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結課論文(2)
電子商務結課論文篇4
試談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現狀分析及措施
跨境電子商務即處于不同地區或國家的貿易雙方,充分發揮互聯網平臺的作用,使用快遞或者郵件通關,形成的新型國際貿易方式,這種方式具有次數較多、數額相對較小、流通速度很快的特征。為了提升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我國諸多的外貿企業都將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作為一項重要的日程。
一、跨境電子商務的當前發展情況
(一)總體趨勢良好
1、受到政府大力支持
當前,我國對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極為重視,為其發展制定了相關政策。例如國務院批準建設的杭州跨境電子商務試驗區,此外,上海、天津及福建自貿區也先后成立,為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1]。國務院于2015年5月接連發布兩項意見,都是發展電子商務的相關規定。
2、交易情況向好
調查顯示,在2015年的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貿易的交易總額為2萬億,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比例高達42.8%,占我國進出口總額的比值為17.3%。在雙十一期間,僅僅是阿里巴巴集團就創下了912.17億的交易總量,涵蓋來自歐洲、美國及日本等二十多個國家與地區的500多個品牌,消費者群體更是來自200多個國家與地區。通過分析各個方面的數據,跨境電子商務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愈益突出。
3、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競相發展
在2015年,許多家具有國際性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紛紛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除去較早出現的AMAZON,ALIEXPRESS等,一些新的跨境電子商務的網站,例如WISH;區域性的平臺,比如LAZADA、TESCO等接連進入跨境電子商務市場。一方面,我國傳統制造業在國際貿易壓力之下,正在探索新的銷售方式,跨境電子商務成為最佳選擇[2]。另一方面,網上支付方式內容極為豐富,例如各大銀行都開展了網上便捷支付業務,為消費者進行購物支付提供了便捷,有效地促進了跨境貿易的發展。
二、跨境電子商務貿易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專業性人才
跨境交易會涉及到文化及語言等方面的差異,與國內交易存在很大的差別。由于不同國家及地區的消費者的文化背景不盡相同,電商企業需要具有專門的語言及文化素養的人才,開展與消費者的有效溝通。除此之外,跨境電子商務企業還必須考慮到各國家及地區的貿易政策與法規、貨幣的匯率浮動等。然而,對于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企業來說,專業人才極為缺乏,并且培養具有綜合素養的人才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許多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沒能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妨礙了業務的進一步發展。
(二)支付過程存在安全隱患
跨境電子商務的核心環節就是電子支付,支付是交易完成的前提。然而,當前的電子支付途徑隱藏著許多風險,這也加劇了跨境交易的風險系數。主要原因在于受支付系統漏洞的影響,出現了數據丟失或者支付失敗現象。其次是因為消費者信息泄露或者不法分子竊取用戶信息,給消費者造成經濟損失[3]。由于跨境貿易引發信息泄露,進而導致消費者賬戶存款被盜的事件頻頻發生,使得網上交易的安全性遭到懷疑。
(三)跨境物流發展較為遲緩
物流運輸對跨境電子交易極為重要,因而物流行業的發展情況也關聯著跨境電子商務的總體水平。在國內,物流行業受惠于電子商務的興盛,韻達、順豐、三通(即聯通、中通、申通)等物流企業規模逐漸擴大。然而,跨境物流的發展仍然難以滿足貿易的實際需要。對于跨境物流來說,郵政小包是常用的方式,配送速度相對較慢,貨品堆積問題比較嚴重,售后服務也難以保障,如果超出一定數量就必須報關進行繳稅或者取消運輸,此外,利用空運運輸,也極大地增加了成本。如果關卡較多,距離過遠,非常容易出現物件丟失,降低了消費者對物流企業的信任程度,阻礙了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
