文 摘要:知識 管理的理論與相關的信息系統逐漸在高校圖書館得到 應用。圖書館作為知識、技術密集型的 組織,實施知識管理,進入知識 經濟 的分工體系,已是大勢所趨。文章在分析圖書館知識資產管理含義的基礎上,著重論述了圖書館知識資產管理系統的設計。
論文關鍵詞:圖書館;知識管理;系統設計
目前,知識管理的理論與相關的信息系統正在被各種行業廣泛開發和使用,關于知識管理的精確概念尚存在部分爭議,但是各類科研機構、圖書館、信息服務商以及 企業 都認同“將知識作為戰略資產”的觀點。知識經濟背景下,作為一種組織資源的知識,在高校圖書館的建設與 發展 中都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圖書館館藏資源日益數字化,各類 文獻 信息也以海量的規模增長著。針對圖書館大量信息資源的知識資產管理研究,關系到圖書館的發展與競爭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一、知識管理的內涵
圖書館知識資產管理高度統一了新型管理與深層服務,同時具備服務功能與管理功能,涵蓋了管理的過程和管理的方法。高校圖書館的知識管理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其含義:首先,圖書館具有其特有的 社會服務功能,在圖書館的服務流程中引入知識資產管理思想,從而使圖書館知識服務的功能得到優化。這種理解方式將圖書館的知識資產管理看作是對資源進行高效管理的一個完整過程,具體來講,是對圖書館的館藏資源結構體系進行有效的監管和優化,如對資源數量、資源質量、資源結構、服務體制和方式等進行有效監管。另一個方面是針對圖書館的社會屬性,即在圖書館的資源管理和讀者服務體系中引入知識資產管理的思想,使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在圖書館館員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之后也同步提高。
二、知識管理系統的設計
1.需求分析
(1)應該使用戶對不同的數字資源知識資產進行管理操作足夠快速和簡便,
(2)為用戶進行相關的操作行為提供方便的人口或者模塊,包括添加/刪除資產操作;
(3)系統必須使數據庫中的資源保持穩定、正確、安全的狀態,擁有相應權限的用戶可以對當前數據庫中的文獻資源進行更高查詢。
2.框架設計
圖書館知識資產管理系統可以分為三大部分:數據獲取模塊、系統數據庫和知識資產管理平臺。數據獲取模塊的主要功能是對知識資產管理系統需要的所有數據進行搜集,在進行必要的格式處理以后,將搜集的信息存人知識資產管理系統數據庫。而系統數據庫則對知識資產管理系統所需的數據信息進行安全有序的存儲。知識資產管理平臺作為整個系統核心模塊,可以繼續進行功能的完善與擴展。
3.模塊功能的實現
(1)檢索模塊。此模塊的功能可以簡化為推功能與拉功能。拉功能指的是實現關鍵詞檢索、詞典或導航以及知識單元的搜索。推功能則指的是信息確定或者智能代理的啟動,有用的知識單元被發現時,能使知識單元自動傳遞。
(2)表示模塊。用以對檢索結果進行顯示。此模塊需要劃分為檢索之前知識單元間關系的表示以及檢索之后的知識單元表示兩部分,前者負責對知識單元的集成、訪問路徑等進行表示,而后者實現諸如知識單元排序以及專家或團體的導航等功能。系統需要面對大量數據并對其進行繁雜的模式識別與分析處理,并從中提取出值得關注的關聯、模式或趨向,然后通過群體協作、過濾和語義技術,最終將信息轉化為知識。
(3)組織模塊。組織模塊屬于系統中的輸入功能。知識的出版包括出版內容的集成、索引以及評價,還包括對潛在客戶的自動通知等;而知識組織則指的是知識地圖的開發、知識的自動索引以及知識單元的分類、鏈接和自動集成,結構化與知識聚類管理等內容。
(4)獲取模塊。對知識演繹與增值進行自動處理,將外部資源轉換為內部的知識單元,對知識單元的集成提供支持。
(5)合作模塊。如果在時間上區分,知識合作模塊可分為異步與同步兩種方式。 電子 郵件、 BBS 、新聞組都屬于異步通訊模式,而多點視頻會議、即時消息、應用共享則屬于同步通訊模式。
(6)信息模塊。信息模塊是構建學習型圖書館的基礎,實現系統特有的學習與自學習功能。系統應該提供一種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自我學習機制,對過去的 經驗教訓進行學習和 總結 ,對成功的操作方法進行推廣與普及傳播。 (7) 管理模塊。在個性化評價方式的幫助下,讀者在系統界面所提供的 報告、參與者管理、評價等,對系統進行使用后的反饋與評價,可以分為使用報告、參與者管理、用戶評價等。
三、系統的實際 應用
1. 工作流程
由信息查詢模塊獲取關于高校學生信息、教學信息、教學資源等材料,在經過對材料進行知識編碼后,使之成為具備可視化特征的信息資源;隨后,數據庫對存儲的信息進行分析和整理,并且按照相關的類別分別存儲。在分析和過濾之后,建立彼此間的關聯,使之轉化為具備價值的知識,并傳遞到知識倉庫中。知識倉庫用以存儲系統中所有經過分析和處理,從而具備結構化特點的相互關聯的知識資源,并將這些資源轉化為知識地圖,在知識桌面上呈現出來。根據高校師生的特定需求,知識倉庫的知識被再次加工處理,經過重組整合之后轉化為新的關聯體,提交給高校師生。高校師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會產生出新的知識行為,在獲取知識以后,也會有新的信息反饋。這些行為被重新提取到數據庫中,開始下一次的知識循環過程。
2.實際應用
(1)知識的生產與資源的管理。高校圖書館對知識的處理、加工和提取也被涵蓋在圖書館的信息服務中,可以將這些過程歸納為對傳統館藏資源的處理,以及對數字化館藏數據信息的再生與開發。
(2)對知識進行 組織管理。知識管理對高校圖書館的傳統組織結構也是一個挑戰,只有對現有的機構進行有效的優化和改革,才能適應高校圖書館 發展 的需要。對高校圖書館進行知識組織管理,需要一套高效運行的組織管理體系的支持。在這個組織管理體系中,知識管理的主要負責人應該掌握專業的圖書館業務理論以及完善的信息技術素養,從而負責對圖書館各個部門的知識活動進行協調,對知識管理戰略進行制定。
(3) 人力資源管理。 現代 化的高校圖書館需要優質的人力資源,而且必須具備比較完善的信息素質和知識素質,能夠承擔知識資源的創造者、知識資源的中介者和知識信息的提供者基于一身的角色。另外,知識管理還有一個屬性是以人為本,以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必然要求建立相關的寬松 環境與激勵機制,目的是使各個部門和圖書館員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創造性與主觀能動性。
(4)知識創新管理。高校圖書館的知識創新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管理,分別為:知識資源的理論創新、技術創新和組織創新,對知識資源的產生、傳遞和擴散進程,由相關部門和機構所構建的 網絡 系統的管理。
(5)知識的運用。用戶不一定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自己最想要的信息。圖書館知識管理系統可以在這方面發揮其作用,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提供知識服務。同時,可以利用自身的技術手段,推進圖書館館藏資源的數字化進程、促進知識的 社會傳播。
>>>下頁帶來更多的高校圖書館管理系統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