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中勵志 > 理科生差生逆襲高考勵志文章

    理科生差生逆襲高考勵志文章

    時間: 小龍0 分享

    理科生差生逆襲高考勵志文章

      高考中,總會有那么一些差生會逆襲成功,作為理科差生,那些逆襲的勵志文章你有了解嗎?以下是小編幫你們整理的理科生差生逆襲高考勵志文章,一起來學習啦。

      理科生差生逆襲高考勵志文章篇一

      我的高考算是一個奇跡。我是海淀區2010年高三理科生,一模考試成績421分,按分數線只能讀三本;二模407分,按分數線只能讀高職;6月高考后,成績上升到496分,超過了一本線,被西南政法大學傳播學專業錄取。

      有同學好奇:你怎么做到超水平發揮的?其實,這既是偶然,也是必然。我的朋友中,超水平發揮的也有一些。我們的共同特點就是考前擁有良好的狀態。

      模考成績差師長不言棄

      我的兩次模考成績都一塌糊涂,且一次不如一次。父母嘴里沒說什么,但我知道他們很無奈。當時,父親幫我搜索的信息主要是一些三本和專科院校。看到班里考得好的同學歡喜的樣子,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天中午,班主任把我叫到樓道里,問我想上哪所大學。我說不知道。班主任說:距離高考還有不到兩個月時間,沖上去絕對沒問題。按說,這對我是一個很及時的鼓勵,但那時我受一模打擊太大,并沒領會老師的期待。直到二模來臨,我依舊整天迷迷糊糊。這導致二模成績比一模還差。

      我清晰記得,二模后,由于成績太不理想,爸媽只說了一句,有個學上就行了。這時距高考還有一個月。媽媽對我說:生活是你自己的,你以后干什么我們不管,但你要想清楚,以后聚會時,你準備以什么面目見大家?爸爸顯得深沉些。一天,上學路上,他說了那句我至今記憶猶新的話:條條大路通羅馬,高考不是人生的終點。你以后的日子會很精彩,但為了更加精彩,你要抓緊時間好好學習。

      他們用各自的方式激勵了我,讓我頓悟:為什么別人能上更好的大學,我就不行?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從此,我真正進入狀態,像充足了電的機器,每天鉚足了勁兒學習。我對自己說,如果連一個月都堅持不下來,那以后還成什么大業?所以,堅定信念是最關鍵的。我們要堅信,不到最后一刻,什么都可能發生,什么奇跡都可能出現。這需要同學們在考前繃緊弦,堅持到底不松懈,不能拿就要高考了作松勁兒的借口。

      剖析薄弱點分分都計較

      現在想來,認清、剖析弱點并重點突破是讓我非常受益的一個方法。

      分析一模和二模試卷后,發現理科綜合是我命門所在。它的總分為300分,而我當時的成績只有150160分,原因是選擇題錯得太多,一次能錯9道。一題6分,我在選擇題上就比別人少了54分。那時老師總有一句話一分一個操場的人,我就想,這些分數能讓我落在54個操場的人之后了。

      我決定對理綜重點突破。在那一個月里,我把有關一模和二模的試卷翻出來,每天做一套理綜選擇題。我做的是北京歷年高考題,沒做其他省市的題,因為題型和出題思路不一樣。不管對了還是錯了,我都逐題分析。如果題目要求選擇正確的,我就寫出其他三項的錯因。我發現,選擇題注重細節,有時多一個字,答案就會有變化。一星期后,我的選擇錯題降到了5道,這對自己是個很大的鼓勵。最終高考時,我的理綜分數達到了從未有過的217分,比模考提高了60分。

      我的經驗是抓住每道有把握的題,不丟每一分,分分都計較。

      考試狀態好百戰才不殆

      高考不僅考查基礎知識、學習能力,也考查耐性和心理素質。我認為,從現在到考試結束期間的良好狀態非常關鍵。我把它歸為兩點:

      其一,考試狀態是一種做題的手感,比如選擇題有選擇題的做題技巧,大題有大題的做題技巧。這些老師已傳授給了我們。同學們可以想一想,自己是否已經掌握,還要了解自己常錯的知識點。我有時會發現,這個(類)題總做錯,做三遍,錯三遍。那么接下來我就會對它格外關注。