(四)管理亟待加強
電子商務作為一個新興領域,一些概念還沒有明確,對于跨境電子商務的管理也沒能夠規范。在開展對外貿易時,沒有對跨境電子商務活動實現科學管理,技術層面也相對落后[4]。與此同時,缺乏有效的后臺管理,服務質量沒有保障,進而對企業的形象造成了不良影響。
三、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措施
(一)推動國內貿易的發展
第一,完善政府監管及通關體系。盡管海關已經在某些城市開展試點,然而監管及通關仍然無法滿足電子商務發展的要求。因此,應當制定新的、具有針對性的通關及商檢方案,構建政府及行業、普適及專項有機結合的監管系統。
第二,改進國際合作及爭端解決機制。強化地區之間、國家之間的跨境電子商務合作,構建公平合理的爭端解決機制,掌握跨境電子商務合作及談判的主導權。
第三,支持本國品牌的發展。吸引更多品牌加入跨境電子商務市場,提高中國產品的市場認可程度。引導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學習國際領先的服務企業,幫助中小型企業樹立品牌形象,通過提高質量,更好地維護和推廣品牌。
(二)注重人才培養
第一,從跨境電子貿易企業內部搜尋具有專業素質的人才,縮短人才熟悉業務的時間。第二,對企業內部人才開展專業化培訓,進而提升其綜合素質。第三,推動跨境電子貿易企業與高校的強強聯合,為人才素質提供保證。
(三)推動跨境物流行業的發展
第一,整合跨境物流行業,將各種運輸方式的優點有機結合,提升跨境運輸的便捷程度。第二,保證跨境運輸的服務水平,避免出現商品丟失現象。第三,發揮物流企業供應鏈管理者的作用,提供具有綜合性的供應鏈條解決措施[5]。
(四)完善管理體系
跨境電子貿易企業應當建立科學的管理系統,提高產品質量、提升技術水平等,進而為發展跨境貿易奠定堅實基礎。做好產品質量檢測工作,避免出現假冒偽劣產品;大力開展運營平臺建設及管理工作,提升交易速度、保證交易安全。
結語:
跨境電子商務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我國企業應該抓住機遇,推動我國對我貿易的發展。在政府和企業的協同努力之下,為跨境電子貿易創造良好條件。
電子商務結課論文篇5
試談電子商務對中國貿易的影響
電子商務是一種以數據交換為基礎的網絡商務模式,伴隨著我國進入全球貿易組織之中,開始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戰略,一定程度上,貿易信息化是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的一個基本要求。同時,由于電子商務具有經濟性、快速性、先進性等特點,因此被廣泛的應用于我國貿易之中,并對我國的貿易模式產生了深遠影響,本文將立足于電子商務的特點,從電子商務對我國貿易的影響出發,深入探究電子商務與我國商業模式的辯證關系。
一、電子商務對中國貿易的影響
(一)影響貿易的主體
電子商務對我國貿易的影響,首先表現在對貿易主體的影響。首先是促進相關企業的電子商務的發展模式。由于電子商務的應用,降低了中國企業之間的經營管理成本,從而形成了新的市場溝通模式。從這方面講,電子商務對我國的貿易的影響非常深刻。由于電子商務對人工費用的要求非常低,從而降低了相關企業的經營成本,一定程度上,提高電子商務經營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甚至省去了相關企業租用辦公室的租金,這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了電子媒介的強大交互功能。其次,電子商務降低了企業的采購成本,在傳統的商業運營模式中,采購成本是必要的花銷,并且支出在企業支出總百分比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信息化商業模式介入之后,可以采用總部統一批量訂購的方式降低企業的前期投入成本,從而加快產品的運輸過程,省下許多庫存成本。[1]
(二)電子商務促進我國中小型企業的發展
在傳統的貿易模式下,小型企業之中依靠大型企業強大的統籌能力,在夾縫中求生存,并且小型企業在傳統的商務模式下,抗風險能力非常低,資金一旦周轉不靈,就要面對破產保護的風險。在我國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這種局面得到大為改觀,小型企業不再依靠大型企業的帶領,而運用網絡強大的交互模式,開展許多新興的業務。[2]一定程度上,促進我國經濟結構健康發展,同時符合我國可持續經濟的發展戰略,不但給小型企業提供了生存空間,還在很大的程度上,防止大型企業壟斷發展。中小型企業通過網絡定制具有個性的產品,從而提高市場競爭力,在網絡商務介入之后,甚至在很長的時間中,小型企業相比大型企業反而具有市場活力。
二、利用電子商務發展中國貿易的策略
