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日醫保新規
2023年1月1日醫保新規一覽
醫療保險金由醫療保險機構支付,以解決勞動者因患病或受傷害帶來的醫療風險。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1月1日醫保新規,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2023年異地就醫新政策
【1】跨省異地就醫人員范圍擴大
改前有四類人員:異地安置退休人員;長期在異地居住;異地常駐人員;異地醫務人員轉診。
變更后分為兩類:第一類跨省常住人員包括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長期在異地居住;異地常駐人員;第二類跨省臨時醫務人員包括轉診到外地就醫的人員;因工作、旅游等原因異地應急救援人員;其他跨省臨時醫務人員。
【2】跨省異地就醫不同人員備案有效期不同
跨省常住居民登記備案后,備案長期有效,就診次數不限。
原則上,跨省臨時醫務人員的有效期不少于6個月。在有效期內,他們可以在醫療場所多次就診,享受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無需一次就診備案。
【3】跨省異地就醫更便捷
備案渠道進一步拓寬;異地就醫覆蓋面進一步擴大;你可以憑一個代碼去異地看病。
【4】明確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報銷政策
跨省臨時就醫的報銷標準可低于參保地同級醫療機構的報銷水平。異地轉診人員和異地急診搶救人員支付比例原則上不降低10個百分點,非急診、非轉診其他跨省臨時就診支付比例不降低20個百分點。
【5】支持跨省長期居住人員雙向享受待遇
為滿足跨省長期居民因探親等原因回參保地就醫報銷的實際需求,允許跨省長期居民在備案地和參保地同時享受待遇。
在跨省常住居民備案有效期內確需回參保地就醫的,可享受參保地醫療保險直接結算服務,原則上不低于參保地跨省轉診轉院待遇水平。
【6】因急診來不及備案可直接結算
急診搶救費用納入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范圍,異地急診人員視為已備案,無需另行提供備案材料,按參保地相關待遇標準實現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7】可以補辦異地就醫備案
無法辦理備案手續的參保人,在跨省出院結算前,從入院之日起辦理備案登記手續,異地定點醫療機構按規定提供直接結算服務;參保人員自費出院的,可以到參保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登記手續,申請手工報銷。
【8】將無第三方責任外的外傷費用納入醫保報銷范圍
符合診療場所管理規定的無第三方責任的外傷醫療費用,可納入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范圍。被保險人簽約《外傷無第三方責任承諾書》后,可直接在就醫地刷卡結算費用,無需申請自費報銷。
醫保跨省異地就醫可直接結算
《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經辦規程》2023年1月1日起實施,明確跨省異地長期居住或跨省臨時外出就醫的參保人員均可以申請辦理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跨省異地長期居住人員辦理登記備案后,備案長期有效,沒有就醫次數限制。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備案有效期原則上不少于6個月,有效期內可在就醫地多次就診并享受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不需要就診一次備案一次。
支持跨省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在備案地和參保地雙向享受醫保待遇。跨省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備案有效期內確需回參保地就醫的,可以在參保地享受醫保結算服務,原則上不低于參保地跨省轉診轉院待遇水平。
如何實現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先備案
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前,可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小程序、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或參保地經辦機構窗口等線上線下途徑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
選定點
參保人員申請異地就醫備案時,可直接備案到就醫地市或直轄市等,并在備案地開通的所有跨省聯網定點醫療機構享受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服務,門診就醫時按照參保地異地就醫管理規定選擇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就醫購藥。
持卡(碼)就醫
參保人員在就醫地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就醫購藥時,應主動表明參保身份,出示醫保電子憑證或社會保障卡等有效憑證。
舉報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最高獎20萬元
《違法違規使用醫療保障基金舉報獎勵辦法》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明確把針對所有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行為的舉報納入獎勵范圍,并結合各地實際情況,規定按照案值的一定比例給予舉報人一次性獎勵。《獎勵辦法》提到,對符合獎勵條件的舉報人給予一次性資金獎勵,最高不超過20萬元,最低不少于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