      其二,考試狀態也是種心理狀態。我在考試前沒考慮過能不能考上。既然志愿報完了,想也沒用。我關心的是,對有把握的題要做對。有些不會的題,任你怎么絞盡腦汁也不會。所以,大家不要把時間浪費在這些題上,多檢查做過的題、會做的題。我們平常都有體會這道題我馬虎了,那道題我能對,但就是答錯了。高考也同樣。

      如果你總是出現這種情況,就說明你內心不夠平靜,可能比較浮躁、著急。其實大可不必。雖然綜合科目時間較緊,但做對有把握的題的時間還是夠用的。我們要爭取做一題對一題,在考場上想做完所有題再回頭檢查幾乎不可能。慌亂,是考場大忌,時間再怎么不夠,也不能慌張。記得考英語時,坐我旁邊的兩位同學最后一篇小作文沒時間寫了,但成績也不錯。既然已成事實,再想還有什么用?我們只要關注卷子上的題就好了,其他什么都不要想。這才是積極的心態。

      說實話,我在高考前一天還在看電視,因為老師和家長都鼓勵我要放松心態。但自己雖然表面上在看電視,心里還是在思考:語文作文可能要寫議論文,論點和論據要清晰;數學的有些公式要再背一遍,比如三角函數的公式;理綜的物理要好好分析物體的運動過程;化學常考的方程式要會寫;生物還有些名詞記得不牢;英語的完形填空的弱項,要先通讀一遍全文,然后再做題

      現在,二模還沒開始,高考還有40多天。成績不理想的同學,請不要氣餒,請記住:不到最后一刻,勝負難分;不與他人比較,只與自己比較;知足常樂,將每次進步都化為前進的動力。

      只要努力,奇跡就會出現。

      理科生差生逆襲高考勵志文章篇二

      黑馬成功逆襲

      從年級倒數到全校第一 在全年級300多名考生中,考分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學生王順哲和楊澤旺正是出自高三(9)班。王順哲611分,楊澤旺605分。

      班主任魏天新老師對兩個學生入校時的中考成績記憶深刻:“我們當時的錄取線是480分,王順哲是479分以三限生錄取,楊澤旺也只比錄取線多2分。在全年級,他們的成績就差不多在最后了。”魏天新說,兩個人身上有一種沉穩、目標明確和上進的特質,三年里他們緊緊跟著老師的指導,每一步都走得非常扎實。

      備戰高考離不開刷題,但怎么刷王順哲和楊澤旺都有自己的心得。“我分析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高考的特點,認為考滿分是不可能的,所以平時做題多數做基礎題,難題少做。”王順哲說,刷題過程中,他把基礎題和難題的比例控制在5:1,而這正好是高考題目里主要題目和難題的比例。而楊澤旺則最喜歡給自己布置作業,平時學校里的作業從來都是在校完成,每學期每門課要給自己布置4套課外題庫,每天做后總結。

      自問激發信念

      面對高三嚴峻的學習任務的時候,每次考試成績總也上不去的時候,很多同學會懷疑自己,也會因此打了退堂鼓。我當時就萌生了放棄的想法,想著壓力太大了,不想再逼自己,不如放棄。后來,我問自己:我為什么要學習?我為誰而學習?我今后想要怎么樣的前途?我如何實現我的夢想?我的學習跟我的前途有什么關系?當我想明白這五個問題后,學習的信念就來了。為了夢想,我必須堅持幾個月。

      高效學習攻略

      高效課堂。我認為,提高聽課效率的關鍵是預習,將下節課要講的內容大致在心里有個譜了,聽起課來就比較有針對性。課上,老師講很熟悉的內容時,可以適當地放松一下,講自己稍陌生的內容時要聚精會神地聽。另外,記筆記時,不需要全記,書上有的不要記,要記一些書上沒有的定理定律、典型解法。

      限時學習。自行復習時不妨給自己定限制時間,例如給自己限定一小時內完成某份練習,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效率,完成后還會有成就感。以后,逐步縮短所用的時間,不久你就會發現,以前一小時都完不成的作業,現在四十分鐘就完成了。

      先思后行。學習的過程,主要思考的過程,比如說記單詞,如果你只是隨意瀏覽或漫無目地抄寫,也許要很多遍才能記住,但如果你運用聯想的方法去記憶,往往可以記得很快,而且不容易遺忘。又比如,做一道題,你不能想到一步做一步,要先縱觀整道題的解題思路,理通以后再下筆。

      其他的就是,不要在學習的同時干其他事;不要長時間復習同一門功課,這樣做非但容易疲勞,效果也很差。

      自信就是力量

      高三一年很短,我們的身心可能會很疲憊,但是我相信大家都能找到放松的好方法,讓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態,擁有自信和健康的身體。我相信,只要你真正努力了,你就一定會有回報!全力以赴吧!

