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圖書館專業論文
關于圖書館專業論文
在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圖書館要使讀者長期使用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就要使讀者滿意,就要把使讀者滿意作為圖書館管理的唯一目地。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圖書館專業論文下載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關于圖書館專業論文下載篇1
談網絡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與校園文化建設要點
網絡的普及讓人們更方便地了解世界的同時也帶來了些許問題,當前網絡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自然也面臨著新的挑戰。作為高校中知識、信息存儲最全面的圖書館,對校園文化建設自然功不可沒,為提高師生整體素質助力。古人曾言“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深知讀書的重要,而當今網絡時代的潮流下更多的書刊、讀物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呈現,網絡閱讀、視聽也呈現猛增趨勢。良莠不齊的網絡內容對于學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保證師生的健康學習、工作環境,高校圖書館在管理和服務等方面應做出相應調整。
一、當今網絡環境下發生的變化及表現出的特征
1.在網絡環境下師生讀書、獲取信息的方式逐漸發生變化
截至2014年6月,第34次互聯網發展狀況數據公示當前中國網民規模已達到632億,約占中人口的462%,也就是說每100個人中就有最少46個網民;20-29歲網民占總比例達307%,學生網民占總比251%,網絡的普及可見一斑。[1]越來越多的人使用網絡進行學習、交流以及娛樂,高校師生群體更是網絡的受益者。網絡不僅提供了豐富多樣的資料、素材,而且操作起來方便、快捷擴展性好,符合人類未來發展。網絡工具越來越受到青睞,人們逐漸從書本轉向網絡,慢慢改變了自己的閱讀、學習及交流習慣。
2.電子刊物、書籍的普及影響高校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核心位置
許多商家也看準了網絡良好的發展態勢,紛紛將刊物、書籍推出電子版、有聲版、圖像版等,大大豐富了刊物內容與可接受性,更容易得到讀者們的認可。網絡平臺為校園文化建設發展提供了新的環境,也就意味著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建設的主導位置被不斷削減。2013年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對學生閱讀方式的調查結果表明,對于課外書籍、刊物的閱讀,448%的學生會選擇網上閱讀,而選擇到圖書館進行借閱的學生只有331%;而且在查詢資料等方面也只有少部分學生選擇到圖書館進行查詢。
以南京大學圖書館借閱調研為例,通過對2009年至2013年期間紙質圖書借閱量和網絡平臺書刊的下載閱讀量進行對比,不難發現圖書館的紙質圖書的借閱量每年都在遞減,而網絡平臺的下載量上升勢頭良好。這一現象足以說明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機制已逐漸不適合當前的網絡環境,而且對于校園文化建設的推進也漸行漸緩。
3.網絡信息更新快速但內容良莠不齊
網絡上信息的傳播速度非??焖?,剛剛發生的事件很快就被傳播到網絡上,讓人們更快了解大小的新鮮事。人們也樂于加入到分享的行業,紛紛將自己身邊的奇聞異事共享到網上供大家品鑒。網絡上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看法,但是許多信息來源無從考究,這也使得網絡傳播信息內容的權威性降低。對于網絡信息發表、傳播的監管比較松懈,對于優良信息的篩選不全面,導致很多不良、非主流信息內容流向網絡,高校學生很可能接觸到這些不良信息,思想受到蠱惑形成錯誤認知。信息發布者的片面性言論和主觀性說辭,不僅造成事件的扭曲,更嚴重的對人身造成傷害。網絡上就曾有女子慌稱自己是天津爆炸死傷者的家屬,利用網民的善心謀取善款中飽私囊,這種發布虛假信息的行為不僅觸犯了法律而且傷害了那些出資捐助的人,讓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心生芥蒂。
4.在網絡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在促進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不足
許多高校忽略圖書館的查詢系統、網絡等配套設施的投入,給師生查詢帶來諸多不便。每個圖書館都藏有成千上萬本書籍、刊物,要想從這書海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查詢系統是非常重要的。但事實上,許多高校圖書館配備的網絡查詢系統比較老舊,操作界面單調簡單,操作步驟缺乏人性化設置,搜索程序、命令不全面;師生們往往要花費很長時間進行檢索、記錄,然后再到不同的借閱室進行查找、借閱。有時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卻找不到滿意的資料,無形中打擊了師生們到圖書館借閱、查資料的積極性。