(一)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電子商務無法取代傳統的商務模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納入我國傳統商務模式中,并且在實踐中形成新的商務的發展局面,信息基礎建設是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環節,因此要求國家在這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從而保證我國的電子商務貿易在國際的競爭中,能夠找到適合我國商業發展的道路,并且對我國經濟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具體的方式是打破現有的分割管理體制,從而提高我國在電子商務中的基本效益,地區保護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巨大阻礙,在這方面,需要國家進行宏觀調控,從而給電子商務在我國的發展提供較好的成長條件,必要時,還需要設立專項的資金進行扶持,在政策上給與電子商務較大的支持。
(二)加強相關技術研究
電子商務的土壤是互聯網,一方面,得益于互聯網強大的交互功能與平臺交易,降低了企業之間交易的成本,加快資金的流動速度。另一方面,互聯網管理的缺失也是造成互聯網成為犯罪溫床的最終要的原因,這要求相關技術人員加快相關技術的研究,從而保證電子商務的安全性,這也是改變我國貿易模式的重要環節,一旦出現差錯,會給我國經濟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3]推動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從有關部門出發,加強電子商務前期技術的研發,是促進我國商務模式逐漸成熟的根本途徑,從而保證電子商務能夠融入我國的經濟模式之中,并給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帶來更加新鮮的力量。
(三)完善電子商務相關法律法規建設
法律法規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基礎,健全的法律法規能夠促進我國經濟穩定運行,特別在我國目前電子商務還沒有完全成熟時,在市場份額中也沒有完全的滲透之前,中小型企業的發展是很成問題的,為了規范我國商務貿易秩序,并給與更多發展的空間,完全法律法規是最為有效的途徑,但同時,制定法律法規要求按照電子商務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在我國,電子商務納入我國經濟制度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也就是說,電子商務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因此要求法律法規在制定時,要考慮到這個方面,制定具有一定彈性的法律,并根據市場的要求,不斷調整法律法規對電子商務發展的限定,從而一定程度上具有前瞻性。[4]
三、結語
電子商務在我國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要求有關部門能夠加深認識,從我國經濟體制的發展情況出發,從而完善電子商務的網絡土壤,在法律法規與制度上給與一定的支持,從而保證我國經濟健康和諧的發展,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讓我國經濟進入新的里程碑。
電子商務結課論文篇6
論企業戰略對B2C電子商務物流模式的影響
一、B2C電子商務不同物流模式的比較分析
(一)自營物流
自營物流即自建物流配送體系。電子商務企業通過在網民密集區建立倉儲中心和配送點,為消費者提供配送服務。
自營物流的優點:自建物流體系,可以提升企業的系統化程度,使企業對物流有較強的控制力,同時可以提高客戶滿意度。
自營物流的缺點:投資成本過大,對企業的資金、管理能力等有很高的要求。
(二)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指將自己的主要精力用于企業主營業務的經營,而將不太重要的物流業務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給專業物流服務企業的一種經營方式。
第三方物流的優點:企業降低了人力、物力等成本,同時專注于自身的主營業務,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第三方物流的缺點:企業無法參與到物流當中,受制于第三方物流,降低了企業的物流服務水平以及客戶滿意度。
(三)混合物流
混合物流模式是指電商企業將部分核心的物流業務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將自己企業不擅長或者沒有能力達到的不太重要的物流業務承包給其他物流企業的一種混合經營方式。
混合物流的優點:可以滿足更加多樣化的需求,加強了企業對物流環節各個流程的控制。
混合物流的缺點:物流的總體控制性變差,增加了交流溝通等成本,造成了企業的業務分散,不利于企業管理。
二、B2C電子商務企業物流模式選擇的實例研究
(一)天貓在物流模式選擇上的發展歷程及現狀