      理科生差生逆襲高考勵志文章篇三

      我高中就讀于一所普通的縣級重點中學。高一高二的時候,我的成績始終不好,全班五十人,我入學時排名第五十,高一第一學期排名第二十三名,第二學期排名第四十三名;高二第一學期第二十八名,第二學期第四十六名。我那時,是個不折不扣的“差等生”。

      高三開學的時候,我們新換了班主任,姓景,是我們學校抓高三的資深老師,按成績檔次分批找學生單獨談話,我是最后一批倒數第五個人。他雖然剛接任,但對每個同學的情況已摸得比較透,他和我談了一個小時,很能切中要害,也非常會鼓勵人;但我并不服氣,因為我當時經過一個暑假的思考,心中已有了一籃子計劃,我相信自己能有大成,但他只將我定位在努力爭取考上個大專。

      天底下只有一個張春風,我干嘛只有看到別人能否做到才能自信呢?我臉憋得通紅,扔出一句自己都吃了一驚的心里話:“我要考北大!”我頓時感到辦公室的老師都抬起頭來看著我。我們這個縣,恢復高考這么多年來,只有兩個高中生上了清華,還從沒有人上過北大,而這個揚言要考北大的人,到底有多大的實力呢?肯定是全年級的前三名吧?我走了,他們肯定會這樣問景老師。景老師微張著嘴看著我,繼而盯著桌面,好久沒講話。“景老師,沒什么事,我先回去了。”“嗯,好吧。”我轉身離去,景老師說:“你這樣想對你沒好處。”我沒回頭,接著走自己的路,只聽到辦公室里一片嘩然……

      我的成長

      我快二十歲了,借這個機會,從頭說起,做個二十自述吧。

      1978年12月2日,我出生在山東省西南部的一個小山村中,父母都是普通農民。我在家中是長子,四年后有了妹妹。我爺爺去世早,奶奶和我們一起生活,外婆家是同村的。由于奶奶、外婆都在身邊,所以,雖然我家并不富裕,但我小時候還是很受嬌寵的。

      我從小就笨,三歲會說話,五歲才會自己用湯匙吃飯(以前都是別人喂的),至今不會用筷子。我做事喜歡追根究底,鉆牛角尖,用我媽的話說:“不撞南墻不回頭。”

      農村的小孩子和城里的孩子玩的東西不一樣,但同樣樂趣十足,或許還要多些天趣。我小時候喜歡扇啪嘰,彈玻璃球,咂杏核兒,打瓦,摔泥娃娃,夏天在臭水塘里游泳,在小溪里摸魚……但這些,我都僅僅是喜歡,每一樣我都勝不過別人,只有一樣別人都不如我,甚至連村里的大人都不如我,那就是下象棋。

      我五歲學下棋,從未經名師指點,到了十歲竟然下遍全村無對手,小學六年級參加鄉里舉行的成人象棋賽,我排名第四。初中以后,棋下得少了,也不那么專心了,現在反而棋藝平平了。

      說起學習,從小到大,除了高考放了一次火箭,拿了個全縣頭名,其他時候,就算從小學起,我連班里的第一都沒拿過。

      我小學的時候,應該算是我讀書史中比較輝煌的一段。全班三十八名學生,我始終能排在前五名,但最好只是全班第三名,前兩名是兩個女同學,直到小學畢業我都沒能超過。后來,她們兩個一個上了中師,一個上了中專,都是初中畢業后考的。我現在經常替她們惋惜,如果當初她們的家庭看得遠一點,對她們的支持再多一點,那她們現在至少也能考上一般的本科院校。

      上初中的第一個學期,功課一下子多了起來,我有點感到吃力,但我歷來是個聽老師話的老實學生,每天堅持完成作業。學期末的考試很令我滿意,在全班六十人中,我排名第二,全校排名第七,被評為三好學生,領了一張獎狀;可沒想到,這卻是我中學階段獲得的唯一一張獎狀。整個中學六年時間,我只得過一張獎狀,從沒做過學生干部,一直是白丁,甚至連個小組長、課代表都沒機會做,因為,后來的我,一直是個“差等生。”

