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會計怎么適應電子商務時代論文
淺談會計怎么適應電子商務時代論文
企業間虛擬聯合、戰略聯盟的出現,打破了傳統會計主體假設的活動范圍;
今天學習啦小編要與大家分享:淺談會計怎么適應電子商務時代相關論文。具體內容如下,歡迎參考閱讀:
【論文摘 要】電子商務的發展極大地改變了會計環境,會計對象由過去實物形態的經濟業務變成了虛擬狀態的電子商務。相應地傳統會計理論與實務正在逐步改變,未來的會計如何發展,這是本文探討的問題。
【論文正文】
淺談會計怎么適應電子商務時代
1.會計觀念方面。
要求改變傳統的會計觀念,樹立五種新的觀念。
一是新的時空觀念,網絡環境下,要求會計采用一種面向未來的時空觀,即從面向過去的回顧型轉向以對未來的預測及設想為中心的預期型,使會計系統與現實環境密切地融為一體;
二是新的時點觀念,網絡環境將使公司的生產經營越來越多地采用實時管理、在線管理,只有時點觀念才能與此相適應;
三是風險觀念,由于網絡的運用,會計信息透明度提高,加劇了競爭,風險將伴隨著整個商務活動,為此,應將風險內容列入會計的對象,或成為會計的一個要素,并盡可能地用適當的方法反映這些風險,以便使會計信息內容與用戶的需求密切相關,真正具有決策價值;四是網絡系統觀念,網絡系統是一個便利的信息交流系統,它一方面極大地拉近信息提供者與用戶的時空距離,
另一方面,通過交流,使交流者的思維相互啟發,極大地增加了信息容量,豐富了信息的內涵與形式,形成了密切而多樣化的信息交流和使用關系。以網絡系統理論為基礎的會計信息系統,將成為一個面向全球的系統,市場對其內容、方式的要求更高,意味著會計信息必須以用戶的需求為基本出發點,及時提供靈活的多樣化信息;五是信息質量觀念,在快速變化的世界里,新事物層出不窮,不確定性因素日益增多,很難對任何事項都進行確切的驗證或計量,因此,有必要在現行會計核算的基礎上,加入概率、方差等反映不確定性因素的概念,建立專門反映不確定事項的會計方法體系,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
2.會計理論方面。
四項基本假設與權責發生制已無法滿足電子商務發展的客觀需要。例如,企業間虛擬聯合、戰略聯盟的出現,打破了傳統會計主體假設的活動范圍;網上兼并、收購、破產等活動的進行,對持續經營假設提出了疑問;會計實時報告系統的出現,可以隨時生成財務報告,使會計分期假設已無存在的必要;伴隨著資產從有形到無形的過程,會計計量也隨之從計量有形資產向計量無形資產、貨幣與非貨幣計量并存的方向發展。再如,電子商務交易中,交易發生、付款和發送貨物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的,每一筆交易只有一個會計期間,即交易期間,不存在多個期間中前后各期的問題 ,公司的收支均在同一交易期內完成,使得權責發生制已失去存在的基礎,采用收付實現制更為合理。
3.會計組織方面。
電子商務環境下,會計部門與其它部門相互融合,上下級之間、部門之間以及與外界的溝通,出現了模糊分工狀況,會計組織結構由垂直型變為扁平型,會計組織功能由核算型變為管理型、服務型。
4.會計服務方面。
電子商務是基于信息網絡、信息社會的產物,可以將原有的商務活動擴散,伸向商品生產企業的采購、銷售環節,伸向政府的貿易,伸向消費者的辦公室,伸向家庭等網絡可以到達的一切地方,相應地形成全球統一、規范競爭的大市場。
會計為了適應電子商務的發展,服務范圍將不斷擴大,將面向政府、流通行業、生產行業、消費者及國內外貿易的各個方面。正朝著一體化的方向發展,因為電子商務是國際性的,相應地,反映電子商務的會計也必然是國際性的,會計服務必將打破國界,使全球各地區的人們可以在國際化的會計市場中方便地尋求自己所需的會計商品,同時也可以提供自己的會計商品。
5.會計工作方面。
必須從傳統的會計轉向計算機網絡會計。工作重心是,編制財務預算,對系統所產生的數據進行加工和對子系統進行設計,設計管理決策所用的各種內部報表,審查管理方案,編制稅單和外部用戶所需的信息報告,為公司高層管理人員提供各種信息咨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