1.天貓物流模式的主要發展歷程。2005年6月,阿里與天津大田、宅急送合作成立了中國第一個電子商務第三方物流聯盟,同年亞風快遞也加入其中。2010年,淘寶物流入股星晨急便,同年推出“物流寶”平臺。2011年1月9日,阿里發布集團物流戰略,將主要針對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華中、西南和西北七大重點區域建立物流倉儲。2012年5月28日,阿里宣布與包括順豐、匯通、EMS、百世在內的九大物流公司合作,推出次日達等確定性服務。2015年8月10日,阿里與蘇寧達成全面戰略合作,蘇寧在3C產品領域深耕多年的蘇寧物流也正式納入菜鳥物流體系。
2.天貓物流模式發展現狀。倉儲端,天貓物流在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華中、西南和西北投資建倉,并將烏魯木齊、成都、鄭州、北京、廣州、上海、沈陽七個城市作為七大區域的支點。物流端,阿里通過“物流寶”平臺重新劃定華東、華南、華西、華北四個地區,并在每一個區域匹配相應的倉儲服務商。配送端,EMS、順豐、四通一達等則實現了協同分工。
(二)京東在物流模式選擇上的發展歷程及現狀
1.京東物流模式的發展歷程。2007年之前,京東主要以第三方物流為主。2007年,京東獲得第一筆融資后,宣布兩大戰略決策,一是向全品類擴張,二是自建倉配一體的物流體系。2011年,京東完成C輪融資,并將融資全部資金用于布局全國一級物流中心。2014年10月20日,京東位于上海的首個“亞洲一號”現代化物流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此后兩年,沈陽、武漢、廣州、貴陽的“亞洲一號”都陸續投入使用。2015年4月,京東O2O“京東到家”正式啟動,提出眾包物流模式。
2.京東物流模式發展現狀。京東形成了“自營物流與自營物流+第三方物流”的混合模式。自營物流方面,京東商城自建庫房和物流中心,已經建立了華北、華東、華南、西南、華中、東北六大物流中心,并在全國超過300座城市建立了配送站。
(三)凡客在物流模式選擇上的發展歷程及現狀
1.凡客物流模式的發展歷程。凡客2007年成立,主要依賴第三方物流,同時成立凡客倉儲中心,專門為電子商務模式下的專業倉儲運營和咨詢提供服務。2008年,凡客將自建的物流系統分離出來,成立如風達快遞公司。2012年,如風達快遞網絡原先覆蓋的26個城市裁撤至6個,同時裁員2000人,裁員比例高達50%。2014年
8月,如風達以全資并購的方式,從凡客旗下轉投中信產業基金,全面獨立化、社會化運營。
2.凡客物流模式發展現狀。目前,凡客主要依托第三方物流,同時如風達仍然是其主要的物流服務商。
三、天貓、京東、凡客物流模式選擇的戰略分析
(一)天貓物流模式選擇戰略分析
2003年~2008年,天貓主要以C2C業務模式為主,而C2C模式中,基本以中小型物件為主,而且市場發育不成熟,客戶對于快遞的時間、服務水平等要求都不高,因此最佳的選擇是投資快遞公司來彌補業務短板。
2008年~2012年,天貓主要以B2C業務模式為主,在這個時間,電子商務呈現井噴的趨勢,如何引入更多的快遞公司加入自身發展的陣營成為當務之急。
2012年到現在,隨著市場的發育,以及競爭對手京東在自建物流領域的影響力開始顯現,為了應對競爭,天貓針對競爭對手的主要業務板塊――3C產品,與蘇寧易購達成了戰略合作,蘇寧物流起到了很好的彌補作用。
(二)京東物流模式選擇戰略分析
2007年之前,京東主要以小型電子產品為主營業務,并不完全以3C產品為主,因此第三方物流企業完全可以滿足自身的競爭戰略。
2007年之后,為了同天貓的業務模式相區別,進行差異化競爭,京東開始以3C產品為主營業務,同時大舉進軍全國市場。為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加強物流的時效性和服務水平,自建物流系統成為最好的選擇。
(三)凡客物流模式選擇戰略分析
2008年~2011年,凡客業務模式快速擴張,為了滿足公司發展需要和企業戰略定位,提升物流服務水平,凡客將物流部門分離出來,成立如風達快遞。
2011年~2014年,隨著電子商務寒冬的到來,市場需求急劇萎縮,此時凡客企業管理者戰略誤判,大規模進軍其他市場領域,造成如風達訂單量大幅下降。由于企業成本等的壓力,最終將如風達賣出。
2014年到現在,凡客進行戰略調整,縮減業務線,開始聚焦幾個主要的品類,凡客的訂單量只能占到如風達的10%,凡客已經完全不需要自營物流。同時由于企業資金鏈的壓力,凡客將如風達賣出來緩解主營業務資金的需求,成為此時戰略的最佳選擇。
四、結語
在電子商務物流模式的選擇過程中,有很多的因素會影響決策的進行,但是從企業的長遠發展來說,跟從企業的發展戰略,在不同的戰略時期選擇不同的電子商務物流模式,才是最根本也是影響電子商務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因素。
猜你喜歡:
6.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電子商務結課論文(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