      初一下學期,我家搬到衛集鎮上,我轉學了。這時,相對于我們那個小山村來講,可真是個大世界了。每天有好多東西可以玩,學校里的學風比較差,周圍的同學都不重視學習,于是,我不再好好學習,成績大幅度下降。我剛轉學時,班主任老師給大家介紹說:“這是新轉來的張春風同學,是三好學生,以后大家多向他學習。”沒想到,兩個半月后的期中考試,我在全班排第三十幾名,外語由上學期末的98分滑到了19分。

      我每天和幾個小哥們去“野”,成績每況愈下,開始墮落為“差等生”;不過與其他“差等生”不同的是,我在心理上,從沒把自己定位為“差等生”。初二下學期暑假,我開始有所覺悟,認識到不好好學習自己將來肯定沒有出路,我從暑假里開始努力。現在回想起來,我自己當時那么小,有那么大一股勁兒,真挺不容易的。我在自己房門外寫上“閑人免進”,里面寫上“無事莫出”。我不再和那些哥們兒去野,我還請老師把我的座位調到了第一排,我單獨一個人坐一桌。每天上課認真聽講,晚上學到很晚。

      我現在總結出,我下決心做的事情,總是喜歡一個人悶頭做,應該說這是一種益多害少的品質。

      老天爺有眼,中考我以比分數線多一分的成績考上了縣中。

      考上縣中實際上也是挺不容易的事情,我們鎮那年考上八個(我當然排第八了)。我自己當時也很知道珍惜這個機會,沒入校就下了非常大的決心:我一定要刻苦學習,再也不貪玩,一定要考一個重點大學。

      高一高二的經歷使我明白:并不是只要我努力奮斗,便能獲得成功的。我差不多是班里最用功的學生,每天起床最早,睡得最晚。我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在晚上學生宿舍熄燈后,躲在被窩里,打著手電看書;但令我懊惱不已的是,我的成績始終在后面徘徊,始終上不去。那時候,我覺得自己在老師、同學和父母面前,真的抬不起頭。每次開學看期末考試的成績,我總要等到別人去吃飯的時候,自己才敢偷偷地湊上去看一下自己的名次。

      每次心情都特別沉重,因為那名次,意味著什么也考不上,我記得高二下學期第一次回家,爸媽知道我的成績后,竟然都是滿面愁容,一個晚上不說話。我知道他們不是故意不睬我,他們是在為我發愁。第二天早上,我一聲不響地收拾好自己的東西,給爸媽留下了一張紙條:“爸、媽,兒子能行的。”然后就登上了返城的汽車。接下來的一個學期,我玩命地學習;可是,高二下學期的期末考試,我還是排了個班里的第四十六名。

      人在經過多次努力之后仍然遭到失敗,是很難保持信心的,我也不例外。暑假里我知道自己的名次后,我覺得自己都快崩潰了!我從來沒那么失望過,開學就是畢業班了,我該怎么辦?我還能行嗎?

      我在精神空虛的時候,喜歡讀小說(很多中外名著我都是在自己情緒不好時讀的)。這一次,我讀了一本人物傳記——《毛澤東傳》,是一個美國人寫的,他的名字我記不清了,但我永遠感謝他,因為就是他的這本書,喚起了我的民族使命感,使我有了巨大的前進動力。那本書寫得很客觀,展示了一個真實的毛澤東。我深深地感受到,這位偉人與一般人的不同之處,首先在于其強烈的民族使命感。

      我開始反省自己。從小,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就喊樹立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可是,藏在我內心深處的理想到底是什么呢?考個好大學?!考個好專業?!將來找個好工作!穿名牌衣服!有自己的車!有別墅!這些都是同學們經常談論的,這些都是大人們不斷灌輸給我們的,可這些,就是我的理想、我的奮斗目標嗎?不,這不會這樣活著,我要改變這一切,我要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活,我要讓五星紅旗在世界經濟領域冉冉升起,到那時,我和我的國人,站在經濟奧林匹克的領獎臺上,疑望國旗,滿眼熱淚……

      我知道我的這些想法,在任何人眼里都是狂妄的,但寧可狂妄,我寧愿為這狂妄的想法而活,而奮斗終生……

      兩年不順的學業,一本好書,一場大病,使我樹立了高遠而平靜的人生觀。這一切心理上的感受,不過發生在二十幾天內,而這之后,我感覺到自己真正成熟了,我懂得了人生的道理,這道理,不是人從書上背來的,也不是哪個人教給我的,而是我從自己的經歷中悟出來的。有所信仰,有所追求,心中充滿動力,而又不急不躁,那種感覺真好!