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會建有自己的資料庫,而這個資料庫往往只能服務本校的師生,不僅共享性差而且會造成資源浪費。圖書館的資料庫不應僅僅讓本校的學生受益,而是應該讓千萬中國學生都受益。由于高校圖書館資源共享仍處于傳統階段,高校圖書館很難做到服務全國學生。[5]許多學生不得不反復登陸不同的資料系統,進行檢索、查找,耗費體力而且耽誤時間。雖然有些地區的學校已經著手開展資源共享、資源整合,向學生提供多個資源庫的搜索,但是由于技術水平限制資源共享發展仍舊緩慢。
二、網絡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對發展校園文化建設的新舉措
1.為師生提供良好的讀書、學習環境,篩選優良的書籍、刊物
高校圖書館仍舊是校園文化建設發展的重要陣地,首先優化圖書館的讀書學習環境,進而吸引更多的師生前往。良好的學習環境是重中之重,要保持圖書館最重要的“靜”,讓讀者對圖書館肅然起敬;干凈整潔的環境,開闊豐富的閱覽室、自習區充滿學習氛圍會讓學生精神振奮,可以更好地投入學習;書籍清晰明了地分類存放,幫助學生更簡便地尋找自己要找的書。推薦優質的紙質書籍和電子類書籍并加快更新書籍的速度,可在圖書館中設立新書推薦欄,讓讀者可以及時發現新書并找到自己喜歡的書籍。
2.推廣、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在這個知識、技能當道的年代,全世界都非常注重校園文化教育的建設,早在上世紀90年代許多發達國家就致力于推廣、鼓勵學生閱讀,由此可見中國高校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也應注重加強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豐富視野為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一份國內外大學生閱讀的調查問卷顯示,國內高校學生因為興趣而閱讀的占33%,為了應試準備的占67%;而國外的調差結果恰恰相反,出于興趣閱讀的學生占76%,為了考試的閱讀僅占24%。從結果不難看出,中國現行的教育模式給高校學生學業施以壓力,因而學生們目的明確地為了讀書而讀書,缺乏了興趣與主動性,閱讀達到的文化教育效果自然也不盡如人意。
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廣播、海報以及講座等多種形式向同學們推薦經典佳作,讓同學們產生濃厚的興趣,主動到圖書館里找書閱讀,廣播推廣宣傳非常便利,同學們在不經意間留意到廣播的內容被有趣的內容吸引。也可以定期舉辦讀書活動,讓更多的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也要幫助他們進行相應的閱讀指導,在閱讀之前幫助學生理清楚整本書的主線思路。一些書籍晦澀難懂,學生們自然是提不起興趣去了解,但在教師的引導下,深刻的問題也變得容易理解,不僅可以節省出搜索其他參考輔助資料的時間,而且對書籍本身的內容也可以更好更清晰的掌握和理解。
3.利用網絡平臺提高圖書館實用性
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4G網絡的大范圍覆蓋,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便捷。調查顯示843%的網民利用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進行上網,搭乘網絡的順風車高校圖書館利用網絡創新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勢在必行。[7]高校圖書館在保證紙質刊物、數字的良好發展、更新的同時,應相應增加數字刊物書籍的數據庫建立發展并保持更新速度,實實在在給同學們帶來學習便利。
為了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圖書館也可以研發相應的移動APP 軟件程序,供學生們下載使用,提供更好的圖書館檢索服務,同學們在班級或是寢室就可以查詢相關書籍資料,并且下載書籍的電子版,省去多次往返圖書館的麻煩,真正地發展成口袋圖書館。[8]而且通過網絡,建立多所高校共享的資源庫,使資源得到整合,讓更多的學生從中受益,書籍種類覆蓋面廣,而且知識信息經過層層篩選保質保量,省去了學生在搜索引擎中搜索大量無用的信息資源,還需花費大量時間進行選擇的麻煩,不僅節省了時間而且提高了學習效率。
4.深化圖書管理館員隊伍建設
圖書館工作人員對這個校園文化建設也是非常重要的,他們既是管理者也是服務者,是幫助讀者與書籍溝通連接的橋梁,因此高校應該加強對學校圖書館人員隊伍的建設。要確保圖書館館員隊伍建設的專業化和綜合化,他們保證整個圖書館的正常運行,每天要服務成千上百的讀者,他們是直接面對讀者的群體,因此要提高圖書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提供更有效的圖書館借閱服務。
要建設專業化的隊伍高校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當前部分圖書管理人員是半路出家,
缺乏專業知識的支撐,因此應該招收更為專業的圖書管理人才,不僅僅要精通理論知識,而且實際工作能力強。綜合化團隊的建設要求人員的綜合素養高,而且良好正直的德行必不可少。作為讀者書海中的引導者,要對工作充滿熱情感染身邊的人,滿足不同讀者的差異需求,加強讀者服務工作中的閱讀指導工作。
三、結語
本文簡述了當今網絡環境下高校學生的閱讀習慣逐漸發生改變,電子書籍網絡閱讀慢慢削減高校圖書館的主導地位,以及當前網絡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在推進發展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不足。繼而提出了幾點對策,高校圖書館作為發展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力量,勢必要做出改變,不僅要改善圖書館的閱讀學習環境,幫助讀者篩選優良的信息致力推廣閱讀文化,而且要應用網絡平臺為讀者提供更快更便捷的閱讀服務,最后加強館員的綜合素質,為網絡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更好地建設校園文化保駕護航。
