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流程創新與風險補償機制研究(2)
時間:
張衛東1由 分享
三、健全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保險和風險補償保障體制對策建議
加強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信用保障體系建設,在現有相對開放的金融體制下,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建立和完善融資信用保障體系。
(一)科技保險介入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科技保險是科技與保險相結合的有效途徑,是自主創新、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一是要開發產品,制定措施,出臺鼓勵科技保險創新發展的支持政策;二是要統籌考慮,穩步推進,實施科技保險創新試點。
(二)加強中小企業自身發展。必須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強化內部管理,加強企業內部制度建設,形成完整的內部監控系統。
(三)加速建立外部信息服務體系。一方面由國家通過稅收等法律、政策積極引導,促進社會信息服務機構的建立;另一方面由各商業銀行、工商、稅務、海關等部門組織,采用會員制,由感興趣的中小企業參加組建中小企業聯合會,定期對其信用情況進行排序、公布。
(四)鼓勵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開展財務代理業務。金融機構通過財務代理這種長期、連續同中小企業打交道的方式,可以直接獲取企業在資金運用方面的信息,準確把握企業的資信情況。
(五)建立最接近于中小企業的地方性金融機構。信息不完全是制約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因素。由于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同中小企業可以保持零距離接觸,能充分利用有利條件,了解被投資人所從事的經營活動、財富狀況、社會關系等,從而取得對中小企業貸款的信息優勢。
(六)加速建立針對中小企業融資的社會信用擔保體系。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是世界各國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通行做法。因此,在妥善處理好融資信息的前提下,對中小企業融資進行信用擔保是進一步解決銀行惜貸問題的有效方式。
(作者單位:河北省科技管理信息中心)
主要參考文獻:
[1]程全性.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17.
[2]劉新華.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理論述評.經濟學家,2005.2.
[3]鄧彥.發達國家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政策對我國的啟示.中國管理信息化,200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