      有了強大的動力、美好的愿望,平靜的心態,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但距離成功還太遠太遠,畢竟我一直在失敗,而失敗的原因并不是不努力。

      我該制定一份現實的計劃了。首先是環境。我還是老習慣,喜歡一個人悶頭作事情;于是我在縣城的北郊租了一間房子,很破,我和我媽收拾了一天,才使它看上去像人住的地方。甚至在房間都收拾好了之后,全家人還在勸我不要搬過去一個人住;但是,我一向“不撞南墻不回頭。”開學后,班主任和管宿舍的張老師也竭力阻止我從學校宿舍搬出去一個人住,他們說,從以往的先例來看,高三搬出去的同學,沒幾個能取得進步的,絕大多數都是退步。后來的事實證明,出去住,對我來說是正確的,我需要那種環境。

      1996年8月3日,我第一天住進我的小屋,我沒有急著學習功課,而是給自己十天時間挖根源,找對策,制定全年的學習計劃。

      我的小屋本是菜農管菜的房子,所以周圍都是菜地。其后有一條小河,小河那邊是一片樹枝,樹枝邊是草地。那十天,我每天搬上一個大紅箱(我的書桌),帶上一只小板凳,到樹枝中規劃我的藍圖。

      首先,我錯在哪?我得弄清楚,我踱步在河邊,想……

      終于,我理出了思路。

      首先,最根本的原因,我看上去很用功,但心情浮躁,效率很低,學東西一知半解。我一定得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才能實現大的突破。

      其次,我不注意“溫故而知新”,以致經常是“熊瞎子掰苞米,掰一棒丟一棒”。做習題計劃性差,而且不注意復習已做過的題型。

      還有一點非常要命,我總是不太重視考試。我平時喜歡摳根問底,喜歡做難題,卻并不重視每一次考試,包括期末考試,我總是在成績出來之后才知懊惱,而之前從不做針對性的復習。

      根據自己的總結,我出籠了一套高三的復習方案。

      我的高三

      揣著一籃子計劃,我邁入高三。

      我本是一個性格開朗、很愛說笑的人,而步入高三,我整個兒變了一個人(后來我同學都說我那時有一個沒過程的轉變)。

      每天早上,我6點鐘起床,洗漱完畢,戴好隨身聽,塞上耳機,面向墻上的小國旗,聽國歌。每當那激昂的國歌在耳畔響起,我的心情激動不已,我感覺自己沒有了任何私念,我感覺到一種巨大的動力。啊!我將終生為此而奮斗,為中華民族的強盛而奮斗!

      直到今天,我每天早上起來都要聽國歌,這使我每天都能保持旺盛的斗志。

      聽過國歌,我總要鍛煉身體,三十下俯臥撐,三十個下蹲動作,然后是朗讀英語課文。這之間,我可以把早飯做好,一碗稀飯,兩個雞蛋。

      每天早上7點鐘,我準時騎自行車去上學,路上二十多分鐘,我總是騎得不緊不慢,我的很多同學反來問我:“你每天花費近一個小時的時間在路上,那么緊張的高三,你怎么能受得了?”實際上,他們有所不知,來回路上近一小時的效率,要比在教室時高得多。關于這一點我等一下再說。