關于圖書館專業論文下載篇2
淺析民辦高校圖書館開展地方文獻工作
一、前言
地方民辦高校相比較公辦高校,在基礎設施、資金條件、師資力量等方面都略有不如,因此其立足之本是“為地方發展服務,辦人民滿意大學”,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對地方文獻的挖掘和研究,推動地方經濟文化的健康發展,是高校建設中一個非常關鍵的內容,也是構建區域品牌圖書館的一個重要前提。
二、民辦高校圖書館開展地方文獻工作的意義
地方文獻是指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記載的有關本地區的一切資料,包括圖書、雜志、報紙、照片等,其能夠直觀地表現出區域內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情況,具備一定的史料價值和學術價值。在不同的地區,存在著各具特色的地方文獻,以寧波為例,其自身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區域環境造就了與其他地區截然不同的浙東文化、藏書文化、商邦文化以及港口文化等,這些文化所衍生的地方文獻在區域經濟文化的發展中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也因此受到了民辦高校的重視。
民辦高校開展地方文獻工作的意義體現在幾個不同的方面,一是推動地方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繁榮。對于民辦高校而言,設立圖書館不僅僅是為了方便進行教學和科研工作,更是為了服務地區發展,而通過對地方文獻的搜集、整理和研究,能夠充分體現其在地方經濟文化發展中的地位和價值,在推動圖書館與地方經濟文化共同發展的同時,也可以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科學發展觀進行貫徹落實;二是對地方文獻的保護和利用。利用高校圖書館,對地方文獻進行收集和整理,能夠發揮良好的保護作用,促進地方特色文化的發展和傳承。
三、民辦高校圖書館開展地方文獻工作的方式
3.1拓展文獻收集渠道
民辦高校應該主動聯系地方文化單位以及一些文化工作者,了解地方文獻的出版情況,這也是對地方文獻進行收集的關鍵環節,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及時對一些官方性質的文獻資料進行收集,充實地方文獻數據庫。同時,應該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的聯系,在高校、學術機構、企事業單位等組織之間構建相應的文獻收集渠道,也可以利用互聯網等不同的方式,提升文獻收集的效率。例如,在黨史辦、史志辦等科研單位,通常都是地方文獻的生產源,通過與其加強聯系的方式,可以及時對地方文獻的出版情況進行把握,從而方便文獻的搜集工作。
3.2強化地方政府支持
地方政府的支持是民辦高校開展地方文獻工作的重要前提,能夠幫助高校解決地方文獻工作中存在的許多問題。在一些非正式出版物中,地方文獻占據了較大的比例,但是由于其分散性、復雜性以及不延續性的特點,高校圖書館想要對地方文獻進行收集和整理是非常困難的,單純依靠自身的力量幾乎不可能實現。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地方政府部門的支持,建立起相應的地方出版物呈繳本制度,以政府行為為地方文獻的收集工作保價護航,從而確保地方文獻工作的順利進行。不僅如此,政府還可以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輔助民辦高校圖書館對于地方文獻的收集和整理,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注重文獻篩選整理
地方文獻資料包括了正式文獻、非正式文獻以及報刊、雜志、野史等,種類繁多,數量巨大,但是并非所有的文獻資料都是真實可信的,也不是所有的文獻都是具有相應價值的。因此,圖書館管理人員應該注重對于文獻資料的篩選和整理工作,摒棄一些被時代發展所淘汰的文獻,扔掉一些不具價值的文獻,確保地方文獻工作開展的效率和效果。
3.4構建互動溝通平臺
在信息化時代,計算機網絡技術推動了數字化圖書館的發展,高校應該利用這一點,構建相應的互動溝通平臺,強化與用戶的互動與交流。一方面,可以利用收集到的地方文獻資料,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電子數據庫,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與讀者的相互交流,構建更加專業、更加完善的學術網絡,實現對于地方文獻的有效保護和利用[3]。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民辦高校圖書館而言,對地方文獻進行收集、整理、保護和利用,是一項義不容辭的責任,應該端正態度,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不斷更新思維方式和工作理念,結合各種各樣的方式和手段,實現對于地方文獻的繼承和發展,為地方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繁榮貢獻出屬于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