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自帶降膽固醇基因,你信嗎?
時間:
永強1221由 分享
有人自帶降膽固醇基因,你信嗎?
為什么一些人吃膽固醇高的食物會引發心腦血管疾病,而有些人吃了卻很健康?找到人體內調控膽固醇水平的機制,這正是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宋保亮教授一直以來研究的課題。
有人自帶降膽固醇基因,你信嗎?
近日,《科學》雜志以研究長文的形式發表了宋保亮研究組的最新成果,他們從人體中發現了一個新基因,該基因可以調控人體的膽固醇吸收,這一發現為治療高脂血癥提供了新的藥物研發靶點。
研究表明,膽固醇水平主要受兩方面調控,一方面飲食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受遺傳因素影響。從人類遺傳學的角度探究膽固醇的調控機制,這正是宋保亮團隊研究的課題。
不同種族之間LDL-C的含量及冠心病的發病率有很大差異,為揭示新的膽固醇調控基因,宋保亮課題組與新疆醫科大學馬依彤團隊合作,通過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了一個家族性低LDL-C的哈薩克族人家系,通過全基因組外顯子測序和基因關聯性分析,發現LIMA1基因罕見移碼突變(K306fs)與低LDL-C顯著相關。為弄清楚基因變異與膽固醇之間的因果關系和作用機制,團隊接著開展了更深入的研究。
對變異攜帶者進行分析,發現他們的膽固醇吸收下降,這一發現在基因敲除小鼠身上得到證實和重現。通過分子水平的研究,進一步揭示了它介導小腸膽固醇吸收的功能和作用機理,這也為干預人的血脂提供了新的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