      我高三的時候,在學習狀態和學習方法上各有“三大法寶”。學習狀態方面的三大法寶是“埋頭,素服,三緘口。”埋頭,即我看書走路時總是低著頭,將自己置身于一個不受干擾的環境。素服,即我絕不穿顏色鮮艷的衣服,因為我要杜絕自己心中哪怕是一絲一毫的浮躁。我有兩套灰色的衣褲,其中一套屁股后面有補丁,我高三基本上是穿著這兩套衣服度過的。說到這里,很多同學可能覺得我過于注重細節了,但我認為,這細節是應該重視的,我們年紀還輕,很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我很難相象哪個同學在高三整日說笑,整日衣著華麗而能在高三保持平靜的心。三緘口,是指對于學習以外的事情我要不說,不說,再不說。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我現在讀大學一年多了,大學生活可謂是豐富多彩的,我每天不要那么緊張了,性格也回到了以前的爽朗,每日有說有笑,但我每每想起自己當年“埋頭,素服,三緘口”,穿著補丁褲子又充滿自信的狀態,心中總是充滿自豪。如果哪一天,再有那么大的“人生賽事”來臨,我肯定會要調整自己進入那種狀態的。

      我的學習方法很簡單,只有三條原則,我亦謂之“三大法寶”,這“三大法寶”即是:“緊跟老師,多次回顧,重視每一次考試。”

      我以前過于自信,喜歡一個人“跑單”,喜歡自己找很多題目,無計劃地亂做。高一高二兩年的慘敗告訴我,那種做法絕對是事倍功半的。制定了緊跟老師的原則之后,我每堂課都聚精會神地聽講,做筆記。

      我把每堂課的重點和疑難點隨手編上序號,下課后,閉上眼睛,按序號從頭回顧一下每堂課的重點,哪一個想不起來了,就看一下筆記,如果有疑難點就及時問老師,問其他同學,直到把問題弄懂。高三階段的老師基本上都是非常出色經驗豐富的,他們為我們準備的復習內容和習題,基本上囊括了高考的試點;不過,有一門課——外語,我到最后都沒有完全適應那個老師,但我還是堅持貫徹的我緊跟原則,盡量靠近老師的套路。

      我的第二大“法寶”——回顧,尤其使我受益匪淺。我對記憶的觀點是:回顧一百次也不為多,而只能使你記憶得更牢固;所以,我總是不厭其煩地回顧每一個知識點。很多問題在初學時沒有深入思考,而在回顧的時候,由于時間比較充裕,所以能夠將問題向各個方面拓展,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我前面說的騎車上、下學的時間效率高,就是因為每天下學的時候,我可以將全天的學習內容按序號回顧一下(之所以編序號就是為了防止漏下某個題目)。有時候,我回想不起來,就停下車看一下書。每天上學,我總是將前一天的內容在心中過一下,這樣,隔了一夜,再次回顧,印象就會更深刻。

      我每天的中飯、晚飯都在學校的食堂吃,晚自修在學校上,每晚9點半離校,10點半準時上床睡覺,絕不熬夜。實際上相對于大多數畢業生,我的睡眠時間是較多的,但與別人不同的是,我睜著眼睛的時間都在學習,包括吃飯、走路、上廁所的時間,我都在回顧,都在思考。

      我們接著談我的第三大“法寶”;重視每一次考試。高三的考試非常頻繁,很多同學到最后都考麻木了。我不同,我重視每一次考試,不管大考小考,我在考前都認真準備,考后認真總結。為什么要這樣重視每一次考試呢?因為我需要信心,需要一個平靜的心態。我永遠忘不了我的“平型關大捷”:開學一個半月,全校的畢業生將舉行力學部分的物理統一考試。我們在前半個月知道這個消息,其他同學都不以為然,都在進行全面復習,而我在那半個月則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物理上。我把老師上課講的每一道題目都弄懂弄熟了。考試成績出來了,我得了98分(百分制)。

      全班第一,全校第三。那對我真是極大的鼓舞,你知道我多么需要那種鼓舞嗎?我的物理一直不行,高二下學期的期末考試,我只得了53分。這次,同學們都向我投來了格外敬佩的目光,我兩年來第一次獲得這種目光。那次勝利,我謂之“平型關大捷”,因為‘它打破了日本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我真的有點飄飄然了,有點想驕傲,可是我很快平靜下來。這算不了什么,也說明不了什么,只是我自己為了鼓勵自己的“軍心”而實行的一步策略而已。我還是原來的我,還沒有取得太大的進步。我這樣告誡著自己。老師做試卷總結的時候,我認認真真地聽著、做筆記,那道做錯的填空題,我把它背了下來。

      以后的每一次考試,我都認真準備,而每次考試之后,我都要進行仔細的總結。這一點,實際上對整個高三的復習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整個高三階段有一半時間都是在考試和講試卷,如果不能學會認真總結試卷,那就很難談進步。我總結試卷的方法是一個字——回顧的時間將它們歸類,串成一串,由點到線到面。開始的時候,感覺要背的東西太多了,但堅持到最后階段,我發現難得有什么東西再需要背了。

      看到我高考的結果和我剛入高三時的成績,你一定覺得這是奇跡,我也不否認這樣講,因為我自己的一個口號就是“創造奇跡”;但事實上,我覺得自己每天都在踏踏實實地走,不敢有半點浮華。

      我們學校的高三,畢業有五次大的模擬考試,差不多兩個月一次,第一次我在全校排第九十八名,全班第十九名;第二次全校第九十六名,全班第二十二名;第三次全校第三十名,全班第五;第四次全校第十,全班第二;第五次我因故沒有參加。

      我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用這樣的方法,度過了自己的高三,可以說每天都在進步,但這中間,也不能說沒有痛苦,沒有煩惱。只不過,我自己調節得比較好,盡量縮短了那些狀態不好的時間。

      我的心理調節

      高三階段,每個同學的壓力都是很大的,如果擺不正自己的心態,就很容易在思想上徘徊不前,而徘徊的時候一長,就很容易進入一種惡性循環,導致沒有信心,沒有興趣,厭學等“高考綜合癥”。

      我從小就喜歡長跑,參加過多次長跑比賽:高一時拿過我們學校冬季越野賽的第三名。對于長跑,我有一個體會:平靜的時候,跑得最好。心情煩躁、沒有信心的情況下去比賽是必輸的,而過于激動、拼命要求自己要怎么樣怎么樣,也很難在長跑中取勝,因為那種狀態下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結果前工后拙。最好的辦法就是調整好呼吸,大腦保持平靜,什么都不去想,只要求腳下不停地跑。我現在回想起來,高三階段,不就是一次長跑比賽嗎?跑道很長、很遠,在這條跑道上,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好高騖遠,想跑得快,只有保持平靜的心態。

      心理調節的第二法寶,我的體會便是自我暗示。很多事情本身是無所謂好壞的,就在于你自己怎樣看待,從這個角度去看,你可能會覺得很倒霉,而換一個角度來看,你可能很振奮。

      我的自我暗示法最成功的范例莫過于高考那三天了,7月6日早上起來,我就感覺到自己感冒了,但我還是堅持學習。我覺得,為了保持一個平靜的心態,應該學習到最后,而“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的說法是不科學的。7日早上,我已經發燒了,我的情緒受到了影響:我平時很少生病的,怎么偏在這節骨眼上感冒,真是老天爺不長眼!當時,父母、親戚都不在身邊,因為我事先告訴他們都不要來,我說我需要清靜;我那時真有點焦躁感。后來,我恍惚想起像有人說過:人在發熱的狀態下頭腦的興奮會更高,思路會更敏捷。我拼命在大腦中承認這個觀點,于是,我很快恢復了自信,于是,我贏了……

      關于心理調節,我還有兩點要補充。第一,作為一個“差等生”,你可以定很高的目標,但你必須承認你自己的“差”,你才可以使自己獲得一個平靜心態。第二,人的毅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它需要不斷地磨煉。我每天早上起來總要鍛煉身體;每個周末總要來一次三千米跑;我整年都洗冷水澡……這一切,使我始終擁有堅忍不拔的毅力。

      
    看了“理科生差生逆襲高考勵志文章”的人還看過:

    1.

    2.

    3.

    4.

    5.

    6.

    195578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 国产免费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俄罗斯激情女同互慰在线|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 理论秋霞在线看免费| 在线国产中文字幕| 免费大片黄手机在线观看| 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理论三级| 国产大学生系列| 乱e伦有声小说| 色五月激情小说| 天天做天天躁天天躁| 亚洲乱码卡三乱码新区| 花季视传媒app下载| 女性无套免费网站在线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黄色三级三级三级免费看| 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av免费不卡国产观看| 欧美a级成人淫片免费看|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 chinese国产xxxx中国| 欧美大交乱xxxxxbbb|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bt在线www天堂资源网| 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免| 国产91免费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 一二三四视频在线观看韩国电视剧| 欧美性色黄在线视| 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在线视频观看| 欧美成人第一页| 四虎在线播放免费永久视频| 2018天天爽天天玩天天拍| 新婚张燕被两个局长|